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每月跨洲运输7000人规模计算,每艘客轮两个月运输一个来回,广济堂下属航运公司需要增购客轮,维持不少于12艘的船队规模,再加上煤炭消耗,船舶折旧和人员开支,每个月就需要3。85万英镑,一年便是超过46万英镑的巨额开销,这还没有加入其他费用。
    伴随着仁慈育才学校数量的急剧增加,教职工队伍及运行成本同样也在增加,这又是一大块支出。
    更何况红河谷投入到各乡镇的建设,每个月的花费金钱数以百万英镑计,一年就是上千万英镑。
    火热建设的松江镇,北仑镇,莫尔兹比镇,查亚普拉港,每个月的投资多则十几万英镑,少则四五万英镑,南方珍珠链农牧小镇每个月少则数千英镑,多则上万英镑投资,如今还有昆士兰东北部数十座乡镇需要陆续投入,松江水库,双子城复线铁路等大工程需要持续投入。
    笼统计算下来,每个月的基建开支最少也是上百万英镑的规模,这笔钱省不下来。
    这些地盘要么是昆士兰伯爵大人的领地,要么最新开发的势力范围,税收全都归入红河谷,当然是他这个大牧场主掏腰包。
    因此昆士兰伯爵大人是赚钱大户,花钱非常凶猛,同样也是贷款大户,在汇通银行贷款超过300万英镑。
    凯斯特朗先生私下里帮着盘点一下家底,赫然发现昆士兰伯爵大人年入上千万英镑竟然入不敷出,真是奇哉怪哉!
    汇通银行的兴衰,切实关系到凯斯特纳先生的自身利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凯斯特纳先生终于找到了一季报当面汇报的机会,苦口婆心的劝诫伯爵大人少花一点钱,最起码能省则省,千万不能过度借贷。
    李福寿能够理解他的担忧,若凯斯特纳先生知道,他已经在英国普斯茅斯海军造船厂一次性订购四艘海鸥二型远洋巡防舰,一次性又花了41万英镑,估计当场能够惊到嗝屁朝天。
    “咳咳……事实上,我是希望能够在汇通银行再贷出一些钱来,因为有些急需用到的地方。”
    李福寿的话惊的凯斯特纳目瞪口呆,有些胆战心惊的问道;“尊贵的伯爵大人阁下,汇通银行的头寸也很紧啊,如果是不超过200万英镑的话……”
    “那我就省着点用,差不多还需要贷380万英镑,好在这笔钱不是一次性要拿出,你先给我准备个100万英镑就行了,到了下个月,肯定还要再准备100万英镑……”
    李福寿自顾自的说下去,却惊讶的发现凯斯特纳先生没有回应,转头看过去,发现这守财奴的嘴唇已经开始哆嗦了。
    汇通银行若再借出去380万英镑,那么超发的比例还要增加10%,就是超发52%。
    凯斯特纳先生感觉到眼前一阵阵的发黑,心脏狂跳不已;上帝呀!敢情我今天说那么多劝诫之言,大人竟然一句都没听进去。
    李福寿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说道;“怎么了,有困难吗?”
    凯斯特纳先生哪里敢说有困难,他觉得喉咙发干,语气涩然的回答道;“伯爵大人,真的不能够少用一点吗?”
    “嗯,明年吧,明年尽量做到收支平衡,今年肯定是不行的,而且这笔钱你要给我尽快准备出来,我有重要的用途。”
    啥用途李福寿也没有细说,只是随口吩咐了一句。
    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否则请你卷铺盖滚蛋。
    “如您所愿伯爵大人,汇通银行会尽快准备好资金。”凯斯特纳先生语气艰难的回答。
    “那就好。”
    李福寿端起了茶杯送客,看着凯斯特纳有些佝偻的身影离开,心中不由得暗自发笑。
    肉埋在碗里,没必要让你知道。
    双方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永远不要忘记凯斯特纳是英国人,否则一定会死的很难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凯斯特纳仅是汇通银行经理,了解的也仅仅是汇通银行这一块业务,并不清楚昆士兰伯爵大人到底有多少钱?每年明里暗里收入多少?
    这本帐只有李福寿一个人清楚,他的手里有城市乡镇税收,红河水库截留利润,汇通银行利润,麾下各厂矿企业利润(包含金场),租赁收入(城市老板的特权),国际贸易利润等几大块收入组成,一年的收入何止千万英镑?
