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宇嘿嘿一笑,便掰着手指道:“冶铸,这等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缺了。化学,虽被人视为方术,但事关造作院火药,不得少了。还有物理,格物之理,当知其所然。”

    许当立时争辩道:“侯爷所总结的三条定律,岂不就是物理之学?我已经使人在藏书阁中寻了相关之言,与墨子书中相关的,都整理成了物理一书。侯爷若说我没有办到,可有些冤枉我。那化学,侯爷曾留下一张元素表格,却是有些深奥。不过我也专门请了数人,正在极力研究其中的关系。若说差的,便只有冶铸,这个便须让那些读书人和工匠们一起写了。”

    将桌上的那些书都翻开,范宇果然看到有物理字样的教材。

    “好吧,那你再找些人,将冶铸之学,也写成白话的。”范宇笑道,“工匠不善字,往往虽然懂得冶铸,却讲不出道理,也写不成章。你这办法不错,日后若是要编写新教材,便如此来做。或是等着百工技院的学生学成,由他们来做。此为继往开来之事,为工业大兴之曙光,全系于百工技院。而百工技院,也全都系于你之一身。”

    许当身为进士,自是好名的,听到这里不由得有些热血上涌,“侯爷放心,这些事情交给我,我保证将这些事情办的妥帖!”

    话讲了一半,许当便苦了脸,这是又给自己安排了许多的活计。

    “对了,与司天监可曾谈了仪象台之事?”范宇忽然想起这么一出来。

    这件事对于后世的影响其实并不小,北宋年间造出水运仪象台,兼具天观测、演示、报时等功能,是世界最早的钟表,其意义非凡。

    许当摆了摆手道:“侯爷所问之事,我倒是与司天监说过。此事司天监也甚为有意,却又有些犹豫。关键是没钱,这些东西也只能是想一想罢了。”

    “司天监可曾上本?”范宇又问道。

    “侯爷,你这样催促,可有什么好办法不成?”许当疑惑道。

    范宇笑道:“能有什么好办法,你们联名向官家上书,我捐钱便是了。”

 第355章 重新规划

    许当也没想到,侯爷会如此直接。一时间愣住,有些不明所以。

    “怎么,我给这仪象台出钱,你和司天监还能不愿意吗。”范宇对着许当笑道。

    这时许当也才回过神来,他急忙摆手。

    “不是、不是,侯爷,这、这仪象台可不是小事,用钱也不是小数目。”许当不知所措道:“而且候爷手中,应该也没有多少钱吧。若是夸了海口,却拿不出钱来,岂不是有些尴尬。”

    范宇挑了挑眉,许当这个家伙居然怀疑自己。

    “你只管与司天监一同上书便是,我能捐多少便捐多少,量力而行便是。”范宇也没多解释。

    要是许当知道,范宇在刚刚已经收到了二十余万贯的钱财,只怕下巴都能掉到地上捡不起来。

    “既然范爷已经下此决心,那我便去一趟司天监。如此,我这便告辞。”许当拱手为礼,摇了摇头便起身向外行去,忽的又回身道:“侯爷回京养晦莫要太过,恐反过受人诟病。”

    范宇一听,便知道许当以为自己怕功高震主,是在韬光养晦。虽然有些这个意思,但是范宇还真不是这么打算的。

    “许兄的关心,我明白的。”范宇拱了拱手。

    许当点了点头,便领着小厮离去。

    王小丁此时在厅外探头探脑往里看,正被范宇看到。

    “你在干什么。”范宇没好气的道:“可是有什么事情?就不能堂堂正正的来和我说吗。”

    “侯爷,马车已经备好,不知道您可还要出门?”王小丁想问的便是此事。

    之前备好了车,而造作院的许当却正好来访。

    如今许当也已经走了,王小丁便有些抓瞎。因此,便跑来问范宇。

    范宇正想说不出去,但是想了想,还是道:“你去让人将吴良叫来,让他带着今日刚收到的地契过来,我有些事情问他。”

    王小丁得了范宇的吩咐,便急忙跑去传话。

    片刻之后,太监吴良便捧着一份地契书来到范宇面前。

    “启禀侯爷,这便是今日陈总管送来的地契。”吴良将手中的地契送上道。

    范宇接过这份书,看向吴良道:“如今我名下已经有多少田地了。”

    吴良迟疑了一下,才道:“加上这一份,驸马名下已经有了一千三百余顷田地。少是少了些,但是驸马手里可有两座都是御庄。”

    听到这个数字,范宇其实是很吃惊的。一顷田地有多大,他非常清楚。这可是一千三百余顷田地,如今在吴良的口中,竟然还说少?

    好在范宇并没露出惊讶之色,否则还担心被吴良这小太监瞧不起。

    吴良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出身杨太后的宝慈宫,也是从小伺候公主的太监,世面也没少见过。若非如此,也说不出一千三百顷田地还少的话来。

    “如今这些御庄和田地,都是谁在管着?”范宇问道。

    “都是我在管。”吴良躬身道:“侯爷可是想去看看?”

