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安乐侯-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家赵祯不由挑了下眉头道:“若是朕令新军为先锋,挥军西进长驱万里。而后再令曹琮的西军驻扎于沙州,以策后方之乱,那新西夏能否可灭。”
范宇点头道:“官家,新西夏不过是西夏的残魂而已。如今李元昊带领大军远驰数千里,已经是疲弊之兵。只要河西将士们应对得当,足可将李元昊这些人马一鼓而下。新西夏之所以可以控制这许多广大之地,实不过军威震慑而已。若是我朝使之惨败。想必不久之后,新西夏定生内乱,其土不过是我朝盘中之物。官家目光如炬,这个选择实是最好不过。”
官家赵祯心道,我目光如炬……这目标是我选的?应该算是我自己选的吧。
“安乐侯,你这一路辛苦,且先回府休息,待朕与朝中诸位相公商议之后,再做打算。”官家赵祯并没有当场定下此事,这等大事不是儿戏,如何能轻易便决定。
范宇也不强求,只要给官家留下了这个印象,讲明其中的厉害关系便可。
若是这个大宋事事都要自己推动,那实是有违自己的初衷。
范宇想要的,是个可以自行进步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推一推才动一动的国家。
即便自己是这个穿越者,但也不是神仙,总有老病死的时候。
他也不希望自己消失之后,这里便又在强大的历史惯性之下恢复到原有的轨道上。
很快,李元昊兵不血刃占领了伊州城的消息送回京城洛阳。
而且与这个消息,一同送过来的,还有高昌王仆固得斤献投高昌国于大宋的文书。
这个事情不算小事,消息一送到,很快便被鹿鸣报给刊登了出去。
如今大宋的百姓,因为大宋这几年连场胜仗,已使百姓们的心气截然不同。
鹿鸣报当天便收到不少的来信,要求朝廷出兵收复高昌之地,驱赶贰臣李元昊。
总编林中友挑选了一些信,给范宇送了过去,请他定夺。
范宇看了看这些信的内容,便对林中友道:“林先生,这些信件我会呈给官家。想来,这几日官家便会召我入宫。”
他正说着,便有人来报,说是宫里的小黄门前来请侯爷入宫。
“侯爷真是……猜的太准。”林中友不由笑道。
第1002章 感觉象踩了坑
待范宇来到宫中崇政殿时,殿中各位相公也已到来。
此时各位相公正在传看着来自河西的军报,互相交头接耳,显是意见并不相同。
范宇一进来,便向官家赵祯躬身道:“臣安乐侯范宇,见过官家。”
“安乐侯,这两日李元昊覆灭了高昌的消息传入京中,你可知道一些。”官家赵祯开口问道。
“臣是听说了一些,而且鹿鸣报的总编林先生,也收到了不少洛阳百姓们的来信,臣也带了过来。”范宇拱了拱手,便从袖中取出数封书信。
官家向陈琳示意,陈琳上前接了书信,交到了官家的手中。
诸位相公看到,居然还有百姓们对这等事情有些意见,甚至还给鹿鸣书报社去了信,这等事倒是初次听说,不由很是好奇。
他们手中的战报,此时也正好传到了范宇的手中。
王德用亲自将战报交给范宇,借机问道:“安乐侯,虽然官家已经在河西安排了不少兵力,皆为百战之师,但是李元昊却也是今非昔比。如今辽国也虎视在侧,我朝不得不慎重啊。”
其实范宇并不担心,之前从东胜州回来,便已经向官做过一次说明。此时官家在河西已经提前有了布局,就更不怕官家会轻易改变主意。
毕竟大宋此时若不主动一些,只是被动的等待的话,怕是将自陷于危机之中。
反倒不如趁着如今辽国为国内部族的反叛,大宋正可腾出手来做些什么。
官家赵祯看完了范宇拿来的这些百姓们写给鹿鸣报的信件,便又让诸位相公们传看。
“安乐侯,你觉得我朝应如何对待李元昊兵临河西之事。”官家赵祯有些明知故问的道。
范宇如何能不知道官家的意思,这么问的意思,显然是要让自己做为马前卒,支持向新西夏出兵了。
他立时一振衣袖道:“官家,臣以为李元昊来者不善。虽然说战端不可轻启,但也要分谁。李元昊与我朝本就有着破家亡国之恨,如今实力渐强,定然会向我朝出兵报复。即使不会大战,但是其骚扰起来,却也会使我朝十分的头疼。臣以为,现在正可趁着辽国内乱,我朝向新西夏出兵,将之一举灭国。”
吕夷简只看一封百姓的来信还没看完,便听到了范宇叫嚣灭国之战,不由抬挑眉状甚不满。
“安乐侯岂可如此轻率。”吕夷简斥道:“攻战之事并非儿戏,一旦出兵,便是花钱如流水。数千里外运送粮草,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何况还要举兵穷追万里之外,直抵那塞尔柱人之国度。不要说开战,就是只带着军队一去一回,一年也不够用。”
对于吕夷简的呵斥,范宇根本就不在意。这家伙虽然与自己不太对付,但在政事上确实有所建树。除了对于国际形式有点拎不清之外,似乎在这个年代缺点也不是那么明显。
但是对于向新西夏出兵之事,范宇当然是不会让步的。
“吕相公的意思,莫非是对那李元昊不闻不问,任其在我大宋边界陈兵吗?我大道理并不知道多少,但是我知道,只有防贼一时,没有防贼一世。若是任由李元昊在河西边上陈兵,他终究会向我朝出兵。”范宇对吕夷简不屑一顾的道:“何况,高昌王已经将高昌国土百姓尽献于我大宋,而我朝为天朝宗主,却还不敢去取回来吗?不但要将高昌的土地拿回来,就是李元昊这个僭越的贰臣也要绳之以法。若是以前,我大宋实力不强,也就算了。如今我朝兵强马壮,以备盛唐之姿,又何惧之有?”
