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安乐侯-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这个权威的形象被树立起来,大宋朝堂所有关于科学技术的事情,便都会向这个由技术官员组成的委员会咨询。如此,也等于进一步提升了工匠们的地位。
许当不由诧异道:“侯爷,既然是百工技院,为何不叫百工委员会,而是叫科技委员会?这不是一样吗。”
“虽然只是一个叫法的问题,但是其中大有不同。”范宇也是有些头疼,“若是仍然叫百工,最后怕是会被朝廷的工部所辖制。然而百工技院所涉各科之学,如今已然不只百工。所以,这称呼是一定要改的。”
“侯爷,既然如此,又何必这么麻烦。”尤二郎对于范宇的话很是赞同,他也建议道:“莫如由下官向官家上书,请改百工技院,为科技学院。”
范宇看向尤二郎,忽然笑道:“此事,还是由我来上书吧。与其改名,不如分设一个学院。请官家于百工技院之外,另立大宋科技学院。顺便向官家推荐,由你尤博士,来做这个科技学院的第一任山长。这样一来,谁也不会再说科技学院便是百工技院。而我大宋,还多出来一所学府,何乐而不为。”
对于尤二郎有这样的觉悟,范宇深感欣慰。所以,也就顺势提出,自己会推荐对方成为新的大宋科技学院的山长。
到时造作院的百工技院,则只留下工程管理、建筑、冶金、机械这四个科系,其余科系便组成大宋科技学院另立学府,并且为了不与现实脱节,还要增加一门技术应用的科系。
范宇脑子里面迅速的将自己的计划过了一遍,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疏漏,才松了一口气。
虽然只是一所学府,但是这在大宋却是一颗极为重要的种子。
如今儒学依旧是朝野的主流,其所代表的势力,也是极其庞大的。短时间内,范宇是不可能改变的。
但是范宇要做的,就是在官僚体系之中掺砂子。
只要科技的力量有所体现,相信大宋朝廷便绝不会对这个力量放手。
然而不放手的最好办法,就是与之融为一体。
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最后都不可避免的会将这些技术人员的地位抬高,使之掌握一定权力。
尤二郎原本只是想尽份力,为自己这样的工匠出身之人张目,却没想到,安乐侯竟然会提出另大宋立科技学院,并推荐自己为山长。
这可让他吃了一惊,却又心中甚为欢喜。
若是能坐到大宋科学院的山长位置上,那可就厉害了,相当于文宗封圣啊。
只不过尤二郎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侯爷推荐我来做这个山长,我并不赞同。想我尤二郎何德何能,不过是火器工匠出身。若非侯爷提携,我哪里会有今日。此事还是由下官来做,但是这山长,下官定是要推荐由侯爷来担当才是。”
许当此时都有些无奈了,自己本来只是打算上书,请官家将为百工技院出来的工匠们授官定为常例。而侯爷与尤二郎两个人,却是由此越扯越远,竟然又扯出来个大宋科技学院。
不过,听上去似乎比自己原先的想法更进了一步,或许结果也会更好。
第809章 自觉行为
许当猜的不错,范宇之所以想到成立大宋科技学院,便是为了给大宋打个基础,也是为了将来不会有崖山之哀。
在大宋这样达到了封建商品经济高峰的环境下,若是还催生不出来一场技术大变革,范宇觉得也就没啥希望了。
但是这种全社会的技术变革需要引导,这便是范宇想要成立大宋科技学院的目的。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便是将现有科技方向,从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的实用主义,转移到了对自然科学系统的探索上面。
一旦有了对自然科学的系统研究和论证,中华文明将会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散发出更加耀眼的文明之光。
不只如此,还能使得中国民族在民族的发展中,继续保持先发优势。
范宇所知道的历史,在宋之后的几百年,都处于不断的被外族入侵和威胁当中。即使明初很是奋起了一些年,但是好景不长,后来却又被女真的大清所覆灭。
再往后便是落后和屈辱,在血火之中的混乱和挣扎,使得中华饱经磨难。
如果自己能在这个时候,悄悄的改变一点中华的命运,哪怕只是撬动一点点方向,那么以后的磨难或许会少一些。
听闻尤二郎要将此事揽过去,范宇却也并没反对,而是比较得失。
思索了片刻,才对尤二郎道:“如此,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我顶多只是挂职,这大宋科技学院若是能成,还是要交予你来管着。待其自成体系之后,我再辞去这山长一职。”
“侯爷年纪轻轻,却是如此过谦。以侯爷学识,这是实至名归而已。”尤二郎拱手道。
许当这时才迟疑着开口道:“侯爷,这、这岂不是也用不到我了。”
范宇哈哈一笑道:“如何会用不上你,你可写文章向鹿鸣报投稿,这文章便叫《由火器想到的技术与国祚》。想来你这篇雄文若刊登出来,定然会使人对于科技更加重视。而且你身为造作院的官员,又是进士出身,写这样的文章再合适不过。”
许当身为景祐元年的进士,又是造作院的官员,由他来写这篇文章,效果比范宇和尤二郎都要好得多。
至少说明,这个观点是由儒家弟子提出来的,更容易为朝中的官员们所接受。
谁让儒家势大,这也是无奈之举。
就在送走高丽使节崔齐颜的第二日,许当便亲自去了鹿鸣书报社。
