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5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爷,那新西夏,不会打到河西境内吧。”徐授最是担心的道。

    他如今身为河西常平提举,掌管一路的钱粮经济,所受影响最大。一旦有个风吹草动,都会使得他这里用度紧张。

    “打不打得到河西境内,这要看狄大哥的才是。”范宇看向狄青道。

    狄青神色只是一动,却并不是多么惊讶。之前与辽国作战,辽国一样有火器,却也没能胜过宋军。如今新西夏有了火器,又能如何。

    “侯爷是在考我不成。”狄青此时也笑了起来,“如今我朝的火器,几乎日新月异。即便新西夏有火器,亦难是我军对手。下官会收缩兵力,先与新西夏在瓜州消耗一些时日。再派一支偏师走昆仑山脚,出约昌城,攻打于阗直至疏勒,威胁新西夏的后路。新西夏战线数千里,之前消耗已巨,如何能当?新军主力再发力退敌,则高昌之土可尽收于我大宋之手。侯爷当知,下官是否纸上谈兵。”

    范宇自然能判断出来,狄青所说的便是经典军略。不但稳扎稳打,而且切实可行。

    除非新西夏不主动进攻,否则必定要吃大亏。

 第961章 给官家找个理由

    范宇和张唐卿、狄青这些故旧把酒言欢,待到分别之时,天色已晚。

    他身为皇亲,既然是随驾出巡,自然也要回到官家的行宫附近去休息才是。

    回到已经准备好的住所,范宇就先拐了个弯,去了李用和那里。

    此时李用和父子尚未休息,这父子两人正在说话,听到安乐侯来访,便请了进来。

    范宇进去,看到李璋的精神不错,伤势也并没有恶化,便安慰了几句。

    “今日我见过了新军都指挥使狄青,他向我问起你来,我也替你向他告了假。”范宇对李璋道:“这段时日,你不必急着赶回,且随驾一同养伤便是。数年不见,你正可多陪一陪舅父。”

    李用和听了范宇的话,不由得心中甚暖,这干外甥真是贴心。虽然事情不大,但是这事情做的让人舒服。

    只是李璋却不领情,一听范宇的话,便有些着急,“侯爷,西边军情紧急。我给官家送去的军报,岂能不知。如今高昌危在旦夕,曹傅将军又驻兵于约昌城,瓜沙二州万一有事,那岂不是我之过失。”

    “能有什么事?”范宇却是知道这小子的心思,显然是立功心切,“狄青已然告之于我,他将展昭派驻玉门,手中执掌两万新军骑兵。但凡瓜沙二州有警,随时可以支援。而且新西夏若要攻下高昌,即便高昌不敌,亦至少须三月之功。到那个时候,你也早已经养好伤,此时却急个什么劲。”

    李用和也瞪了儿子李璋一眼道:“你只知道这点消息,便瞎忙活个什么。今日官家见了曹琮曹经略,与官家早就有了定计,你就不要乱担心。若有战事,你乖乖的听话出力便是。”

    虽然李用和没有说官家与曹琮说了些什么,但是这个定计,与范宇和官家商议的应该是一样的结果。

    范宇由此得知,官家今日召见曹琮,想来西部的军略已经敲定。

    黄帝陵位于京兆府与延安府之间,距京兆府不过两百余里。

    官家并没有在京兆府多做停留,而是带领着在京兆府等候的这些官吏们,启程前往黄帝陵。

    黄帝陵背山面水,乃是风水绝佳之地。而且此地据传也民黄帝龙兴之所,乃是汇聚天地钟灵之气凝结华夏气运之所。

    陵道两边松柏苍苍,历代石刻也都散落于松柏之间。

    其实范宇到了黄帝陵,却是吓了一跳。这与他后世所见的有所不同,黄帝陵除了一些残垣断壁就根本就没有什么建筑。

    倒是有一个大土丘,还有一块碑,倒是能让人知道这是黄帝陵。

    不过临时修建是来不及,地方官员也只能找了人手,将这里的陵道重新铺了黄土夯实了事。

    官家赵祯一下了马车,举目张望了半晌,脸上显露出无奈之色。

    范宇知道官家是觉得黄帝陵过于简陋,便上前微微躬身道:“官家,这里在太祖朝时曾因沮河水患而毁。官家来此,正可祭告轩辕黄帝我朝之功,并下令重建黄帝陵。则可使我朝与官家功业彰显,从而垂于青史。”

