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也罢。这等人不见得能造福一方,却弄不好会祸乱天下。哪怕有一丝风险,我大宋也不应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舍了如今的盛世。”

    在赵祯的心中,安乐侯范宇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哪怕蔡齐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赵祯也不想轻易的否决掉安乐侯的章程。自上次与李太后之间的隔阂消散,赵祯心中便对安乐侯范宇极为亲近。虽然没有明言,但也视之如兄弟。

    “蔡卿,你为参知政事,岂可轻言怪力乱神之说?我大宋盛世,凭借的是祖宗功业还有诸臣用命,亦不会为多一两名巧匠而有所损伤。”赵祯面色不善道:“若是这也算坏事,那便让这等坏事多一些,看看我大宋盛世会不会大厦将倾。”

    没想到官家的反应会如此激烈,蔡齐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蔡齐也非愣头青,急忙躬身道:“官家息怒,臣所举的例子或许并不恰当,然而臣之一片忠心,却是可表天日。臣只是怕这些工匠读了书,便不安心于工匠之事。若是这般,反不如现在这样更来的容易管束。而且,成立一所百工技院,所需的钱财也不会是个小数目。臣知道应天书院当初建立之时先帝尚在,应天人曹诚,以三十万贯建学。筑学舍百五十间,藏书千五百卷,并愿以学舍入官,因而得到先帝的赞赏。”

    蔡齐抬头看向赵祯,接着道:“官家,只一个应天书院便要花费三十万贯,何况一间百工技院?若以百工授徒读书识字,便还要比书院多许多工匠事物的消耗。臣以为,没有五十万贯,是建不起来的。”

    原本赵祯还想要替范宇争取一下的,可是却被蔡齐算出来的这个数字吓住了。大宋虽然富有,每年的税赋有上亿贯之多。可是大宋冗官冗兵冗费,绝大多数税赋都是看不到的。真正能拿出来用度的,可算不上多。

    “这、这么一间百工技院,难道要花费如许多的钱财不成?”赵祯都有些结巴了。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赵祯身为大宋的当家人,自然明白这些钱代表着什么。因此,到这里他是真的犹豫了,有些拿不定主意。

    蔡齐看到官家有所动摇,便趁热打铁道:“官家,如今朝廷各处所用靡费甚多,岂能为了一些工匠便抽调别处的费用。与其这样操切办工匠之学,不如等上一等,待朝廷宽裕了,再论此事也不迟。事情总有轻重缓急,此事便缓缓亦可啊。”

    听到了蔡齐的建议,赵祯终于是被其所说服,“蔡卿所言甚是,此事便先缓一缓就是。这份章程便留在我这里,待见了安乐侯,我再与他分说。就是。”

    蔡齐原本觉得百工技院已经开不成了,可是听官家的话,似乎还要向安乐侯解释一下。若是这样的话,以官家的耳朵根子之软,怕是又会改了主意。

    “官家身为大宋之主,做了决断何须向臣子解释。”蔡齐疾声道:“臣以为,官家宜独断之。”

 第263章 漏了底

    这话说的赵祯有些尴尬,但是也不能说蔡齐说的没有道理。

    陈琳听到蔡齐的话,便上前一步,喝斥道:“蔡相公,与官家说话,还须注意尔等的人臣之礼。”

    “好了,蔡卿也是急于公事。”赵祯摇了摇头道:“此事我已经开口岂容更改,蔡卿退下吧。”

    “官家恕罪,臣一时激动,有些口不择言。”蔡齐拱手道:“臣言尽于此,这便告退。”

    话已经点到了,蔡齐再说下去,只怕得到的会是反效果。因此这家伙见好就收,看到官家身边的陈琳总管已经有了些怒意,便急忙告辞出了崇政殿。

    在蔡齐退出崇政殿之后,陈琳便对赵祯躬身道:“官家,这蔡相公竟敢如此,实是、实是不像话!”

