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4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久在造作院,自然知道什么是冷锻。冷锻可以强化钢铁硬度和韧度,这个他们都是知道的。之前也曾想过用冷锻制造铁棍用来钻孔,但是正如尤二郎所说,容易钻的偏了。但他们却没想到,只须先将其制成铁管,管中通以模具再冷锻,便将问题给彻底解决。

    本来只是一层窗户纸,一点就破的道理,却是使得两人伤了许久的脑筋。如今侯爷指了出来,却是立时便如醍醐灌顶一般,让他们人茅塞顿开,且不得不佩服。

    “侯爷真是厉害,竟能想到如此巧妙之法,我等实是难及。”许当立时拱手道。

    “我本以为,自己所学渐多,已是足可自傲。然而与侯爷相比,实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尤二郎也摇头表示拜服。

    正在三人终于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而要举盏庆贺之时,范宇的随从兼管家王小丁匆忙而来。

    “侯爷,官家来了!”王小丁有些惶恐的道:“刚才孙有才管事使人传信,官家已经进了庄园。”

    范宇就是一僵,天色已经晚了,官家怎么会突然来访?

    不只是范宇听了有些诧异,就是尤二郎与许当两人,也同样听到此事之后,将盏不的酒都洒了许多。

    官家微服私访,却是被他们两人碰到,也是觉得意外之极,一时间颇为手足无措。

    “安乐侯,你倒是会享受啊。”一个声音传了过来,却正是官家熟悉的声音。

    范宇急忙放了酒盏起身,向着天台的楼梯口看去,只见官家身穿淡青色锦缎常服,正看着自己。

    在官家身后,便是穿了寻常富贵人家管家服色的陈琳,还有四个家丁模样的侍卫。

    许当和尤二郎两人,也急忙跟在范宇身后,一同向官家赵祯见礼。

    “官家若来,为何不先告知于臣,臣无半点准备,实是有些对官家不敬了。”范宇看了看桌上狼藉的酒菜,不由尴尬道。

    “不妨事,今晚朕过来,也是有事要向安乐侯相询。”赵祯不由笑道:“而且你也是皇亲,算不得外人。”

    范宇命人将桌上的杯盘都撤了,重新再上一桌。

    而后便对赵祯拱手相让道:“官家请坐,臣已命人重新准备酒菜。官家忙于国事难得至此,且让臣一尽地主之谊。”

    官家没有说什么事,范宇也不好多问,

 第873章 饮上一杯

    立于一旁的尤二郎与许当两人官阶不高,此时垂手而立坐也不是立也不是,两人有些不安。

    官家赵祯看向了两人,便笑道:“尤卿、许卿,大家都一起坐吧。朕此次来安乐侯的府上也只是闲聊而已,并无什么机密大事。”

    大宋官家的仁厚是出了名的,面对两名低阶官员,却也并无什么架子。

    尤二郎与许当两人向官家谢过,便坐的稍远一些,官家身旁的位置留给了范宇。

    范宇也坐在了官家的下首,“官家,尤博士与许少监今日来臣的府上,乃是为了研制一件新的火器。若是这火器成了,我大宋的军队,怕是可以无敌于天下。到那时,辽国便不再是我大宋的威胁。燕云十六州,便也可以轻易收回。”

    官家赵祯听到范宇提起辽国,不由挑了挑眉头。

    “安乐侯,你们造作院倒是有心了。朕此次过来,便是有些事情略有犹豫。”赵祯点点头道:“辽国近日派遣东西两路大军,分别攻打我大宋的河东路与河西路。只不过我们的运气还好,神卫军在王坛的带领之下,将辽国南院大王萧孝友的十万辽军击败。而河东路,则是代州一个小小的营指挥使,便将辽国西北招讨使的大军击溃。这才使得我大宋的河东河西两路免受辽军荼毒。”

