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仲淹也不抬杠,反而点头道:“侯爷说的不错,这等事还须看到账册才是”

    很快,那差役使带了一名手拿账册的帐房先生,

    后到账房先生手中的账册,范仲淹又看了范宇一眼,意思是物证在此。

 第540章 强了太多

    许当看到那本账册,确实是造作院的账册,便对范宇点点头。

    范宇颇为奇怪,便对那开封府的账房先生道:“还请说一说,哪里出了问量。”

    那账房先生看向范仲淹,意似请示。

    范仲淹点点头,对那账房先生道:“你可说一说,这账册之中哪里有问题。是否有人贪墨,贪了多少。”

    微微犹豫了一下,账房先生便翻开账册,指着其中一的一行数字道:“首先,便是造作院的这些账册之中,记有许多怪字,我一个也不认得。所以,下属以为这是造作院私下做的暗记,只有自己人能看懂。”

    范宇一下子便哈哈大笑了起来,许当听到这里,不由得也笑起来。

    他们两人却是忘了,造作院和百工技院为了方便计算,都是使用了阿拉伯数字。

    这些开封府的账房先生们没有见过,自然也不认得,所以被说成是怪字是暗记。

    范仲淹面色一沉,看向范宇道:“安乐侯,你造作院的账册出了问题,何以还能笑得出口!”

    对于范仲淹的生气,范宇不以为意。

    “范知府,还有这位先生,我造作院的账册,所用的并非是什么怪字。”范宇收了笑声,给这两人解释道:“这乃是阿拉伯数字,因为便于计算,所以在我造作院便推广开来。虽然账册标有这些数字,但是为防人修改,记账还是用的汉字数字,不碍事的。我可将这阿拉伯数字告之于你,很是易学。”

    接着范宇便将阿拉伯数字当面教给了那账房先生,请其当面核对。

    范仲淹却是闹了个脸红,刚才的疾言厉色却是成了学识不足的露怯表现。

    “侯爷的这阿拉伯数字,果然是便于书写计算,真是让人开了眼界。”那账房先生却是不住口的赞叹道。

    “好了,既然是个误会,那便退下,没的大惊小怪,让本官以为抓到了安乐侯的证据。”范仲淹的心情不佳,便对那账房先生道,示意对方出去。

    只是那账房先生却是不走,还是捧着账册道:“启禀范知府,这不过是数字上的问题,但是还有账目进出的问题。这账册问题甚多,下其中的疑问还请侯爷配合解答才是。”

    范仲淹却是眉头一皱,但也没再轻易开口,只是看向范宇。

    范宇点头,对那账房先生道:“有什么问题,尽可询问便是。若是觉得的我的话不足采信,亦可询问我造作院中的任何人。”

    “侯爷,我见造作院的账册之中,一般的工匠都只不过是月俸不过三四贯。但是其中还有部分工匠,却是月俸高的出奇。月俸十几贯的有数百人,数十贯的有数十人,上百贯的亦有十余人之多。更是不可思议的是,其中有人竟然有时一次领取了上千贯钱之多,最高一次竟有两千贯之巨。以我所知,即使是为大报国寺修建庙宇的大匠待遇极优,一月也不过二十余贯钱。而造作院的工匠们,即使大匠甚多,也不应该有这等远超报国寺大匠的月俸吧。而且,动辄一两千贯钱,竟然被工匠领去,其中必有缘故。”

    “侯爷若是不能有个合理的说法,怕是难以洗去一些嫌疑,莫不是虚开其收入,而落入私人口袋?”这位账房先生也是个尽职的,面色如常的问道。

    对方敢如此当面质问,想是笃定造作院的账册中必有蹊跷,所以才有这个胆子。

    “安乐侯,此事你又做何解释?”范仲淹再次问道。

    只是这一回学的乖了,语气缓和了许多。万一安乐侯还有缘故呢,自己岂非妄做了小人,出乖露丑有一次便够了啊。

    范宇虽然知道原因,但是具体的都是由许当来负责,他自己反而并不太清楚。

    “许当,至于造作院的工匠们俸禄发放,都是由你来管的。既然范知府有些疑问,你便讲一讲我造作院的俸禄是如何发放的吧。”范宇看向许当道。

    范仲淹则是一挑眉头,觉得这位安乐侯是要给下属甩锅,看向许当的面色当中,不由露出几分同情之色。

    这就是去岁的新科进士啊,却是碰到了安乐侯这等坑货上司。这黑锅一背,便毁掉了以后的大好前途。范仲淹甚为替许当惋惜,却是又无法明说。

    许当却一点也没觉得自己有啥可惋惜的,而是对着那位账房先生和范仲淹拱了拱手。

    “自侯爷为造作院知事通判以来,我造作院与以往便有了很大的不同。”许当笑道:“造作院中除了要为禁军提供军品,还接了来自永昌隆商号的订单。为之生产一些民用之物,从而补贴工匠们的收入。另外,还有许多我造作院独有货物,例如水晶琉璃,却是有着很大的利钱在其中。这钱挣的多了,工匠们自然也就发的多了。范知府若是不信,可随意抽取工匠询问便是。甚而可派人去其家中,以观其是否将钱用在自己家中。”

    听了许当的话,范仲淹与那账房先生互相对视了一眼。

    看到了范仲淹的眼色,那账房先生便开口道:“既然许少监是这等说辞,我这便去询问几人,以证许少监之言。”

    范仲淹对其点了点头,账房先生便告退离去。

    看到范仲淹的怏怏的表情,范宇不由笑道:“范知府,让他们下面的人去问便是了,我对此并不在意。”

