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骑军-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次平叛用了十年时间,这次已过去了四年。如果按照目前帝国作战进程,还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平定叛乱。
多灾多难的汉帝国,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帝国局势就没有一年消停过。庞大的帝国已被一次次的叛乱拖累得虚弱不堪,难道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历尽数百年苍桑的帝国崩溃瓦解吗?
“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从安渡桥方向传来,是李赐在通知可以向前。“上马!前进!”张锐翻身跃上马背,下命向安渡桥进发。
陶大勇随着大队人逃跑,一天一夜已经跑了百余里。体力不好的早就掉队,或者干脆上了山躲避汉军骑兵的追杀。
提起汉轻骑,陶大勇就气愤填膺。他们太无耻了!不紧不慢跟在后面,像是驱赶着羊群的狼,有时他们也会绕道前方或是岔路上堵截一阵,但不会赶尽杀绝,总会留出一条道,让他们逃跑。
陶大勇这一天一夜中,只休息了三次,每次不过一小时。只要时间一到,保准汉骑兵又会出现。再算算休息的时间,正好是一天三顿饭的时间。汉军倒是吃饱喝足又接着赶鸭子,可怜这帮逃命之人,只能喝点路边的沟水解渴。
陶大勇有时也在想,是不是汉骑故意将我们朝着一个方向驱赶?不然为什么每次出现岔道,他们都会赶到前面去堵截。不过,这样的念头来得快,去得也快。已经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又几乎是一直在跑,他也无暇去思考这些深层的问题。
其实国内城战死的人并不多,差不多几千人吧。但汉军猛烈攻击却击垮了所有守军的意志,在内城被汉军冲车攻破后,就连那些战前发誓要与城堡共存亡的军官们也开始了逃散。
当逃亡大军冲出国内城东门时,至少还有五万人。后来有的军官还是心有不甘,在半道截拉逃兵进山打游击。陶大勇也遇到了几个拉逃兵的军官,可他不愿意再为李存志卖命,就悄悄的溜了。
幸亏当时汉军的骑兵还在后面追,那些军官也没太认真,草草的拉上一些人就进山了。而且跟着军官们进山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他们不想离开家园,但又怕被汉军屠杀,无奈之下只好跟着军官们进山了。
继续逃亡的,绝大多数家都在大江郡东部或带方郡,都想尽快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陶大勇的家在大江郡的东部,只要过了战水再跑五十里就到家了。
陶大勇身强体壮,在逃跑途中,不断超越同伙,现在他已跑到了整个逃亡大军的最前面。身边多是体格强健、善于奔跑之人,而逃亡大军的尾巴离他们至少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
下午三点半时,陶大勇终于看到了安渡桥,看到了希望。过了安渡桥,他就离家不远了。他发誓再也不参这类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经过这次劫难,他明白了只要能和家人快快乐乐的一起生活,比什么都强。
他身边的同伙也看见了安渡桥就前面,脚步都在不知不觉中加快。可当他们满怀希望跑到安渡桥下时,眼前的情景却让他们陷入到绝望之中。
陶大勇在离安渡桥还有三百米时,就看见桥上有汉军的身影在晃动。绝望中,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泪水止不住的从眼中流出。显然同伙们也看到了桥上有汉军,一时间哭声四起,有的捶胸顿足;有的跪倒在地;有的甚至以头撞地。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已是死路一条了。
这里的河面宽约两百米,平日会水的人也能游得过去,但现在是初春,刚刚解冻的河水中还浮着冰渣,人在水里游不出五十米就会被冻僵。
汉骑兵们正在朝着这里追来,回头路是走不通了。安渡桥周围两侧是百尺高崖,从山谷出来只有方圆两、三里的平地,即使现在想进山躲藏,也不可能。
陶大勇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他们一个四岁,一个才两岁。平日最喜欢跟着自己一起在屋后的小河里摸鱼,有时还会缠着自己当马骑。陶大勇一想起往日和儿子一起玩乐的情景,眼泪就忍不住的流淌下来。
难道这一切就永远不能再实现了吗?不!我要回家!陶大勇一把擦干眼泪,再往安渡桥上望去。嗯?!桥上的汉军在跑动?而且样子有些惊慌。
再仔细看,隐隐约约大概只看到十来个汉军。还没有绝望!陶大勇猛地从地上跳起,第一次壮着胆子对还坐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同伴们喊道:“兄弟们,你们还想回家吗?想回家的话,坐在这里哭又用什么用呢?”
一个离他近的人问:“难道你什么办法渡过战水?”
