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说这安乐侯为官,没有半点贪墨,范仲淹自己也是不信的。

    安乐侯这人跳脱张扬,不像是个可以清廉自守之人。又摆出这副任君采撷的样子来,显然必有所恃。

    呸、呸、呸!

    范仲淹不由暗吐几口口水,自己在想些什么,竟然想到了采撷这等滥词。

    拱了拱手,范仲淹道:“既然如此,本官便不客气了。来人,去账房先查封账册,将所有做账之人分开盘问。”

    一挥手,在范仲淹身后的那些差役与账房们,便鱼贯而入。

    范宇看着这些人进了造作院,便对范仲淹道:“范知府难得过来一次,若无须亲自查账,可到我值房用茶叙话可好。”

    “侯爷盛情,那便叨扰了。”范仲淹也不矫情,笑着点了点头。

    许当跟在两人的身后,一同回了范宇的值房之中。

    落座之后,范仲淹呷了一口茶水,将杯子放下。

    看了看范宇值房之中摆设,却是与朝廷普通官员的摆设不同。

    在范宇值房之中,竟摆放着几副铠甲,还有几样兵器,倒象是员武将在此当值一般。

    这些摆设其实也不是范宇刻意摆放,只不过是送来的样品,看过之后顺便就被范宇留下摆上了。

    “都说侯爷是个爱钱的,却没想到侯爷居然是好武的。”范仲淹笑道:“难怪会鼓动官家对西夏出手。”

    范宇听范仲淹说起此事,便摇头道:“我大宋承平日久,数十年来未动刀兵,武备虽然还有,但是也略有废弛。前段时间那王海之乱,不过数千贼寇而已,竟在我大宋腹心之地转战了一年之久。我虽只在造作院中任事,但是造出好的军器,亦可使我大宋官兵战力加强一些。”

    点了点头,范仲淹道:“侯爷所言我亦有所耳闻,这等事虽然我也曾向官家提及,但不在其位,不可谋其政。为官切记手不可伸的太长,否则适得其反。我大宋冗兵百万,朝廷哪个不知。但是既然没有好办法,又岂能插手去管。向官家建议也是一样,若无有效之法,亦不可多言啊。”

    这话听着象是提醒,但是似乎背后也对范宇有些意见。

    范宇并非傻子,自然能听出来。

    “范知府所言,似是意有所指。”范宇对范仲淹拱了拱手道:“既是国是,则理不辩不明,畅所欲言也是好的。”

    这便等于范宇点明了,要求范仲淹有话直说,不要拐弯抹角。

    “侯爷真是快人快语。”范仲淹哈哈一笑道:“我亦曾向官家上书,提及三冗之弊,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想法。但是前日官家,却是命人给我送了一封信,提到侯爷所说的解决之道。侯爷的意思是,只要我大宋将西夏吞灭,便可解决冗官,这岂非是有些异想天开了?而官家竟然还颇有赞同之意,真是令我十分诧异。”

    “这次既然见到侯爷,我亦想请教,我大宋既然虽然冗兵,但是武备也有些废弛,如何便可这般笃定,能够吞灭西夏呢?”范仲淹的口气虽然平和,但显然有些质问的意思,并不认同范宇的说辞。

    听了范仲淹的话,范宇恍然,这位果然是得到官家看重,竟连这个话题都与之交流。

    看这样子,官家是将范仲淹当成了半个老师。

    范宇想了想,才点头道:“我大宋自雍熙北伐之败后,军心士气已经落谷底。仔细算来,距今已有五十载。而与辽国结下澶渊之盟,距今也恰好三十年。这三十年来,我大宋并无战事耽于安逸。虽文华物阜,但却过于安逸了。”

    “如此一来,大宋越是繁华富庶,便越是会受外族所觊觎。只不过辽国与我大宋有盟约在,且有岁币可拿,因此并无多少攻取大宋之心。而周边的西夏、青墉、大理、安南诸国,皆为小国,并无攻略大宋之力。因此朝中诸公,便觉得可以高枕无忧,实是一大错觉。”范宇将大宋周边的国家点了遍。

    范仲淹想了想,便笑道:“周边各个小国,无力对我大宋攻略,岂非是好事。既然如此,我大宋为何不能修明内政,使百姓富足,却偏要向外用兵。”

    “范知府觉得是好事,那也只是眼前。西夏元昊有称帝之心,一旦元昊称帝,则西夏与我大宋之间必有一战。西夏不过是我大宋的藩属,其建立之始,便为我大宋不容。只不过是那李继迁死缠烂打,朝廷烦不胜烦,这才许之立国。因此,我大宋与之关系向来不怎么好。一旦西夏元昊称帝,便定然会对我大宋出手。而我大宋既已许之为藩属,又岂能任由其称帝?”

    “既然必有一战,晚打算便不如早打算。且其称帝之后,亦必与我大宋争夺周边属国,行蚕食之策。怎么算,我大宋都是要与之一决雌雄的。而大宋空有百万冗兵,却无能战之师,如之奈何?”范宇指了指自己值房中的这些军器道:“我几次进言官家,请精简边军选拔青壮。对于西夏暂时不求攻城掠地,只要稳固而守。一来防备西夏突袭,二来可以趁西夏与辽国交战之时,牵制西夏,使之不能全力抵御辽国。如此,便可使西夏与辽国双方消耗更久。待其消耗到了极致,我大宋便可以逸待劳。即使用人力物力去堆,也可一鼓而灭西夏了。”

