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而且范宇已经建立了学习、研究、产业化,这三位一体的链条。

    要使得这个链条长期存在,就看其中的利益示范性了。

    只要有足够多的利益,不用范宇来推动,也会有无数人去做这件事。

    安置好了造作院之后,便是百官勋贵们迎接官家和太后入洛阳城。

    这一天官家的仪仗在前,两位太后和后宫的其余嫔妃们都在后方的队列之中。

    范宇先随着勋贵们迎接了官家,便直接去后面寻了两位太后的仪仗。

    此时两位在后,正坐于十六匹骏马所拉着的八轮马车上。

    这辆马车乃是造作院专为两位太后出行所造,即便道路稍显崎岖,车厢之中亦感觉不到多少颠簸,十分舒适。

    而且车厢之中很是宽敞,尤如活动的房舍一般,七八个人坐在车厢之中,亦不会显得拥挤。

    范宇到了马车之前,只是招呼了一声,便上了马车。

    左右随行之人,都知道安乐侯乃是李太后的义子,又是杨太后的娇客,自然不会阻拦。

    上了车,范宇便看到李太后与杨太后两人正看着自己,两位太后的身后,便是自己的老婆还玉公主。

    “娘,姨娘,孩儿迎接来迟,还请恕罪则个。”范宇连忙上前对两位太后行礼。

    义母李太后看到义子过来,不由眉开眼笑,“好啦,你对我们还请什么罪。知道因为迁都之事,你近来有些忙。你这孩子照顾好自己,我们也就放心了。”

    杨太后点点头道:“宇儿啊,你忙归忙,可是忙完了国家大事,也要顾上自己家中的小事。你和静一两个,也都不小了,若是不生个一儿半女,岂不显得家中空旷。我与阿姐在宫中,倒也没有闲着。皇后可是给官家生了皇子,也偶尔会送到我们面前。虽然孙子有了,可是这外孙却还没有个着落。”

    在后面的还玉公主,听到自己的娘提起此事,不由脸色羞的绯红,却是不好开口。

    “姨娘,这不是还要看机缘吗。近来我与还玉,已经相当的努力,想来过些时日,便会有喜讯频传。”范宇笑着回道。

    还玉公主瞪了范宇一眼,气的牙根都有些痒痒。只不过这等话,范宇能说,她这公主却不能说。

    “不错,近来我大宋却是喜讯连连。官家派兵打下来了燕云十六州,这可是太宗皇上都没做到的事。如今又迁都于洛阳,这可不是盛世来临了吗。”李太后脸上甚为骄傲道:“老身读书不多,却也知道,官家是好样的。宇儿啊,你身为大宋的国侯,亦要多为官家建功才是。将来子孙家业,亦可不坠荣宠恩赏。”

    这话虽然是好话,可是义母李太后并不知道内情。还玉公主与范宇是夫妻,还是知道一些的。

    听到李太后督促自家夫君,便开口道:“大娘娘,夫君他的功劳可是不小。虽然只是执掌了一个造作院,可是宋家平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皆因造作院制出的火器之功。若无夫君在造作院中造出火器,我大宋可不会有这样厉害的武功。”

    范宇看到还玉公主在替自己辩解,便笑道:“娘,官家是君,孩儿是臣。这些孩儿份内之事,都是一直在做的。而且,这也是官家圣明,若换了一个人,不肯用造作院的火器,又哪里来的开拓疆土之功。终究是官家圣明,才会有我大宋如今之盛世。”

    还玉听到自家夫君的谦虚之言,便不再多说。如今还玉公主比以前成熟的多了,自知说的多了反而不好。

    范宇夫妇陪着两位太后,一路来到洛阳的新皇城外。

    前面官家赵祯已经下了车,在端门前站定。放眼看去,也被这皇城的实景所震撼。

    “这便是朕的新皇城?”赵祯甚至有些不敢相信,实是太过宏伟。

    其余百官,有人已经提前到来,自然是见过的。有的人与官家一样,也是第一次来。

    但是不管如何,此时站在皇城之前,也都感觉到了皇城的宏伟巍峨。

    吱呀呀呀呀!

