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10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世界大战之前
    英国必然会发动全球资源展开竞争,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围剿大洋帝国,务必扼杀其发展,肢解其疆域,动用军事手段直接予以打击。
    然而现在不行,英国心有余而力不足。
    看一看协约国集团现在的情况,法国是彻底打残了,仅凭着高卢雄鸡的一口傲气在硬顶着,其实已经摇摇欲坠。
    意大利彻底暴露了拉稀摆带的怂货模样,干啥啥不行,胃口第一名。
    沙俄如今已成为了世界公敌,17国干涉军正在参与沙俄内战,打的惨烈无比,距离内战结束遥遥无期。
    为了战胜德国人,英国人也是把吃奶的劲儿都用出来,这场世界大战对英国造成了严重内伤,也是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世界大战中
    随着战争形势的进展,英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投进了战争的无底洞,死亡人数大大超过了拿破仑战争以后战死的人数,而胜利的曙光迟迟未见。
    然而,战争的残酷并不只是人员的伤亡,还有对整体经济的巨大伤害,综合国力大幅度倒退
    战争期间,英国损失惨重,为维持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英国在获得大洋帝国金洋贷款的同时,不得不依赖各殖民地和保护国的支持。
    而不择手段的剥削压榨,令殖民地内矛盾更加突出,频繁出现暴动和叛乱。
    在13年—18年间,英国的国家预算从19。750亿英镑增加到25亿英镑。
    战时总预算开支高达142亿英镑,其中大部分用于从大洋帝国的军事订货,以及其他海量的进口物资。
    相比之下,由于运输困难和劳动力匮乏,英国的工业实力大幅萎缩。
    在13年—18年间,煤的产量由2。82亿吨减少至2。27亿吨,造船量由0。193亿吨下降至0。082亿吨,棉纺织品出口由70亿码下降为38亿码,这是英国工业状况的一个缩影。
    战争期间
    来自大洋帝国的海量进口商品冲击市场,英国整体工业不断萎缩,失去了越来越多的市场。
    战后,英国又面临新工业化对它这个老牌工业国的冲击。由于缺乏大量资金去更新固定资本,英国传统的煤炭、钢铁、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始走向急剧衰落。
    最鲜明的例子是英国在所有工业国家的生产比重中,从20世纪初的3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退步极其明显。
    与之相比较
    大洋帝国在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比重重,从20世纪初的23。4%,一跃增长到目前的39。6%以上,几乎占据市场四成之多。
    而这并不是结束,大洋帝国在战后率先经济转型,先进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加上以电气化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改造,爆发出更强的生产能力,并迅速占领世界市场。
    大量工业产品涌入北美和欧洲市场,首先就摧毁了米国已经落后的工业生产能力,大量工厂倒闭,国内市场被占领。
    来自大洋帝国的资本家赚取了大量利润,却严重打击了美利坚民族工业,令其发展举步维艰,在外国资本的强势面前无法抵挡,步步沦陷。
    来国为了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基础,拟大幅提高海关税收,却遭到了大洋帝国的横加干涉,甚至威胁以战争手段保证贸易利益。
    这就是大洋帝国拒绝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希望对话的原因,也是不承认英国在北美特殊利益的真正原因。
    撕破了脸,就可以独占北美市场。
    这一切,就是李福寿提出“洋英两国是肩负全球领导责任世界大国”的底气所在。


第1130章复国
    9月初
    西雅图港口
    这两天,关于北美局势的最高对策会议刚刚开完,张立首相及随圣驾访问欧洲的一干政府高层提前一步,乘坐“太平洋漫步者”号豪华邮轮先行返回澳洲本土。
    在欧洲建立莫大功勋的李栓柱元帅及部分高级将领同船返回,离开澳洲本土已经三年多了,此刻他们归心似箭。
    新晋陆军元帅卞春松勋爵则坐镇北美统辖大军,威慑在北美斗鸡眼一样互相敌视的美日两国。
    欧洲远征军总司令由段祺祥元帅接任; 暂时坐镇巴黎,与协约各国协调军事行动步骤,实质上就是与法军统帅福煦元帅商量着办。
    英国远征军剩余军队大多已经撤离了西欧各国,仅仅在德国留下三千余人的军事代表,而在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地区,英军依然保留了数万军队,对其实施间接统治。
    排水量高达3万余吨的“太平洋漫步者”号拉响长长的气笛声,巨大船体缓缓离开西雅图码头; 高大烟囱喷出的黑烟很快就变得更加浓厚,加速向远方驶去。
    这艘巨轮的最高航速可以达到24节,使用了当今最先进船舶动力技术,能够保持长时间高速行驶状态,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只需要9天9夜。
    这样的巨轮,已经是世界上最大航运公司的太平洋航运拥有6艘之多,主要是用于洲际跨洋运输班轮。
    从墨尔本起航,经悉尼,松江,布里斯班,青岛至天枢市,然后向东跨过太平洋直抵洛杉矶,然后一路北上经旧金山,波特兰; 最终抵达西雅图。
    这是一条太平洋黄金航线; 是串联起帝国本土沿海各大城市与北美的桥梁; 超大型邮轮乘坐舒适,往来非常方便,极大的促进了跨太平洋旅客运输业务。
    张立首相此次乘坐的“太平洋漫步者”号是包船,不需要经过沿途港口停靠,全程直抵布里斯班终点港,速度更为快捷。
    皇室行宫内
    这是一座修筑在半山腰上的英式风格城堡式建筑,能够俯瞰西雅图城市美丽的山水风光,在这座城市的南方新城区,有许多二三十层的高楼大厦林立,展现出现代建筑的生机与活力,与老城区的欧式建筑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韵味。
    李福寿坐在宽大舒适的摇椅上,透过穹顶拱券式的巴洛克风格门洞,可以看到远方一片湛蓝的西雅图海湾,也能看到体型庞大的“太平洋漫步者”号邮轮驶向远方,渐渐的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既然出来了,他就不急于返回本土。
    北美总督府辖下4州之地,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体察社会民情,了解民生疾苦,普通民众的愿望,顺便散散心。
    到了今年底; 北美属地的人口将超过1200万,面向欧洲出口的工业经济越来越好,总体发展令人满意。
    久居上位这么多年,李福寿视察地方有自己一套心得,无非是衣食住行这4项再加上治安和司法,可以考量出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建筑是否光鲜亮丽,街道公共汽车线路是否完善,普及型的轿车有多少?
