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骑军-第7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呼起来。他们地惊呼声又惊动了更多的将士转头观望,紧接着又是更大的人惊呼声,鲜卑军军心大‘乱’。
主将已死,战旗已倒,鲜卑将士的信心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再加上马士轸部看见敌方战旗倒下攻击越发凶狠起来,不到片刻,左右两翼鲜卑步军阵都崩溃了。
而此时勿忸定还没有死,他虽然胆小,在这个时候他像是吃豹子胆一样,嚎叫着冲向罗济,在他地脑海里只有杀死罗济,夺回军旗这一个念头。他还没有接近罗济身边,一枪迎面刺来。他反应还算快,侧头躲过这一枪。可是还没有等他站稳,他地肚子就被罗济的另一支枪刺穿。
他丢掉手中地刀,双手抓住刺入腹中的那柄长枪死死不松手。口中断断续续地叫着:“夺夺回军军旗”亲兵们见主将如此拼命要夺回大旗,勇气大增,嚎叫着朝罗济冲去。
罗济所率领的二营,是在白堡之后重新组建起来的。在白堡之战中,二营和四营的将士几乎全体阵亡,只有数十名参加了程节行刑队的原二营、四营骑士幸存下来。可就是这些幸存下来的将士以及后来补充来的新将士,把阵亡在白堡中前辈的勇气给继承下来。
二营在罗济担任营长之后,一再给麾下将士灌输“我们绝不能辱没前辈勇士用鲜血给换来的威名”的观念,‘激’励全营将士每战都要保持悍勇的作风。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害怕,更没有想过被敌人击败,敌人越是勇猛,就越发‘激’起他们的血‘性’。
此刻见鲜卑人拼命想夺回军旗,二营将士都纷纷下马,取出自己的近战武器,向罗济身边汇聚而来,他们要保护罗济,要阻止鲜卑夺回军旗。罗济也一脚踢飞了勿忸定的尸体,然后瞪着一双充血的双目,仿如修罗般冲入勿忸定的亲兵中。霎时间以罗济为中心,整个山丘顶上杀声四起,惨嚎声响彻云霄。
而此刻,除了这里还算是在战斗外,整个楼平战场上的鲜卑军都在狼狈逃窜,汉军则四处追杀。下午四点时,楼平之战正式结束。
此战,参战的三万三千鲜卑军,共被斩首二万一千级,被俘五千人,失踪四百六十六人,勿忸定等十三位鲜卑高级将领阵亡;参战的七千二百汉军,此战阵亡二百六十七人,伤四百二十三人,校官以上将领无一阵亡,可以说是取得了一场完胜。
楼平之战中,从最初的汉军摆雁行阵,到其次的本阵主动撤退‘诱’敌,到后来的相互包围,再到最后的汉军突入鲜卑本阵,都打得‘精’彩纷呈。此战开创了骑兵的新式阵型,雁行阵从此战后成了汉军骑兵对敌的主要阵势之
而鲜卑人在这场作战中的唯一闪光点,便是本阵的军旗争夺战。本阵上自主将勿忸定下至五百将士均战死在山顶,无一投降或逃逸。众多的尸体在那面倒下的军旗周围围成一个圆圈,有的尸体的手还伸向军旗,仿佛是临死前也想去‘摸’‘摸’它。
楼平之战,不仅是骑兵的作战的经典战例,也是步军作战的典型反面战例,从此后被世界各国收入了本国的军事教材中予以研究,在此战中汉军曾被分割成三段,三位汉军将领在战场上方位各异,而他们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让世人皆叹服飞骑军将士的默契程度,也深深领悟汉军骑兵的作战能力远超世界列强。
此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值得好好庆贺一番。但战斗结束后,汉军主将张锐的心情十分压抑,根本无心庆贺。因为这一战,耗尽了汉军几乎所有的箭支。没有弓箭的支援,后面的松山营垒该如何攻克这一大难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时间又很紧迫,他必须尽快想出对策。
第五部第三百二十章楼平之战5文字更新最快
。。。q
………………………………
第五部第三百二十一章 二阶段作战
汉元795年7月24日,黎明时,初升的太阳已投下长长的‘阴’影,空气中的热‘浪’也渐渐升温。(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79…一年之中,也只有这个季节,炙热的太阳才尽情地释放它的能量。干燥的空气似乎被热‘浪’点燃,空中弥漫着阵阵焦臭味儿。
西部战区统帅部的高级军官们正在风铃城西部战区总部会议室开会,参会的有西部战区统帅上将刘炯、西部战区副统帅兼飞骑军指挥官上将史万岁、西部战区副统帅兼暴熊军团指挥官上将元景山、西部战区参谋长中将刘武周、西部战区中军官少将杨英、西部战区总后勤官少将方戊、西部战区总军法官少将江少易。
今日的主要议题,一是听取方戊汇报对鲜卑作战第二阶段物资准备情况的报告,二是商议对鲜卑乌河防线发起总攻的具体日期。
“这次作战所需的粮草有五成储放在风铃城,三成储放在乌河城堡两成已运抵前线粮仓。其余作战物资,半数储放在乌河城堡,三成储放在风铃城,二成运抵前线物资库。预备补充兵力,已经在乌河城堡集结完毕”总后勤官方戊汇报几个月来他工作的情况。
方戊担任战区总后勤官已有六、七年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都能依照作战计划按时完成集结粮草、物资的任务,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后勤官。这些年来,极少出现没有完成任务的状况,准确地说,只有两次没能完成任务。
第一次是发生在突忽平叛的最后阶段。那次是奉令行事,故意拖延时间。为此,他还被原战区统双擒解除了职务。不过韩擒倒台后,新任战区统帅马上让他官复原职。而他对最后的结果,也早有心理准备。