    “陈琳,我知道你的忠心。”赵祯摆了摆手道:“蔡相公也没说错,他也是在尽忠,只是有些激烈了。”

    陈琳抬头道:“这是对官家的冒犯,内臣心中有气。”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我朝的大臣能有今天这样的骨气,也是太祖太宗的初衷。”赵祯笑了笑道:“只要不是权臣,便无碍的。”

    “官家眼光高远胸襟开阔,非是内臣能比,内臣只听官家的便是。”陈琳躬身一礼,便又站于一旁。

    赵祯笑着点点头道:“安乐侯的这个建议和章程,我既然已经说了要与之分说,便要做到。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还是要问问安乐侯是如何想的,才好下决断。陈琳,你明日让人请安乐侯入宫吧。”

    “官家圣明,内臣知道了,这便安排。”陈琳快步去了殿外,叮嘱了一个小黄门两句,便又回到殿内。

    另一边,蔡齐从崇政殿出来,回到了政事堂。

    在政事堂中,吕夷简正在翻看公文,听到脚步声,便抬头看去,才看到是蔡齐回来。

    吕夷简放下手中的公文,对蔡齐道:“蔡相公去见官家,这时间也并不长,难道官家没有听蔡相公的劝阻吗。”

    “官家听了一半,另一半却没听进去。”蔡齐不禁摇了摇头道。

    他知道官家是个忧柔寡断之人,却没想到,自己都质疑官家的权力了,官家却还是个肉吞吞的样子。

    听了蔡齐讲了面见官家的经过,吕夷简不由失笑。

    “官家是明君,自然是要问清楚了,才会有所决断。蔡相公有些急切了,反而不好。”吕夷简笑道:“也亏得官家性情温和,若是脾气暴烈一些,蔡相公如此质疑官家便堪忧了。”

    “我为忠臣亦为诤臣,见不得官家如此忧柔。”蔡齐却态度依旧,“官家是大宋之主,每日里要处理多少政务,怎可如此寡断。我觉得,官家对安乐侯所提请之事,怕是会支持。”

    吕夷简听到这里,不由摇头道:“这安乐侯入京才半年吧,没想到,他不但得了两位太后的欢心,成了驸马,还让官家看重。这等人物,也是人中龙凤了。我劝蔡兄,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你我专心于自己手中之事,与其井水不犯河水便是。”

    这家伙其实最坏,表面上是在说和劝阻,可是实质上却是拱火架秧子。吕夷简一边将范宇捧的高高的,背后势力强悍。另一边却让蔡齐退一步,便是不看好蔡齐,觉得他斗不过安乐侯。

    虽然这些话都是好意语气也温和,但是听到蔡齐的耳中,便有些刺耳了。堂堂的大宋副相,竟然要让着一位气焰涛天的十几岁勋贵,什么时候大宋的副相如此不值钱了。

    吕夷简拱了一句火,便低头去接着看自己的公文。高手过招自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你若中了招,可能都不觉得是别人的暗示。

    接下来,可就看蔡齐的自由发挥了。吕夷简其实已经替蔡齐想到如何对付范宇,但是他若说出来,蔡齐可能还不会这样做。那样的话,反倒是让安乐侯一点事也没有,那可不是他吕相公的本意。只有蔡齐自己想到,才不会觉得被他所利用。

    蔡齐也坐回自己的位置,随手取了一份公文观看。

    “蔡相公,你且看看这份弹劾本章。”吕夷简让书吏取了本章,给蔡齐拿了过去。

    蔡齐接到手中扫了一眼,这份公文却是谏院的谏官韩琦所逞。看了一眼内容,要弹劾的人居然是蔡齐自己还有吕夷简,正副两相。

    “吕相公,这韩琦真是乱弹琴。他一个小小的谏官,竟然弹劾你我二人,简直形同儿戏。”蔡齐拿着弹劾本章,对吕夷简苦笑道。

    “蔡相公还看不透吗,哪位相公没被人弹劾过。”吕夷简早已经对此视若无睹了,“都是聪明人啊,弹劾一下,安一两个惊悚的罪名,便可博来一片喝彩。顺便得了一个不畏显贵的名声,将来选官的时候,也能选个好些的位置。若是不声不响,那此人的官也做到头了。蔡相公不必在意,到时这弹劾本章逞与官家,官家也不会理会的。”

