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野利仁荣气的几乎吐血,明明是你一嗓子给喊出来的,却还要怪到我的头上。

    “夏使,估计辽帝也不会觉得你们西夏君臣会老实,还是早做打算才是。”李在石也开口道:“即使不能先发制人,也要早些厉兵秣马。我觉得,辽国大军恐怕最近会动上一动。会兵压夏辽边境,甚至会有一些小的冲突,以警告西夏。”

    只要是能给辽国捣乱的事,这位高丽使节李在石都挺喜欢干。只有在辽国周围制造冲突,辽国才无暇理会他们高丽。否则孤悬半岛,整日面对一个强大的辽国,高丽君臣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范宇闻言点点头道:“确实,我大宋的永兴军安略使刚刚换人,也是这个道理。可以不先动手,但不能不防啊。”

    大宋的永兴军路,所面对的就是西夏腹心之地。这里换将,防卫的除了西夏,并无别国。这也等于告诉了野利仁荣,我们大宋已经有了准备。其实是没有,今日范宇纯属是看到了野利仁荣,才想起来这一茬。

    “安乐侯,大宋对我西夏这样顺从的属国,竟也如此防范不成。”野利仁荣反而叫起屈来。

    摇了摇头,范宇呵呵一笑,“不过是例行换防而已,莫要乱猜。”

 第234章 一言为定

    范宇这样说,便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了。事实上,大宋方面对于西夏,根本就没有多少防备之心。

    对于李元昊称帝,大宋朝堂上下,也都没有预判。

    这只不过是范宇对野利仁荣的虚张声势而已,使得西夏不敢轻易对大宋出兵。

    范宇的历史知识并不那么丰富,但他还是知道,西夏攻宋,数场大战将大宋打的丢盔卸甲死伤惨重。现在这样对野利仁荣说这些话,便是为了避免再出现历史上的情况。

    而且就是因为西夏攻宋,使得辽国借机向大宋讨要关南部分领土成功,并且使辽国的岁币增加到了二十万两白银和三十万匹绢帛。

    如果野利仁荣真的信了范宇的话,认为大宋已经有了准备,那么西夏用兵的方向,很可能就会转向辽国。

    到时大宋可以转寰的余地,就大了许多。

    野利仁荣沉默了片刻,才对范宇拱了拱手道:“安乐侯为何如此害我西夏,对萧相公说我夏主元昊欲要称帝?这岂不是也使辽国对我西夏失了信任,他们若是对我西夏兴兵,便是安乐侯的罪过了。”

    辽国的风格,向来与大宋那种被动有所区别,多半会主动兴兵攻略西夏。因此,野利仁荣才会有这个判断。

    “夏使,只要你们西夏对辽国不抵抗,难道辽国还真的会灭了你们西夏不成?”范宇笑道:“避开辽军的锋芒便是,且卑言厚币以结辽帝欢心。若退避三舍辽军尚不退却,彼时辽国孤军深入夏境,难道西夏还灭不了这一支辽军吗。”

    二笑了两声,野利仁荣点点头道:“安乐侯莫要说笑,辽国乃是上国,我西夏怎么敢攻击辽军,此事还是莫要再提。”

    而在耶律宗真的身旁,萧惠则刚刚将西夏李元昊有可能称帝的事情汇报给他。

    耶律宗真扫了一眼远处的野利仁荣,便对萧惠道:“依萧卿之见,我们辽国应该如何应对。”

    “陛下想必也有了见地,臣便抖胆先说一说自己的浅见。”萧惠躬身道:“西夏李元昊称帝,也只不过是宋国安乐侯随口一说,而野利仁荣却不肯发誓以证西夏清白。虽无实证,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西夏不可不防。但坐视西夏坐大,非我大院所愿。河清军与天德军,除了防备西夏,还要防备宋国,不宜轻动。命其两军严守边界,勿使夏人越境即可。另可命人传诏于拔思母、达里得二部,使其剿灭我大辽境内的党项各部,以免这些党项部族投奔西夏。若是拔思母、与达里得两大部族,与西夏起了冲突,我大辽却是可坐收渔利。”

