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尔德有心逃走,却发现离开了怛罗斯,便不知道往什么地方逃才好。

    若是投靠塞尔柱,怕是塞尔柱也饶不了自己。因为喀剌汗国如今与塞尔柱帝国交好,苏莱曼大汗亦向塞尔柱表示了归附之意。自己投靠过去,怕是只有一死。

    也正乌尔德犹豫之时,李元昊的大军便来到了怛罗斯的城下,他们只比那使者晚了两天。

    乌尔德被困于城中,已是困兽。

 第828章 终建帝国

    怛罗斯城相比于八剌沙衮城并不差多少,若是城中守军的士气旺盛上下一心,党项军想要攻下怛罗斯城,怕是要费不小的功夫。

    但是乌尔德却是个弑主之人,城中守军虽然大半都是乌尔德带出来的兵将,可这心境却是羞耻之中带着一些惶恐。

    军中上下都是这样的心态,乌尔德的守城之战便有很大的悬念。

    李元昊命人向城内射入无数的箭书,对守军进行劝降,并阐明乌尔德弑主背德无信无义。党项之主此次攻打怛罗斯,只究首恶余者不论。

    许多这样的信被射上城头,被守军得到。虽然有人上报给了乌尔德,而乌尔德也命人极力收缴这些信件。

    可他越是这样做,便越代表着心虚,军中上下充斥着一片悲观和散漫的情绪。

    待李元昊在两日后命人攻城之时,有些地方的守军基本放弃了抵抗。

    党项军轻松的攻入城内,将躲在宅邸中的乌尔德活捉。

    怛罗斯这一战,对于李元昊来说堪称完美。苏莱曼已死,而乌尔德又被活捉,李元昊大义在身,使有足够的资格号令喀剌汗国诸部。

    而且在与苏茉曼与乌尔德的这几次大战当中,也使得党项大军的战力得到足够的展示,这就是威慑力。

    回到八剌沙衮城,李元昊便召来张元、野利仁荣、嵬名阿勒议事。

    “诸卿,此次战事顺利,乌尔德已被生擒。接下来的事情,便是传檄喀剌汗国各部,使各部汗王前来参加苏莱曼的葬礼。”李元昊看着自己的这些大臣们,“若有敢不来者,便以叛逆讨之。”

    张元迟疑了一下,便拱手道:“陛下,如今我军虽然已经显示出足够强大的武力,但是喀剌汗国各部,总会有些侥幸的想法。若是这些部族抱成一团,岂非是个麻烦。不如一个一个的对付,过些时日,以我党项大军之强横,也可一一解决。”

    “朕这样做,乃是为了以大义名分瓦解这些家伙的抵抗之心。即使他们抱团,也不过是乌合之众。若是一战使之溃败,反而更加省时。”李元昊却是恨声一笑道:“若是连这点信心也无,我还有何资格谈什么报仇血恨!举族逃亡灭国之仇,终是要有个了结!”

    野利仁荣看到李元昊念念不忘灭国之仇,便劝慰道:“陛下,如今我已经占据喀剌汗国近半疆土,天山葱岭以北达林库儿海以南,皆为我党项所有。即使陛下不再征服喀剌汗国其余的土地,亦不小于之前的西夏。陛下能在迁徙的逆境之中,还有这等筚路蓝缕立国之能,实是不世之雄主。臣相信陛下,有朝一日定能带领我等与那宋国再战上一场!”

    这话野利仁荣虽然说的铿锵有力,但是一想到宋军犀利的火器,便心中有些没底。

    李元昊其实也是一样,只是身为党项之主,不好说出这等丧气话来罢了。

    张元便拱手道:“陛下,苏莱曼已死,喀剌汗国无主,臣请为苏莱曼办完葬礼之后,便宣布登基立国。请陛下赐下国号,以为我党项军民提振民心士气。”

    “国号不变,仍为大夏。”李元昊哼哼了一声道:“要只要我党项一族还在,我大夏国便从不曾亡!”

    这等于西夏迁到了更西边的数千里之外,再次复国了。

    接下来的数日,八剌沙衮城便开始为一月之后大夏复国还历苏莱曼办葬礼做准备。

    大夏的信使分头,向着喀剌汗国剩余的各城各部族送去了书信和诏令。

    亲身前去者,大夏皇帝将有封赏。凡其族长不肯亲临苏莱曼葬礼者,或冒名顶替者皆视为叛逆,将不日征讨之,灭其族收其土。

    对于这样强硬的李元昊,喀剌汗国各个部族都持一种观望的态度。

    但是这些部族的族长汗王虽然没有亲至,却又都派出使者。既不想与党项撕破脸,又想保持一个独立状态。可能各部都觉得法不责众,认为党项对他们这么多的部族没有办法。

    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却偏偏是李元昊最不可接受的。

    而且,李元昊也不觉得留着这些非党项的部族有什么好处,若是自己重建的大夏国,有这许多异族人,将来怕是不稳。

    因为深受大宋影响,李元昊对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有极大认同。否则当初也不会在西夏推行剃发令,并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

    如今这些喀剌汗国的残余部族,对于大夏表现出阳奉阴违的态度,李元昊便不再客气。

    草草将苏莱曼的葬礼办完,并在这葬礼上叫到了各个部族族长之名,当场便斥其为叛逆。接着便将乌尔德拉了出来,一刀斩了头颅,算是替苏莱曼复了仇。

    大义这种东西毫无道理可讲,基本就是道德制高点,拿在手里想骂谁骂谁想打谁打谁。这些喀剌汗国的使节被骂的狗血淋头,却偏偏还说不了什么,一个个被恶心的够呛不说,还要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的小命。