    蔡齐摇了摇头道:“这韩琦言辞犀利,却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若能爬到这一位置,便甘苦自知了。”

    说完,便将韩琦的本章扔到了一旁。

    但是这个弹劾本章,却也让他忽然想到一些什么。但是脑中的灵光闪过之后,却也又好似消失了。

    蔡齐不由得又去看韩琦的本章,看了两遍之后,便默然笑了起来。

    吕夷简抬头看到蔡齐脸上露出笑意,便也无声笑了笑。那韩琦的本章,便是他有意的点了对方一下。现在看来,蔡齐似乎也想到了。

    安乐侯若是能说服官家,蔡齐便可如这韩琦一般,使人弹劾范宇鼓动君上罗织党羽,疑有弄权之嫌。

    反正谏官言官都是风闻奏事,不必有证据,只要能博个名声吸引朝廷的注意,便可以了。

    虽然蔡齐有了主意,但是他却并不急于发动。还是要看官家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他才会发动自己人来弹劾安乐侯范宇。

    而在坤宁宫里,曹家兄弟两人,正与曹皇后说。

    两兄弟你一言我一语,将范宇教给他们的事情,都告之于曹皇后。

    曹皇后也不过十九岁,听了自己两个弟弟的话,不由得呸了一声道:“亏你们两人也能想出这等主意,我怎么不知道,你们两个竟知道如此多?”

    曹傅却是一脸关心的道:“阿姐,你觉得这主意可行与否。”

    “可行,给你们出主意的人,想必是花丛老手。”曹皇后似乎很随意的道。

    “怎么可能,他原来可是个乡下小子,进京之后也……”曹傅说了半截的话,却反应过来,自己被阿姐给套了话。

    曹佾以手抚额,早知道就不带曹傅进宫,话没说几句,就先漏了底。

 第264章 要求太低了

    曹皇后一看自己两个弟弟的样子,便不由得发笑。

    在曹氏家族,他们三姐弟的父母早亡,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被族中其他家的分开照顾。曹氏身为长姐,难得看到两个弟弟露出如此窘迫之态。如今一看两人的样子,竟显现出几分疼爱的心态。

    “你们两个啊,莫不是被人利用,间接向我进言。那人是不是没安好心,故意接近你们两个?”曹皇后心智成熟,最先想到的,便是有人要借机坑害自己。

    曹傅这下可不敢乱开口了,这嘴可没少坏事。他将目光转向曹佾的身上,希望由兄长来解释。

    “阿姐,事情应该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对方也没必要利用我们两个向阿姐进言。”曹佾沉吟道:“此人三弟与之接触较早,算起来也是不打不相识。几次交道下来,我发现此人足智多谋亦有担当,是可以以真朋友对待之人。今日向阿姐所说的两个主意,都是我们兄弟两人,去向其求来的。对方若包藏祸心,恐怕也不会推三阻四,况且他也没有准备时间。”

    曹皇后点了点头,便笑道:“你们说的,可是那安乐侯兼驸马都尉范宇?我思来想去,进京不久的又是骤然幸贵的乡下小子,在勋贵之中好象只有这一个人了。只是他这样的人又没读过多少书,能有什么见识,你们竟向他问主意。”

    “阿姐,这安乐侯可是我很敬佩之人。我与他一同去的辽国,他面对辽人,可是一点也不示弱。就是那辽国皇太弟,见了安乐侯,也要敬重几分。其时‘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换碧涛’之句,更是为我大宋提气轰传一时。”曹傅虽然被范宇坑过,但是对于范宇还挺敬佩,当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