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安乐侯-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唐卿与范宇约在第四层,范宇登上第四层的时候,张唐卿已经在楼上等着了。

    将范宇请包厢之中,里面除了认识的徐绶之外,还有几人。

    “这位便是安乐侯范宇范侯爷。”张唐卿给众人介绍了一句,便道:“大家自己介绍吧,莫要拿矫。”

    一个脸色很白的年轻士子起身,对着范宇道:“在下为今科榜眼,杨察,见过侯爷。”

    又一位五观俊朗的士子起身,对范宇抱拳道:“二甲头名,在下陈世美,见过侯爷。”

    范宇差点摔倒,以为自己听错,急忙问道:“你叫什么?我没听清!”

 第149章 太过叫真

    众人都看向范宇,谁也没想到,侯爷听到了陈世美的名字会这么激动。

    狄青急忙伸手扶了范宇一把,“慢一些,侯爷想必是脚下滑了。”

    范宇知道狄清是帮自己掩饰,便也点头笑道:“想是刚才没有站稳,却是吓了大家一跳。这位陈……”

    “在下陈世美,二甲头名,荆湖南路,衡州人氏。”陈世美又一次自我介绍道。

    范宇点点头,“陈兄不但是才子,而且是个美男子。”

    “不敢不敢,在座哪一位不是文采风流的俊逸少年郎?岂能轮得到我。”陈世美谦虚道。

    张唐卿笑道:“陈兄不必自谦,你在我们几人当中,可是相貌最出众的。我们互相比较,或者在伯仲之间,但是与陈兄相比,却是又差了些。”

    范宇看到还有两个人并没有来得及介绍,便对这两人拱手道:“请问,这两位是……”

    这两人可不敢托大,也急忙起身向范宇抱拳还礼。

    左边的年纪稍长的道:“在下二甲二名,苗振。”

    右边的也是微微躬身道:“在下二四三名,杨谔。”

    这次虽然说是一科的同年聚会,但是只有张唐卿、杨察、徐绶、陈世美、苗振、杨谔这六个人。显然他们之间已经有了一种默契,名次再低一些,便不得进入他们这个小圈子。这等于是一种学霸的骄傲,差一点的,是不入这几人眼内的。

    范宇之所以能被张唐卿邀请,当然也是有意结好。

    “大家不必太过客气,此次前来,也显得有些冒昧。”范宇对众人一抱拳道。

    “侯爷前来,怎么能算冒昧。”徐绶笑道:“我在军器造作院,与侯爷也共事了一阵子。我见侯爷之时,可还是张兄引见的。”

    张唐卿摆摆手道:“其实,也是因为侯爷与我等的年纪相差不多,又有此交集,这才请侯爷前来一聚。倒没有其他特别的意思,只是请侯爷为我等做个见证,见证我们这些人今日的意气,也可见证我们将来扶保大宋盛世。”

    范宇听着张唐卿在这里自吹自擂,心中多少有些不同意见。以他的后世眼光来看,大宋虽然繁华,但是与后世的繁华远远无法相比。只一个重农轻工商,便注定了大宋无法走的更远。而且冗官冗兵土地兼并,都拖了大宋的后腿。能发展到眼下的景况,已经是大宋的极限。

    “新科士子当以我六人为翘楚,二三十年之后,若无意外便都是大宋的重臣。”杨察也有些昂扬道:“诸君皆为有识之士,我们若外放,当以亲民爱民为主,使饥者有其食,富者有仁心,教化地方,使其夜不闭户。若回中枢,定要规劝天子亲贤臣远小人,减轻赋税,多察民间疾苦。”

    这些话猛的一听,倒是挺热血的。

    范宇回头看了看,狄青与杨文广两人,脸上也都露出些激动之色。他不由得暗暗叹气,这两个傻子激动什么?人家一群顶尖的进士谈治国,那是人家自己的理想。你们两个武人跟着起哄,最后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尤其是狄青,据说最后是被一些文官硬生生的欺负死的。

    不过,范宇是不相信狄青是被文官迫害致死的。因为狄青四十几岁便做到了枢密正使的位置,若是在文官之中没有足够的声望,是不可能做到这等地步。而且狄青为官多年,没有足够的心机,怕是活不到做上枢密使。

    最大的可能,便是狄青表现的有些完美,因为功高震主而遭忌了。

    不过,狄青现在是在自己的麾下,应该便会有不同的命运。而且不止是狄青,只怕杨文广,也会有些不同的际遇。

    正在范宇脑子里面胡思乱想之时,却发现徐绶正悄悄的推自己。

    他一抬头,便看到众人都在看着自己。

    “侯爷,大家都对未来甚是可期,还请侯爷勉励我等一番。”徐绶拱手道。

    范宇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可是看着大家都在看着自己,便只得勉为其难的道:“诸位皆为新科翘楚,读的书应该都比我这个侯爷多得多。若讲大道理,恐怕我并不是诸位的对手,那我便讲些小道理。”

    同这些科举出身的士子讲什么之乎者也,什么道德气运,他是一点也不会的。不过,范宇也有自己的办法,他要给这几个人,讲一讲经世济用。若是能在这几人当中埋下种子,那么大宋的发展方向,便有可能悄悄改变。

    “这小道理,我也不见得能说好,不过是一己之见。”范宇笑道:“我在未曾做这个安乐侯之前,也是普通人家。居于草桥镇,以家传的几亩田地过活。只是这几亩田地后来险些被我叔父夺了,若是没保住,我便只能流落为饥民。从这一点看,我大宋总有弱势之民,亦或有不屑败家子孙,土地兼并势不可免。百里之田亩,为一姓之产,也不鲜见。而失田之人,要如何安排?”