    接下来李元昊的登基大典,更是因为替苏莱曼报仇,名正言顺的宣布接掌喀剌汗国领土,再立大夏一国。其余不曾亲身前来的部族族长与汗王,皆为叛逆,将不日征讨。

    按理说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但是李元昊却是有恃无恐。

    早在决定这个战略之前,李元昊便已经深入研究了喀剌汗国的地形。

    如今党项所占据的部分,皆为平原地区,少有山丘这样的复杂地貌。

    而那些残余的喀剌汗国各部,却大都分布在天山与葱岭的谷地之中。

    这些部族即便有心联合起来,却也因为地形问题,使得联合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反倒是大夏将之各个击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其中最大的困难,无非是地势险峻,对党项军有些障碍罢了。

    但是在绝对的实力差距之下,这都并不是问题。

    李元昊亲领十万大军,去攻打平原地区讹打剌城、白水城。并派出嵬名阿勒同样领兵十万向南进入葱岭与天山交汇处,去平灭乌兹根城、疏勒、于阗等地。

    至此,李元昊终建帝国,彻底舒展开了自己的爪牙。

    大宋安乐侯

 第829章 白玉京

    就在李元昊建立帝国,开始征讨驱赶各个部族之时,辽国对于高丽的战事也经过了一阵沉寂之后,再次开始了进攻。

    大宋这个冬天,其实是挺难过的一个冬天。

    只西北一地新拓之土,和这块土地上新增加的大宋臣民,便让朝廷上下捏了把汗。

    向来西北之地干旱少雨,并不是粮食的丰产区。

    而大宋与西夏的大战,又使得这里的庄稼不但没有长起来,还将原有的粮草也消耗一空。

    在李元昊带领党项一族迁徙之时,这里便已经进入饥荒状态。

    留下的大多都是汉民与回纥人,党项虽然也被大宋拦下一些部族,但人数不过十余万人罢了。

    而这里总共还有上百万的人口,使得大宋的粮草调拨也达到了一个极限的状态。

    虽然有范宇筹谋,用市舶司为抵押,搞来了足够的钱财。但是在如今大宋的道路情况之下,将这许多粮食运送到西北,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不过张唐卿却是办法,他将当地百姓都组织起来修路,并由此分发粮食。

    关中通往兴庆府的道路、兴庆府通往西凉府、宣化府、肃州城等各个州府的道路,统统都开始修建。

    即使天气寒冷,这个工程也没有停工。

    如今西北一地的官员,都是以张唐卿徐绶他们这五人为主,自然对于一些新的想法,授受的也很快。

    这个新的想法,便是来自于安乐侯范宇。

    范宇曾经对他们说过,要想富先修路。只有道路通畅,才能有人员辐凑四通八达的可能,也才有往来货物流通的可能。

    而西北之地,又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若是将路修好了,对于将来大有好处。

    借着修路,也可使得西北的这些百姓们,有口饭吃。

    如今的这些道路,可不是以前的黄土路,而是范宇所提及过的灰土路。

    道路下面的路基先铺一层石块,再铺一层碎石,最后才铺上半尺厚石灰加煤灰渣夯实。而后道路两侧用石板竖于土中为路肩,这段路便算修的好了。

    如此将道路铺出来,路面平整且不会一下雨便泥泞不堪,便于四轮马车在上面行走。

    在中原地区,其实早就有了四轮马车,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普及罢了。

    汴梁城中因为道路情况还好,所以也能看到四轮马车往来于城中。

    包括范宇自己的马车,也都是四轮马车。

    而原来那些党项军的降卒,则修建起了从汴梁直到京兆府的的道路。

    这样一来,从汴梁直到玉门关,都会被修建的新式道路给连接到一起。

    不但方便行军,也方便了辎重的运输。

    一旦西北再有战事,大宋的粮草辎重和大队人马,便可源源不断的经过这条道路,被运送过去。

    而在汴梁城中,官家赵祯却关心的并不是西北问题。

    身为大宋官家,对于西北那里的问题,自是交由张唐卿这样的臣下去做。

    官家所关心的问题,当然是与自己有更大关系的迁都之事。

    其中关注的重点,便是洛阳的皇宫。

    对于洛阳的皇宫,范宇也已经命工匠们准备好了方案,并请官家赵祯看过了图纸。

    赵祯看到范宇准备的图纸,便倒吸了一口凉气。

    “安乐侯,你将这是皇宫修建的如此高大,是否可行?时日久了,岂不是会垮掉?”赵祯看着图中那最大的大殿道。

    “官家,在武周之时,洛阳城亦称神都。武则天命人修建万象神宫又称明堂,可不比这个图上的低多少。且武后曾制《神宫大乐》舞用九百人,舞于万象神宫之庭。由此,亦可知其庭中之广。”范宇躬身道:“陛下继往开来,振三代先帝之余烈,而平西夏之乱,复通西域之远疆。如今民心军心皆再扬汉家之傲气,官家亦不宜自薄。皇家的体面,亦是我大宋百姓们的体面。”

    万象神宫在史书中记载,高达近百米。范宇觉得,如今为了使大宋增加进取之心,将之再现出来也不错。

    守在官家身后的陈琳,不由看了范宇一眼。这位安乐侯实在是会说话,官家脸上似乎不为所动,但是这放在下面的手指,却是不住的屈伸。想来已经是颇为心动,只不过拿矫矜持罢了。

    “这样会不会太过铺张,我大宋如今正是用度紧张之时,朕这样岂不是会引得天下诟病。”赵祯不由挣扎道。

    范宇笑道:“陛下,这重建洛阳宫廷的钱财,可都是官家自己筹来的。实际上,也是汴梁的显贵们出的钱。于百姓并无增加一文钱的税收,反而还使得许多人在修建浏阳宫殿之时,能挣钱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