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多年骨肉分离不得相认。娘午夜梦回,却也常被这分离之痛痛醒,数十年煎熬,痛煞人也。可如今团聚,娘也只希望官家偶尔来看看我,便心满意足了。毕竟这天下,还要官家治理,娘怎么能耽搁了你。”

    赵祯听李太后前边的话时,心中一下子舒服了,原来范宇只是没出息的那个孩子,这让他心中暗爽。

    可是后面的话,让他心里又是酸楚又是自责。娘娘这些年来,想是受了许多苦,却也少有提及。而自己却只顾自身感受,却不知娘娘的一片良苦用心。

    范宇虽然在义母口中,成了那个没出息的孩子,可是这良苦用心,是真的让范宇感动。话说回来,这世上和官家比出息,只怕没有几个能比肩的,还是不用比了。

    “娘娘,我明白了。”赵祯拍着李太后手背道:“我只是担心娘娘与我分离这许多年,见了我有些生分,母子之情淡了,因而对于安乐侯有些嫉妒。现在听了娘娘的话,我才知道娘娘对我也是一样疼爱。如此,我这心气,便也平复了。”

    范宇抓着义母的另一只手道:“官家本就是娘身上掉下的心头肉,母子天性难以割舍。以娘的心性,无论如何是不会不疼爱官家的。”

    “好了。”李太后将手抽回,对赵祯与范宇摆手道:“咱们母子三人难得聚在一起,今日便都在我这里用膳吧。”

    “娘娘,我已经让御厨做了宴席,等下便送过来。”赵祯急忙说道。

    李太后点头笑道:“官家也是个孝顺的,宇儿也与你一样,倒是我的福分大。”

    范宇与官家互相对视了一眼,却见赵祯瞪着自己,便急忙低下头去。心道,官就是霸道,嘴上说的好听,做的却是另一套。

    此时宁总管进来,躬身道:“官家、太后娘娘,御厨的酒宴也已经送到,请官家和娘娘,还有安乐侯用膳吧。”

    李太后笑道:“就在这里用吧,传膳。”

    赵祯对宁总管点点头,表示许可。

    在宫中范宇基本上就没什么发言权,这都要听官家和义母的。

    三人坐了,便见数十个司膳宫女提着食盒进来,将一盘盘的美味佳肴端上桌。

    范宇这是首次近距离观察御膳,有许多菜都不认得,甚至连所用的食材都看不出,也是大开眼界。

    官家赵祯看到范宇正盯着桌上的菜走神,他便想起上一次陈琳向自己禀报,安乐侯亲自下厨给娘娘做过吃食。

    “娘娘,这是宫中御厨操刀的鲤鱼脍,可比寻常市井的鱼脍精致美味许多。”赵祯伸筷夹了一片其薄如纸莹白如雪的鱼片,沾了鲜橙所制的齑酱,“娘娘开口,我且喂娘娘尝一片。”

    这道菜范宇却是认得,生鱼片吗。此类鱼脍,在明代之前,还是很常见的宴席菜。甚至有人嗜吃鱼脍,到了无脍不欢的地步。

    只是到了南宋,有养生大家极力痛陈其蔽,食鱼脍易生疟,这才渐渐的没多少人吃了。

    青色的瓷盘之中,一片鱼片下便是一片白萝卜,都是用刀切成了薄的透明的薄片,层层堆叠如同波涛。在盘中鱼片周围,浇了鲜橙的酱汁。只闻这味道,便让人胃口大开。

    范宇不由赞道:“官家,这道鱼脍雅致精美,器美、形美、色美,堪称金齑玉脍。”

 第117章 戏精

    李太后吃了官家赵祯夹的鱼脍,也连连点头。

    “这鱼脍轻薄细嫩弹牙爽口,略一咀嚼,虽然微脆,但却在口中化成鲜甜汁液。更妙的是这橙酱,酸甜芬芳,与鱼脍的鲜爽正是好搭配。”李太后赞不绝口道:“官家的御厨可不简单,这手鱼脍比之先帝之时御厨还要有滋味。”

