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骑军-第7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张置走后,二姐喝了一口冰镇的苹果汁,定了定神后才又接着对我说:“好了我现在给你讲帝国的爵位的构成。”
二姐见我没有什么表示,于是接着说:“帝国的爵位是分两种,一种是世袭爵位,一种是终身爵位。世袭爵位只有进入凌烟阁后才能取得。献帝在世的时候进入凌烟阁的贵族有48位,这些都是开国的功勋之臣。献帝以后一直到现在你知道又有多少人进入过凌烟阁吗?”
“不知道。”我很干脆的回答。
“13位。所以开国以来到现在进入凌烟阁一共也只有61位贵族。也就是说帝国只有61家是世袭家族。其余的授予终身爵位的人死后,帝国是要把封地收回的。而凌烟阁你觉得好进吗?”
我摇摇头。“是的,非常非常的不容易进入。就以你为例吧。”二姐为了让我彻底明白,就拿我举例解释起来。
“你要进入凌烟阁首要条件是你必须对帝国立下过重大的功勋或贡献。其次要吏部对你审查后,才决定是不是要对你进入凌烟阁进行题名。吏部如果题了名,再往后就是最为困难的一道程序,要求所有上等贵族对你是否能进入凌烟阁进行投票。投票结果要求要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上等贵族同意后,才能进入最后一道程序。最后就是皇帝陛下的亲自审批,皇帝陛下同意后会签署圣旨并召告天下。但是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拒绝。”
“这是为什么?”辛辛苦苦连过数关最后还要拒绝,这不是在闹着玩吗?我不解的问道。
“这是规矩。只要皇帝签署了圣旨以后,你算是已经进入凌烟阁了。但是在你没有去世之前一定不要接受把你的画像和牌位放到里面去。原因就是每年的一月一日,皇帝都会带领着满朝文武去凌烟阁参拜。你想想你能让皇帝拜你?还是想让满朝文武官员拜你?所以一定要在活着的时候力矩不授。这样等你死后礼部祭祀司自然会把你的画像及牌位放到里面去的,而你的长子也会继承你的爵位,你的家族也自然也就成为第62个帝国世袭贵族了。”
虽然麻烦点,但我终于还是明白这世袭贵族是怎么来的。“还有六灵,为什么你一直说上等贵族什么的,难道贵族还要分上下等吗?”
“是的,帝国把公、候、伯三爵定为上等贵族,也只有上等贵族才有进入凌烟阁的资格。其余的子、男、勋三爵定为下等贵族,他们没有资格进入凌烟阁,要进入只有等爵位升到上等贵族后才行。这贵族的下面就是士族。所有取得学士、骑士、武士、商士、工士、农士资格的帝国人,都是士族成员。再下就是平民,帝国只有平民以上的居民才有上学、参军等权利。平民之后是下三流阶层。他们依次是流民、贱民和罪民。他们在帝国没有任何权利,一般都生活的比较凄惨。”
“哦?还有那下三流阶层是按照什么划分呢?”这个我很好奇。
“首先最低贱是罪民,他们是犯了罪的囚犯或者是帝国的俘虏。帝国罪犯他们要在帝国的矿山之类的危险地方服刑期,刑期到后释放并转为贱民。帝国的俘虏如果是和谈成功的话,帝国就会释放他们,如果没有他们就会被帝国拍卖掉。”
“谁会买他们?买来干什么?”我的好奇心越发的浓厚起来。
“一般帝国的一些属国会买,还有一些商人会买他们。”二姐耐心的解释。“至于买来干什么以后你就会明白的,我不想说这些,免得我恶心。”
见二姐这样说我也就不好再追问。“至于贱民一般是罪民转来的,还有一些重罪犯的家属也会被贬为贱民,贱民只能做些最低贱的工作养活自己。贱民如果两代之内没有再犯过罪,就会转为平民的。”
“而流民则是帝国最为头疼的事情,帝国几百年来都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献帝后期开始,世界各地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到帝国,想加入帝国成为帝国的居民。帝国除了允许其中的一部分特殊人才加入帝国国籍外大部分都被拒绝,而这部分人就会想方设法的留在帝国境内不愿意离去,所以后来帝国对进入境内的外国人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是就是这样偷偷溜进来的外国人每年少说也有几万人,这些人帝国就称他们为流民。对于流民帝国的政策是抓住一个就遣返一个,绝不让他们继续留在帝国境内。但是也有很多流民隐藏的很深无法抓到他们,特别是和我们长得很像的亚裔人更是很难把他们抓住。”
这不是我们那个时代,美欧发达国家最为头疼的非法移民问题吗?嘿现在轮到我们大汉帝国也遭遇这个问题了?这还真是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那些非法移民确实很可恨很可恶,对于他们我们大汉帝国绝不能手软,要毫不留情的打击他们。
二姐在喝完自己杯里的苹果汁后又继续说:“好了,贵族的构成及划分都讲了。那现在我就开始给你讲世袭贵族的爵位继承法。这个法律是由献帝陛下亲自制定颁布的,任何世袭家族必须遵守,不然帝国会剥夺其家族世袭的爵位作为惩罚。所以每个世袭家族都是非常严格的在执行。现在已经300多年了,还没有一家世袭贵族被剥夺过爵位。”
“真有那么严重吗?”我心里比较怀疑,帝国那么大世袭世家又那么多,到现在几百年了,谁还记得啊。不过是被那个可怕的条文给吓住了,所以一直都是在自觉的遵守着。
