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宇听了之后,只是反应平淡的点点头,“这样就好,以后便都如此。”

 第120章 还好,还好

    见到范宇竟是如此平淡的反应,徐绶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辛辛苦苦的跑来报喜,可是这位安乐侯却是如此态度,简直让人可气。

    “侯爷,你可知道,有焦炭炼钢对我大宋的意义何在?”徐绶沉声问道。

    “多产军器,产好军器,我大宋军队可披坚执锐护我君臣百姓的安宁,是不是?”范宇随口道。

    徐绶感觉自己的智商再一次受辱,这位范侯爷根本就不关心炼钢之事,自己在这里与他讲这些根本就没有用。

    “好吧,看来侯爷都已经知道了,那下官也没什么好向侯爷汇报之事。”徐绶有点受打击的道。

    范宇这时才抬眼看了徐绶一眼道:“我今日见了官家,向官家提了些军器造作院的意见。官家觉得我说的有些道理,便让我抓一下造作院工序之事。既然你来了,我便将这事情交给你吧。”

    其实徐绶受了范宇的打击,已经有点想告辞。只是因为走慢了一步,便被范宇将麻烦事都甩给了他。

    徐绶身为将作监丞,其实并不是特指哪军器造作院。如果愿意,他哪里都可以插手。

    因此,范宇才觉得,用徐绶来管这些麻烦事,应该是方便的很。

    于是范宇便将军器生产中化繁就简之事,全都告知了徐绶。另外,也将良东军器所之事,也一并交给了徐绶去办。他自己是侯爷,只要负责把握住大方向,便不会有问题。

    “侯爷,我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军器还可以如此来做。若是这样,只怕这军器造作院不只能供八十万禁军的军器,就是再供一部分给厢军也是足够了。”徐绶由衷的道。

    范宇发现自己可以偷懒了,心中高兴,便请徐绶随他一道去了潘楼用饭。

    接下来的两天,范宇倒也没有乱了自己的节奏,还是照常去巡视各个造作院。

    到了第三日的早上,范宇昨晚都没能合眼睡一会儿,一直都是睁眼躺着。实在是关心义母的眼疾施术,便早早的起了身。

    用了早饭,范宇便到了东华门外,等着开宫门。

    没多久,他就看到王太医背着一只药箱,出现在他的面前。

    两人刚刚寒暄了几句,陈琳便也从宫门内走了出来。

    “安乐侯、王太医,官家已经到了慈宁宫,就等着你们了。”陈琳看到两人,便急忙拱手迎了上来,“请两位与我进宫,官家还在等着。”

    范宇和王太医两人,怎么会让官家久等,跟在陈琳的身后便快步进了东华门。

    来到慈宁宫时,宫里不仅有官家和李太后在等着,还有真宗皇帝的杨淑妃,也就是杨太后也在等着。

    范宇和王太医急忙上前见礼,依次对着三人躬身行礼。范宇心中嘀咕,怎么还有看热闹的?若是皇后再来,自己行礼就行的很受伤了。

    王太医更是不堪,他还背着一个大药箱走了一路,刚刚放下便连鞠三躬,腰都有些酸痛。

    杨太后看着范宇赞道:“好孩子快些起来,你这一番孝心,可真是难得。我听阿姐和官家说了,给阿姐治眼疾,你出力可不少。可怜才十五岁的少年郎,却要给我们这些老的操心,真是难为你了。今日我可是带来了一对花开并蒂的赤金镯子,就是专门赏赐你的。”

    范宇当着官家可不能据功,便笑道:“娘娘可莫要赞我,要不是官家,我如何能请得动王太医这尊圣手。话说回来,李娘娘也是我的义母,我这做孩儿的,给义母做些事情,算得了什么。孩儿给娘求医治眼疾,本是份内之事,娘娘的金镯子我是不能要的。”

