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些让陈琳十分震撼的东西,在他来到宫城之前时,便觉得都不算什么了。

    隔着巨大威严的宫门,陈琳仰头往上看去。

    只见一层层的歇山顶,隔着老远便层层压迫了过来,使得陈琳这位大内总管几乎有些窒息。

    “安乐侯,这、这可就是官家所说的朝天大圣殿!”陈琳如今的表情,几乎就是惊骇。

    范宇其实也是头一次看到,不由得连连点头道:“不错,当初与官家谈起迁都修宫城之时,便已经议定了的。这朝天大圣殿,最显官家威严。但是外邦使者觐见,只到宫门之外,便已心生敬畏惊怖而不敢放肆。整个宫城之中,便属这朝天大圣殿最是复杂难建。不过,看这样子,应该是没有辜负了皇命。”

    两人来到正门前的天津桥上,便有把守的兵士上前询问。

    立时有陈琳随行的小黄门,上前取了腰牌手令请其验看。大内总管受官家委托前来验收洛阳皇城,这可没人敢拦着。

    得知陈琳一行人的身份,便有兵士去通知上司和这里的该管官吏前来陪同。

    来了一名武官,还有一名盐铁司判官。

    这两名官员来到了陈琳与范宇的面前,急忙向两人行礼。

    “下官捧日军指挥使陈弘,见过陈总管,见过安乐侯!”那武官躬身道。

    “下官盐铁判官张博,见过陈总管,见过安乐侯!”张博也行礼道。

    范宇笑道:“本侯只是陪同陈总管过来验收皇城的,你们只须向陈总管负责便是。”

    陈琳摆手道:“两位,咱家是受官家之命,前来验收皇城。你们给咱家仔细介绍一番,也好让咱家回去向官家交差就是。”

    这话虽然说的客气,可是陈弘与张博可没人敢觉得是客气。官家身边的人过来验收,所代表的就是官家,岂是能怠慢的。

    “陈总管、侯爷请随下官来,由下官为两位一一解说就是!”张博伸手一让,当先向皇城的城门走去。

    从端门进去,便是一条宽阔大道。这里属于皇城,两侧的建筑楼阁院落,皆为百官各衙门办公之处。

    再往里,过了应天门,眼前骤然开阔是一片大广场。

    而在广场中央,便是一座高达百米之上的雄伟建筑。

    判官张博指着这座高大的建筑道:“相传武后监朝之时,将洛阳易名神都,修万象神宫,建天堂于此。据史所载,万象神宫与天堂,以万年古树为柱,皆高达数十丈,使人仰之落冠。但是我朝的这座朝天大圣殿,却是比之武后的万象神宫和天堂,还要高出十余丈。”

    “因历代砍伐,至今已难寻万年古木。所以,我朝所建这朝天大圣殿,比之武后所建难了不只一个档次啊。”张博虽然是给陈琳介绍,但是此时想起来,还在感叹不已。

    陈琳看着这座雄伟无比的朝天大圣殿,要说心中没有波动,那是不可能的。当看到实物之时,前两日看的画卷都不算什么了。那幅画卷所能表现的,不过眼前的万一而已。

    这朝天大圣殿的汉白玉基座便有三层,每层三丈,计九丈。最宽达二十丈而大殿最高处高达三十余丈,上下又共计九层歇山,直如蛮荒巨兽横卧天地之间。

    只是远观,便已使人心生敬畏。

    几人上了台阶,越是靠近大殿就越是感觉到那种厚重的压迫感。这东西无形之中便增加了天子威严,实是使人兴不起半点不敬之念。

    待来到了大殿之中,殿中二十四根五人合抱粗细的雕龙大柱列于两侧,最上首的丹墀龙椅高高在上。

    因为大殿的门窗皆用的玻璃,所以这巨大的宫殿之中也并不昏暗。

    陈琳被这显示皇权威严的朝天大圣殿狠狠的震了一下,那张博看到陈琳表情,也暗暗松了口气。

    接着张博又领着诸人将后面的各个宫室都转了一圈,也是令陈琳开了眼界。

    房舍宫殿之类已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后花园中所修建的喷水池,却是令陈琳觉得很是新奇。

    “难道洛阳宫中,还有地下泉水不成?倒是运气,被你们给挖了出来。”陈琳有些自以为是的道。

    张博尴尬笑了笑,却是不好反驳。

    范宇身为皇亲,自然没有这个顾忌,便开口道:“陈总管,想来这不是泉水,应该是他们修建的机关之类。张判官,你可为我等解惑吗。”

    陈琳一听不是地下泉水,却也产生了不小的好奇,“张判官,这若不是地下泉水,却又是如何做到的?”

    “这是造作院的工匠们所为,以活水推动水车,将水流运送至高处,与这里的喷泉有暗管相连,便可做到这般模样,构思甚为巧妙。”张博笑着介绍道。

 第924章 底气所在

    后花园之中的喷泉池,只是一个入口标志而已。

    再往里面,便是不同的园区,有小溪流水廊桥九曲假山凉亭,亦有碧草如茵团花似锦。

    皇家气象自是与众不同,远不是民间所能相比。

    而其他的宫室,除了外表气派之外,内部则是以舒适为主。

    为了建成这座皇城,只材料便陆续花费了不下一千五百万贯之多。

    范宇为了在皇城的观感上表现出大国气象,在建筑外表形式上主要表现的便是巍峨宏大。

    除了后花园和部分宫室内部的院落,表现出了一些精巧细致之外,这里给人的印象便是巨大宏伟雄霸天下。

    使人来到皇城之前,便先自心中生出仰视和敬服之感。

    范宇、陈琳在张博和陈弘的带领之下,在皇城之中转了一大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

    这座皇城之所以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便能建成,除了是在原来唐代洛阳皇城紫微城的基础上之外,还鹞子许多百工技院的新技术新材料。

