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宇的一番话说完之后,吕夷简与蔡齐两人不再开口。因为这两位相公发现,范宇的思路甚为清楚,闷不与他们在所谓的细枝末节纠缠,将道理讲的深入浅出条分缕析极具说服力。

    若是他们这两位相公拿不有有力的说辞来,怕是说的越多,便会给了范宇更多说服官家的机会。

    听了两位相公与安乐侯的一番辩论,官家赵祯虽然还没消化完,却是深感精彩之极。

    安乐侯几有诸葛武侯舌战群儒之勇,三寸不烂之舌,使得两位相公张口结舌。

    道理能理解多少,赵祯不知道,但是今日这场热闹,却是使他深感看值了。

    “吕卿、蔡卿,安乐侯,你们所论之事,皆是为我大宋安危着想,实是辛苦你们了。”赵祯开口便是和稀泥,“文武正如安乐侯所言,犹人之双腿,不可偏废。我已经许安乐侯修建我大宋的英列祠,亦有这方面的想法。况且,辽国西夏之间若是罢战,我大宋怕是难于幸免。或是受西夏所侵攻,或是受辽国所威胁,此时岂可寒了将士们的心?如今既有文治,亦还须有武功才是。”

    范宇心中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官家赵祯总算是被激起了一点血性,看来这是要建立自己的一份武功了。

    吕夷简和蔡齐两位相公,听了官家的话,却是面色都变了变。

    “官家,当年于澶州城上,与先帝一同共抗辽国大军的,乃是寇准寇相公。而谈下澶渊之盟约的,亦是曹利用曹相公。官家,我大宋武人有勇无智不可大用。”吕夷简作最后的挣扎道。

    范宇却是淡然道:“依吕相公所见,岂非自古名将皆匹夫耳?若无官家临阵将士用命,何谈宋辽盟约,吕相公不可贪功。”

 第524章 挖到古董了

    简而言之,吕夷简将结下澶渊之盟的功劳当成了文官所独占的。

    但是在范宇的眼中,澶渊之盟却根本谈不上功劳。若不是真宗皇帝没有决战之心,只怕辽国这一仗便会损兵折将,甚至是发动南侵的萧太后与辽圣宗都回不去辽国。

    即使是在相对有利于大宋的局面之下,还谈成了一个年年缴纳岁币的结果,范宇都觉得这是耻辱。

    而吕夷简却将这等耻辱拿过来当作功劳,实在是让范宇有些愤懑却又无奈。

    说起来这也不能全怪文官,而是真宗皇帝胆子太小,一心要罢战求和所至。

    但是吕夷简将抵抗辽国的功劳都拉到了文官的身上,那便等于是抹煞了武人所豁出性命的搏杀才挡住了辽军的事实。

    范宇指责吕夷简贪功,已经是非常客气,若非是在官家面前,只怕骂对方无耻也并不为过。

    “好了,三位卿家不必再有争论。”因为澶渊之盟是赵祯老爹与辽国所结,他知之甚详,“澶州之战,武人功劳亦甚大。那辽国的兰陵郡王萧挞凛,亦是被我大宋的名将张环所射杀,其功赫赫犹在史册。”

    “这大宋正如安乐侯所言,文武之于大宋犹如两腿,若长短不齐岂非跛足残废之人。吾非偏于文亦非偏于武,朕只希望文武能有将相之和,精诚用命,以保我大宋江山太平万民长乐,诸卿当知朕意,且莫有私心而至不和。”赵祯淡淡的道。

    赵祯的意思很清楚,你们两边吵的我头疼。但是这种事也不知烦我,我告诉你们文武一样重要,你们要好好用心建设大宋,不要为了私心挑起矛盾。

    这话既是给臣子们讲道理,也是暗含警告。虽然不严厉,但是从向来仁厚的赵祯口中说出来,也很少见。

    范宇嘴角微微挑起,向官家赵祯躬身道:“臣知道了,定不负官家所托。”

