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10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伦敦方面的种种杂音,终于引来大洋帝国的强烈抗议,帝国皇帝在挪威王室参加公开活动时,强硬的回应到;
    我对伦敦某些人的贪婪嘴脸感到极其震惊,甚至有些恶心,从上到下无节制的狂吠,没有半点领袖国家绅士风度。
    在世界大战后
    英国人在第一时间按照自己的意愿,主持肢解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派兵占领柏林,伊斯坦布尔,约旦,伊拉克,汉志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摩苏尔,巴勒斯坦等众多地区,并且试图将占领区扩展至黑海沿岸,可谓欲壑难填。
    英国人的胃口不仅于此,他们在非洲还占领了原德属多哥,喀麦隆,纳米比亚和坦桑尼亚,面积达到120多万平方公里。
    这样一个贪婪成性的国家,占有几乎遍及全世界的殖民地,却公开指责别人是强盗,简直厚颜无耻到一定的程度。
    大洋帝国珍视与大不列颠国数十年如一日的亲密友情,并且愿意在抗击欧洲同盟国军事威胁时,倾尽全力予以帮助。
    但一切的善意,换来的却是可耻的污蔑,这是帝国绝对不能够忍受的事情,必将做出有力反击。
    我宣布;
    自今日起,大洋帝国正式退出英联邦国家,并且不承认英国在北美的特殊利益,一切相关行动,不需获得任何国家谅解。
    无论是在海洋上还是大陆,大洋帝国有充足的军事能力保卫自己的利益,不惧与任何人一战。
    所有试图挑战大洋帝国战略利益的险恶企图,必将得到可耻的失败。
    ……
    这番讲话,预示着英洋两国关系面临着濒临破裂的边缘,形势急转直下。
    在发表强硬谈话之后,大洋帝国皇帝李福寿即登上军舰,在舰队的护航下结束了此次欧洲访问,启程返国。
    在一天一夜的高速航行之后,便抵达了大西洋舰队控制的亚索尔群岛。
    这番公开强硬讲话发表以后,顿时令全欧洲哗然,一股可怕的战争阴云重新笼罩在英吉利海峡上空,令欧洲人心惊胆战。
    刚刚结束世界大战硝烟未散,新的战争威胁又来临,这简直让饱受战争折磨的欧洲人要发疯了,到底还有完没完?
    消息传到大洋帝国,经过媒体的公开报道,社会民众顿时沸腾了。
    《世界日报》在头版头条用加粗的文字报道;明犯帝国者,虽远必诛之!
    《墨尔本观察家报》报道;
    英国强盗反咬一口,两国关系濒临破裂。
    澳新社在社论中指出;
    大洋帝国与英国的全球竞争中这一天开战,这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全方位竞争,是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竞争,是争夺国际海洋霸主的竞争,是争夺全球领袖国家的竞争……
    在各城市,群情沸腾的民众举行的大规模示威游行,他们高举着各种标语,浩浩荡荡的走在城市街道上,经过英国人开设的商店和银行时,愤怒的冲进去一阵打砸,然后放火付之一炬。
    在各地的公园和广场上,游行群众高喊着“  ok,那就给他们一场战争”“伦敦政府道歉”“帝国荣耀不容侮辱”“拥护皇上,拥护帝国”的口号,当真山呼海啸一般。
    各地忽然爆发的大规模示威行动,令政府方面措手不及,一些过激群众的行为,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混乱。
    政府方面启动了应急预案,通过报纸和通讯社连篇累牍的宣传,号召社会公众理智看待欧洲局势的复杂性,现在还没有到最坏的那一步,竭尽全力降低事件热度。