    这时义母李太后笑着插话道:“你这孩子,你杨姨娘都已经开了口,还让她收回去不成。我们两人都是大宋太后,又是情同姐妹。你不收她的这份心意,岂不是忤逆她的一番好意。而且,你若有孝心,将来多进宫看看我们老姐妹,进献些新奇玩物也是好的。”

    义母是真向着自己,范宇还能说什么?敢不收礼就是忤逆,这杨太后又成了自己的杨姨娘。

    范宇连忙拱手道:“娘说的,那杨姨娘的镯子,我便收下了。若是杨姨娘有什么吩咐,也可让人传话于我,定不推辞。”

    赵祯这个官家都没想到,自己又一个娘成了范宇的杨姨娘。两个老太太自说自话,到最后都没问他这个官家的意见。只是赵祯也无话可说,谁让这是两个长辈,李太后是生母,杨太后是养母,他不能不孝。

    但赵祯转过念来一想,怎么算范宇也是自己的义弟,他多个姨娘也可替自己多尽些孝道。

    王太医看到范宇进宫还没两句话,这宫中最有权势的两位太后,便都对这位安乐侯温言有加。这让王太医对于范宇,也更是在心中敬畏不少。看这位安乐侯不过是个少年郎,可是这背景,真是深的吓人。

    赵祯笑着点点头,对范宇道:“今日给娘娘的眼疾施针,确实多亏了安乐侯。若不是安乐侯告知于我,我还不知道有这等妙手可治翳目之症。王太医,你在施针之前,可还要做些什么准备。”

    王太医不敢怠慢,连忙对着官家施礼道:“施针需要一间敞亮无风的静室,请李太后躺于静室的榻上。在此之前,还要请李太后先服一剂蒙汉药。”

    蒙汉药三字一出口,慈宁宫中众人看向王太医的目光便有些不善。

    没看出来,这位王太医竟然还藏有这等下三滥的药物,想必他也不是什么正经人。

    范宇看到官家的眉头已经高高挑起,而王太医还没察觉。这把他吓了一跳,如果这时有了误会,赵祯将王太医给治了罪,恐怕义母的眼疾就没人能治了。

    “王太医,这蒙汉药是做什么用的?太后乃是万金之体,你若不将药理讲明,岂可轻易用药。”范宇假装斥责王太医,其实是在救他。

    这时王太医才抬起头来,发现众人的目光似乎不对,既嫌弃又厌恶的样子,很是伤人。一想到自己讲了蒙汉药三字,他也恍然明白过来。

    “怪我没讲清。”王太医急的脸红脖子粗的解释道:“蒙汉药主要为曼陀罗花干粉,服之可使人昏睡,且割疮灸火不觉其痛。亦有歹人用此药,做那伤天害理之事,却也是因为药效如此。三国之时神医华陀,他的那剂麻沸散中,曼陀罗花也是主药之一。”

    赵祯等人这才释然,刚才可真是差点就治他一个轻浮无状狎戏太后之罪,这要不杀头都不解恨。

    还好,还好。

 第121章 紫金鱼袋

    范宇当然知道蒙汉药是用来麻醉的,他前世的小时候,就觉得蒙汉药是好东西,后来还专门的去查过资料。

    只是在大宋的一些杂剧之中,多有唐游侠的故事。杂剧中的反派作恶之时,便会用出蒙汉药。一般这种时候,游侠便会出现,将坏人赶走或杀了,救下苦主。

    也是因此,两位太后还有官家,才会觉得这蒙汉药不是正经东西,从而对王太医的印象大坏。

    但故事就是故事,这蒙汉药多为医家割疮灸火所用,可使患者少了痛苦。

    现在王太医解释清楚了,大家也明白过来,此药神医华陀也是用过的。

    赵祯这才点了点头,对王太医道:“既然如此,便用药吧。”

