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10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句话,认怂了,你能把我怎样?
    实际上,这是意大利王国内部一些狂热的民族扩张主义人士,绑架了意大利王国政府,也绑架了国内舆论,从而制造的一场危机。
    但这次踢上了铁板,大洋帝国皇帝李福寿向来是咄咄逼人的雄狮,民族扩张主义者的老祖宗,对外强硬派的大靠山,怎么可能允许意大利人张牙舞爪的挑衅?
    李福寿虽然这些年来收敛了锋芒,但狮老雄风在,收拾意大利人完全是小菜一碟。
    不服吗?
    想不想试一下海上决战,想不想尝一尝炮轰罗马的滋味?
    停泊在罗马外海的大西洋舰队褪去了炮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意大利本土,这绝不是虚张声势,而是赤裸裸的威胁。
    别特么净嘴上瞎逼逼,绿头苍蝇一样的烦死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行不行干一场再说。
    意大利人敢打吗?再借100个胆子给他也不敢。
    德国前首相俾斯麦就曾经说过;“意大利人带着满口蛀牙,怀着极大的胃口来到非洲,却又败兴而归。”
    1895年时,意大利人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结果却被这些只拿着简陋兵器的黑人杀的满头包,创造了白人殖民国家第一次被土著黑人击败的历史。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人的表现相当拉垮,尤其是“卡波雷托战役”的巨大失败,几乎成了意大利国耻。
    在敏感的意大利的面前,“卡波雷托”这个字眼都不能提及。
    世界大战爆发后
    意大利华丽转身投入协约国阵营,奥匈帝国在南线对意大利发起进攻,双方在伊松佐河形成长期的拉锯战。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菜鸟互啄罢了。
    在经历了十一次伊松佐河战役后,奥军虽然守住了阵地,但也伤亡惨重,无力单独对意军发动进攻,被迫向德军求援。
    17年末,随着俄国逐渐退出战场,东线德军在对俄作战中脱身,得以抽出兵力对意大利进行凶猛反击。
    得到东线德军7个师的火速驰援之后,由德国将军奥托·冯·毕洛指挥的德奥联军,开始对意大利防守薄弱的伊松佐河畔卡波雷托发动反攻,“卡波雷托战役”爆发。
    德国人一出手,便展现出世界强军风采。
    意大利军队在此地虽然人数众多,兵员高达百余万,但士气低落,反应迟钝,在敌人迅猛的攻击下很快败下阵来。
    防御正面很快被突破,德奥联军穿插作战,一路猛冲猛打迅速推进,意军总司令路易吉·卡多尔纳将军担心意军被包围歼灭,遂命令所有部队撤退。
    交叉掩护有序的撤退,向来是最高难度的战争科目,意大利军队怎么可能玩得转?
    撤退很快变成了大溃败,意军在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开始疯狂逃窜,意军指挥部丧失了对部队的指挥能力,士兵丢掉重型武器、火炮和军用物资撤往后方,逃得漫山遍野都是,这幅情景简直辣眼睛。
    据战后统计;
    意军伤亡1万余人,被俘25万余人,还有30多万人逃得无影无踪,百万大军几乎一天之内就被击溃了。
    路易吉·卡多尔纳将军的所组织的抵抗毫无成效,并因此而被撤职查办。
    在整个南线战场面临溃败的情况下,英法洋三国不得不组织一支南线部队紧急增援,好不容易才稳住了南线战场的局势,遏制德国人的进攻势头。
    就这种水平,也敢一跳三尺高,除了意大利人也就没谁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欧洲政治和地缘战略利益非常复杂,互相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清晰的分出敌我阵营。


第1117章民主宪章
    19年初
    澳洲本土
    世界大战落下帷幕之后,围绕着战后世界格局爆发了很多明理暗里的利益之争,罗马外海的威慑巡航仅仅是其中一桩罢了。
    事关全球布局战略,大洋帝国不可能退让,这世界上从来没有送到手上的好处,必须要去争抢。
    看一看利比亚的位置就知道,为何如此的重要?
    利比亚位于地中海东南部;  是阿拉伯半岛的顶端,距离世界中心之称的欧洲各国可以通过地中海方便的联系起来。
    而大洋帝国在地中海沿岸没有任何立足点,包括位于里海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地理位置都没有利比亚那么便捷。
    英法等国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多次通过战争,破灭了沙俄将势力深入温暖的地中海企图,距离最近的一次就是克里米亚战争。
    对于大洋帝国势力;  英法等国同样深怀戒惧,宁愿让意大利得到利比亚地区;  也不愿意让大洋帝国轻易的在北非站稳脚跟。
    通过利比亚地区将影响力辐射到整个欧洲,对于拥有强大海军力量的大洋帝国而已,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也许,只有一场战争才能够阻止吧?
    那么大洋帝国为何要占领利比亚,触动英法等国的敏感神经呢?