    范宇虽然说的语调平稳,但在范仲淹听来,却是手心出汗。

 第539章 物证在此

    还真是将西夏与辽国都给算计在内了,一点不假。

    范仲淹心中吃惊不已,这等视诸国为棋子的谋划,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

    这位安乐侯还真敢想,关键是已经做成了一半。

    眼下西夏与辽国还在打,尽管双方对峙了数月,但是依旧没有罢战的迹象。

    “侯爷就没想过,一旦我大宋与西夏交战,便是要花钱的。若是朝廷的岁入不足,便要向百姓摊派杂税徭役。”范仲淹皱眉道:“这等后果,或使我大宋民生疲弊。若有天灾,更是会有人揭竿而起。”

    范宇笑道:“范知府说的不错,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我已然替官家想好了办法,钱粮应当不是问题。”

    范仲淹看范宇这样不当回事,不由气为之结。这么重要的事,在对方的眼中如同儿戏,这如何能让他服气。

    “侯爷莫要如此轻视天下百姓,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百姓们活不下去,朝廷便危矣!”范仲淹两手摊开道:“到那时,不要说与西夏一战,便是我大宋内的饥民,便要闹出大事来。”

    那西夏使节野利仁荣已经回归西夏,朝廷的邸报上已经指出对方提出无理要求被朝廷严辞拒绝。

    大宋与西夏之间不欢而散,眼看着便要起冲突。

    可是安乐侯却只是淡淡的一句,已经想好了办法,这实是让人无法放心。

    “范知府莫要心急,如你这般先天下之忧而忧之人,定是怕我大宋有所闪失,怕百姓为战事所累。”范宇笑道:“看你这般,我便说与你知也没什么,只是还望范知府莫要外传才是。”

    范仲淹有些懵,先天下之忧而忧?这话真是说到自己心坎里了,感觉还有些怪怪的。但是,这话从安乐侯的口中讲出来,却也一样让人不适应。

    “侯爷还是莫要再卖关子,请讲便是,本官定然不会向外吐露。”范仲淹点头道。

    范宇笑了笑,“范知府可知,我与八王、曹佾,还有官家,一同办了一家永昌隆商号。”

    “此事略有耳闻。”范仲淹颌首道。

    “这永昌隆商号的生意,已经做到了辽国与周边各国,多是贩运一些我大宋的货物过去,再收购当地的特产回来。如此一进一出,便可获利颇丰。”范宇压低声音道:“这里面官家的份子占了七成,每月都会送入内库。”

    范仲淹张大了口,他知道官家在永昌隆有份子,却不知道有这么多。

    起先听说的时候,还当是几看皇亲打着官家的旗号在圈钱。但现在看来,这是官家在圈钱。

    “一家商号能赚多少钱财,一年便是赚取百万贯便顶天了,比之国战来说,不啻于杯水车薪。侯爷这等话,不过是搪塞于我罢了。这等说法,我岂能信之。”范仲淹摇头,并不看好。

    对方这样不看好,范宇也不奇怪,那是范仲淹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如今永昌隆不过数月,便已经赚了上百万贯之多,但这不过是分红罢了。

    若是要动真格的,弄出七八百万贯也是可以的,更可调集大批的人力物力,但最重要的是提供了这个平台。

    范宇哈哈大笑,“范知府真是目光如炬,这确实还不够。解决钱粮,确实另有途径。我与官家一同办的永通钱庄,想必范知府是见过的吧。”

    说起永通钱庄来,范仲淹自然是知道的,这个钱庄规模大信誉好。保存金银不收保管费,对储户甚为体贴。

    不说别人,范仲淹自己也是永通钱庄的主顾。

    “永通钱庄岂能不知,本官也是在其中存了钱的。”范仲淹捋了下胡子道。

    “这永通钱庄,已然遍布大宋。”范宇笑道:“若是官家用钱,可随时抽调上千万贯钱。范知府以为,这些钱可够用。”

    范宇还没说通过钱庄举债呢,怕吓到了范仲淹。

    即使是这样,也将范仲淹给吓了一跳,太有钱了!

    但是他的疑问,也有了答案。

    “安乐侯果然厉害,连钱粮这些事都已经替官家安排好了。”范仲淹忽然感觉有点失落,与安乐侯相比,觉得自己这个臣子,似乎没尽到应尽的责任。

    正在此时,有名开封府的差役来报,“范知府,造作院的账册出了些问题。”

    范仲淹猛的看向范宇,眼中却是露出极度失望之色。

    原本与范宇交谈,虽意见相左,但也使得范仲淹对他有些敬佩。

    可是造作院的账册出了问题,那便是这位安乐侯说一套做一套,不过是个两面人罢了。其内心之中,怕是还藏着许多龌龊。

    许当也急忙站起,“这怎么可能,侯爷富可敌国,不屑于做些贪墨之事。那些账册都是经过我手的,也从来没出过纰漏。若是硬要说侯爷有问题的话,便是被人将账册给换了!”

    范仲淹想了想,便看向那报信的差役道:“账册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你可知道。”

    那差役被吓了一点,连忙摇头道:“小人不知,但是那查账的账房先生应该清楚。不如小人去将人请过来,以供知府和贵人询问。”

    范宇此时也是愕然,要说造作院的账册出问题,那只可能是人为记错。

    但是这种可能并不大,造作院可不是小衙门,这里足有数万人,账房先生足有数十人之多。

    一个人算错了账,不可能其他人也算错了账。

    范仲淹点头,让那差役去找自己带来的账房先生。

    安排完了,范仲淹转头看向范宇,“侯爷如此富有,竟还有贪墨公帑的雅兴,真是让本官大开眼界。”

    看到范仲淹嘲讽自己,范宇却也并不客气。

    “范知府刚才所说的话,本侯是不承认的。”范宇摆了摆手道:“本侯对于贪墨并无什么兴趣,而且刚才那差役也并没有说是本官贪墨。范知府如此武断,岂非亦使我有些失望。”

    范仲淹也不抬杠,反而点头道:“侯爷说的不错,这等事还须看到账册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