    “不错,正是要去看看。自从进京之后,便没去过庄子里。如今官家又赏赐了御庄,自然要去看一看的。”范宇对吴良挥了挥手道:“带上一队侍卫,你与我一同去。”

    “侯爷不说,我也要跟着去的。”吴良拱手道。

    范宇带了吴良和王小丁,一同坐了马车,一队侍卫相随着,便从北门出了汴梁城。

    “侯爷的御庄没有都连着,这次官家新赏赐的,是在北郊。”吴良给范宇介绍道:“之前的田地和御庄,都连在一起,是在西门外。”

    “这御庄与寻常的田地有什么不一样的吗?”范宇听这吴良强调是御庄,显然是有所不同的,便询问道。

    吴良笑道:“这些御庄可都是免了赋税的,因此自然是不同的,而且都是由内侍来管的。”

    有吴良的解说,范宇便也明白了什么是御庄,说白了就是享有特权的皇家田庄。

    这御庄虽然是官家赏赐给自己的,但从此便不再是御庄了。也只是御字被去掉,但是因为自己的身份,还是免税的。

    范宇也不用多费脑筋,反正不交税就对了。

    只是大略了解了一下,范宇就觉得有些不安。并不是自己不用交税就过意不去,而是这样对士大夫和官员们的优待,会使得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加深。

    不过大宋好在商业相对发达,这才使得土地矛盾没有显得那么深刻。

    御庄就在黄河边上,出城十里便到了。

    吴良指着一所大院落道:“侯爷请看,这里便是御庄。周围的那些田地,都是御庄所有。”

    范宇看过去,倒是很大的一片院落,既称之为御庄,便与普通的庄子有所不同。其中有些建筑,却是有些气派的,比寻常的富贵人家更显几分精致。

    只是他下了马车回头去看汴梁城,却是被吓了一跳。

    御庄在黄河岸边,这边地势较高,再看汴梁城便觉得有些低了。

    心知这是历代修护河堤所致,所以范宇也并不再问,这等事自己知道了又如何,总不能离开汴梁。

    吴良躬身道:“侯爷,还请进御庄休息,顺便看一看御庄里面如何。”

    范宇点头应了,吴良便去叫门,片刻之后便从门里带出来一个内侍。

    “小的孙有才,见过侯爷。”孙有才对范宇行礼道。

    范宇点了点头道:“你带我们去巡视一下御庄。”

    “是。”孙有才点头道。

    吴良对孙有才道:“官家已将御庄赏赐给了侯爷,你可要小心伺候。这御庄哪里好,哪里不好,你都要讲清楚才是。”

    孙有才急忙点头,“是,小的记下了。”

    他不过是个御庄的管事,地位并不算低,只是要看与谁来比。别说和范宇相比,就是与吴良这样公主身边的伺候太监比,也远远不如。

    如今御庄被赏赐给了安乐侯,他孙有才也就成了侯爷的家人。

    孙有才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引着范宇等人在御庄里面走动介绍。

    “侯爷请看,这御庄如今已经年久失修,都是一些庄户在住。从外面看,御庄似乎还有些精致,其实里面已经”孙有才没继续说下去,不过这意思显然是指里面有些不能看了。

    范宇看了一圈这御庄,真是年久失修。要想让义母过来小住,怕是要重新规划收拾才是。

 第356章 更耐看些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免费领!

    范宇如今一心想要低调,而低调的基础便是常住在这御庄里,过些田园生活。

    并不是说他怕功高震主遭人所嫉,只是不想惹那个麻烦罢了。如果谁真的和他过不去,他自然也不会与对方善了。

    之所以如此在意这御庄,便是为了在此养望。

    说起养望,范宇自己都觉得好笑,可是这等事又是十分真实的。

    如今他可是百工技院的山长,建立百工技院,已开一代先河,足够名垂青史。又在边地大败西夏,不但得到两万余匹大宋最需要的战马,还组建了新军。

    范宇的功劳足够大,建树也足够多。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如功成而身退,保持一种低调隐逸的生活,来的更有滋味。

    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功成弗居中便有一句‘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也就是说,只要范宇自己不作死,他的功劳便无人可以抹杀。

    正是因此,才让范宇不得不兴起了养望的想法。在他这十几岁的年纪就养望,范宇自己感觉挺奇葩,但又不得不这样做。

    但这也并不是什么也不作,因为他个人的影响力已经足够大。将来从百工技院学成的人才出现,便都会奉范宇为座师、为工匠们的大宗师,以至于千百年后成为理科圣人。

    可以说范宇的布局已经完成,他现在就可以过上自己之前所向往的平安喜乐的生活。

    在钱财方面,有着与官家和曹家八王府合作的永昌隆商号,还有着自己与官家各占一半的永通钱庄。在技术方面,自己有着造作院和百工技院支持。在官员层面,有着与张唐卿、杨察、徐绶、苗振、杨谔几人的关联。在军方的将门,与曹家关系极为密切,狄青、杨文广也是自己提拔起来的,而且更是新军的组建之人。

    如此以来,随着时间越长,范宇便会有着越来越强的威望与控场能力。虽然看上去不是那么权势涛天,但他一定是大宋极为重要的核心之一。

    不管朝堂上风云变幻,还是军队中的将门更替,范宇的作用都不可小瞧。

    范宇对自己如今的状态很清醒,所以便如同蜘蛛一般,打算只趴在网中心了。

    至于对于大宋的影响和变化,便可通过扯动自己力所能及的那根线去潜移默化。范宇对于大宋的影响,可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他会通过百工技院,使得大宋的生产力提高,这便直接会使得社会物资变的丰富起来。从而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大的工坊和企业主。然后再将这些新产生的技术拿去装备新军,制造一支强军。

    不管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是不是要搞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