    吕夷简与蔡齐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不甘之意。只是官家已经发了话,不要再说什么。

    “臣等亦明白,定会用命于国事。”吕夷简、蔡齐两人异口同声道。

    赵祯对吕夷简与蔡齐两位相公摆了摆手道:“两位卿家,若有何不同的意见,可往鹿鸣报投稿,使众人论之。安乐侯不是答应,每期皆可有朝廷两篇文章吗。只要非是逆反纵恶之言,皆可言之。此报朕在宫中亦每日读之,亦可由知民间疾苦,却比皇城司所报更多了烟火气。”

    吕夷简拱手道:“臣知道了。”

    蔡齐也只得道:“是,臣遵命。”

    “你们且告退吧,朕有事与安乐侯说。”赵祯点了点头,对两位相公笑道。

    把安乐侯给留下来了?这让吕夷简与蔡齐两人很是不愤。官家对于安乐侯,是不是有些过于宠信,这就是个奸佞啊。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这种话可不敢当着官家的面说,那是找不自在。

    范宇目送吕夷简与蔡齐两位相公告退,才对赵祯躬身道:“官家,留下臣可是有什么事情要询问于臣的。”

    赵祯上下打量着范宇,皱眉微皱。

    直到看得范宇有些不自在了,才开口道:“安乐侯,你对西夏布局为何如此之深远?”

    这话真不好回答,显然官家对于野利仁荣的话并没有忘记,对于范宇的质疑依旧存在。

    布局之深远这几个字,赵祯问的不只是西夏,甚至包含了大宋。

    范宇若是回答不好,只怕官家赵祯不会让他轻易过关。

    想了想,范宇才拱手道:“官家,臣出身不过乡野,亦非聪明过人之辈。不过是因为运气,而与大娘娘结下了母子善缘。也正是因此,才为官家所重,授我以安乐侯之封爵。”

    “臣自乡野小子一跃而为国侯,其间惶恐不足为他人道也。”范宇接着道:“臣只觉得,无以为报。但有些微所能,当殚精竭虑戮力而为之。因而,制斧枪龙甲、建新军、拒辽国而谋西夏。不求留名于世,只求我大宋昌隆万世,亿兆生民安居乐业,而吾皇为天下至尊再无并肩之辈。”

    赵祯都懵了,安乐侯这大话,他奶奶的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还牛叉。诸葛亮不过是三分天下,就已经厉害的不得了。这小子胡吹什么使大宋昌隆万世,让自己再无并肩之辈。

    这岂不是说,大宋一家独大,连公认最强大的辽国也……靠!这小子连辽国都算计在内了!

    范宇的这些话,使得官家赵祯牙疼不已。本以为这家伙心思阴沉工于心计,谁知道是个口出大话的妄人。

    但是赵祯一转念,却又有些迟疑了。说范宇是妄人,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却是桩桩件件都是实在的。斧枪、龙鳞铠这就不用说了,组建新军击败西夏的大军,却是不争的事实。

    出使辽国,揭穿西夏称帝之事,挑动辽国与西夏连场大战,这都相当于是安乐侯在中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你如何知道西夏会称帝的。”赵祯却是有些疑惑的问道。

    范宇笑道:“这个倒也不难,臣知道那元昊对我大宋使节并不尊重,且其在西夏境内剃发易服,不听命者则斩。又命人创制西夏文字,以为党项之学。这等行径,与之秦皇车同轨书同文,并无二致,其称帝之意已经然召显无疑。”

    赵祯恍然,这么说来,元昊称帝倒是非常容易便看得明白,可惜朝中这许多大臣,竟没人看出来。

    “安乐侯,你何敢口出大言,可使我大宋万世昌隆。”赵祯终于还是问了出来,这是他目前最大的疑惑之处。

    “启禀官家,臣虽出身于民间,亦非儒家弟子。但是诸子百家,自汉武独尊儒术之后已有式微,却只是儒家独大,而百家未绝。”范宇此时要推出自己的身份解释,便先做个铺垫,“臣家学亦非浅,上承战国之杂家,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只不过臣并没学到几分,虽未能尽通百家,但使我大宋国富兵强,亦非难事。”

    赵祯听的眼都直了,这算是捡到宝了,还是挖到古董了?