可二姐的话让我又一次领教献帝他老人家的厉害。“帝国政务院吏部有一个稽勋司。这个司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专‘门’对世袭家族进行监管。世袭家族每出生一个子‘女’,都会报到这个司进行登记,由他们把名字加入家族档案中。每当世袭家族的家主死后,他们就会根据这些档案中子‘女’的顺序,把世袭家族中应为世子的名单送到帝国监察部‘门’去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交’到帝国内阁,内阁确认后。最后才把名单递‘交’给帝国皇帝,由皇帝下旨召告天下。这个家族的新家主才能正式合法的继任爵位。”
说到这里二姐又看看我才接着说:“另爵位继承法规定:凡年满十八岁的世袭家族子弟除家族世子以外,由家族给其一定数额的钱后,离开家族自谋生路。只有在家族继承人早亡或没有子嗣再或是不能正常的继承爵位时如世子神智不健全等时候,稽勋司才按档案中继承顺序召回其他子弟来做世子。”
“如果家族本代中没有儿子,就会在家族三代内按最亲最近的血缘人来继承。如三代都没有合适的男子继承,就在本代家族中没有出嫁的‘女’子中选择继承。如果连‘女’子都没有的话,就由皇帝在自己的儿子中选一位改姓后,过继给那个家族来当世子。也就说只要这个家族没有违反帝国的主要法律,就能永远的流传下去。”
“而且现在帝国的长子继承法不光在是世袭贵族中才执行,就是帝国的所有的普通贵族乃至士族甚至平民家庭都在执行长子继承法。所有这些家族的‘私’财都是由长子继承,其余子弟都会在十八岁时离开家庭。当然这些家庭都是效尤世袭家族来做的,帝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过几百年都是这样在做,这些习惯已经变为了祖制,谁也不敢轻易变动。”
听了二姐的这些话我彻底明白了,不可否认,献帝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家族分裂,又可以让这些世袭家族世世代代牢牢的紧靠在皇帝周围,和大汉帝国同荣同辱。任何要谋反之人不说别的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这61个世袭家族。
这让我很好的理解了一句话:贵族是一个王朝必不可少的支撑者。
看来献帝他老人家为把大汉帝国万世流传下去,动了不少心思。心里佩服归佩服,但是我以后怎么办?
………………………………
第八章 目标帝国中央大学
第八章目标帝国中央大学
我寻思了半天还是心有不甘的继续问二姐:“难道帝国这么多年来,没有对人对这条法律提出过修改建议吗?”
这些世袭家族都会那么老实?我就不信了,总会有些人比较喜欢自己的其他子‘女’吧,几百年来难免不会有些人会因此去铤而走险提议变法。'奇 书 网q i s u w a n g 。 c o m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变法?当初献帝立的几个重大的法律时就已经定下规矩。谋反、叛国、改制献法、巨额贪污为帝国四大谋逆重罪。凡是有违反者,是皇帝的废黜皇位,贬为贱民。皇帝以下者主犯凌迟处死,满‘门’男丁斩首,‘女’人拍卖,其父母家族也会被连坐贬为贱民。所以谁敢啊?”二姐说话声音都变得嘶哑颤抖起来,不知是心里怕极了,还是给我讲多了坏了嗓子。
我来到帝国后的这些时日所见所闻,曾使我不止一次感觉还在原来世界里。但从这个法律我才清醒的认识到,我现在还是在封建君王时代,而不是在有言论自由的、刑罚文明温和的现代。这样残酷的刑罚,会让所有有犯罪倾向的人三思而行,甚至连想也不敢去想。
前三样放到中国历史上得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有好结果。只是我没有想到,帝国会把贪污定罪的这么严重,不由好奇的问二姐:“贪污也会定成帝国四大谋逆重罪,是不是太重了?”
“献帝当年就为这个立法和群臣们商议了数年,最后才颁布实施的。现在帝国吏部有个俸禄司,专‘门’根据帝国物价来制定帝国官员的俸禄,能够很好的保证各级官员的良好生活水品。加上如果为帝国立了功勋,就会被册封为终身爵位,领地税收一半归爵位者所有,这样授爵者更是会过上富裕的生活。另外帝国有三个独立的监察机构在帝国内部或明或暗,相互监视、监察。按帝国法律,没收的贪官财产有一半会作为奖赏,发给破案者或举报者。这样那些监察官巴不得每天都能揪出贪官呢。”
“那又怎么划分贪官的界限呢?”
“帝国法律规定:一文铜钱到一个金币以下的贪污者,立刻革除官职,全家族三代内不能在帝国官府里任职。一个金币到一百个金币以下的,贪污者要被判处十年苦役,没收全部家产,并将全家贬为贱民。一百个金币到五百个金币以下的,贪污者判处二十年苦役,没收全部家产,全家贬为贱民。五百个金币到一千个金币以下的,贪污者判处终身苦役,没收家产,全家贬为贱民。一千个金币到五千金币以下的,贪污者斩首,没收家产,全家贬为贱民。五千金币以上的贪污就成了巨额贪污,会被定为帝国四大重罪之一,首犯凌迟处死,主犯家族和从犯及其家族满‘门’男丁斩首,‘女’人拍卖,没收本家及父母两家的全部家产,并将父母两家全家贬为贱民。”
“嘘”我听了二姐的话后,不由倒吸一口气,现在虽然是炎热的夏季,但是感到身上在发冷。有这样严厉的治贪刑罚,在加上严密的监察手段,在帝国谁还敢贪污啊!心里想着也就随口说了出来。
二姐想了想说:“我记得先生说过,三十年前有那么一个帝国官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挪用了四万金币给一个扶桑商人去搞海贸。后来被本部‘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