    饭馆酒楼多不多,普通民众的衣着打份,晚上出行是否安全,夜市是否兴旺,脸上是否经常露出幸福的笑容?
    大致浏览一遍,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
    数十年来
    帝国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官员考核,权力机构互相制约的政府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行政体系。
    而这其中最大的监督机制就是封建民主制度,如今正向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过渡。
    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在李福寿返回澳洲本土之后亲自坐镇,推动的修改宪法议程。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社会大讨论,发动全民参与,《大洋帝国民主宪章》业已日臻完善,到了瓜熟蒂落的程度,可以推进最后国家议会表决程序,并且由帝国皇帝签署实施。
    这是李福寿心中的一件大事,只有推进了《民主宪章》真正贯彻落实,才能够让大洋帝国进入长期稳定有序的民主发展轨道,避免人治的致命缺陷,开启民主法治进程。
    代价就是要丧失主导帝国的独裁统治权利,心中虽然略有些遗憾和失落,但更多的是欣慰。
    大洋帝国虽然是李福寿一手创立的华人国度,但并非是他的私有物品,而是整个帝国1。1亿公民共同拥有的家园,除了9600多万华裔公民,还有1400多万来自80多个民族的帝国公民,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在此次世界大战中
    沙俄,德,奥匈和奥斯曼四大传统世界列强先后分崩离析,非常直观的展现的君主独裁制的致命缺陷,一人独裁,全国遭殃。
    李福寿可不愿意重蹈覆辙,把希望寄托在后代君主的英明神武上,那也忒不靠谱了。
    在他的手中,有一封白色信笺,信封已经打开了,李福寿也看过了;
    这是帝国科学院院士,帝国大学物理系主任玛丽…居里夫人写来的一封言辞真挚的感谢信。
    在信中
    玛丽…居里夫人用最谦卑诚挚的语言,感谢帝国支持并且帮助波兰复国,帮助波兰临时政府训练军队,建立临时政府现代化的运行机制,并且提供可贵的金融帮助。
    这一切,都让玛丽居里夫人感激涕零,纵有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出内心激动之万一。
    “圣上,这廊厅里九月风寒,不能久吹,微臣冒昧进谏,请圣上移架宫内才是。”皇室秘书处副处长梁如浩神情恭敬的禀告。
    李福寿将深邃目光从远处收回来,将手上的信件递给他,吩咐道;“以我的名义回一封信,多以嘉勉。”
    “微臣遵旨。”
    “走,进去吧。”李福寿掀开腿上的羊绒毯,站起身来向宫里行去。边走边问道;“帝国大学物理系中,跟随玛丽居里教授做核物理研究的华人科学家有多少?”
    “回圣上的话,居里夫人培养出来的华人核科学家已经有27人,其中19人都是可以独立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的物理学家,分布在帝国各理科大学中,目前依然跟随在居里夫人身边做研究的科学助手和学生有11人,其中8名华裔。”
    “哦,让他们好好学。”
    “微臣遵旨。”
    交代完这件事情,李福寿便不再关心了。
    科学上的事情欲速则不达,也不是多投入资金,便能够提前拿到科研成果,只是增加了更早一步实现科学突破的可能性。
    帝国大学的物理学科和数学学科都是重点基础学科,项目多,科研资金充沛,其核物理研发实力在全球属于顶尖行列。
    重水几乎是伴随着氘的发现而被人所知的,12年,华裔核物理学家杨志前在实验中率先发现了氢的同位素氘,之后,他也因此获得了15年的斯特拉化学奖。
    杨志前教授就是居里夫人早期的得意学生之一,耳闻目睹之下,培养出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凭借杰出的科研成果成为帝国内顶尖核物理学家之一。
    当今时代
    制备重水的方法简单而粗暴,就是电解水法,人们发现生产化肥的工厂废水,就是制备重水的很好原料。
    第一代重水工厂就是与化肥企业秘密合作,利用生产废水,设计专用设备制备重水,即将投入使用中。
    根据设计,将具备年产200公斤重水能力。
    若上述设备经过验证可行,帝国科学院将设计建造产能更大的重水工厂,以满足进一步科学实验的需求。
    制造威力巨大的末日武器,就需要重水来作为原子核裂变反应中的减速剂,作中子的减速剂,也可作为制重氢的材料。
    当今世界的科学前沿领域,已经提出了核能的概念,而制造和运行核反应堆也少不了重水,需要重水作为中子的减速剂使用。
    后世制造一颗武器级核弹,至少需要15吨以上的重水,
    可以说,在这条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