    “但是,这两战的战报传入汴梁,朝堂上许多大臣,都提出要向辽国出兵。要知道,兵凶战危,此乃国之大事。朕以为出兵之事,还须从长计议才是。如今西夏之地刚刚平定,还未曾安稳。若是在轻率与辽国开战,怕是会有所不稳。”赵祯看了范宇一眼,接着道:“安乐侯以为然否。”

    尤二郎与许当两人不由暗想,还没什么机密大事。这一开口便是议论宋辽开战之事,还有比这更大的事情吗。

    范宇听了官家赵祯的话,想了想,觉得官家不一定是找自己出主意,可能只是想寻求一下自己的支持。听官家的意思,似乎是不想开战,而朝中大臣们却都在主张与辽国开战。

    若是让范宇反对与辽国开战,他也是不愿意的。以范宇自己的意思,和辽国打一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若是打的好,说不定便将燕云十六州一下子拿了回来。

    只不过为了照顾官家的面子,范宇还是要顺着官家的话来说的。

    “官家,臣以为眼下已是四月,再有些时日,便到了夏收时节。此时夏粮未曾入库,缺乏粮草,当然不宜与辽军开战。”范宇略一寻思,便分析起来,“但是夏粮一旦入库,我大宋便是兵精粮足之时。俗语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河西之地百姓们能吃饱,便也不会有人闹事。河东河西两路的粮草收上来,边军也粮草充足。到了那时,是战是和皆由我大宋说了算。臣以为,眼下可以不与辽军开战,若要开战,过些时日便可。”

    官家赵祯不由暗中撇嘴,安乐侯年纪轻轻,怎地学了朝中老狐狸们的一身毛病。以往指点挥斥的样子少了,却多了一份老气横秋的稳重。

    范宇何尝不想让赵祯出兵攻打辽国,只不过现在确实有些仓促。而且自己以往出的主意还少了,哪能总是事事冒尖呢。

    “安乐侯此言,虽说是现在不必对辽国出兵,但是将来,还是要与辽国开战了?”官家赵祯看向范宇道。

    “官家,臣确实是这样想的。”范宇对赵祯微微拱手道:“辽国已然分兵东西两路,对我大宋出兵。其目的,怕是并非只是骚扰于我大宋。想来是要出兵占据我大宋的河东河北两路,进而饮马黄河。一旦这两路失守,那河西之地我大宋也定然不保。若是对于辽国这样的挑衅,我大宋还不肯有所反应,定然会助长辽国气焰,并使我大宋边军气馁懈怠。所以臣说,眼前可以稍等,但是不与辽国开战,便对我大宋很是不利。”

    其实赵祯的犹豫,只是没有对辽国作战的把握。虽然之前早已在向这个目标努力,但如今事到眼前,并且发生的这么突然,便使得赵祯有些举棋不定了。

    “你如此说,朕倒是可以理解。”官家赵祯点点头道:“朕所担心的,便是我朝还没做好准备,若是仓促之间与辽国开战,除了虚耗国力,对于收回燕云十六州并无帮助。但是此时朝中诸多大臣们,纷纷上书劝战,实是不好应对啊。”

    赵祯这个官家也挺难的,朝中许多大臣都在上书,逼着官家与辽国开战,这也让官家有着不小的压力。

    范宇听到这里,不由笑道:“这个其实也好解决,官家却是不必为此伤脑筋。朝中大臣们请战,也是发觉我大宋国力增强,不但将西夏灭掉了,也可轻易抵挡住两国两路大军。宋辽两军之间战力悬殊,这自然是使得众多大臣们都多了几分自信。虽然大家都在劝战,但也并非算是坏事。”

    听了范宇的这些话,赵祯不由哈哈大笑道:“没错,是这个道理。我大宋的将士们征战西夏抵抗辽国,却是使得朝中大臣们有些自满了。不过,说来说出,你还没有说要如何应对此事呢。”