 第525章 是官家过了

    在官家赵祯看来,范宇这副吹嘘的德行,与汴梁瓦市子里算命先生也没什么分别。

    若非说有分别的话,那就是算命先生可能更矜持一些,哪里象安乐侯这般,不要脸一样的死命吹嘘。

    看到官家的眼神渐渐不对,范宇不得不正色道:“官家,臣乃是做实事之人,所言皆非虚妄。”

    “如此便好,我没有问题了,安乐侯且退下吧。”赵祯觉得很无趣。

    刚才留下范宇,本是想要谈一谈,这家伙为何要有如此深的心机。

    可是才谈了几句话,便让赵祯没了兴趣。就这等嘴上没个把门的样子,岂能是枭雄之辈,有脑疾还差不多,简直耽误时间。

    范宇从崇政殿退了出来,却不知道自己哪里说的不对。

    记得上次枢密使王德用,便曾对自己有些疑问,自己便是如此解释的。

    杂家的身份应该没有问题,官家却对自己甚是不当回事,赶苍蝇一样的将自己赶了出来,这是不信自己吗。

    范宇可不觉得自己是吹牛,也不觉得自己在讲什么大话。

    虽然在自己的这一番说辞当中,将自己捧的有些高了,可是历代宫廷之中,那些被奉为神仙的国师,也没有一个谦虚的啊。

    在范宇看来,这是能打消官家对自己疑虑的最好办法,又可以让自己多做些实事,是一举两得之举。

    可是官家却是对自己,表现出了一些轻视,甚至是不耐烦。

    不过,之前对自己的那丝忌惮好象已经完全消失,这是唯一让他欣慰之处。

    范宇想了想,便迈步往慈宁宫去了。

    若是被官家轻视,那岂不是做事会碍手碍脚。范宇心中有些不甘,自己总不能做个无足轻重的人。

    否则的话,就算是自己说的对,官家因为对自己轻视而不采纳,那才是麻烦。

    来到慈宁宫,范宇径直走了进去。

    慈宁宫在范宇来说,就和自己家也没啥区别,那些宫女太监看到是范宇,便纷纷上前请安。

    “义母这两日可好?”范宇对一个小黄门问道。

    “太后娘娘甚好,这不是正在里面与杨娘娘看杂剧。只是这两天正念叨着侯爷,说什么西游记快完了。”小黄门十分巴结的道。

    范宇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便去了里面。

    李太后与杨太后两个老姐妹,如今每天都是上午追剧,日子过的十分规律。

    看到范宇来了,李太后便让戏班停了戏,招呼范宇近前去坐。

    “宇儿这个时间过来,想必是官家召你议事了吧。”杨太后看到范宇略显沮丧的样子,不禁笑问道。

    “不瞒姨娘,孩儿正是刚刚从官家的崇政殿过来。”范宇干笑了两声道。

    义母李太后看到范宇有些强颜欢笑的意思,便皱起眉头道:“宇儿,可是官家欺负于你?你若有何委屈,尽可向娘倾诉。若是官家不占道理,娘便一定会替你作主!”

    范宇急忙两手连摇道:“娘,不过是些闲事,无关紧要。”

    杨太后那里也有些心痛女婿,却是开口道:“官家身边哪里有闲事,定是要紧事才对。宇儿,你且把实话讲来,我们姐妹两个听一听。若真是闲事也没什么,就是国事,难道我们两个太后,还干不了政吗。”

    杨太后讲这等话,可不是乱讲。若是当初她强硬一些,只怕如今又是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

    只不过杨太后并非擅权之人,因此这才还政于官家,自己也图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