    听到萧惠的建议,耶律宗真点点头,笑道:“萧卿真乃朕的骨股肱之臣,拔思母、达里得二部顺逆无常,驱尔等猛虎吞噬党项诸狼,断西夏臂助,实为妙计。待宴会散了,朕便亲自下诏,使拔思母与达里得两部讨伐党项诸部,所得皆为自有,这两部定会欣然而往。”

    “其实,这拔思母与达里得两部,早就想去劫掠党项诸部,不过是因为忌惮西夏大军而不敢轻动。如今有我大辽给他们撑腰,想必不会放过机会。”萧惠笑道。

    范宇不知道,他不过是将西夏往坑里推了一把,就引发了草原上一片腥风血雨。

    萧惠回到座位上,仿佛无事发生一般,仍旧与他人谈笑甚欢。即使与野利仁荣,也是频频举盏邀饮,并无半点异样。

    只有范宇,对于萧惠是爱理不理,这老家伙得罪了自己,可还没有道歉。

    段少连与李在石两人,倒是谈的投机。那李在石有意结好大宋,好为高丽的奥援,因而刻意的巴结,竟使得段少连有了久违的被尊重感。

    范宇很无聊,自己一个与他们这些使节并无多少话讲,正想着早些退走之时,却看到对面的耶律重元跑到了自己面前。

    “安乐侯,我来敬你一盏酒,今日怎么没带曹小国舅前来?他不在,便是少了许多热闹。”耶律重元有些惋惜的道。

    你们还直成了好友不成,范宇心里嘀咕,这两人都是一样的中二,或许是真心朋友。

    “他非是使节,不过是来辽国增长见识而已。”范宇笑道:“这等正旦大典,如何能带他来。若是闹了笑话,岂不是对大辽不太尊重。”

    耶律重元哈哈一笑,:“正是,我看他就是个坐不住的。若是来了,怕是前边一大套的繁文缛节都挨不过去。”

    范宇看耶律重元元主动前来,定然不是只为了闲聊,便试探道:“殿下,你莫非已经拿定了主意?要与我联手。”

    看了看左右,见没人注意到自己这边,耶律重元才点头道:“上次安乐侯的建议不错,于你我互相都没坏处,我为何不答应?此事我也讲与陛下听了,陛下并没反对。只是让我不要将战马贩卖给你便好,其余任由我自己作主便是。”

    原来连辽帝都知道了,你还看个屁的左右,范宇不禁对这皇太弟嗤之以鼻。

    “既然如此,皇太弟可命一掌柜带人与我同往汴梁。除盐铁茶矾等专卖之物,尽可采买之。”范宇点点头道:“若是没有多少现钱,也可卖与我大批牛羊,定不让皇太弟麻烦就是。”

    耶律重元却摇了摇头道:“带那许多牛羊多麻烦,皮毛皮货山参东珠宝石你要么,这些东西却是好带也更贵重。”

    这话说的范宇愕然,他却是没想到,耶律重元走的是高端路线。但人家是辽国皇室,肯定不甘于做个牛羊贩子。

    “如此也可,殿下可先将货物送到我宋使馆。待我估值之后,与殿下商定一个合理的价钱,便可与我们的使节队伍,一同前往大宋。”范宇迟疑了一下又道:“除此之外,殿下可命人多带铜钱。我大宋如今铜钱不敷使用,若用铜钱采买,货物往往可以便宜一成。”

    大宋的铜钱,在这时的东亚就是国际通用货币,每年新铸的铜钱都够用。不但辽国在用,就是安南、大理、西夏、高丽、东瀛倭国,都在用。除此之外,每年都有些守财奴将铜钱往地下埋。所以大宋的铜钱不但不够用,还在连年减少。因此,范宇也才有这样一说。