    首先,在奥斯曼帝国崩溃之后,利比亚是一片无主之地。
    这里地域广阔,人口稀少,战略位置极佳,拥有的黎波里优越的港口,非常适合大洋帝国在该地区深耕发展。
    其次,利比亚作为一个更敏感的地区,可以转移英法等国对克里米亚的焦虑,是讨价还价的一个很好筹码。
    果不其然
    在大洋帝国第四集团军回师占领利比亚之后,英法等国的目光就聚焦在这里;  反而是克里米亚无人问津了。
    毕竟克里米亚处于里海地区;  被奥斯曼帝国的斯普鲁恩斯海峡牢牢锁住,英国人在这里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关键时候可以封锁海峡,就像对沙俄人曾经做过的一样。
    然而,英国人却无法封锁面向地中海的利比亚,这比封锁德国公海舰队更困难。
    所以掌握了利比亚,大洋帝国可以在克里米亚从最初的2。55万平方公里,进而到13万平方公里,最后控制区达到22万平方公里,控制区步步扩大。
    英法等国为了获得大洋帝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的让步,不得不在其他问题上做出大幅妥协,包括克里米亚和阿拉伯半岛。
    政治斗争,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
    利比亚第3個大作用,就是争取地缘战略利益的宝贵筹码,只要控制了利比亚地区,英法等国只能乖乖的被牵着鼻子走。
    所谓战争,只是万不得已的最后手段。
    梦幻城堡之仙居殿
    李福寿看到近期来自欧洲的情况汇总,颇为满意的放下卷宗,宫廷里首相张立和秘书长顾恺之皆侍立在侧;  等待他的垂询。
    “新首都建设全面铺开了;  现在情况如何?”
    “启禀圣上;  新首都建设具体由新任内政大臣蔡廷干主持;  征求各方意见后,暂时定名为“长安”,最后命名尚待议会两院通过,由圣上御准。”首相张立恭敬的回答道。
    “廷干在我身边工作多年,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足够,此次新首都建设也是他单独主持一方面的工作,期待能够交出出色答卷。”李福寿双手背在身后,踱着方步走了几圈后,不慌不忙的说道;
    “长安这个名字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代表了华夏文化曾经辉煌璀璨的时期,那个万国来朝的时代。
    长安也是大唐皇朝无可置疑的政治中心,多重意义加持,确实配得上新首都的重要地位。
    既然如此,那就定下来吧。
    议会尽快通过相关法案,在军事需求大规模退潮的今天,可以全面启动新首都建设工程,创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
    此其一也。
    第2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帝国宪制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必须推进的时候。
    此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让我们看到君主独裁制度的最大弊病,曾经强大的德国,沙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轰然倒塌,表明独裁制度在新时代已经失去了生命力。
    所以,议会推动《民主宪章》必须要尽快审议,发动全社会谏言献策,展开民主大讨论,把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民主制度,好的建议,全都纳入讨论范畴。
    帝国宪制改革势在必行,走向真正的强大繁荣,仅凭某一个人的决策难免失之偏颇,需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在这一点上
    内阁尽管放心的推动,任何顽固守旧保皇党势力都不要理会,官司打到我这里来,我也为你们做主,不必有任何顾虑。”
    李福寿说到这里,身旁的张立首相和顾恺之秘书长已经长揖到地,神情激动地言道;“微臣万死,恳请圣上收回成命,在微臣心中,只要圣上主掌乾坤,帝国发展高枕无忧矣!”
    “唉,你们两个不必劝了,帝国宪制改革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必须坚决推进。”李福寿轻叹一声,温言安抚道;
    “你们都是从政已久的老官僚,当知历朝历代从未有善始善终的圣君,满清康雍乾三代,后期也难免归于政治昏庸,此人力不可违也。
    人老了,难免好大喜功,频出昏招。
    奥匈帝国的约瑟夫皇帝,德意志的威廉二世和沙俄的尼古拉二世固然有很多个人性格缺陷,但也有执政后期的目中无人,独断专行之弊端,成为动摇帝国根基的根本原因。
    大洋帝国只有建立稳定而互相制衡的民主制度,才能保证政治清明,统治稳固。
    独裁君主到我这里就结束吧,帝国需要更加民主的统治方式和政治安排,这就是你们要做的大事。
    帝国其实没有真正的宪制改革派,所以只能委屈你们去推行,相信这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是一件好事情。
    若是需要,哪怕废除君主制……”
    “圣上,万请莫要如此,若真如此微臣只有一死而已。”张立首相已经浑身颤抖的站不住了,嘶声喊道。
    李福寿轻叹了一声,上前将他扶起,轻轻拍了拍肩膀说道;“我知你们的心意,此乃最坏情况下安排,莫要担心。”
    “微臣恳请圣上在推动《民主宪章》后,暂时稳定一段时期,让社会民众逐渐接受新的权力安排,再行推动《平权法》。否则……微臣担心一下子改变太大,会让社会无所适从,变得混乱起来,反而适得其反。”
    “呃……确实有点操之过急,那就依伱所言,在本届政府任内推动《民主宪章》改革,《平权法》留给下一任内阁实施吧!”
    李福寿的话,总算给张立首相吃了一颗定心丸,神色也变得缓和起来。
    如今已是19年初了,今年帝国就将进行全国大选,新一届内阁将在明年初履任。
    张立首相筹组的内阁已经连任两届,每一届任期5年,一共10年。
    按照大洋帝国宪制规定,不可能连任第3届。届时,若身体足够健康,进入上议院(贵族院)发挥余热是大概率的事情。
    也就是说
    用一年的时间推进《民主宪章》的改革,推动在下议院和贵族院表决通过,时间虽然紧迫了些,还是能够完成这一艰巨政改任务。
    这是帝国皇帝李福寿一例主导的宪政改革,凭借无与伦比的威望,能够压制守旧派保皇党巨大的反对声音,促成改革。
    就像圣上所言:
    大洋帝国一路顺风顺水的开疆拓土,屡立功勋,将帝国的荣耀播撒到全世界,如今可谓是繁华盛景,璀璨耀目,正是帝国声望达到最顶点的时期。
    若没有李福寿一手推动,帝国内部根本就不存在宪制改革派,反而是守旧的保皇党势力空前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