    “侯爷,你这造作院中,竟然还接了永昌隆的订单,生产民用的货物。若是误了军器制造,岂非是杀头之罪?”范仲淹今天在工部倒是显得一身正气,可到了造作院,这一身正气居然没以发散出来,颇有几分郁闷。

    也正是因此,开口便有些不是那么客气。

    范宇摆了摆手道:“范知府所言差矣,我造作院数万人,皆为军器制造。但军中所需军器其实并不甚多,而这数万人却还要养着。每月空耗俸禄,实是一大浪费。与其让一部分人闲着,不如使之分为两部分。一边生产军器,一边生产些民用的货品。如此一来,便可使我造作院省下大笔的钱粮。而且若有战事,便全部转向军器生产,总比临时招募人手的仓促,要强了太多。”

    其实这也不是范宇所创,无非就是上辈子所知的军转民而已。

 第541章 黑水大湖

    范宇的这些话,使得范仲淹陷入沉思。

    要知道范仲淹对于大宋的冗兵冗官冗费,也同样看在眼中急在心头。

    如今虽然范仲淹还只是个知开封府,但是他身兼吏部员外郎、判国子监二职,手中权力不小。

    以他的这个势头,将来定是要拜相的,官家的倚重也非常明显。

    只是在范仲淹自己看来,他的一些想法却是远不如安乐侯想的周到细致。

    造作院虽然只是一个生产军器的场所,但是这里却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退可生产民用货品,进可大批生产军品。

    而且这不过是表面的东西,真正深层的东西,则是安乐侯使之与永昌隆商号联合到了一起。

    甚至是为了大宋对西夏用兵,连钱财都已经在开始积累了。

    这些事实对于范仲淹的触动极大,这是他以往在圣贤书中看不到的。细想起来,这其中的关联看似有些杂乱,却又是合乎情理关乎民生国情。

    范仲淹的年龄比范宇大了一倍不止,可是他却觉得这位安乐侯范宇,做的事竟使人不得不赞叹的惊讶和新奇。

    这是一种大开眼界,也是一次醍醐灌顶,使得范仲淹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半晌范仲淹都没出声,最后却是叹了一口气,对范宇拱了拱手。

    “安乐侯短短一年时间,便做出这许多事。却是自下而上,使得大宋产生了一丝改变,实是我想不到的。”范仲淹有些自愧不如的道。

    范宇却是没什么什么好得意的,这位范仲淹在历史上,可也实行过庆历新政,但只是一年便草草收场。

    如果不是动了众多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何至于最后落得失败的结局。

    在人格上,范宇对于范仲淹报以最大的尊敬。

    如果对方能与自己产生近同的观点,成为有益的助力,那便是最好的结果。

    “范知府谬赞了。”范宇摇头道:“不过是能做些事,便做一点。我身为皇亲,做不得政事堂的相公。因此,也无挥斥方虬之力,便做些小事。便好”

    范仲淹苦笑,“侯爷做的还算小事吗?西夏与辽国打成了一团,这哪里小了。”

    正在此时,那账房先生去而复反。

    “刚才属下已经问过几位工匠,正如安乐侯所言,造作院的工匠若有贡献,便会得到优厚俸禄。此已是常态,却是与它处不同。”这位账房先生对着范仲淹躬身汇报道。

    许当这时松了口气,接口道:“我说什么来着,我们造作院并不是寻常的衙门,岂会有贪墨之事发生。”

    “安乐侯真乃是奉公守法之人。”范仲淹看向范宇道:“能做到这一步,实属难得。”

    范宇对范仲淹道:“奉公守法为官清廉,为官岂能不照行?这都是最基本的,若是做不到,还不如不做。”

    此时范仲淹从范宇这里得到了启发,又没从范宇的身上查到问题,态度便不如先前那等冷漠。

    “不错,侯爷公心非是常人能及。”范仲淹点头,接着便起身道:“既然侯爷这里并无问题,那我便要回开封府了。那们沈长合沈监事,他的问题可没算完。”

    范宇和许当两人,将范仲淹等开封府一行人送了出去。

    远在河西的瓜沙二州,杨文广却是分兵开始扫荡两州范围之中的马贼。

    以新军之强悍,不过一个月左右,两州境内的马贼便已经消失殆尽。要么被新军剿灭身死,要么都跑到了西州回纥那里。

    这些马贼也不是傻子,大宋的新军强势收回瓜沙二州,便立时有马贼知道,大宋与西夏之间要有事了。

    因此也没有马贼往西夏那边跑,反倒都是跑向西边的西州方向。

    作为新军的骑兵指挥使,近来曹傅却是没少奔波。

    如今他手中的骑兵,已经达到了六千余人,其中有一半人都是在河西二州新招的。

    早在京城之时,杨文广他们这一行人,便受到范宇的叮嘱,到了河西之后不宜自守。

    什么叫不宜自守?那就是说,要扩大瓜沙二州的势力才可与西夏相抗。

    如今曹傅带了三千骑兵,准备攻打河西与青塘之间的黄头回纥。

    黄头回纥原先不过是吐蕃的附庸,只是后来吐蕃势力分裂变弱,黄头回纥便也正式自立。

    如今数个部族加起来,不过是数万人而已。他们所占的这片地区并不富饶,虽然也有草场,但是更多的是戈壁和沙漠。

    曹傅这一次带着新军的骑兵们出来,但是要攻打黄头回纥,与青塘将这条路打通。

    如此以来,便可使得西域的商队不用再走玉门关一线,能完美绕开西夏的势力范围。

    虽然黄头回纥是几个部族,但是他们却非常团结。否则的话,青塘也不会看着这些黄头回纥就在自己身边活动。

    曹傅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