    范宇是长出一口气,这事儿闹的,差点将王太医的一条命搭进去。

    “一鸣,你给王太医搬把椅子来,先请他歇息片刻。再去准备间亮堂些的静室,等下请王太医施针。”李太后也听到,此时便吩咐宁总管道。

    宁总管应了,急忙开始张罗。王太医则趁此机会,也赶紧的休息片刻。

    “这位总管,还请烫一壶热酒来,我要以炎化开蒙汉药,请太后服下。”王太医看宁总管要走,急忙叮嘱道。

    宁总管一个趔趄,急忙点了点头,便领着宫人去准备。

    赵祯看向范宇,似乎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范宇当然不能不理官家,便行了过去,对着赵祯拱手道:“官家可是有事问我?”

    “上次所说造作院之事,我已经遣人去问。你那焦炭炼铁之法,甚为好用。此事为三司使程琳,亲自向我报上来的。”赵祯说到这里,便笑道:“我亲口答应过,你若做出些功绩来,便给你封赏。我是官家,亲口说出来的话可不能不算。你且说说,想要我赏赐些什么。”

    自上次与范宇见过之后,赵祯便留意了他所说的焦炭之事。没成想这一问,结果还挺让他意外。主要是没想到会这样快,便将焦炭烧制出来,且已炼出了好铁好钢。

    现在赵祯再次见到范宇,便没了原来看不上他的那种态度。更是主动将范宇叫到面前,问他想要些什么。

    身为大宋官家,赵祯自然明白范宇所做之事的价值。因而一高兴,便让范宇自己提要求。

    范宇只听赵祯的这些话,就知道自己不能乱提要求。别看赵祯现在说的好,可是一旦自己真提出些让他为难的要求,便是得罪了官家。

    想了一想,范宇才对赵祯躬身道:“官家委我军器造作院通判之职,便是让我履职任事。些许小事算不得功绩,既然已经拿了朝廷的俸禄,这便是职内应做之事。”

    李太后听到两个义兄弟在谈事,便也忍不住道:“宇儿,任职是任职,功绩便是功绩。你若是不要封赏,如何让官家赏罚分明?有过,不可不罚。有功,也不可不赏。此事事关官家在朝中威信,你虽自以为懂事客气,却是错了。若是其他朝臣做出功绩来,如何要官家升赏?你这是挡他人之路。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你若觉得官家赏不赏你皆可,还不如多给官家做些事,报答你义兄的这份赏赐。”

    杨太后也凑过来道:“阿姐说的不错,你虽贵为皇亲国侯,可也是实职的朝臣。若不能将公私分的清楚些,怕是会进退失据。”

    范宇没想到,自己拒绝赵祯的赏赐,还要挨一顿数落。不过自己确实是想错了,正如义母所说,不能坯子朝廷的规矩,这赏赐还是不能拒绝。

    “娘、姨娘,孩儿知错了。”范宇先认个错,才又接着道:“我听官家的便是,只是这要什么赏赐,还没想好。”

    赵祯失笑道:“你的这爵位已是开国侯,朝臣们已经有所微辞,可是不能再升了。不过若是其他赏赐,我都可尽量答应你。”

    范宇想了想便有了主意,他笑道:“这赏赐,我也想好了。”

    “你要什么赏赐?”赵祯点头问道。

    “请官家许我在禁军之中选上五十名骑兵,使他们试用军器造作院的军器。”范宇拱手道:“让我可随时调动他们出城试猎,便算是赏赐我了。”

    两个太后加一个官家,都没想到范宇会提出这个要求。

    赵祯微微摇头道:“这不还是公事,又算得什么赏赐。”

    范宇笑道:“这可不是简单的赏赐,五十骑兵臣随时可以调用,权力已经很大了。”

    大宋有调兵权的只有枢密院,枢密院调了兵,将领才能领兵作战。别看范宇只要五十名骑兵,可是不经过枢密院,他一个兵也调不动。而且他的意思,就是这五十名骑兵虽然还是禁军,但是要长期受他的带领。

    五十名骑兵,这个数目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