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澳洲风云1876-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个月,福临门饭店还会带来上千英镑的稳定收益,这么多钱,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花。
大兴土木建设,将巨额资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底蕴,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掐指算来,如果加上第二批600名劳工,李福寿麾下的雇工达到1760名,这其中剔除1200名建筑工程劳工,也有560人之多。
除去30多名白人牛仔和十几名费尔巴哈…康德这样的专业人士,其他的全都是华夏人。
呃……黑奴不算在内,他们是牧场主的私人财产。
李福寿因此建立起多达200人的武装队伍,这些枪手全部都办理了入籍证明,因此欠下他一大笔钱,入籍证明都锁在牧场的保险箱里,直到还完欠债才能够拿走。
一份入籍证明需要40英镑,李福寿实际付出的不过是21英镑3便士,其他的都是他的利润。
枪手们可不知道这些,他们费尽心机凑出了多少不等的钱财,不足部分只能向李福寿借贷,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和利息。
这些举措保证了200名枪手死心塌地的跟着李福寿一条道走到黑,随时能拉出去与人硬嗑,这是他敢于胆大妄为的底气所在。
实际上
李福寿等于没花什么钱,就获得了200名枪手的赤胆忠心,这就是金钱的力量,像一个牢笼死死的锁住枪手们。
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没人知道李福寿为什么要兴师动众的修建水坝,耗费巨资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用途何在?
没人敢质疑,这一切都是牧场主的私人财产,他可以由着性子挥霍,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李福寿也不用解释,到时候自然就明白了。
从去年开始
法国,英国,美国相继建成了一系列的火力发电厂,用于照明和其他发电设施,极大的推进了社会进步和城市建设,在各经济强国掀起了一阵修建发电厂的热潮。
如今这股热潮还没有波及偏远的澳大利亚,但也为时不远了。
火力发电设备是成熟的,相对于水力发电而言,只不过是驱动力由煤炭燃烧的锅炉改成了水力杠杆,技术上不存在难度。
水力杠杆可以使用舰船级传动轴系,只需要在船厂定制就可以了,美英法德等强国都有这种高强度钢质轴系技术,实现起来很容易。
水力发电站建立起来以后,拉一根30多公里的输电线进入布里斯班,便可以撑起整个城市的照明,并顺势建立旗下电力公司。
作为第1个吃螃蟹的人,利润自然毋庸置疑。
重生人士眼界是不缺的,当手中有尽情可以挥霍的金钱,两相结合便会渐变得极为可怕,处处走在潮头的最前沿。
有了充沛的电力,钢铁厂,造船厂,奶粉厂,毛纺厂,印染厂,食品加工厂,罐头厂都可以顺势建立,将牧场的初级资源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以后远销海外。
生产能力极大的提高之后,整个昆士兰自制领乃自于澳大利亚,都会成为红河谷牧场的初级原料提供地,被迫接受工厂的压榨。
你可以傲慢,尽情秀白人的优越感,前提是要承受大量农副产品腐烂在地里的代价,明明拥有大量优质土地却无法扩大生产,无法转化为金钱收益,只能做一个衣食不愁的农场主,为女人和孩子购买昂贵的巴黎款式衣裙要考虑再三。
否则,必须要低下高傲的头颅,软化立场,恳求成为红河谷牧场的稳定原料供应商,接受红河谷牧场苛刻的定价和盘剥。
现实就是这么严苛,掌控了工业生产和跨洋贸易,红河谷牧场就扼住了经济的咽喉,决定千万人的饭碗。
这将极大的扩展李福寿的话语权,影响力从华人族群扩展到白人牧场主乃自于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李福寿的内心:
这是一个五年规划,红河谷牧场因为拥有优良的铁矿资源和煤矿资源,还有便捷的河流交通条件,将会作为整个计划的核心基地来建设。
红河谷水库电站就是关键的第一步,整个发展计划的起始点,一切的规划都将依托发电站这个基础设施进行。
这关系到李福寿深远的谋划,是整个广阔蓝图的基础工程,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些天来李福寿想的很多,命运是在一个个交叉口做出的选择组成,仿佛有不可思议的魔力推动人前进。
刚下船的时候,李福寿再乐观也没有想到短短的时间内,便能开创如此宏大的局面,实在超出所料。
开设福临门饭店后,他灵机一动想出钢制饭盒的主意,让饭店一跃爆红,成为唐人街华人餐饮业翘楚之一。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渣打银行,在银行见到凯斯特纳经理,得知可以入手红河谷牧场,可以说是改变李福寿命运的真正起始点。
而苦于资金不足,迫不得已参与华人入籍证明交易赚取急需的资金,则是另一次飞跃的开始。
从此以后,李福寿的事业在空中接力腾飞,一发而不可收拾,终于开创了如今的大好局面,恢宏的让人激动不已。
抚今忆昔,有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在慢慢发芽成长,潜移默化改变李福寿性格的同时,也会改变更多东西。
亚马逊丛林里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一个月后在太平洋中部形成一股飓风,影响整个北美地区的气候。
第14章中途遇袭
从红河谷牧场前往布里斯班的蜿蜒道路上
4匹高大健壮的夸特马拖动着沉重的防弹马车前行,坚固的加重钢制车辆碾压在碎石上,瞬间将其粉碎。
这是从美国进口的防弹马车,常用于西部蛮荒之地银行及邮政贵重物品运输,防止被层出不穷的牛仔和盗匪抢劫,车厢宽大而舒适,位于前部的旋转炮座上,赫然摆放着一杆模样狰狞的武器。
这是美国机械师理查德·杰丹·加特林于1862年发明了手摇式多管重机枪,一共有9根闪亮的枪管。
加特林把九根枪管并列安装在一个旋转的圆筒上,手柄每转动一圈,各枪管依次完成装弹、射击、退壳等动能,是这个时代的大杀器。
一个熟练的射手,每分钟可发射400发子弹。加特林机枪是世界上第一支可应用于实战的成熟机枪,在美国蛮荒动荡的西部各州,广泛应用于银行和邮政公司护卫马车。
完整的一套马车及附属加特林机枪,需要117英镑6先令,北美厂家还附送车夫座下两杆滑膛枪和全套皮质马索具,附送厚厚的北美熊皮垫。
这个价格贵吗?
