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澳洲风云1876-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令8便士,并承担违约赔偿300英镑,合计每人需支付990英镑9先令8便士。
缴纳上述款项之后,可以任由二人自行离去,否则将会将二人告上法庭。
这下何世勋和李德彻底傻了眼,他们没有想到竟然欠下了近乎天价的账单,从远东前往欧洲的巨额船票和吃穿费用,以及游历欧洲期间,随行护卫和马车以及衣食住行等等开支耗费竟然如此巨大。
可是后悔已经迟了,昆士兰伯爵先生曾经给过他们机会,可是这两人依然一意孤行,和解的大门彻底关闭了。
一个自以为是,一个色迷心窍,欲壑难填,都是不值得继续培养的人才。
何世勋接到最后通牒之后已经傻眼了,他在欧洲举目无亲,更不可能拿得出如此巨额费用,在阿尔卑斯大饭店里枯坐一天,连肠子都悔青了。
李德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便去找德国寡妇,谁知这个女人根本没有听她说完,便放出两只凶狠的德国牧羊犬赶人,若非随行护卫出手,李德差点被当场咬死。
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欧洲严苛的法律制裁。
第122章欧陆局势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邻靠于波罗的海的基尔湾一直是德国主要的海军基地,也是德国的造船业中心,著名的霍瓦兹海军造船厂就坐落于此。
在一片湛蓝色的海湾中
霍瓦兹海军造船厂占据了很大的地方,高耸的厂房屋脊是显眼的铁锈红色,在蓝天白云下分外显眼。
海面上舟船往来不断,白帆点点,大群海鸥喧嚣着在临近海面的天空盘旋,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霍瓦兹海军造船厂码头上,停靠着几艘等待维修的大型铁甲战舰,高耸的桅杆刺向天际,庞大的船身泛着冰冷的钢铁光泽,船身上巨大的铆钉展现出坚不可摧的气势,令人望而生畏。
停靠在里侧的是铁甲战列舰“德意志”号,排水量8939吨,主要武备有8门254mm炮,是1874年9月下水的新锐战舰,单螺旋桨,使用的依然是老旧的卧式单膨胀发动机。
德意志号是一艘强大的中央布置炮舰,主要武备都集中在中部的装甲箱体内,巨大的炮座让人看得头皮发麻,发射的重型穿甲弹能够撕裂任何敌手。
此次进入霍瓦兹海军造船厂,德意志号将进行大幅度的改装,重点是改装老式的架退式主火炮,用战斗桅代替了原来的帆具,以适应当今时代铁甲战列舰取消桅帆的潮流,摸着大不列颠皇家海军过河,有样学样。
停靠在德意志号外侧的铁甲战列舰“弗利特约夫”号体型就娇小多了,它的排水量只有3750吨,主要武备是3门239mm炮,是刚刚下水的新造舰,正在码头进行舾装作业。
主动力使用的是最新的三膨胀发动机,燃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加上双螺旋桨配置,使得“弗利特约夫”号可以在地中海狂飙出19节的高速,极限速度达到20。5节。
停在这两艘战舰后面的是铁甲战列舰“弗里德里希·德格罗塞”号,排水量7718吨,主要武备:4门259mm炮,船身比德意志号略小一些,同样有着前中后三座高大的风帆桅杆,用于辅助动力螺旋桨航行。
弗里德里希·德格罗塞号是1859年,基尔的皇家海军造船厂建造的老式战舰,是同一级的3艘炮塔舰之一。
该舰两座炮塔在舰中部,位于2米高的巨大装甲舷墙后面,这是该舰设计时的一大败笔,高大的舷墙阻挡了嘹望视线,埋下很大的隐患。
在易北河德国皇家海军母港,该舰与姐妹舰格罗塞尔·库尔富尔斯特号重重的相撞在一起,后者在服役后26天被撞沉。
“弗里德里希·德格罗塞”号则损失严重,被迫进入海军造船厂进行中期大修,同时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所以舱面上拆的到处都是一片狼藉,仿佛被暴力摧残过似的。
李福寿在霍瓦兹海军造船厂老板霍尔兹伯爵陪同下,参观了停靠在码头的三艘巨大铁甲舰,抚摸着冰冷的钢铁船身,让他感慨不已。
这就是当今欧洲海军强国的底蕴,随便拉出一支来,都能彻底碾压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海军,牢牢占据着绝对优势。
考察这些天来,亲自接触欧罗巴社会各个层面以及工业和农业生产,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差距太大了,大到让人心生绝望的地步。
如林的高大烟囱喷吐着隆隆黑烟,渲染了半边的蔚蓝天际,代表着蒸汽工业时代的重工业力量,在国家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英吉利国率先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紧随其后追赶,一只脚已经踏入工业化国家行列。
西班牙,奥匈帝国,比利时,奥斯曼帝国,希腊,沙俄等国业已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主体还处于农业社会阶段,这场欧洲诸强的国力竞争中已经落后了一大步。
蒸汽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进而孵育出科技,文化及军事等领域爆发性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这也是欧罗巴洲称霸世界,殖民世界的底蕴所在。
现在这个蒸汽工业革新时代
谈什么环境污染之类的虚言妄语都是耍流氓,谈什么人人平等全都是瞎起哄,说什么改变世俗力量纯属痴线,脑袋瓦特了。
唯一核心最紧要的目标,就是发展,发展再发展。
重工业力量打造坚强的钢铁骨骼,轻工业力量填充丰满有力的肌肉,军事力量打造令人生畏的铁拳,昆士兰州率先发展起来,才是正解。
没有人不会走就会跑,也不可能越过蒸汽工业革命时代,直接进入电气时代。
害怕污染环境,不发展难道静等着挨打吗?
