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正使虽然年长,但是经历丰富,想必也是大宋的能臣干吏,不屑为这诗词书画之道而已。”耶律宗真又转向范宇道:“我们年轻人,却也只是个爱好,闲暇之时却是个好的谈资。朕知安乐侯擅诗,前日也刚好画了一幅画。若是安乐侯不吝赐教的话,可替朕在画上题诗一首,如何。”

    范宇心道,就知道是这样,都将自己当才子了。还要让自己题诗,却是难为自己了。这一写字,凭自己的字迹,立时就要露出马脚来。

    “陛下抬爱,我如何敢不从命。”范宇急忙拱手道:“只是我作诗就好,题诗恐污了陛下的画卷。”

    耶律宗真也不强求,笑道:“安乐侯肯赋诗,朕也很是知足了。来人,将我那卷刚刚画完的画取来。”

    立时便有人小跑着去了,不一会儿,便带了一幅画回来。

    两名宫中内侍在耶律宗真的桌面上,将画卷展开。上面却是一幅并没上色,白描的大军连营图画。其中的刁斗战旗,只寥寥数笔,便显得很是萧煞。即使没几个军卒出现在画上,却也让人感觉到很强的杀气。

    范宇看了一眼,只觉得这位辽帝耶律宗真拿这幅画来,让自己赋诗,还是有些不怀好意。

    但是人家并没挑明,自己也不能就这么认为。

    “陛下此画,可是根据真实场景所绘,还是凭借记忆所绘。”范宇开口向耶律宗询问道。

    “安乐侯此问,倒叫朕有些奇怪。”耶律宗真不由得好奇道:“这画是不是真实场面,难道与安乐侯赋诗有关吗。”

    范宇点点头道:“陛下一言便中的了,正是如此。若是真实场景,必然有事。若是只凭记忆,那外臣便可放开想象,却少了许多拘束。”

    耶律宗真哈哈一笑道:“此画是朕在宫中所绘,并非在军营所绘,安乐侯尽可放开想象,不拘一格便是。”

    “如此,外臣便抖胆,为陛下的画作赋诗了。”范宇其实也挺挠头,自己自从喝醉唱了一首送别歌,便被赶鸭子上架当成了诗人。

    包括上次在敬客楼的接风宴,也是被耶律重元给逼的,才抄了秋瑾一首诗。如今又要给辽帝耶律宗真的画作赋诗,也真是够了。

    心中虽然这样想,可是不作是不行的。在范宇在看,就是抄谁的问题,总不能自己编个顺口溜出来,只怕当然便会惹恼了耶律宗真。想必耶律宗真会认为,安乐侯明明文名极盛,却故意弄个顺口溜来侮辱自己,不砍了他砍谁。

    这位可比当年的监考老师厉害,老师不会砍头,这位是会的。

    “朕洗耳恭听。”耶律宗真哪里知道,范宇有这些心理活动,他正期盼的看着范宇,希望能出一首佳作。

    范宇心中苦笑,却是绞尽脑汁的想。

    片刻之后,范宇笑着对耶律宗真一抱拳道:“陛下,外臣却也偶得了一首诗,请陛下品评。‘身在九重有远怀,尚思军镇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雪,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陆游的诗,被范宇改了改,便拿来用了。

    耶律宗真皱眉细品,却是问道:“我这画中只有线色的军营而已,你这又是雪又是铁马冰河,是不是有些不应景。”

    “陛下,正因为是白描,并未设色,所以这些留白外臣便认为是雪了。”范宇笑道:“然而军营不过是静的,虽然静的,却是萧煞杀气扑面。若是大军拔营而起,则是铁马驰骋于冰河之上,雄健更增三分。”

    耶律宗真甚为满意,不由得两手互击道:“安乐侯名不虚传,真乃诗仙复生。此画有安乐侯的诗为题,却又是一段佳话。”