“待再灭了李元昊,那河中故地,岂非又回到我朝手中。”范宇对吕夷简冷哼了一声,转向官家赵祯道:“据臣所知,在高昌与河中故地,尚有许多我中原大唐之遗族。而李元昊如今在河中立国不过两年,其国未稳。而如今李元昊陈兵十余万于我河西之旁,想必已是其国中过半兵力。若是可一战而溃之,则吞灭其国必可势如破竹!官家若不相信,臣可请为征西都督,为官家取高昌河中而回!”
范宇的这一番,令殿中诸位相公侧目。若是放在后世,大家定然会指着范宇道,他急了、他急了!
但实际上,范宇却是懒得再与吕夷简这等人纠缠。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可是这些家伙却是瞻前顾后毫无进取之心,对一个外强中干的李元昊显出十分忌惮的样子来,实是让范宇十分的心累。
官家赵祯听了范宇的话,却是摆了摆手笑道:“卿家之言确有道理,只不过未免有些意气用事了。你的一片心意,朕是知道的。而且,你提出的请为都督,却也提醒了朕。河中之地乃万里之外,消息一去一回,快者亦须数月之久。若是无人可以专权,则会贻误事机,极为不便。所以,设置总督一职颇为必要。这总督的人选……”
吕夷简也有些急了,听官家的这个意思,都督一职不可能只管武事。如是这样的话,岂不是给大唐的节度使换了个名目,又重新复活了不成。
如果真的让官家这么做了,大宋岂非也会变的总督割据,直落个分崩离兮。
“官家不可!”吕夷简不等官家把话讲完,就立时阻止道:“若是设立总督一职,又与唐时的节度使有何区别?如今我朝的节度虽然还军职,但却并不视事。可总督就不一样了,在边远之地远离皇命监督,恐为割据之实也!”
范宇也拱手道:“吕相公所担心也不无道理,臣觉得可置一文一武相同品级者共事。如此,不但可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一旦遇事还能互相商议。”
此时的大宋的风气是文贵武贱,虽然范宇的提议是并罢文武二人,却要品级相同,这就等于否定了文贵武贱。而且在边地,武将的实际权力其实要更大一些,所以范宇建议平级,也是为了压制文官的骄横之气。
“官家,臣觉得这样,可于文武两人之上再设一总督,以文武兼备之人任之。”蔡齐急忙补充道。
范宇不由暗笑,这不成了套娃?什么文武兼备,不过是想着再派一个读过几天兵书的文官去掌权罢了。
不过,范宇也无所谓,反而笑道:“臣支持蔡相公的话。”
蔡齐不由默然,怎么感觉象踩了坑。
第1003章 狄青的机会来了
绕了一圈回来,还是设置了一个总督。
不但蔡齐觉得上当,就是吕夷简也瞪着蔡齐十分无语。这纯属是让人看笑话,明明是反对对方的意见,结果怎么就弄巧成拙了呢。
三司使程琳、王德用、韩亿三位相公虽然没怎么参与意见,但是这个时候看到蔡齐被范宇给绕了进去,却也强忍着笑意。
“官家,臣以为还是以文统武为好。”吕夷简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武人有功便会桀傲不逊,臣怕会有大唐藩镇割据之祸。若使武人肆意坐大,我朝岂非危矣。”
虽然吕夷简的话不多,但是很有分量。简简单单就将自己的担心讲了出来,若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便不好设置总督一职。
官家赵祯也不能不讲理的一意孤行,总要使臣下心服口服才行。
赵祯看向范宇,“安乐侯,你可有什么话说。”
官家赵祯很明智的将自己放在了一个仲裁者的角度,等着范宇的回话。
“官家,臣觉得前朝大唐藩镇之祸,皆因唐皇将军权、政权、财权全都交给了那些藩镇,甚至使之可以自行任命官吏,自行征税,自行征战之过。唐初之时,因唐皇室威信尚在,其节度使三年一任调换得当,尚无所乱。及至唐明皇,宠信安禄山,使之身兼四镇,历任而不换职,才酿成大祸。如今我朝却与大唐不同,只须军政长官分掌,再设总督掌总,而财权归于朝廷则无碍。即使其有反心,亦无可能积聚多少钱粮。即便这人奸诈,以种种征战借口聚集了钱粮也是无根之水,其亦必然不能长久,为祸远不如安史之乱为烈。况且,官家只须使之数年一任便可。”
官家赵祯听范宇说的头头是道,不由连连点头。
大唐的藩镇之祸,实在是太过自信。只要大唐的朝廷和皇帝稍微警惕一些,便不会出现这种事情。
身为大宋皇帝,赵祯对于这一段的历史,还是知道的很清楚的。
“吕卿,此事不必再争。”官家赵祯看到吕夷简还要说什么,便摆了摆手道:“高昌、河中乃是大唐故地,地极偏远却是陆上商道,尤为重要。若有事,定然不及回报,若无临事专断之人恐难打理。眼下,我朝要先击败李元昊,而且是一战而重创之,才能席卷河中。若是使之逃走,才是遗祸了。”
吕夷简想要说点什么,可是官家都已经说了,要先将这些土地夺下来,才能谈得到以后的事,现在再争也没有用。
王德用听到官家的话,便立时上前躬身道:“官家,臣年方六十,尚可为官家为我大宋征战!请官家许我西军与新军两部,臣当取河中而还!”
如今大宋虽然接连与西夏和辽国发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