    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对声浪汇集到伦敦,其调门之高,反对最强烈完全出乎大卫…劳和…乔治首相的预料,也出乎白金汉宫的预料。
    首相先生被紧急召见到白金汉宫,乔治五世对他大发雷霆,直言不讳的指出他必须对当前英洋关系大幅度倒退,时刻面临破裂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内阁必须实行危机管控。
    而在此之前,先把那个害群之马踢出内阁,让大洋帝国的怒火稍微平息一些。
    次日,唐宁街紧急召开记者会,大卫…劳和…乔治首相公开表示;
    对英国相关媒体不负责任的言论将追究到底,内阁兼任陆军大臣和空军大臣的丘吉尔已递交了辞呈,他将为自己轻率的讲话承担责任。
    唐宁街对当前的局面深感痛惜,对大洋帝国退出英联邦表示遗憾,对由此造成的两国关系严重损害表示歉意,并将尽力采取措施弥补。
    大洋联合王国是英国太平洋地区的好伙伴,双方关系经过战争的考验历久弥新,一时间的挫折代表不了什么……


第1128章克里孟梭的小算盘
    “污蔑事件”发生后,帝国皇帝李福寿愤而结束了欧洲之行,此事件令英洋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各种不和谐的冲突随之而来。
    在柏林,一支大洋帝国驻军与英军部队发生武装冲突,两辆t5重型坦克冲上了城市街道,重机枪对着英军疯狂扫射;  当场导致英军数十人伤亡,7辆军车损毁。
    双方随即集结重兵,拉开架势准备大打一场,幸好法军及时的赶来挡在中间,才没有让矛盾进一步升级。
    而在欧洲各地,两军间的摩擦瞬间多了起来;  大洋帝国的骄兵悍将公然将坦克开到英国兵营边上,对空发炮,武力震慑英军官兵。
    短短数日
    双方发生各种危险的摩擦上百起,英军士兵被打死打伤数百人之多,在武装冲突的深渊里越滑越远。
    欧洲形势也因此骤然紧张起来,重新弥漫着一种让人恐惧的战争氛围。
    世界大战结束后
    英国远征军由于只隔着狭窄的英吉利海峡,所以基本上已经从法国领土上撤光了,大部分士兵已经退役复原,重新参加社会生产,以提供急需的劳动力。
    在德国、奥地利等战败国驻军也不多,大约不到5万人的样子,另外还有2万多英国军队驻扎在伊斯坦布尔及周边地区,控制奥斯曼帝国的核心精华区域。
    与之相比较
    大洋帝国由于路途遥远,增兵的时候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撤军的时候同样如此。
    除了部分就地安置(以法兰西为主),部分转移到克里米亚共和国,依然滞留在法德比荷等欧洲地区的军队高达36万余人,分属第一和第三集团军麾下。
    按照计划;  将在年底之前再分批撤离15万余人,暂时保留20余万占领军。
    之所以保留这么多占领军,主要是协助法军控制德国;  解除德国军队军事武装,慢慢过渡到和平时期。
    到了明年和后年,这部分远征军还将陆续分批撤退,最终只保留3~4万人的军事力量,协助法国人占领萨尔区15年(此事待定)。
    英洋两国保留在欧洲的军事力量相差悬殊,一旦爆发冲突,肯定要吃大亏。
    而法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态;
    一旦协约国集团内部国家爆发冲突,法兰西只能保持友善中立,不会偏帮任何一方。
    而其他协约国纷纷表达类似政策立场,浑身的伤痛还没有恢复,谁也不愿意再卷入到新的一场大战中去。
    消息汇报到唐宁街,劳和…乔治首相愁的唉声叹气,他知道这是大洋帝国根本不顾虑两国关系破裂,在硬压着英国人低头。
    丘吉尔这个混蛋,他的公开讲话真的惹怒了大洋帝国那个独裁皇帝,这是不惜撕破脸的节奏啊!