    皇城的端门大开,而后里面的应天门也跟着缓缓打开,再里的亁元门也跟着打开。

    在官家面前,便露出重重宫墙之中的景物,还有其中最醒目的朝天大圣殿。

    官家乘上御辇,被宫人抬入正门,百官则从两侧列队进入宫城。

    待官家的御辇到达朝天大圣殿前的广场,这座高达三十余丈,宽二十余丈的九重歇山大殿便直接呈现在官家的面前。

    官家赵祯看到这朝天大圣殿,便想到自己在其中每日里发号施令督促群臣的景象。

    由此,官家赵祯又忽然想到了太宗皇帝的一首诗。

    ‘九重天上帝仙居,愚昧求真道理疏。混沌初分长日月,精魂聚散记丹书。离男坎女皆相类,壬子丙西异境殊。历动因缘随世在,阴功及物最玄珠。’

    这诗里有着太宗皇帝借用道家思想治国之意,也表现出太宗向道之心,官家赵祯对于自己爷爷的诗还是能理解的很透彻的。

    只不过,看着眼前的真九重天一般的宫阙,却是对太宗的诗造成了极大的讽刺。

    太宗北伐两次皆不成,‘九重天上帝仙居’也只是自我夸大罢了。赵祯反观自己,这是真的九重天上帝仙居,而且自己不但派兵平灭了西夏,又派兵北伐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这等功业,远不是太宗皇帝能比的。

    不想不还不觉得,由面前的这等雄伟皇城一联想,官家赵祯忽然觉得,也只有自己这等建立不世功业的皇帝,才佩居住于这样的皇城之中。

    想到得意之处,官家赵祯突然哈哈大笑,显然龙颜实在是绷不住了。

    陈琳随侍在侧,看到官家有些失态,却也不以为意。自己过来验收之时,亦是被这皇城的规模给狠狠的震住。官家如今看到自己的宅子这般壮观,哪里还能淡定。

    由此,范宇通过皇城来激励官家,也起到了作用。

 第926章 坐山观虎斗

    官家第一次坐到了朝天大圣殿中,面对文武百官发表了一通迁都感言。

    除了对于各个衙门予以鼓励和关怀,官家还表示,对于将来的一些展望和期盼。

    文武百官们,来到皇城并进入朝天大圣殿之时,还有人觉得朝天大圣殿这名字有些羞耻。

    可是转念一想,却又觉得十分的合适。

    官家平西夏收燕云,如何称不得大圣?无论是从功绩还是威望,这两个方面官家都绰绰有余。

    在赵祯的迁都感言完毕之后,立时便迎得了百官的各种称颂和拥戴。

    如今大宋的气象,是真的不同了。

    然而远在两千余里外的辽国中京大定府,辽国君臣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此次与大宋交战,辽国丢掉了燕云十六州,使得大宋面对辽国,再无地势上的缺陷。反而大宋可以依托燕山吕梁诸山,形成易守难攻的态势。

    不要说宋国会如何防守,如今的宋国,即使向辽国进攻,也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辽国君臣就是因为知道这等情况,才会显得忧心忡忡。

    在大定府的行宫之中,耶律重元与萧惠、萧普古君臣三人,正商议着接下来如何面对宋国。

    耶律重元紧皱着眉头道:“如今我大辽败于宋国,被其将西京和南京两京之地夺去,不但损兵折将,还极大的折损了我朝人心士气啊。怕是军中,对于宋军已经有人畏之如虎,若再与宋军交战,恐未战而先馁。但是我朝与宋国之战,虽然双方已然不再交战,但是未有说法,战事并不算结束。若宋军继续北进,我朝已然无力与之相抗。如何解决此事,还是要两位卿家为朕参详一番才是。”