    赵祯这才得意一笑道:“娘娘爱吃,便多吃些。安乐侯不用拘束,便如在自家吃饭一样。”

    范宇听赵祯这么说,只是一听罢了,自己不能真那么做,否则便是无礼了。只有义母和官家先用过,范宇才会伸出筷子。若是一不小心,怕是就要僭越了。

    在与官家吃饭,也是心累。

    原本大宋是分餐制,但是人少就没有必要分餐。而且李太后眼盲,还要有人照看才行。

    之前上了一些干果点心,范宇可随意的用。只是上菜,却要每次只上两道,大家尝一尝,便会撤下去换成别的。一连上了十四次,共计二十八道菜,这些菜里光刺身生脍就有鲈鱼脍、鲤鱼脍、虾橙脍、水母脍四种。

    其余的羊舌签、鸳鸯炸肚、鹌子炙、洗手蟹等等,范宇只是看了一遍,就已眼花缭乱。

    这二十八道菜,每样仅尝了一口,他便已经有些撑了。

    然而再看赵祯与义母李太后,则更是每样都只挑了一点点,做个样子。哪里像范宇这样子,每样都要来一口实在的。

    但是这还没完,又有司膳端了一盘一盆,放在桌上。

    范宇只是看了一眼,便认出一只盘中是烧饼夹肉,另一只盆的清汤中则飘着血块和粉丝。

    他心中嘀咕,难道是白吉馍和鸭血粉丝?不对,鸭血粉丝是后世南京的名片小吃,这只怕是个巧合而已。

    在官家身后伺候的陈琳,也看到了这最后上的烧饼夹肉,不由得有些无奈。

    他久居宫中,官家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从这端上来的烧饼夹肉来看,便知道官家想什么了。

    赵祯先对范宇抬手指了指盘中的烧饼夹肉道:“安乐侯,上次我听陈琳说,娘娘在你那里吃的,居然是这种小食。这几日,也便让宫中的御厨做了。只是御厨做的烧饼夹肉,里面都是剁碎的上好羔羊肩肉,你且尝尝,比你做的如何。”

    范宇回头看了一眼陈琳,然而陈琳却只是对着范宇尴尬笑了笑。

    陈琳当时在侯府吃了一个烧饼夹肉,回来当成趣事向官家讲起,却不想让官家起了攀比之意。他不由得自责,都是自己多嘴。

    “官家御厨,当然要比我做的好。”范宇还没吃,便谦虚起来。

    “你先尝一尝再说,这等小食方便简单,却是让我也很喜欢。”赵祯笑道:“若是早朝之前,吃上一个,再喝碗鸭血羹,腹中甚是舒服。”

    正说着话,便有司膳宫女上前,将另一只盆中的羹汤都盛了三只小碗,分别放在母子三人的面前。

    范宇对着赵祯一拱手,“那臣便不客气了。”

    他伸手取了一个羊肉版的白吉馍,咬了一口。这烧饼虽然也是烙出来的,但是并不是脆皮,少了一个烤的功夫。不过宫中御厨也不同凡想,这烧饼绵软易化富有麦香,又不失嚼劲,却也是个高手。而且饼中夹的羊羔肩肉,炖的极为软烂香浓,微微咀嚼两下便可化渣。

    同时,饼中的油水肉汤也流了出来,沾了范宇一手。若不是用鸭血羹的碗接着,怕是身上的这件衣服的衣袖都会沾了油渍。

    “如何?”赵祯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可是这攀比劲还是不小。

    范宇连忙点头道:“宫中所做的烧饼夹肉,岂是臣自己做的能比。只这香料一样,臣便不如,何况还有这上等羔羊肩肉。”

    赵祯这才满意的一笑,“我忙于政事,岂会关心这些吃食。也是听了你的事,这才略有关注而已。娘娘也尝一尝,莫要烫到。”

    和范宇只说了两句话,赵祯便去亲自喂李太后吃东西。

    到了这个时候,范宇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官家这顿饭就是在向自己示威,他才是亲儿子。看这给义母喂白吉馍的样子,还有给义母擦手擦嘴的样子。无不是在向范宇示威攀比,并表达出一点,这是我亲娘。