真正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发生在一个月前的第二次情况。按参谋本部的计划,这次对鲜卑作战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战区参谋长刘武周临战前制定出的一个作战计划阶段,该阶段以突破鲜卑人地乌河防线为主要目的。虽然从他接到命令到粮草、物资调配到位,只给他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他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第一阶段虽然时间紧迫,但参战的部队不多,只有陷阵军团和飞骑军团的一部,总兵力不到八万人。而且乌河城堡有一些现成的粮草、物资可以使用。加之他对战区各处物资分布了如指掌,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真正让他费神的是准备第二阶段的作战物资。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按照计划,第二阶段是以占领鲜卑国的伏尔河以东地区为主要作战目的。这个阶段时间跨度较长,如果鲜卑军战力不弱。这个阶段很可能长达一年以上。
因此战区要求粮草、物资储备必须要保证参战部队一年所需。而参战部队这时不再仅仅是八万人了,在西部地五个甲等军团。有四个将与鲜卑作战。四个军团就有二十万人,再加上十余万参加后勤保障的预备役将士,也就是需要准备三十万人地粮食,二十万人的进攻物资。
如此庞大的数量,却只有三个月准备时间,即使负责过突忽战争期间的战区总后勤官方戊也感到压力巨大。自接到这个命令,他接连三个月禅‘精’竭虑、昼夜奔忙,亲自指挥、督促物资调配工作,每日睡眠不超过四个小时。人也瘦了一圈,结果仍然没能完成任务。
一个月前,第一阶段以突破鲜卑人的乌河防线作战计划,基本上算是失败了。对第一阶段起关键作用的张锐部下落不明,陆柯的部队仍在鲜卑人乌河防线外围。尽管第一阶段势态的发展很不理想,但第二阶段的作战,战区总部仍然决定按期发动。
到了第二阶段进攻时间。粮草、物资都还没准备好,使得统帅刘炯异常愤怒,当即下令解除了他地职务。方戊就第二次丢掉了战区总后勤官的职位。
但不久,他又官复原职,原因是经过调查,发现耽误进攻期间的主要责任不在他,而在于帝国内地。
这次对鲜卑作战所需要的粮草、物资数量太过庞大。绝大部分粮草、物资要从帝国内地运来。为了打好这场战争。内阁早已下令,战争期间任何事务都要优先考虑作战之需。粮草、物资必须首先保证前线所需,各地要积极配合,绝不能出现延迟、拖欠前线物资的情况。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认真执行内阁的这道命令,把自己地工作重心转移到支持对鲜卑作战方面。可总有那么极少数人,没有认真执行内阁的命令,甚至做出与内阁命令相左的事情。
违背内阁命令地典型就出在豫州。豫州府库本有五十万石的粮食储备,地处北方相对离战区也比较近。往战区调集军粮的时候,豫州府库粮草成了首批要运上前线的军粮。
可是事情就是这般不凑巧,今年黄河突发凌汛,豫州延河数个郡遭灾,受灾人数有几十万人。这时,豫州的大小官员们就处于两难境地。府库存粮尽管还没有运上前线,但已被征用了成了军粮。
军粮是不能随意动用地,而不动用这些粮食就会有大批地灾民饿死。周围几个州的存粮也基本上全被征用了,不可能借来赈灾。朝廷倒是要运粮到豫州赈灾,无奈远水解不了近渴,朝廷从南方运赈灾粮来豫州,至少也需要一个月地时间。一个月时间,有多少饥民能等上一个月最后,豫州巡抚拍案决定,用府库存粮赈灾。
这样一来,灾民倒是得救了,需要运往前线的粮草也消耗完了,汉军对鲜卑第二阶段作战的粮草也大为短缺,连带着负责后勤的方戊也被解职。所幸查明原因后,统帅刘炯又恢复了职务。由于粮草原因,汉军第二阶段进攻日期不得不退迟。
刘炯又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筹备粮草,今日就是规定的最后期限。那个‘私’自放粮的豫州巡抚命运如何,方戊没有去关注。他自复职以后。就全心全意投入运粮工作,每天都要过问粮草达到的地点,只差没有亲自去押粮了。
“到昨日为止,第二阶段作战所需粮草、物资均已准备就绪、到位。”方戊说完这句话后,终于轻松地舒了一口气。他的任务终于完成了,战事以后地进程,他应该比较轻松了。
统帅刘炯听罢方戊报告,微微点头说道:“方将军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按时将粮草、物资运送到位。这件功劳会记录在案,战事结束后一并呈报朝廷。下面。我们商议发动第二阶段进攻的具体日期。”
刘武周轻咳了一声,说道:“一周前。陆柯将军送来军报。参加本次进攻的陷阵军团、飞骑军团、武勇军团、暴熊军团作战部队已到达集结地点并做好了进攻准备,随时可以发动进攻。我建议,进攻日期定在7月30日。”
“我同意。”刘武周话音刚落,史万岁高声赞同,“据不久之前的侦查情报,现在乌河防线的鲜卑军还是以右贤王的部队为主,这就证明了张锐所部还在敌后活动,他们将鲜卑单于的直属部队和左贤王的部队牢牢地拖在敌人后方。在这里我提一点建议,我们是否需要专‘门’成立一支部队。在突破乌河防线后去接应张锐。”
刘炯为难地说道:“这个,参加进攻的各部队都有明确地进攻任务,很难‘抽’出接应的部队。”
元景山摇着头说道:“如果要‘抽’调部队去接应张锐,那么前去接应地部队必须是骑兵,人数不能太少,否则也无法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