    官家赵祯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当时决定来黄帝陵时,时间太短,已经来不及修整。现在只能在祭告之后,再下旨意了。

    祭告黄帝陵,乃是国朝大典,礼仪一丝一毫也轻忽不得。

    三姓祭礼献于陵前,一整套的礼仪下来,随行的诸官都已经累的很了。

    官家念完祭文,便任由礼官摆布,虽然节省了体力,却也相当的累。

    只是前来際陵,乃是为祖宗争光为大宋正名,官家赵祯再累也要忍着。

    范宇身为随行的皇亲,这一天下来,也是累了一头白毛汗。

    大典结束,便是为分赐祭肉官家赐宴。

    这场大宴范宇只是吃了两口,便不知不觉的睡了过去,实在是累。

    次日一早,范宇便被小黄门给找到,“安乐侯,官家有事相请,还请安乐侯随小人前往。”

    范宇却是不知道官家一早找自己何事,便道:“那便劳烦带路。”

    到了官家赵祯的所在,范宇入内向官家赵祯行礼道:“臣范宇见过官家,却不知官家相召,有何事欲吩咐于我。”

    “安乐侯,朕好不容易出宫一次,若是这便回去,实是有些可惜了。”官家赵祯兴冲冲的道。

    范宇心里不由好笑,官家看来是想借着这次出宫,好好的玩一次。

    可是一抬眼,范宇便看到曹琮和夏竦这两位经略使都在。

    范宇知道自己这个做臣子的,又是皇亲,可不能任由官家随着性子来。但是堵不如疏,若是直接劝谏,怕是官家听不进去不说,反而会起了反感之心。

    如果是那样的话,反而不美了。

    “官家,京城虽然是我大宋天下至为繁华之地,然而官家久居于深宫,却也难得亲见我朝疆域山水之壮美。若是官家有意,臣等自然是要春联的。”范宇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才接着道:“不过,官家身为大宋皇帝,亦须为国事考虑,只要不误了国之政事,臣便支持官家游玩一番。”

    官家赵祯听范宇说的这般郑重,不由哈哈一笑道:“你年纪比我还轻,一张口却是讲话如同一个老学究一般。好了,算你公忠体国,朕有分寸。此次离京时日已不算短,我们归途之时去一趟鹳雀楼,便沿黄河走水路去泰山。”

    在官家赵祯的身边,此时不光有范宇一个,曹琮和夏竦这样的重臣也在。

    官家赵祯没有问这些人,而是找来范宇询问,显然是觉得范宇是皇亲,又一向懂得自己的心思。所以想要从范宇这里打开个突破口,好由着自己去游玩。

    可没曾想,范宇一开口就是滴水不漏,却是使得官家赵祯又好气又好笑。最后只能自己给自己打个圆场,去一趟鹳雀楼了事。

    想明白了官家的心思,范宇也是替官家赵祯心酸。明明是大宋的天下之主,却是想着在自己的国土上游玩,都不可得。还要自己找个理由,也好不被人说成昏君。

    想一想官家如今比自己没大多少,也是有些可怜。

    “官家,鹳雀楼虽是名楼,但也只是一处风景罢了。”范宇拱手道:“官家乃是明君,又是雄主。远可俯视四海八荒,近也应体查一下民情。如今我朝平定河西陕边亦是初定。官家若有心,亦可走访民间疾苦。”

