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娘在宫里住不惯,咱们还回来住便是。”

    包拯与公孙策在旁边听着母子两人说话,只觉得自己两人有些多余。但是他还有事,不得不将范宇母子的话打断。

    “我留范宇,自然也是有原因的。既然李大娘子说了,那便让他将家中安排妥当。”包拯微微沉吟了片刻,便答应了李婆婆的要求,接着道:“但有一点,此次李大娘子与范宇,都是要与本官一同回京的。尤其李大娘子的身份,是真是假,还要故人证实才可。”

    范宇知道,包拯这么说其实是已经信了义母的身份是真的。否则的话,也不会答应让自己回家安排事情。但这只是包拯的态度,等进了汴梁之后,定然还有许多未知的麻烦。

    若只是义母自己独自进京,可能不会有什么变数。可是多了一个拖油瓶似的自己,事情的发展就未必如意了。

    不过,范宇对此也有心理准备。目前自己人微言轻,有些事情是不可控的,只能随波逐流任其发展。但是只要自己不多事不惹事,怕是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一切都凭包钦差作主。”范宇对着包拯拱手道。

    包拯点了点头,对李婆婆道:“李大娘子应该也累了,可先去休息。本官有些话,要与范宇相谈。”

    范宇不知道包拯要找自己说什么,想必是不方便在义母的面前说起。

    “娘,不用替孩儿担心。想是包钦差还有些事情,要询问于我。”范宇劝道。

    公孙策去外面叫了陈芳与陈圆两姐妹进来,扶了李婆婆去休息。进来的时候,展昭也被叫了进来。

    展昭看着范宇,打量了个遍。

    “范小弟,你这义母,真的是李宸妃?”展昭不由问道。

    我也正有一事相问,包拯与范宇目光对视道:“当你义母自称为李宸妃之时,本官看你没有多少吃惊之色,很是奇怪。莫非你早就知道,李大娘子是先帝的李宸妃!”

    范宇心里也是一动,自己还是没掩饰好,被包拯看出来了。

    可是他的嘴上却不能这么痛快承认,“我并不知道,娘是李宸妃的事情。”

    包拯嘿嘿冷笑,踱了两步才道:“本官倒是觉得,你之前便见到过李大娘子所藏的金珠。认出御制的印记,因此才会认李大娘子为义母,以便将来谋个大富大贵!若是如此,其心可诛!”

    范宇张口结舌,自己之前确实没见过义母的金珠。但知道她的身份的事,却是真的,那因为自己是穿越来的。

    面对包拯推断自己认义母的目的不纯,其实是图谋更大的富贵。

    “包钦差,我若是贪图富贵,见了金珠还能放回去吗?只怕卖个几十上百贯钱,也不是难事。”范宇微微摇头道:“难道,我还真的去赌一赌,义母是否是真的李宸妃?那要何年何月,义母才会认亲呢?与其这样等着,我倒不如直接取了金珠,更简单实惠些。”

    包拯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可你为何在李大娘子自曝身份之时,并无多少吃惊之色,这如何才解释的通?”

    范宇苦笑,自己确实没掩饰好,但这问题必须回答。

    “包钦差,义母待我如同亲生孩子一般,有什么事会瞒我?”范宇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道:“此事,义母早与我讲过,只是我并没当真而已。今日义母见到了包钦差,又取出贴身收藏的金珠,这才使我信了几分。”

    不得不说范宇的这个解释更合理,也能将包拯的疑虑去掉一些。

    “此事就此揭过。”包拯看了一眼展昭才接着道:“我听展兄说,你办了一个制锅作坊。虽然名为制锅,却有军国大用。明日,你便将这制锅作坊停了吧。待回京之后,本官会奏明朝廷,可补偿于你。”

    范宇看向展昭,展昭对他点头道:“范小弟,你的那个机关事关重大,我觉得还是停掉拆除的好。”

    “包钦差、展大哥,一个制锅作坊而已,有些言过其实了。”范宇目光转动看着两人道:“制锅便制锅,又没用来制作甲胄,何必担心。”

    “不可,若是被夏辽两国之人得知可制甲胄,那我大宋便危矣!”包拯沉声道:“你年纪尚小,此话有些不知轻重。”

    范宇是不同意包拯的这些话的,如果稍微有点技术进步,就要藏起来。那么这新出现的技术,只要时间一长,便有极大可能失传。

    而且,技术这种事物,本就要用的。技术使用越多,使用范围越广,进步的可能才会越大。

    “包钦差,这制锅作坊不过是给两户饥民找了一条活路,莫要言重了。”范宇微微摇头道:“此物并不复杂,若要用来制甲,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也只有用得多了,才知其中利弊。岂是夏辽两国,,以密秘为由而禁民间之用,则再无寸进。”

 第75章 希望的偏移

    范宇的意思并不复杂,因为他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对于技术并不是很重视。从来重视的,都是读圣贤书作治人之官。

    原本许多春秋战国之时的技术,到了汉代便已失传。后世曾经出土过一个战国时期楚墓出土的青铜车毂,竟然在秦以后就没有出现过。这件青铜车毂与后世的汽车车毂极为相似,是最实用的车轮联接配件。

    就这么一件东西,到了汉以后,便没了踪影。后来的马车车轮,只不过是简单的在车轮正中套个车轴而已。

    不只是一个青铜车毂的问题,中国古代有许多的技术,都是在改朝换代之后失传,而后再重复研发,几乎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范宇之所以反对将制锅作坊停了,便是要给民间留个原始的水压机。这样做,也算是多一个技术的种子。