    若是能通过这些跨国贸易,收回相当数量的铜钱,那就是最好了。

    “那一言为定。”耶律重元笑道。

 第235章 互市的学问

    宴会一散,范宇便与段少连两人回了宋使馆。

    途中段少连对于高丽使节李在石大加赞赏,却是经过对方一番吹捧之后,对其好感度升到极高程度。

    “安乐侯,高丽人向来视我大宋为炎黄正朔。那李在石说,上古之时,箕子东迁,是为高丽之祖先,亦为炎黄分支。”段少连精神焕发道:“这李在石不但精通儒学,佛学修养也并不浅。而且文章诗词,都有涉猎。若非他是高丽人,我定会将他举荐于官家。”

    范宇不由好奇道:“段正使与这位高丽使节,都谈了些什么。那李在石如此奉迎段正使,想必有其目的吧。”

    段少连哈哈一笑道:“这是自然,以往高丽虽然也曾派使节前往我大宋,但都没这等识趣。李在石不一样,他有意奉迎于我,显是有联宋抗辽的心思。莫要以为我看不出来,这等事并不难明。”

    少有的露了一回脸,段少连不由显现出几分得意来。

    “哦,这李在石竟然露出联宋抗辽之意,段正使是如何答复于他的。”范宇来了兴趣,便开口问道。

    “我大宋与辽国早已经签下澶渊之盟,相约为兄弟之国。至今两国边界承平,已有三十年矣。”段少连摇了摇头道:“李在石虽有诚意,但是宋辽盟约不好撕毁。对于李在石的心思,我是婉拒了的。”

    范宇不由笑道:“段正使怎么可以婉拒,高丽有意联宋抗辽,与澶渊之盟有什么关系。此事尽可先答应下来,待归宋之后,再上报于诸位相公,由他们定夺便是。你这一口婉拒,本来到手的功劳,却是被你给推掉了。”

    段少连听了范宇的话,不由一呆,事情竟然还能这样做吗?仔细一想,好象自己这个使节也只是负责牵个线而已,至于决断就和自己没半点关系了。无论成与不成,是否与澶渊之盟有冲突,都是朝堂上的相公们考虑的事。

    难怪自己的同年有人做官都比自己的品级高,看来自己还是不够变通,竟连眼前如此年轻的安乐侯都比不了。

    段少连脑子之中,此时竟是想的这些,他现在对于范宇,才算是服气了几分。

    马车到了宋使馆,段少连却没下车,而是掉头便去找高丽使节。

    范宇也没管他,自己回到了使馆之中。

    过了正旦大典,范宇他们这些使节的任务便算完成。若是没有其他事,便可准备归宋了。

    次日,范宇起了大早,便要带着杨文广与狄青两人外出。

    却被曹傅给拦住,“范兄今日起这样早,要去做什么?”

    “我来到辽国南京,还没有去过市井,今日自然要去一观,看看风土人情。”范宇笑道。

    “我猜就是这样。”曹傅也嘻笑道:“范兄可要带上我,我和你一起去。”

    反正左右无事,范宇也没再折腾曹傅,便点头应下。

    辽国南京城,又被称之为析津府,乃是辽国最繁华的城市。

    此地有不少西域商队前来,也有来自草原上的各个部族。那些商队,大半是因为走辽国境内,要更安全一些。而且到了南京,便可到雄州与大宋的商人互市。

    至于各个部族来南京,其实也是因为可以和大宋互市。茶叶、丝绸、瓷器,皆为各个部族所喜爱的抢手货。同样,他们的牛羊也是大宋所需要的。

    南京外城的开阳东西两坊,便是南京的牲口市场。

    范宇他们一行人,来到开阳坊,便一路走了过去。南京的牛羊个头都比大宋的大,这可不是外国的香,而是这些奸商们,卖到大宋的牛羊多是瘦弱老病。而真正的好牛羊,才会在辽国境界消化。

    更气人的是,那些瘦弱老病的牛羊价格还比辽国境内要贵许多。

    看到这些膘肥体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