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这里的守军,基本上都是城中的本地汉人,更是没有什么抵抗的意志。

    待平定应州、朔州、武州三地之后,折继宣与狄青两人,也不过用了五六日的时间。

    而另一边的展昭,带领了上千的斥候向东而去,探知辽国归化城的虚实。

    展昭一出城,便将手中的千余名斥候化整为零,分成了数十支人数不等的小队。

    这些斥候也都是少数人行动惯了的,一个个的艺高人胆大。展昭的命令一下,这些家伙便很快的做鸟兽散。

    待得展昭到达归化城外数里之时,便发现城外尽是大军营帐。稍一打听便得知,这是辽皇耶律重元亲自带兵来前来。

    这个消息却是让展昭都吃了一惊,居然是辽皇亲自带兵,可见辽人对于归化城这里的重视。

    大同城一丢,归化城这里辽国想不重视都不行。若是这里被宋军攻占,那么辽国南京与辽国的通道,便只有通过平州入中京道了。

    在那种形势之下,辽国南京便等于是处于宋军的三面包围之中,随时都有丢失的可能。

    如此一想,辽皇耶律重元亲自带兵来守归化城,也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很快,展昭也摸清了这些辽军的兵力数量和其所属之地。

    其中十万皮室军,还有一万宫分军,皆可算是辽军的精锐,实是不可小窥。

    与之前宋军在大同所遇到的辽军,还是有所区别的。大同的辽军之中,有半数都是部族军,还有半数是当地守军。

    论起精锐程度来,都不及皮室军与宫分军,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耶律重元手下的这些人马,也大都是随其出征高丽的人马,可称骄兵悍将。

    派人将自己探听到的消息送回大同城,展昭便又沿着官道往南而行。

    久在军中为斥候指挥,展昭深知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只要掌握的条件比敌军多,则胜算就会更大。

    展昭早就听说过,幽燕之地通往关外之地隘口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正因如此,也是大宋数十年来,对于燕云十六州念念不忘的根本原因。

    所以展昭便想看一看,这所谓的险要之地,究竟有多险要,是不是可以派兵夺取。

    待展昭带着几个属下来到八达岭之时,着实是被官道两侧的矗立的山峰所震撼。

    而且这里还有一道残破的关口,看样子已经有数百年都没人动过的样子。

    但是让展昭奇怪的是,这座雄关为何要弃之不用。

    寻到当地的山民,展昭向其打听这残破关防之事。

    却原来这里的关城,乃是秦汉之时所修。只不过后来又修建了更雄伟的居庸关,这里的老旧关城便逐渐废弃。

    展昭得知此事,便立时反身带人离去。

    这个消息太过重要,辽国大军的粮草,皆自关内运送而来。

    若是宋军能派出一些人马,将这里封锁的话,定然可以使得辽军自乱。

    一出了燕山隘口,展昭便第一时间派人去给李惟贤送信,而自己则派人召集手下斥候集合。

    而在大同城外,李惟贤却正与重新拥有了两万骑兵的萧撒八对峙。

    这一次萧撒八为了将功赎罪,主动带兵杀到了大同城下。

    虽然他这些骑兵并不可能将大同城攻破并收复,但是可以向辽皇耶律重元表明自己忠心的态度,亦可给宋军增加不小的麻烦。

    这次是李惟贤的五万天武军守城,却是对于萧撒八的两万骑兵有些收束了手脚。

 第900章 此败不冤

    萧撒八领着骑兵,在大同城外纵横驰骋。

    虽然李惟贤也派出了天武军的一万骑兵与之周旋,却在人数上吃了些亏。

    而且萧撒八知道宋军骑兵装备不错,也不因为天武军的骑兵人少就与之正面交战。

    辽军骑兵充分展开自己的骑射所长,不时的对宋军骑兵射上几支冷箭。

    两三日下来,宋军骑兵的伤亡逐渐增加,让李惟贤甚为恼怒。

    自覆灭西夏以来,天武军何时吃过这么大的亏。

    李惟贤有人心带兵出城,与萧撒八大战一场。可是对方吃过教训,如今滑不留手,只以骚扰偷袭为主。

    这就好象被一群苍蝇围着转,打也打不到几只,却是被其弄的极为心烦。

    好在这个时候,折继宣的人马先行回了大同。

    狄青的一万新军则在后方缓缓而行,晚一些才能回来。

    得知折继宣的三万骑兵回来,李惟贤立时便转怒为喜。

    天武军有一万骑兵,再加上折继宣的三万骑兵,便是四万骑兵。大宋在骑兵的数量上,便是萧撒八兵力的一倍。

    这样的情况下,只须追着对方猛冲猛打,便可让萧撒八应接不暇。

    于是乎,大同城外便有六万骑兵在互相追逐争斗,除了周边的山上没有骑兵之外,竟到处都能看到一队队的骑兵互相厮杀。

    萧撒八本就是将骑兵拆分成了千人一队,不断的在大同周边出没骚扰宋军。

    如今折继宣也将骑兵拆分开来,与之不断的交战争斗。

    由于宋军的骑兵数量更多,辽军骑兵的战损便越来越大。

    哪怕是想与宋军周旋游斗,却也因为对方的人多,而变成了滚雪球似的人越聚越多。

    一开始的时候,只不过是一小队的宋军骑兵与辽军一小队人马之间的追逐。

    因为双方都在大同周围有着大量散落的队伍,看到自己人有事,自然是要帮忙的。于是便随着他们的追逐,将双方的人马都聚集了起来。

    这下子倒好,想不来一场硬仗也不可能。

    六万骑兵的一场大战下来,辽军的两万骑兵终于被击败,丢下数千伤亡向东逃去。

    即使是宋军骑兵大占上兵,可是因为骑兵的机动性太强,却是让他们也无法再扩大战果。

    赶跑了辽人的骑兵,折继宣才有时间与李惟贤说起收复三州之事。

    听到应州、朔州、武州三地的辽军不战而降,李惟贤不由得哈哈大笑。

    “这样一来,我们便可由河东路就近提供粮草,却是方便了太多。”李惟贤笑的都看不见眼睛。

    折继宣也笑道:“李将军,我们占据了大同,这里所获得的粮草可也不少,足够我等十万大军吃上半年了。哪里还用着着,去向河东路的陈使君要粮。也不知东边的消息传回来没有,那边的虚实如何。”