将自己写的一份文章,交给了鹿鸣书报社会的林总编,由其安排刊登之事。
许当进士出身,文章水平自然不是问题。而文章的内容,却是由安乐侯所定,自然也无问题。
林中友身书报社会的总编,也非是僵化之人。看了许当的文章之后,不由甚为赞同。
“许兄这篇文章有理有据,论证举例甚为详细。若非是有西夏和辽国这等例子在前,只怕没几个人会注意到此事。角度新奇,却是发人深省啊。”林中友不住的赞道。
这篇文章次日便见了报,在头版头条之上,一下子便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不但官家赵祯看到了这篇文章,朝堂的各个大小官员,也都看到了。
没办法,头版头条这么硬的位置,想不看到都难。
而且这文章的标题也足够惊人,内容更是放眼天下诸国。可谓纵论古今横谈万里,足显见识之开阔。
在这篇文章之中,许当以宋、辽、夏三国为例。大宋最早有的火器,辽国后来有的火器,西夏没有火器,正好是三种不同的情况。
而现在这三种不同的情况,体现在三国如今的状态上,便是大宋壮大、辽国隐忍、西夏亡国。
但是辽国有了火器之后,却又开始了对高丽的攻伐,足见火器的用作之大。
从而,由此推出科技的重要性。许当在这里,将火器归类为诸科之技中的一种,就此提出科技这个说法。
然后便是举出诸多史上已有的例子,神农尝百草而有农耕医药,礈人取火而使人有熟食可冶铜铁等等不一而足。
许当这篇文章扬扬洒洒,写了足有近两万字。
虽然比较长,便是内容却是十分丰富,让人看了并不枯燥。
即便是范宇看了,都认为许当写卫篇极好的科普文章。
“许兄,你的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已经超出我的要求。”范宇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辞。
“哪里值得侯爷谬赞,这不过是我自己的一些真实感受罢了。却是借着这个机会,一下子都写出来。”许当摇头笑道。
范宇将看完的鹿鸣报收了起来,“正因为是真实感受,所以才能有如此强的说服力。所以,我决定将你这篇文章收起来。等着若是大宋科技学院可以成立,便把你的这篇文章放入教材之中。使得每一个前来学习科技之人,都能先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能明白,他们要做的,也如先圣一般,是为了后人造福。”
许当得到范宇如此的褒奖,甚为激动。
“侯爷,这可使不得,我不过是随意写写,如何能放入教材。”许当急忙摆手,颇为不好意思的道。
范宇不由大笑,“你写的东西,放入教材的还少了吗。”
经范宇提起,许当才想起来,百工技院初建之时,自己可是给侯爷当牛做马了好一阵子。
如今回想起来,却是非常充实的一段时光,许当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没过两日,火器博士尤二郎便上书官家,请建大宋科技学院。
尤二郎经过学习,不但精通火器,还对化学颇有研究。在学识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此次上书,尤二郎也从自己的一个技术官员角度出发,向官家描述了技术对于大宋将来的影响。
对于此事,官家赵祯却是直接将范宇召进宫去,将尤二郎的上书拍在了范宇的面前。
“安乐侯,这背后可都是你鼓动的?”赵祯用审视的目光看向范宇。
范宇也不慌张,微微躬身道:“官家,此事并非是臣在鼓动。而是许当与尤博士对于这些东西接触的久了,对此深有体会。实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啊。若是臣的话,还不如直接找官家提,哪里用得着如此麻烦。”
这确实是许当先提起来的,范宇只不过是施加了些自己的影响。归根结底,这还是许当和尤二郎的自觉行为。
第810章 自筹钱款
官家赵祯一想,觉得确实如范宇所说。
有什么事情的话,范宇直接找自己,会更简单些,也不会弄的满朝皆知。
“好吧,那许当刚刚写了一篇议论技术与国祚的文章,这边尤博士便上书请立科学院。”赵祯不由得摇头笑道:“这本来也没什么,孔圣人也提倡格物致知,倒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些东西,真的如那许当所言,能关系到我大宋的兴亡和国祚长久吗?”
范宇迟疑了一下,便拱手道:“不瞒官家,这等事由火器便已经初显端倪。然而此事却非止于火器一类,而是体现于方方面面。便说耕种一事,我大宋的农官年年劝农,然而粮食产量却是并不见增加多少。一旦风雨不调,便是个欠收的荒年。若是有专人,挑选培育优良的粮种,使亩产的粮食增加,则是其一。再有人拦河筑坝,以为水库。涝时泄洪旱时浇田,可保田地有水,则为其二。再者,若有人于海外寻得高产新粮种,引回我大宋种植,则为其三。如果官家觉得,这些还不够。那么官家可一观造作院,臣去造作院之前,造作院一年产铁不过百余万斤,而且铁质驳杂。而今,造作院年产铁轻松便可至五百万斤以上,且皆为优质钢铁。若是官家需要,只需扩大些规模,就是年产亿万斤优质钢铁也不是问题。”
“那辽国虽然有了火器,但是其国若是钢铁产量不及我大宋。我大宋便是用钢铁筑城也足可当之,而火炮亦需大量钢铁,非是辽国治铁产量可比,足使我朝立于不败之地。”范宇这说法有些夸张,但是实事就是如此,也不算吹牛。
他这么说,主要是为了给官家增加安全感。对付辽国都可用钢铁筑城,那么对付国内的那些此起彼伏的起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