    陈琳在官家身后站着,不时用眼去瞟范宇一眼。他在侯府中的所见所闻,回来可无论巨细,都告诉了官家。现在官家玩这一套,陈琳才是最难受的那个。

    范宇也是无奈,既然官家要表现自己的孝心,那就让他表现个够。

    等三人用了饭,司膳都收拾走了,宁总管便命人上了茶。

    这时范宇才有机会开口,他对赵祯拱手道:“官家,此来还有件事,请官家问问娘的意见如何。”

    赵祯这时才想起来,过来是为了给生母治眼疾。

    “娘娘,你双眼不便,孩儿甚为遗憾。想当初娘娘受了许多苦,也是为了孩儿我才得了这翳目之症。我曾问询过王太医,娘娘的眼睛可能治好。那王太医说,要想治好,须要在眼中施针才行。”赵祯笑问道:“娘娘觉得,可以不可以让王太医治这眼疾?”

    范宇听到官家这么说,不由侧目,官家直接就将范宇找太医治眼疾的功劳,给揽到了他自己的身上。好吧,谁让人家是官家呢,在大宋他最大,范宇也不能反驳。

    后世都说赵祯是明君圣君,依范宇的看法,这位就是个小戏精。

    好在当初在自己府中,范宇就已经劝说过义母,义母心中是明白的。

    李太后听了官家的话,便笑道:“这有何不可,有你们这片孝心,我便也豁出去了。若能看到你和宇儿的模样,就是折寿我也愿意。”

    范宇急忙道:“娘可放心,那位王太医手段非凡。在此之前,已经在羊的身上试过,如今那些羊都好好的。被太医试过针的眼睛,也都已经痊愈。”

    只是被太医们吃了一只,范宇却没有提。

    “娘娘不要说这等不吉利的话,那王太医是圣手,岂会治不好娘娘的眼疾,更不会让娘娘有危险。”赵祯也连忙安慰,忽然又道:“娘娘这是答应了?那我便让人通知王太医,让他早些准备。三天后便在慈宁宫,给娘娘治了眼疾。”

    事情顺利,不只是官家赵祯高兴。范宇也一样高兴,总算是将事理的顺了。现在才是万事俱备,只等王太医施术。

 第118章 算你小子有分寸

    接下来无事一身轻,范宇便也融入了与义母和官家的聊天之中。

    范宇与赵祯两人,更多是听李太后讲自己以前如何担心,如何受苦,如今又是如何知足惜福。

    忽然李太后的话便移到了范宇的身上,她道:“上次娘听说,官家给宇儿封了一个通判的官职,让他就职于军器造作院。宇儿你既然现在在宫里,那在军器造作院做的如何了?不妨与官家说说。”

    义母是什么样的人,范宇很清楚,这绝对不是无心的闲聊。她之所以这样说,便是想让自己在官家面前表现才能赢得圣眷。想来是义母觉得,不能帮扶自己一辈子,不如现在先打一个好基础,将来也不必再操心。这等关心,是范宇无以为报的。

    赵祯这时也看向范宇,“不错,安乐侯,你这数日来做的如何,可先与娘娘和我说一说。”

    范宇拱应了,便开口道:“我自被官家许了通判之职,第二天便去见了程琳相公。然后去造作院的西作坊,巡视铁作院。”

    “可曾看出些什么?”赵祯点点头,觉得范宇没有跑出去嘻戏玩耍,便很难得了。

    身为皇亲,虽然身上挂了实职,但是范宇却是去不去都行。只要打个招呼,到时便会有下面的将作监丞和判官,将一些东西汇报上来。肯亲自下作坊,哪怕只是看一眼,也算得上难得了。

    “臣确实看出来些东西,臣本不想今日将这些小事说出来的,既然官家和娘都问起来,那我就说说。”范宇挺身正坐道:“这还要从炼铁用所用的煤说起。”

    李太后与官家两人都露出诧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