    范宇有些看不过眼,便给官家找个理由。

 第962章 有意思的想法

    范宇这个理由,比官家赵祯自己找的理由要好些。

    至少算是体查民情,也是官家亲民爱民之举。就是史官记下来,那也是一段佳话。

    这可比官家自己说的,顺路去鹳雀楼一游,要强大不少。

    其实范宇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并不能使官家赵祯撒了花的玩。去名胜风景,那也只能是顺路了。

    而且从黄帝陵到鹳雀楼的沿途,除了一些低矮山丘之外,便是黄土坡,根本谈不上什么风景。

    不过,官家赵祯听了范宇的话,依旧十分高兴。

    陕西经略夏竦是做过一任参知政事的老臣,素来德高望众。

    听到范宇居然给官家游玩找借口,便有些不满。

    “安乐侯,官家出巡乃是何等大事,官家身系我大宋一国之本,又是何等的贵重。即便体察民情,也非是官家之责,而是官吏之责。官家只须用人便可,岂可轻易出没出民间。”夏竦微微皱眉,转向官家赵祯劝谏道:“老臣以为,官家不宜微服,免被无知小民冲撞龙颜。若遇愚夫愚妇冲撞了圣驾,与其计较则显官家狭隘。若不与之计较,则亦有失体面。”

    曹琮也是捏了一把汗,官家在京中微服游玩,倒也没有什么。大宋的历代皇帝,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但是这可不是在京城之中,情况其实还要麻烦的多。

    “官家,臣也以为不可。”曹琮道:“臣为前任陕西经略,知陕西多为贫瘠之地,民间多盗匪。如夏经略所说的冲撞,还不能危及官家。若是有人心怀歹意,则恐于官家不利。”

    范宇看到这两位封疆大吏都不同意,显然自己说话的理由不如这两位的强大。

    如果硬杠的话,范宇当然能杠得过。只须指责两人欲蒙蔽圣听私授陕西事务即可,这两位是绝对不再与自己争辩和阻拦的。

    只不过那样就没有意思,不但将人得罪到死,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让自己象个奸佞。

    而且官家若是出了什么问题,自己还要担上责任。

    官家赵祯不由得又看向了范宇,显然是想让范宇再说些什么,看能不能给自己争取些游玩的机会。

    范宇只得躬身道:“官家,两位使君也是为了官家安全考虑,乃是金玉良言。若官家真想体察民情,定要使禁军护卫环绕之下方可。”

    在诸多禁军和护卫环绕之下,还体察什么民情,只怕百姓们见到,老远便已经跑的干净。

    对于范宇的这些话,夏竦和曹琮这两人却是点头不已。

    官家赵祯想了想,只好点头道:“如此也好。”

    夏竦此时向赵祯拱手道:“官家此次出巡,臣接驾但有不周之处,还望官家恕罪。”

    “卿家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何来恕罪之说。”赵祯摆了摆手道:“卿家为陕西经略使,却也责任重大。西边的唃斯罗,如今虽无异动,便是其手上铁骑十余万众,亦不可不防。”

    “官家说的是,臣定会遵照官家叮嘱,不使唃斯罗对我朝有异心。”夏竦连忙躬身道:“臣这便告退,待来年入京叙职,臣再向官家问安。臣祝官家一路顺风,皇威浩荡!”

    见到夏竦告退,曹琮也急忙拱手道:“臣亦祝官家龙体康泰出巡顺利,臣告退。”

    官家赵祯点点头道:“朕亦要拔营动身,两位卿家庶务繁忙,这便去吧。”

    待这两位封疆大吏一走,范宇和官家之间的气氛便显然轻松不少。

    “安乐侯,我们也动身吧。”官家赵祯摇了摇头道。

    当天龙卫护卫着官家与随行的官吏和皇亲们,向着黄河岸边赶去。

    十日之后,官家的圣驾终于来到了鹳雀楼。

    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