何止是贵,简直是极其昂贵。
普通的左轮手枪2先令12个便士就能买到,一杆最新式的英制斯宾赛后托式步枪所需不过7先令10便士,大量购买还能优惠,附送子弹。
贵有贵的道理
不说其他的,加特林重机枪单论枪管就有9根,并且需要这个时代最精密的加工工艺和最好的钢材,加上旋转底座整体重量超过1180磅。
所花费的成本远超一门六磅炮,绝非9杆步枪的简单叠加。
其次,防弹马车的重量就很可观。
防弹马车所用的高渗碳硬质钢属于铁甲舰防弹钢片,减震弹簧,车辕和车轮车轴都是加重型的,能够应付战马的狂野冲击并且狠狠的碾压过去。
如此沉重的车厢外面蒙上一层漂亮的北美枫木板,雕刻出精美纹饰,重量是普通马车的三倍之多,需要4匹健壮的夸特马才能够牵引。
虽然道路崎岖不平,但李福寿坐在马车里感觉不到颠簸,不得不惊叹北美厂家在马车减震方面的扎实功底,确实非同一般。
除了马车上的5名荷枪实弹的护卫枪手,随行还有16名骑马枪手,全都是一支短枪一支马枪的配置,黄橙橙的子弹带交叉胸前,将马车保护的十分严密。
李福寿此行是前往布里斯班与昆士兰州移民署长官韦克斯福德先生见面,商讨下一步的合作。
马车里携带着200多份入籍申请和大量现金,在福临门饭店总部还有更多的入籍申请,积压在手上的事太多,必须得放下红河谷牧场的工程跑一趟。
马车前行约10余公里远,脱离了红河山谷进入一片茂盛的丘陵地带,两边零星的高大乔木绿意盎然,隐隐能够听到布里斯班河水奔涌的波涛声音。
忽然间,密集的枪声响起。
走在最前方的三名枪手猝不及防,被不知何处飞来的密集子弹打中,身上立马血花喷涌一头栽下马来。
强壮的夸特马被子弹射中,悲鸣着翻滚扑倒,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翻卷起大片尘土。
“敌袭,敌袭……”
坐在马车驭手旁边的南怀玉见状目眦欲裂,大吼着从屁股底下的车座里拿出长枪,抬手“呯呯”放了两枪,高声喊道;“狗娘养的,快压制前面的匪徒,我们加速冲过去。”
驭手奋力的一甩鞭子,打出响亮的鞭花催动驭马加速。
这一瞬间
夸特马四蹄翻飞奋力疾驰,拖带着沉重的车厢高速前进,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随行护卫的枪手不需要多说,纷纷抽出马枪与丘陵地带的匪徒对射起来,两个腿紧紧的夹着马腹飞驰,不时俯低身子躲避子弹。
在枪林弹雨中,又有几名随行枪手中弹倒下。
相对于早有准备的匪徒们,暴露在外的随行枪手无疑处于劣势,只能俯低身子与对方对射,加速冲过危险地带。
在付出重大伤亡后,枪手们护卫着马车终于冲过伏击圈,却没有摆脱危险。
后方的丘陵地带涌现出大批的匪徒,乍一看上去不低于60人,茂密的树丛中,不断的还有匪徒涌现出来,正骑上马挥舞着手里的枪狂追而来,乱糟糟的举枪就射。
这是一次早有预谋的大规模伏击,一行人凶多吉少。
“啊……”一声惨叫
马车后方奋力射击的一名护卫枪手身中数弹,从马车上重重的摔落下去,后方的骑士连忙策马避开。
子弹穿过木制板敲打在坚硬的钢制车厢上,发出沉闷的“噗噗”声音,宛若充满恶意的催命符一般。
李福寿脸色阴沉的从观察口看了下,沉声命令道;“南怀玉,命令在后面掩护的手下全到马车前方来,让马车替他们挡一挡子弹,要不一会儿人全打光了。”
“少爷,马车太重跑不快了,必须有人在后面掩护,迟滞匪徒们的追击。”
“照我的话去做。”
“哦……遵命。”
得到命令的护卫枪手们,几乎在必死之局中又看到了生的希望,伏在马背上奋力的驱赶马匹冲上来。
他们一个接一个的窜入马车前方,后方射来的子弹被庞大的马车厢挡住,安全性大大增加了。
这样做有利有弊,虽然安全性大大增加了,可是护卫枪手也无法对追击的匪徒们产生威胁。
匪徒们更加猖獗起来,索性撒开腿狂追起来,嘴里面高声的怪叫不已。
双方一追一逃
马车厢上的枪手奋力回击,不停的将追赶的匪徒射下马来,双方互有伤亡,转眼间6~7公里过去了。
后方的蒙面匪徒五六匹马并排疾驰,手枪发射的密集弹丸让伏在马车厢上的枪手抬不起头来,匪徒们狞笑着一步步追近,眼看距离马车只有十几米远。
有性急的匪徒已经把左轮枪插在腰上,双脚站立在疾驰的马背上准备跳帮,抢占装载大量现金的马车厢。
就在这危急时刻
马车厢上铺盖板打开,一台模样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