    范宇松口气,心中暗道。什么佳话不佳话,混过这一关,比谈判还要命。

 第231章 大典开始

    段少连看到范宇与耶律宗真相谈甚欢,不由心生嫉妒。

    大宋的正使是自己,可是这安乐侯却出尽了风头,这让他很是不舒服。

    可是不舒服又能如何,算计不如范宇,作诗也不如范宇,除了老老实实的听话之外,竟无有些无所事事。他倒是想要兴风作浪,可是那不是怕自己担不起事儿吗。一个不好,便是粉身碎骨之危。

    “什么佳话不佳话的,只要陛下满意,便是外臣尽力了。”范宇客气道。

    “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一句最是传神,最是让人动容。”耶律宗真越是颂读,越是有身临其境之感,“大军纵横,皆被一言道尽其猛悍雄壮之姿态!安乐侯,你说一说,朕有这样的大军,岂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范宇心中一沉,这位辽帝虽年轻,但是也有野心。

    “陛下所言不错,有这样的军队,定然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范宇并没驳斥反而赞同,但话锋一转,才道:“可外臣也知道,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大军虽强,但也只强横一时。若无粮草辎重,终会一夕逃散。兴兵征讨四方,却会使国内民生疲蔽。天地万事万物,都有其道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陛下治国也是如此,若是损耗民力军力多了,便会缩短国祚。”

    范宇连九阴真经都用出来了,极力讲述战争的坏处,避免对方有可能对大宋的武力威胁。

    听了范宇的话,段少连都惊了。人家辽帝陛下只不过和你炫耀了一下军力,你就是咒人家辽国短命,不要命了吗。

    “安乐侯这么说,怕是不妥,哪一个开国君主不是东征西讨,否则如何立国。”耶律宗真很是不高兴的道。

    范宇笑了笑,才道:“陛下,所谓忠言逆耳,还望陛下恕罪。凡是开国,皆因天下生乱万民疾苦,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人生于乱世甚至比不上太平之犬。于是,方有所谓开国之君,能趁机而起。若是天下太平,万民吃饱喝足,陛下带领他们去打打杀杀,他们是厌弃陛下带他们打生打死,还是欢天喜地的去攻略四方。”

    耶律宗真久久不语,范宇的这些话,让他心中有些动摇,甚至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应随意动武。

    “若是外敌来犯呢,难道我也不可兴兵反攻。”耶律宗真终是要给自己找回些颜面的。

    “保家卫国,这自然是毫无问题。”范宇点点头道:“若是百姓的田地草场都被外敌所侵占,他们必然万众一心,出死力而战。所以,守土保家,则军心民心可用。攻略四方,则民不舍财兵不舍生死。”

    听到这里,耶律宗真看着范宇好似身上出现了一层光环。虽然这安乐侯年纪不大,但言语之间富有哲理,每每发人深省。不管耶律宗真将来是不是要对外动武,都对范宇产生了极大的尊重。

    “安乐侯所言皆为至理,使人振聋发聩。”耶律宗真面色郑重道:“以安乐侯大才,在宋国不过是个闲散国侯。若是你肯从此长居于我大辽,朕即刻便封你为国公,如何。”

    这是就伸出橄榄枝,要招揽范宇了。

    段少连睁大眼,差些将自己的胡须揪掉,却也依旧不敢开口。若是安乐侯答应了,请辽帝杀了自己这唯一见证人灭口,那可怎么办。虽然没机会说话,可是这内心却忽起忽落,一点也没闲着。

    “外臣是大宋的人,岂能背宋。且大宋官家,对我有情有义未曾相负,外臣更不可投奔陛下。”范宇当然不会答应对方,只得解释道:“生身于宋国,则为宋国之人。岂可为一时不得意,便投身于外。若是辽国命我谋划攻宋,外臣岂非成了不忠不义不仁不孝数典忘祖之辈?陛下,你若用我这等卑鄙之人,可还能用得放心。”