    可包拯却不这样想,他皱眉看了范宇一眼道:“范宇,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即使李大娘子真是官家生母,本官也不会任由你将这等重器随意的交于两户饥民。这等军国重器,必须要掌握于官府才可。盐铁之利,岂能握于私人之手。”

    大宋自开国以来,不禁民间采矿。虽然仍旧有盐铁专卖一说,但是并不象唐代那么严苛。因此,也就有了一些私人的铁匠铺的空间。平时这种事是没人管的,但是如果叫起真来,那就说不清了。

    包拯如此强硬,便是有法可依。

    范宇听到包拯这样说,便知道自己的胳膊扭不过大腿。

    “好吧,既然包钦差坚持,我便让他们两家人停了作坊便是。”范宇虽然答应了,可是实在是有点憋屈,哪怕对方是包拯这等名臣,也是抱残守缺的落后想法。

    而范宇却是被这种落后的想法所强迫,这让他非常的不舒服

    包拯这才笑着点头道:“如此甚好,本官甚为欣慰。你们母子与我一同回京,我也能保你们无恙。到时你若还有制器之意,本官亦可为你在军器造作院谋份差事。”

    范宇摇了摇头,看向对方道:“包钦差这样想,便差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无名无利,我又何必去那造作院,为何要制水压机锻造甲胄?即使我甚为忠君爱国,可以不计私人得失,一心只为官家为大宋制造甲胄。可是天下千千万万的工匠们呢,他们难道也甘愿如此?若是没有奖励,这无数的工匠,也只不过是萧规曹随。他们不过是让做什么,便做什么。要做些远超敌国的坚甲锐兵,便不可能了。若是朝廷肯保证这些工匠温饱,再加一些奖励。想必我做的这水压机,他们半天便可琢磨出来。”

    “范宇,你莫要说笑。”包拯不由皱眉道:“那些工匠们懂得什么,踏实肯干多卖力气便是,何须尔等做些奇怪的东西出来?你在这里,每天多读一些圣贤书,多学一些圣人的道理,才是正事。”

    范宇所说的话,包拯不明白,但是既然范宇谈到‘天下煕煕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便使得包拯产生了不小的反感。

    儒家的核心,便是‘仁义礼、智勇信、忠孝悌’,若是人人谈利,岂不是道德尽失天下大乱?

    展昭虽然被称之为侠,可是心中却一样也是深受儒家影响,自然是倾向于包拯一些。

    “范小弟,你莫要与包钦差争辩。”展昭劝道:“既然你已经同意将作坊停掉,那便停了就是。包钦差让你多读些书,总是不会错的。”

    范宇对于儒家并不讨厌,因为他知道,儒家的东西并不坏,坏的是那些利用儒学来藏私货的人。

    往坏里解读,强调礼制其实是为了巩固阶级,忠孝是为了加强统治,仁义就是让人之间要互助友善。每一个儒家字句之中,都被坏的注解者染上了名利和权力目的。

    但往好的方面解读儒家,其实儒学就是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所有的儒家经典,最终指向的就是秩序二字。

    有了秩序就代表着社会稳定,人人皆仁义有礼,人人皆智勇有信,人人皆忠君爱国,并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思想贯彻整个社会,其实就是和谐社会。

    整个社会如果人人能遵守这些道德要求,谈利也是无妨,两方面其实并不冲突。

    尤其是包拯的‘多读书’三个字刺激了范宇,使得他非常的郁闷。读书没错,但是让人多读书,却妄图将人洗脑,这样就不对了。读书本来就是开智解惑增长见识的,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最终目的是为了使读书者独立思考。

    范宇以远超这个时代的目光,和自己后世总结来的见解,当然能看清许多事,可是他现今却显得无能为力。

    愤懑不已的范宇,只好叹了一口气,对着包拯拱手道:“全凭包钦差吩咐。”

    虽然嘴上表示了屈服,可是范宇心中却堵着一口气。若是义母成了太后,自己一定要将这口气还回去。即使大宋被称之为最开明的朝代,可是其中一些陈腐的东西,仍旧让范宇感觉喘不上气。

    亲眼见到被历代推崇的包拯包青天,都是如此的看不上工匠这些劳动者。范宇觉得,若是这样下去,将来大宋的悲剧就是注定的。自己只做一点点事情,恐怕依旧无法影响历史最后结局。

    再有百年,朱熹那个老扒灰就要将理学发扬光大,将礼教推向颠峰。这家伙满口仁义道德,可是自己却在做男盗女娼之事。范宇想要争这口气,想要将一些东西改变,想要给大宋这潭浑水注入一股新的清流。

    之前范宇只想做个平安富贵的富家翁,每天只用吃吃喝喝在家数钱便好。可如今受了包拯的气之后,改变了范宇的想法。他还是要作个富家翁,而且是更大的富家翁,还要有数不清的钱财。

    权力不够,财富来凑。

    只要有了大量的钱财,便可做些潜移默化的改变,使这大宋的车轮,产生一些自己希望的偏移,那便是好的。

    展昭不知道范宇心中所想,看到他态度软了下来,便高兴的道:“包钦差,范宇还年轻,等他过两年变的老成晓事,那便好了。”

 第76章 找包钦差拼命

    包拯看到范宇已经服软,而展昭也在替他说话,这才脸色缓和许多。

    摆了摆手,包拯和颜道:“你正如展兄所说,此时还年轻,正是多见识一些事情之时。年轻虽好,却是莫要冲动。好在我不与你计较,若是他人,今日岂容你如此放肆。与君子言道,与小人言利。你开口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