    战后的英国百废待兴,还欠着大洋帝国40多亿金洋的贷款,海军力量和陆军力量都遭受了严重损失;  正在非常虚弱的时期。
    打是绝对不可能打的,也走不到那一步。
    但大洋帝国的强硬态度根本不留余地,英国军方高层和内阁试图沟通远在巴黎的远征军统帅部,可人家根本不理睬,摆明了搞武装摩擦给你难看。
    没有上层的授意,大洋帝国那些骄兵悍将敢开着坦克出来,用重机枪对准英军士兵疯狂扫射?
    劳和…乔治首相知道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然而大不列颠融入到骨髓中的骄傲,令他很难走出这一步。
    大洋帝国皇帝李福寿的怒火,也只有能够与他同等级的英王乔治五世郑重道歉才能够平息,除此之外,别无二人。
    问题的关键是;
    乔治五世代表着大不列颠帝国的荣耀,是帝国的象征,怎么可能轻易说出道歉服软的话?
    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已经有150年,有句话广为流传;大英帝国的威严不容藐视。
    巴黎,总理府
    乔治·克里孟梭总理心情很不错,嘴里面哼着歌,脚步愉快的走到办公桌后面坐下,拿起一份资料看了起来。
    法国境内已经没有英国驻军,但依然还有大量的帝国远征军部队,仅在马赛港周围地区,就驻扎了三个师7万余人,等待安排客轮陆续回国或者前往克里米亚共和国。
    所以,英洋两国发生的军事摩擦在法国境内没有,多在以德,奥为主的战败国境内。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虽然巴黎和会已经签署了《凡尔赛条约》,落实了战败国的应该遵守的条约和赔偿责任,制定了战后总体框架。
    但是,还有很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
    比如法军联合协约国部队,驻扎德国萨尔地区15年事宜,之前仅仅达成了口头意向,还没有落实到条约上。
    比如德国的战争赔偿数额,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确定,这又少不了一番博弈。
    比如波兰边境的范围,德国每年冲抵赔偿的数千万吨煤炭和数百万吨钢铁产量分配,拆除的工厂机床设备等等……
    再比如德国物价飞涨,各项生活物资困难,很多地区已经出现饿死人的情况,民间意愿沸腾,怨声载道。
    可以说,战后各种工作千头万绪,如今刚刚开了个头。
    在这种时候
    英、洋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对法国无疑是极为有利的事情,原本是英、洋两国站在一起对付法国,将乔治·克里孟梭气得暴跳如雷,却没有任何办法。
    现在,大洋帝国毫不犹豫的站在法国一边,每一件事情都与英国对着干。
    乔治·克里孟梭轻松拿到了战后问题主导权,很多重大决策可以由着法国人的心意去做,大洋帝国非常配合。
    开不开心,高不高兴?
    “总理先生,这是福煦元帅从法兰克福发来的电报,大洋帝国的一个团包围了英军驻地,甚至把大炮都推出来,这样下去迟早要擦枪走火。”
    总理府政务秘书皮埃尔推门进来,手上拿着一份电报边说边递了过来。
    乔治·克里孟梭一听就笑了,接过电报看了看说道;“真是一個充满活力的早晨,福煦元帅看起来不太高兴,但是从政府角度来说,让小伙子们多运动一下,更能彰显法国军队的重要作用。”
    “唔……英国人想要收缩部署。”乔治·克里孟梭仔细看了一下电报,摇着头继续说道;“呵呵呵,我们都知道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在法国,荷兰,比利时都有大洋帝国驻军,这也包括黑海的南乌克兰地区,英国佬怎么回去?”
    看到英国佬吃瘪,办公室里充斥着一股愉快的氛围,皮埃尔秘书耸了一下肩膀,回答道;“这确实是个大问题,除非从空中飞回去。英国佬为自己的小心眼付出了代价,而我们爱莫能助。”
    “说的不错,皮埃尔,我们需要英、洋两国关系处于适当的紧绷状态,这对我们有好处。”乔治·克里孟梭拿手比了一下橡皮条的模样,然后双手又张开了一些,表示更紧绷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