    否则的话,只是一座朝天大圣殿,便会使得工程陷入停顿。其中的万年巨木,如今可是极不好找。即使找到了,从砍伐出山到运送至洛阳,怕是就能燃烧许多的费用。

    好在已经研制出来了水泥,其中的承重柱体皆是钢混结构。不但结实便宜,而且防火,何乐而不为。

    这一天,范宇和陈琳在在这皇城之中里里外外的转了一个仔细,几人从端门出来之里,都已经累的不得了。

    “安乐侯,这皇城咱家觉得比那画卷之上可更加威严大气。而里面的宫室比汴梁的更加舒适,实是出乎预料。这验收的事情,在咱家这里算是通过了。”陈琳虽然累,但是对于这新的皇城还是表示出极大的赞许。

    范宇哈哈一笑,便拉着陈琳去了洛阳的坊市用饭。

    如今的洛阳城,在官家下旨决定迁都于此之后,便已经有许多汴梁的商家,在这里先一步开起了店铺。

    什么曹婆婆肉饼之类的小吃在这里开了分号不说,就是潘楼也在这里的安众坊盖了一座新潘楼。

    洛阳号称十二朝古都,这文化底蕴就不必多说了。如今虽然还没有正式的迁都,可也已经变的繁华起来。

    在范宇和陈琳两人的眼中,这里虽然暂时还不如汴梁,但是两人都清楚,只要官家和朝廷一迁过来,这洛阳繁华程度必定会很快便超过原来的汴梁。

    两人在新潘楼用了饭,休息了一晚,次日又去看了用于祭祀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还有太庙。

    用了三日的时间,才算是将这新都的配套设施看完。两人觉得没有遗漏,这才赶回了汴梁。

    回到汴梁城之后,陈琳便去向官家复命,将自己在洛阳皇城所见,一一向官家赵祯汇报。

    不过数日,官家便召集群臣,在紫宸殿大朝会上宣布了正式迁都的时间。

    官家定的时间,是一月之后。这一个月的时间,是给百官们搬家和各个衙门搬迁的时间。

    从这一刻起,大家便要开始动起来了。

    和各个衙门比起来,范宇所掌管的造作院,才是是最难搬迁的。

    另蚯缺门只需要搬些书册文档和桌椅之类,基本上便可以轻松搞定。但是造作院却是不同,许多沉重巨大的机器,都要想办法移去洛阳。

    好在开封这里的水路可以直通黄河,然后逆流而上从伊洛两河到达洛阳城下。

    这一次范宇早就选好了造作院的新址,龙门山北伊河西岸,被划出来占地百亩的一块地皮。

    这里运用水力十分方便,又有伊河,便于运输。而且背靠龙门山,左右是洛阳城与伊河,可算易守难攻之地。

    然而若有脑子坏了的,敢攻打造作院,怕是在火器数量和使用上,没有谁能比得过造作院。

    除了造作院,百工技院和大宋科技学院,也都被迁到了龙门山的脚下。

    待范宇忙完这些,一个月的也刚好过去。

    自从许当和尤二郎两人高升,成了盐铁司的正副使之后,范宇又从造作院的大匠师中举荐了一人,奏请为造作院的少监。

    这位少监名为黄四郎,刚刚三十出头的年纪。只听他名字就不是耕读世家,而是出身于大宋的底层人民。

    不过黄四郎却是个头脑好用的人,起初只是造作院的小工匠。自范宇成立百工技院之后,这位黄四郎便立刻申请去百工技院学习。

    如今不但以优异成绩从机械系毕业,更是在数次造作院的技术改进中表现突出。

    所以许当和尤二郎一升官,范宇便将这位黄四郎给举荐到了少监的位置。

    除了黄四郎,其实范宇还准备了几个大匠师的人选。

    这些人对于造作院来说,可称得上宝贝。而且对于范宇以后的计划,也是一个人才储备。

    在范宇的规划之中,这些从百工技院毕业的大匠师,其实都有可能是将来的技术官员。

    这样的技术人才去当官,也绝对算不上什么人才流失。只要有百工技院和大宋科学院在,这样的人才每年都会有一批。

    如今从百工技院毕业的已经有了两批人,其中除了造作院留用一部分,其余的人都派去了永昌隆的各个作坊。

    唯有让这些人开枝散叶,才会将大宋的工业发展的更加壮大,也才能生产更多的商品促进商业。

    当然,如今最新研究出来的东西,都是在大宋科技学院的掌握之中,严禁被泄漏出去。

    比如大宋科技学院的肥皂作坊,制造肥皂之后所产生的副产品甘油,如今已经能合成出来少量的硝化甘油。

    范宇得知这件事之后,便下了严令,不使消息外泄,并且命人去寻找硅藻土矿开采。

    只须将开采出来的硅藻岩粉碎成粉,便可使之吸附硝化甘油,从而成为一种安全炸药。

    这些技术并不难,如今已经被大宋科技学院所掌握。只不过硝化甘油的产量太少,暂时还不能大量的制造。

    而硝化甘油的出现,也是范宇敢于将一些技术人才撒出去的底气所在。

    即使将来,这些技术人才为他国所用,那么在数百年内大宋也依旧有着碾压对方的能力。

 第925章 起到了作用

    技术这东西,不放开就不会有大的发展,但是放开了,又害怕被他人所超越。

    归根结果,唯有使自身的社会形态将科学技术重视起来,才能长久的领先于他国。

    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而且范宇已经建立了学习、研究、产业化,这三位一体的链条。

    要使得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