    杨察笑道:“这好办,让他们去做佃户,或者做工便可。若都不愿意,亦可招入厢军屯田守边。”

    “我大宋如今不是这样做的吗?”范宇两手一摊道:“禁军与厢军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一百二十万人。那夏国一民加在一起,不见得有我大宋军队人多。朝廷岁入虽然不少,但也要养不起了。”

    他这话,立时便将杨察的嘴给堵上。其余张唐卿等人,也有些面面相觑。安乐侯讲道理归讲道理,你为何要给大家泼冷水?这下子可好,大家心情都变的沉重,怕是潘楼的饭菜吃着都不香了。

    范宇又接着道:“我大宋立国数十年,虽有战乱,却都在边地,人口增长只会越来越多。人增加了,可是田地却没增加,朝廷还要养更多的厢军吗?”

    “侯爷的意思,是开疆拓土?”陈世美开口问道。

    看到陈世美,范宇心中就不舒服,恨不得现在就把此人送给包拯,然后用铡刀铡了。只是对方并没犯错,自己也不能随意处置他。

    “这个当然也可算是一条出路,只是若打下来一片广大疆土,而数十年后,人又增加,那又如何?何况,至今燕云十六州尚未收回,何谈其他。”范宇微微摇头道。

    这下子大家都傻眼了,这安乐侯也太过叫真。若是这样讲,子孙开枝散叶,哪里还有尽头。

 第150章 对不上了

    大家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范宇有一点没有说错。以大宋如今的实力,在兵锋最盛之时,也没能从辽国手中夺下燕云十六州。

    所以,开疆拓土之事就要暂且先放一放再说。

    苗振此时眉头一挑道:“依侯爷这般想,我大宋岂不是没有出路了。”

    “其实,这其中是有个简单的规律,想必诸位早已经知道。”范宇笑了笑,指了指潘楼外面热闹的大街说道:“眼下汴梁一日的消耗,只粮食一项,便要数万石之多。因而人口一多,便要更多的粮食。可粮食多了,十几二十年后大宋人口也会更多。此事,是不是无解?”

    在场这些科场骄子们,不由得默然。这位安乐侯绕来绕去,究竟想要说什么?

    张唐卿不由得开口道:“侯爷所说的情况,并非没有可能,但是这天下岂会一直承平无事?或是水旱天灾,或是战乱,终是会消减人口。此事虽说来残酷,可确是事实。因而,也不见得会如侯爷所说那般。”

    范宇笑道:“确实,但是只要天下治理的好,便终会如此。在座的未来都会绯紫加身,如何让这情况晚些出现,便是要多考虑的了。”

    徐绶与范宇接触最多,知道范宇往往会另出机杼,便拱手道:“侯爷既然如此说了,想必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吧?”

    “想法是有一些,但是并不成熟。诸位若是想听,我亦可抛砖引玉。或者大家集思广益,会有更好的办法。”范宇微笑道。

    他这就等于挖了一个坑,等着在座之人往下跳了。

    杨谔忍不住点点头道:“侯爷莫吊我等的胃口,还请快些讲出来,让我等参详一番才是。”

    范宇笑道:“好,那我便说一说我自己的想法。天下四民,士农工商。自秦一统之后,便重士农而轻工商。士者治国,农者饱腹。然而,工商两民,则少而不兴。我以为,有些偏颇了。四民犹如桌子的四条腿,若只两条腿长,便立不稳固。工者可利器具,商者可流通有无。若能兴此两民,则天下稳固。”

    陈世美听了范宇的话,便反驳道:“三条腿,桌子亦可稳固。”

    众士子都看向陈世美,和侯爷抬杠好么?不过,三点可以撑起一个平面,说的也有些道理。

    范宇斜了这家伙一眼道:“工民利器具,农者事稼穑,商人贩卖器具粮食以平衡天下财货。士人不事劳作,可不在此列。”

    “侯爷,我等士人还有案牍之劳,岂可不在此列。”张唐卿也反驳道。

    “士人可算作桌面,统领其余三民。”范宇哈哈一笑道:“治理天下,便是如此,诸位以为然否?”

    “将士人比喻为桌面,侯爷的说法倒也形象贴切。”苗振接口道:“可是侯爷还没有说,如何才可让这人口增加与粮食的死结解开?”

    范宇不由得两手一摊道:“这可是解不开的死结,但可以延缓而已。发展工商,使之兴盛。我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若是我大宋粮食不够,工匠造出大海船,商人乘海船去安南买来数百万石的稻米,便可使我大宋百姓吃饱。能创造新工具能造大海船的工匠,要奖励。而敢于向外闯荡的商人,则可给予一定方便。这只不过是我一人的浅见,具体如何还要看诸位的想法。”

    “侯爷说的不错,可是那商人如果闯荡到辽夏等地,贩卖铁器,岂不是要坏了我大宋的边事。”杨察皱眉道。

    “我说了,这不过是我自己的浅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等事情便留给各位将来解决。”范宇挖了坑就不管了,左右张望道:“既然是来宴饮的,为何还不上酒上菜,我这肚子可都有些饿了。”

    他一回头,便看到狄青与杨文广还在自己身后站着,着实有些不落意。便请两人去外间点菜用酒饭,到时自己会账。

    张唐卿不由苦笑,这位侯爷也是任性。他说了这些话,等于是给在座之人出了题,至于如何解题,却是各自看着办。不过,这也只是闲谈,眼下联络感情才是主要的。

    “伙计,快些上酒菜来。”张唐卿是状元,也是主事之人,当即便吩咐道。

    立时便有潘楼的伙计应声道:“客官菜都是您点好的,马上就来。”

    随着伙计传菜,他们这间包厢的桌子上,很快便将菜都端了上来。

    潘楼是汴梁顶尖的酒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