陶大勇握紧拳头高声回答:“是的!”这句话给绝望中的人带来的希望,所有人都站起身朝他涌来。
陶大勇看着这群样子狼狈不堪的同伙们,大家看他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期待。
看来大伙和我的想法一样,都想赶快回家。既然目的相同,就有希望鼓动他们。陶大勇用出浑身力气,高喊道:“兄弟们,桥上的汉军人数不多,我们只要冲过他们的阻拦,就可以过河,就可以回家了。”
“冲过去?怎么冲?我们连一件武器也没有,用拳头能冲得过去吗?”一人叫嚷着问。
“是,我们没有武器,可是我们人多,桥上的汉军才十几人,我们这么多人,踩也把他们踩死了。何况我们可以找些木棒、石块做武器,只要我们拼死向前,就一定能冲过去!”陶大勇在强烈的回家欲望驱使下,挥舞着拳头煽动大家。
“好!杀了他们,冲过桥去。”人群中有人响应。
“走,找木棒、石块去,我们一起冲!”陶大勇率先行动,冲到驿道边,对着一颗小树,一脚踢倒。拿起树干,去掉枝叶,手里立马多了一根木棒。
受他的煽动,所有人都开始寻找武器。有人照着陶大勇样子做,用树做木棒,有的捡起两块拳头般的石块,捂在手中。他们在陶大勇的带领下,朝安渡桥上冲去。
“李赐!李赐!”正在桥上布置防御的张锐,看见叛匪到来,大声呼喊李赐。
“到!”李赐飞快的跑了过来。
“你赶快带两个班到岸上防御。记住一定要多拖几根大树,把桥面堵上。”按张锐起初的想法,是在桥中间设防。为此,他带着全排人拖了一根大树上桥,刚把树放到桥上的第二座桥屋前面,就看见叛军涌动而来。
时间来不及了,只能有人在这里先守着,争取时间,在后面再布防。他决定自己留下,让李赐带着两班人,到后面去布防。
不料,一惯遵守命令的李赐,这次却不愿意接受命令了。“排长,我留下,您带着去岸上布防吧。”
“快去!”张锐瞪着眼,朝着李赐怒吼。
“不,我就留在这里,哪儿也不去!”李赐毫不畏惧地注视着张锐,态度异常坚决。
“周庆!”张锐没有时间再跟他生气,又高声呼唤另一个部下。
“到!”二班长周庆,应声。
“你带二班三班到岸上防御。记住,用马多拉一些树木挡住桥面!”张锐又向他交待了一边任务。
“是!”周庆执行了命令,带着两班人朝岸上跑去。
“等战斗完了,我再跟你算帐!”周庆走后,张锐恶狠狠地对李赐说。
“只要现在不赶我走,战斗结束后,我随您处置!”李赐今天像是铁了心要对抗到底,高声回答。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在桥那头稍作停顿的叛军,又开始朝着安渡桥涌来。他们越跑越快,口里发出撕心裂肺的吼声。
他们要强攻了!张锐看着上千叛军嚎叫着冲来,心里升起了死的念头。
逃,肯定是不能逃的,他宁死也不愿意当逃兵。退,也不能退。他接受的任务是将叛军挡在战水的北岸,一退,任务就失败了。完不成任务,将比死还要难过,胡公家族不出孬种!留下,面对这么多叛军的进攻,结果也只能是一死。
反正难逃一死,那就直接面对吧!儿子已经有了,没有断后之忧,家里的田地足以供养妻儿生活。英勇战死后,说不定还能追授个爵位,那么他们母子就能过得更好。
要说遗憾,就是对不起部下了。因为我的决定,他们也会战死在安渡桥上。这也许不是他们本来的意愿,只是遵守我的命令,所以对不起了。张锐扭头看了看和自己一起留下的十二名骑士,心里向他们致歉。
十二名骑士面无表情,用冷漠的眼神看着蜂拥而来的叛匪。看来他们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十二名骑士,不,十二名勇士已经和他一样怀着必死之心,准备最后一战。
“勇士们!能与您们一起服役,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张锐满怀敬重之意,郑重地向十二名部下行礼。
“能跟着长官一起作战,是我等的荣耀!”十二名骑士还礼。他们都知道,这是在告别。也许几分钟后,他们就将永别。
冲在最前面的叛军已经踏上了安渡桥,正极速朝他们冲来。他们的弓箭都留在了马上,唯一的武器就是骑刀。
张锐缓缓拔出腰中的骑刀,面对十二名部下喊道:“兄弟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十二名骑士缓缓地拨出骑刀,冷漠的注视着蜂拥而来的叛军,他们发出的吼声振聋发聩。
………………………………
第十七章 血染安渡桥
第十七章血染安渡桥
汉元789年4月17日下午4点15分,天空中的太阳显得惨淡苍白。阴云飘荡而来,似乎要遮盖住孱弱的阳光。
早春的河风,顺着山间河谷吹拂而过,阴冷浸人心髓。安渡桥下哗哗的流水声,仿佛在无限放大,如波浪般卷过。
蜂拥而来的叛军发出的嚎叫声和嘈杂的脚步声,将栖息在林间的飞鸟惊起,掠上天空,在山崖间盘旋着,啼叫之声似悲似鸣。奔跑的人群后扬起的粉末飘散到空中,使四周抹上一层淡淡的尘雾。
岸上的骑士们眼含着热泪,奋力拖拉着大树,桥上的十三名兄弟,正用生命为他们争取时间布置防御。
他们都很清楚,当桥上战友们倒下时,就轮到了他们。无论为了军令,还是为了战友的期望,他们也会誓死不退的奋战到底。也许叛军会冲过桥,但那种情况只会出现在最后一个骑士倒下的时候。
桥上,张锐将十二名骑士分成两排,以横着的大树干为依托抵挡叛军的攻势。桥面三米七,狭窄的空间只能容纳数人并排作战。
张锐站在第一排骑士中,心情异常的平静。脑海中,被时光淹没的往事在这时漂浮起出现。前世的父母、今生的父母、二姐、奶奶、小小、小意、小竹等等亲人,也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从他的眼前浮闪而过。
亲人们一个个飘向远方,仿佛同时也把他生命深处某些轻盈的部分也随之飘然带走了,周围的一切迅速显得沉重黯淡起来。张锐隐隐感觉到他们梦幻般匆匆离去后,心底冒出的阵阵失落与怅惘,也惊异这种无限神往又前所未有过的感觉。
“这难道就是临死前的记忆吗?”当最后一位亲人的身影溶进四周山野河川的苍茫与晦暗中后,他喃喃轻声自语了一句。
这是一瞬间的记忆流淌。几秒钟后,数个口里发着狼嚎般叫声的叛军,冲到了树干的对面。他们眼中闪动着红光,举起手中的木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