“昆士兰勋爵阁下,您对这里的一切还感到满意吗?”霍瓦兹伯爵留着两撇精心打理上翘的胡须,这是典型的日耳曼风格。
李福寿在战舰的甲板上走了几步,用手拍了拍巨大的钢铁炮身,眼中露出钦佩的神色说道;“这里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我对德国舰船制造业有了更高评价,希望澳洲红山造船厂能够与贵方进行更深程度的合作,邀请部分资深造船技师前往澳洲,我们会支付相关的全部费用。”
“据我所知,勋爵先生在澳洲拥有广大的地盘,您为什么不订造几艘大家伙,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价格方面可以给出最优惠的条件,船厂也可以担保贷款,您会感受到来自德意志的热情和友谊。”
霍瓦兹伯爵喋喋不休的推销战艘,因为这是利润最大的军工交易,在这个时代,是所有欧洲海军强国争先恐后进入的领域。
在世界铁甲战舰市场
英国人无疑占据着绝大部分份额,毫无底线的甚至愿意把强大战舰卖给敌国,比如奥斯曼帝国,比如沙俄,比如德国,这让英国人几乎鲸吞了利润丰厚的铁甲战舰市场。
背靠着称霸七海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这些利欲熏心的船厂老板敢于把战舰卖给任何人,不怕他们翻起任何风浪来。
英国人知道,花钱永远买不来先进,买不来国家强盛。
在这里,不得不提当今世界局势。
基于英国百年以来的“大陆均衡”政策,任何在欧洲大陆冒头的强者都会遭受到打压,无一例外。
当法国皇帝拿破仑凭借着强大的陆军部队横扫欧洲时,英国人从1792年到1815年先后组织了7次反法同盟,终于把这位伟大的法国战神,两次流放海外孤岛,最终客死在圣赫勒拿岛。
起初为了对抗纵横欧陆的法国,欧洲三位最强势的君主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和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结成同盟,史称“三皇同盟”。
击败法国之后
“三皇同盟”左右了欧陆局势,同时也成为英国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办法挑动各方矛盾,最终导致“三皇同盟”的瓦解。
沙俄因为击破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的远征军,从而名声大噪,被誉为“欧洲蒸汽压路机”,无穷无尽灰色牲口大军令整个欧洲恐惧战栗,“三皇同盟”瓦解之后,沙俄成为左右欧洲局势的欧洲宪兵。
英国人怎么可能允许欧洲有这样的一位强势存在,影响大陆平衡政策,转而把目标对准了沙俄,侵略扩张政策。
于是在随之而来的几次俄土战争中,英国人或者暗中出力,出兵,出武器,甚至联合法国组成英法联军亲自登场干预,导致俄国接连遭遇惨败,即便付出惨重牺牲也无法达到原定目的。
最新一次的俄土战争在今年刚刚结束,因为英法联军的强力干涉,沙俄最终止步于涅瓦河畔,遥望着温暖的地中海只能徒唤叹息。
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令沙俄声望大减,再也不能扮演欧洲宪兵的角色,反而沦为欧洲诸强的笑柄。
这还没完
欧洲的局势向来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眼花缭乱的让人目不暇接,纵然老奸巨猾如英国人也是慢上一拍。
法国得益于拿破仑皇帝的先进建军策略,即便在波旁王朝复辟之后,亦拥有令整个欧洲畏惧的强大陆军力量,深厚的底蕴不容小觑。
此后不久,拿破仑三世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再次复辟成功,率领着法国崛起于欧洲中南部。
这还了得,第三帝国的崛起打破了欧洲均衡政策,成为英国人新的目标,随之而来不断遭受到明里暗里的打击。
这一次
英国人扶持德国皇帝威廉一世雄心勃勃的野心,正面对悍传统的敌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击败了拿破仑三世,令其不得不流亡英国,法国第三帝国因此而彻底瓦解,德国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国皇帝,从此开启欧陆五强争霸的格局。
这五强是德国,法国,沙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有人说,德国的崛起源自于威廉一世的雄才谋略,源于铁血宰相俾斯麦令人惊艳的合纵联横,源于德国军事领袖的杰出才能,源于传统的日耳曼容克军事贵族出色表现。
诚然如此,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为了得到英国人的支持,完成德国统一大业,德皇威廉一世为王储腓特烈·威廉·尼古拉斯·卡尔迎娶了英国维多利亚长公主,英德双方关系从此进入蜜月期。
普法战争胜利的结果,在1859年就已经注定。
可怜的拿破仑三世如何能够经受得住英国和德国人联手毒打,更何况英国人利用欧洲对拿破仑王朝辉煌时代的恐惧,拉拢了一大票小弟加油助威。
隐藏在幕后的大不列颠帝国纵容和支持才是最大的决定性因素,巧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段,造成法德两国水火不容的欧陆局势,完成了大陆平衡政策所想要的结果。
时间进入19世纪后期
德皇威廉一世统一了德国部分传统疆域,再次扩张的企图被无情打断了。
为什么?
因为英国人不同意,现在日益强盛的德国,成为英国人敲打的新目标,“欧洲搅屎棍”的外号可不是玩儿的,没有人敢忽略英国人的意见,德皇威廉一世也不行。
世界和欧洲的秩序由英国人主导,不能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就无法透彻了解欧洲普法战争之后的格局,只能浮于表面。
因此作出的决策往往会南辕北辙,产生致命性的错误。
十九世纪是属于英国人的时代,在进入世纪末以后,仍然无人敢质疑这一点。
眼看着彻底统一德国传统疆域的伟大理想陷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