    “官家,来而不往非礼也。辽国既然出兵攻打我大宋,虽然没有攻进腹地,但是其野心也已显露无疑。我大宋虽然没有准备好与阵国大战,不可与之大战。但是若是派少些人马与辽军不断的冲突,还是可以做到的。官家只须下令边军,不断的派兵越境骚扰练兵便可。派大军突入辽国,与之大战,可以先缓一缓。待过了夏收时节,兵精粮足,便是大战之时。”范宇嘿嘿笑道。

    官家赵祯听了范宇的这此话,不由得悄然大悟。与辽国开战,可以是大战也可以是小战。只要表明态度,并且实际做出了报复的举动。不管效果如何,也算是安抚了人心有了交代。更可从容准备,以备将来的大战。

    “取酒来。”官家赵祯脸上露出笑意,“朕与安乐侯饮上一杯。”

    大宋安乐侯

 第874章 恰当的建议

    官家赵祯有了事情,便喜来听听范宇的意见。

    首先是官家觉得范宇这家伙遇事有见地,其次则是因为范宇是皇亲,手中也并无实权可以信任。

    若是官家将今晚对范宇所说的这些事情拿到朝堂上,让大臣们讨论一个稳妥的结果出来,定然会吵吵嚷嚷争论许久。

    而最后所拿的主意,也不见得会比范宇所说的更好。

    范宇在官家的眼中,除了是皇亲,还成了一个顾问一般的存在。

    范宇取过酒坛来,给官家倒上了一盏自己酿的啤酒。

    “臣不过是做了臣子该做之事,怎敢劳官家劝酒。”范宇也给自己倒了一盏,“臣先饮为敬。”

    说罢,将盏中之酒一饮而尽。

    赵祯哈哈一笑,“安乐侯年纪轻轻,何必如此谦虚。你的这些建议老成稳健甚得朕心,我朝能占据河西之地,也多亏了安乐侯的谋划。其目光深远,岂为常人所及。这等功劳,朕也不能忘记。”

    听到官家提起这个,范宇更是不敢据功。官家的这些赞许的话,只是听着一时爽。若是自己敢翘尾巴,怕是官家看自己不顺眼,就能让自己死翘翘。

    “官家,那不过是机缘巧合被臣说中。真正将河西占据下来的,还是靠官家高瞻远瞩,和我朝将士用命。”范宇急忙摆手道:“便如今日之辽国,臣亦曾对官家说过,可先从辽国收回幽燕之地,以燕山太行为藩篱,据险而守可以逸代劳。而后再收云中,便辽国如芒刺在背。若是以前,臣绝不敢如此说。但是自官家收回河西之地,我大宋实力大增。无论是兵力、粮草还是武备,皆已胜过辽国。此时再提收回燕云十六州,便已经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这番话说的官家赵祯不住的点头,确实是这样。如此看来,安乐侯只是在恰当的时候,提出了恰当的建议,并无什么出奇的。

    然而坐在不远处的尤二郎与许当两人,却是心中暗自吃惊。

    身为旁观者,自然是能看出些什么的。没想到,看着侯爷每日里在造作院看报喝茶,似乎无所事事。谁成想,他竟然为官家谋划了这许多事。

    再想到安乐侯在造作院所作所为,更是让两人有种惊为天人之感。

    象什么斧枪、龙鳞铠、链甲这些都是小事,水运仪象台这么复杂的东西,也是在安乐侯的带领之下造出来的。还有大宋的新式火器,更是使得宋军与西夏军对垒之时,屡战屡胜的关键。

    除了这些具体的东西,还有安乐侯为了百工技院所写的教材。若非安乐侯是个皇亲,怕是已经是一代大宗师,被工匠们建庙供奉也并非不可能。

    官家对于辽国的方略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便一身轻松。

    他看向尤二郎与许当两人,“刚才,朕刚到之时,便听说你们在讨论什么火绳枪。不知这火绳枪,是个什么东西?”

    尤二郎身为火器博士,自有向官家解释的义务,他急忙将这火绳枪的原理,向赵祯解释了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