    “消息是有,听说辽军又有十一万人马从其南京出关而来。目前驻扎于归化城,皆为辽国的皮室军和宫分军,乃是辽国精锐。”李惟贤点点头道:“据展将军派人送回来的消息,还是辽皇耶律重元领军亲来。我等若是与之交战,务必小心再小心。听说这位辽皇也是个足智多谋之人,覆灭高丽之战,便是由这位辽皇亲自带兵出征所致。”

    折继宣却是站了起来,搓着两手道:“待狄兄回来,我们的兵力便不输于对方,若是能打好接下来的战事,未必不能将辽皇活擒。要是真能做到此事,便你我皆可名列青史的大功一件!”

    李惟贤摇了摇头道:“岂有这样容易的事,怕是难啊。对方只是派出萧撒八来,对大同一通袭扰,却没有派出大军前来攻城,也不知打的什么盘算。我们只要不露出破绽来,可先与之对峙亦无不可。归化城那里一边是塞外一边是有居庸关把守的燕山隘口,若是我们冒然进兵,容易为其所困。这段时间不如先将大同稳固下来,再徐图之。”

    次日,狄青也带着一万新军回到大同。与此同时,展昭的书信也被送回到了大同城中。

    李惟贤、折继宣与狄青三人一碰头,便轮流看了展昭送回来的书信。

    看到展昭的书信,三人皆是眼中一亮。

    若真如展昭所言,那么辽军可就是真的大意了。

    展昭在信中,提及了居庸关之北的狭道之中,还有一座秦汉时期的残破关城。如果宋军能派出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将这里占据,便可掐断了辽军的粮草辎重补给。

    而且可以据残关而守,完全不惧辽军前后夹击。辽军以为这里有居庸关,便不会有人来这里占据隘口。但是展昭的想法,便是将古时的残关稍加修复,即可以之拒敌。

    这个策略对于宋军来说,甚为巧妙,完全就是你守你的我守我的,反正将道路堵死便可。

    但是对于辽军来说,便是一条毒计了。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兴奋之色。

    “我手中皆为骑兵,速度最快。不如由我派人前往,与展兄一同守住燕山隘口。”折继宣看向李惟贤与狄青两人。

    李惟贤想了想,便摇头道:“折将军,你手中的骑兵要与辽军周旋,可不能就这么派去把守隘口。与其这样,不如留一万人守大同,我带领四万大军兵锋直指归化城,由你带领骑兵为我大军护卫。而狄将军则带领新军,去到燕山隘口与展兄汇合。狄将军手中皆为新军,不只擅攻而且擅守。而你我两人则吸引辽军的注意力,可使狄将军他们顺利到达。”

    狄青自然是没有意见,点头道:“不错,我带领麾下的一万新军,可以胜任此事。而且燕山隘口也不必封堵于一时,当在我军与辽军对峙之时,方可起到效用。”

    折继宣想了想,便点点头没再说话,也等于默认了大家的商议结果。

    萧撒八再一次败到了宋军手中,他领着手中还剩下的一万多辽军骑兵回了归化城。

    第一件事,便是要向辽皇耶律重元汇报自己所经历的战事。

    见到耶律重元之后,萧撒八伏地请罪道:“陛下,臣得两万骑兵后,便日夜兼程杀至大同城外。本想以骚扰骑射使宋军自顾不暇,从而迟滞和消耗他们。可是谁知道如今的宋军,却是马上骑兵竟有四万之众……此败不冤,臣无借口请陛下恕罪,便只能请陛下治我罪过。”

 第901章 宋军奇兵

    以往在耶律重元的印象之中,宋军缺马极少骑兵。

    但是听萧撒八说到宋军居然出现了四万骑兵,却是让耶律重元吸了口凉气。

    对了,如今宋国已经覆灭了西夏,不但夺得了养马之地,就是从西夏人手中缴获的战马,也有数十万匹之多。

    耶律重元沉吟了片刻,便缓缓的道:“撒八,你起来吧。此次是朕小看了宋军,你此败亦有朕之过失。此事揭过不提,朕只问你,依你之所见,我们该当如何与宋军交战。”

    听到陛下没有追究自己的责任,甚至是主动承担了部分战败的责任,萧撒八不由得感激涕零。

    “陛下宽厚仁和,竟不追臣之责,实是让臣感恩不尽!”萧撒八接着道:“有劳陛下垂询,臣当知无不言。宋军自灭夏之后,士气极盛。而且其军中亦不再缺马,往往亦有突袭之战术。再配合其犀利火器,实为我大辽从所未见过的强军。臣以为,对于宋军,我朝军马并无明显超出之处。但是我朝兵马皆善骑射,却是宋人短时间之内无法企及的。但宋骑多着链甲,若是近战则往往我朝骑兵亦非其对手。”

    “以臣所经的战事来看,若是双方的骑兵数量相当,便须以数量极多的小队骑射骚扰为主,使宋人不得安宁。如列战阵而与之大战,则双方火器犀利,我朝亦不占优。非必要之下,不可与之大军布阵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