    范宇为了讲明问题,不得不自黑一通。

    耶律宗真听到这里,便哈哈大笑,对着范宇拱手道:“是朕小看了安乐侯,朕明白了。”

    段少连这时才松了一口气,也跟着笑道:“陛下能看中安乐侯,本是惺惺相吸,起了爱才之心。奈何安乐侯却是心在大宋,婉言推拒。这与刚才观画赋诗一样,也要成为一段佳话了。”

    两人又与耶律宗真说了些闲话,便告辞出了清风殿。

    过两日就是正旦,范宇和段少连两人要忙的事情还多。

    且辽国官员之中有不少人,还会到宋国使馆来访。主要都是得知范宇的事绩之后,便慕名而来。

    到了正旦大典的当日,范宇和段少连身上穿戴整齐,一同在侍卫的护送之下,出了宋使馆。

    两人坐上马车,便直奔辽皇宫。

    到了宫门外的时候,这里已经有数国的使节在等候了。

    他们一下车,其他国的使节便靠向近前。范宇他们却暂时顾不上,而是将带来的礼物等物,让人从马车上取下,转交给辽国礼官。

    一名剃发汉子,斜披着袍服,对着段少连与范宇两人拱手道:“两位便是大宋使节吧,我乃是夏国使节,野利仁荣。初次相见,小使这里有礼了。”

    此时大宋还是夏国名义上的宗主,李元昊也没有称帝。宋夏之间虽然时有战事,但整体还算好。

    段少连急忙还礼,“我为大宋正使,段不连。野利兄,你我还请互相照应。”

    范宇也拱了拱手道:“原来是野利兄,幸会。”

    其余回纥、高丽、于阗、喀喇汗国的使节也凑上来,互相都做了介绍。

    几人互相之间刚说了没两句,便看到宫门大开。

    一名辽国官员急忙来到使节们的面前,招呼道:“诸位使节,现在可以进宫了。不过要各守其位依次而入,莫要散乱才是。否则便是失礼,恐会被萧相公降罪。”

    范宇推了段少连一把,让他站出来。

    “诸位,段正使已经站出来,请大家一同排成一排,按礼官所言入宫才是。”范宇跟在段少连的身后,回头对诸位使节道。

    野利仁荣淡淡一笑,便要站在范宇的身后,却不想一个身影比他还快,却是高丽使者李在石。

    这下子野利仁荣脸上的笑容,便仿佛凝固了。

    大宋实力强大,排在首位他是不会有意见的。可是这高丽使节算什么东西,竟敢排在自己前面。

    “李兄,你站错了。”野利仁荣不由皱眉道。

    “呵呵,我怎么会站错,一定是野利兄看错了。”李在石只是随意应付道。

    野利仁荣不欲闹事,便默默的站在了李在石的身后。在他的身后,则依次是喀喇汗国、于阗、回纥的使节。

    使节们排好队,便是各自带来的侍卫跟着排在使节的身后,将本国的旗帜也打了出来。

    准备好了,便也到了正旦大典开始之时。

 第232章 并非儿戏

    辽国正旦大典,与中原的大宋也并无什么区别。

    整卤薄列仪仗之后,便是击鼓三声,辽帝升御座。

    紧接着,便是皇亲们朝贺辽帝,后面则是宣读贺表。再由宰相和大臣乃各国使节,共同朝贺辽帝。

    说是朝贺,其实就与百姓民间的拜年是一个道理,无非就是更正式些。

    这些繁文缛节都进行完了,天色便已到了正午,大家伙也都累的和孙子差不多。辽帝为了表示谢意,自然是要大摆宴席,以酬谢众人的。

    因为使节是客,便被安排在辽帝的左侧,仅排在宰相萧惠的下首。依进宫的顺序,各国使节从前往后排列。对面,也就是辽帝耶律宗真的右侧,则是皇亲和百官们的位置。

    段少连与范宇两人,身为宋国使节,自然位次紧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