    听到陛下的话,萧普古才是最惭愧的。

    “陛下如此圣明,又是励精图治,与宋之战,皆惨臣之大意,未能保护好陛下大军后路,至使宋军堵塞燕山隘口。这才使得我军为之隔断,首尾不能相顾,从而失败。臣请陛下治臣之罪,臣绝无怨怼之言!”萧普古跪倒请罪道。

    “好了,与宋之战,失败之事朕并不怪你。此败非是你的过错,朕岂能乱发脾气。”耶律重元摇了摇头道:“自朕派出两路人马攻宋失败,朕便知道我大辽已不是宋国的敌手。此次丢失两京之地,实是朕之过失。若是朕将自己的过失怪在你们这些做臣子的身上,朕岂不是成了昏君。”

    萧普古听到耶律重元的话,不由得感激涕零。

    “臣能得遇陛下,实是臣之大幸,敢不为陛下效死!”萧普古激动不已的道:“若宋军再来,请陛下给臣五万人马,臣定将宋军拦下,不使之惊扰了陛下!”

    耶律重元叹了口气道:“卿家不必如此冲动,如今朕所担心的,并非卿家胆气不足。实是宋军火器犀利,非我大辽的火器能与之相比。原本朕以为,我大辽的火器虽然不如宋军的火器精巧,但是射程一样,并不会输于宋军,但还是朕想的简单了。”

    萧普古对于神卫军的火炮印象极深,闻言不由得赞同道:“臣在南京之时,初时使用火箭弹与宋军对峙,宋军不敢近。甚至神卫军差些被臣,用骑兵围歼于城外野战之中。可谁知不过月余,宋军的火炮射程,便远远的超过我军火箭弹的射程。宋军火炮可以连绵不断的轰击南京城墙,然而我军在城上发射火箭弹,却是在距宋军尚有一里之处,便已坠地。”

    “来人,去将燕南伯郭喜请来。”耶律重元皱着眉,对内侍吩咐道。

    萧惠看了看耶律重元的脸色,斟酌了一下才道:“陛下,现今燃眉之急并非火器之优劣,而是如何与宋国将战事结束。否则宋国继续发兵,恐我军将士已多有畏战之意,则结果难料。”

    “卿家可有良策?”耶律重元的心思,又从火器上回到眼前最要紧的事情上。

    “陛下,以臣之见,可向宋国送去国书。”萧惠看着耶律重元的表情道:“虽然臣觉得,宋国不会再继续派兵北来,但是我大辽如今损失太大,国力消耗严重。再重兵与宋国对峙,则恐再伤国力。陛下可在国书之中,斥责宋国官家背信弃义,撕毁澶渊之盟,使兄弟之邦反目。今又夺去燕云之地,实无道义可言。然而我大辽不为已甚,怜辽宋两国百姓之多艰,首倡两国议和,各使百姓休养生息。此议非我大辽畏惧暴宋,实为解天下苍生之苦难。”

    耶律重元眉头不住的跳动,这不就是求和吗,还说的这么好听。说什么为了两国百姓,为了天下苍生,最终本质还是打不过。

    而且宋国宋人向来软弱,如今在自家宰相的口中,竟然成了暴宋。

    虽然耶律重元感觉又可笑又可悲,却又感觉无可奈何。

    以辽国如今的情形,再打下去只怕自身便要先崩溃了,实在是不好再与宋国死磕。

    反倒不如与宋国议和,赢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以图将来再将宋国击败。

    “卿家说的不错,如今我大辽确是需要与宋国议和以休养国力。”耶律重元顿了一下,才道:“可是朕却是不甘心,我大辽损兵折将实力大损,而宋国却是平白得了燕云之地,还要我大辽主动议和。实是……实是憋屈的很啊!”

    “陛下,臣有一计。”萧普古此时拱手道:“我军若与宋军交战,往往皆是以城之攻守为战。这等战法,实是我大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