    他需要给外界造成一种错觉,虽然昆士兰伯爵大人非常能赚钱,但是同样花钱如流水,债台高筑,是个不懂得理财的暴发户。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李福寿没有必要给凯斯特纳解释,甭管他怎样理解,反正这380万英镑要拿出来
    在英国订购的军舰需要支付部分资金,香格里拉岛水警区的扩军需要资金,准备枪支弹药和火炮需要资金,一旦冲突爆发,更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若发生冲突或者演变成小规模战争,战士们步枪里要有子弹,战舰需要充足的炮弹供应,还要准备充足的后勤辎重,所需消耗的武器装备就是个无底洞,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不打仗当然最好啦,耗费巨资囤积的武器弹药就地转为储备,成为红河谷积累的底蕴,这种情况不能算是浪费。
    作为上位者,绝不能抱有丁点儿侥幸心理。
    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伦敦干预上,荷兰殖民者或许不敢动武,或许荷兰人自己就怂了,或许一切都是杞人忧天,啥事儿也不会发生。
    万一天不遂人愿,冲突爆发后战士们没有子弹,没有后勤,没有强有力支援,输掉的可不仅仅是一场战争,而是香格里拉岛兴许再加上红河谷牧场。
    墙倒众人推
    甭看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宛若烈火烹油,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李福寿输不起,他不但得提防荷兰人,法国人,德国人和美国人,还得小心提防英国人,防止英国人在关键时候背后插一刀。
    红河谷华人势力在澳洲发展得如火如荼,那些顽固的英国保守派,难道就一点都看不见吗?会任由事态向着有利于移民群体的方向发展吗?真的会顾及到昆士兰伯爵的贵族头衔吗?会任由华人做大吗?
    只怕未必,也许他们只是在等待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
    大不列颠国可是玩弄阴谋诡计的行家里手,在这一方面臭名昭著,“欧洲搅屎棍”的名声绝非白来的,其间掺杂着无数法、德、俄、意、荷、西班牙、奥匈帝国等欧陆强国的斑斑血泪。
    只要昆士兰伯爵露出虚弱的下腹部,便冲上来狠狠的插上致命一刀。
    对于这一点,李福寿深信不疑。
    也许应该设计一个圈套,让那些躲在暗处的人跳出来,就像爱德华议长一样暴露在阳光下。
    细长手指轻轻的敲打着桌子,李福寿嘴角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


第170章盘点家底二(毛纺产业篇)
    时间进入5月份
    1880年各项财报汇总,上一年度各项国际贸易往来收入,企业应得受益分红,税收,租金全都核算完毕,百川归流一般的汇集到案前。
    数据是惊人的,一连串巨大的数字后面蕴含的是丰厚的利益,深刻影响了澳洲当前的局势和未来的社会走向,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以澳洲支柱性的产业毛纺厂为例;
    四年半之前,职工数量6700人的毛纺厂,每年产生的销售利润约50万英镑左右,人均创造利润约80英镑。
    发展至今
    红河毛纺总厂拥有位于朱雀市的毛纺一厂,二厂,三厂,位于松江镇的毛纺四厂,位于北仑镇的毛纺五厂,在职职工达4。55万人,1881年创造纯收益673余万英镑,人均创造利润达149英镑2先令,规模和效益双双实现大幅度攀升。
    如今,位于松江镇的毛纺七厂,北仑镇的毛纺六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正式投产以后,将会带来更为丰厚的收益。
    从人均创造利润80英镑到如今的149英镑2先令,毛纺总厂几年间的变化,折射出红河谷麾下企业发展的缩影。
    作为红河谷轻工业界的龙头企业,毛纺总厂经过数年发展和科技创新,劳动生产率和职工技能娴熟度大大提高,是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
    原料羊毛价格连续七个剪羊毛季(每年四次)一直都维持低位,极大的减少了毛纺总厂原料开支,出口到欧美市场的纯羊毛毛线产品价格坚挺,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毛纺总厂的议价同样在提高,成为利润率大幅上升的另外一个重要契机。
    事实上
    红河毛纺总厂在澳洲已经形成了类似卡特尔垄断企业,高速发展的毛纺织企业不但消化了红河谷的巨量羊毛原料,也消化了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甚至南澳洲的羊毛原料,主导了澳洲羊毛市场价格话语权。
    一切买卖听凭自愿,嫌价格低你可以不卖。
    羊毛价格持续低迷,南方各州的白人牧场主没有可能抗拒羊毛垄断卡特尔的残酷压迫剥削,近两年来有1000多家私人牧场纷纷破产,更多的牧场陷入经营困境之中,在看不到光明的黑暗隧道里苦苦挣扎。
    这是南方各州马匪强盗层出不穷,社会治安愈加混乱不堪,趋于恶化的根本原因。
    大量走投无路的白人牧场主和失业牛仔纠集在一起,用暴行发泄心中的不满,各种恶性案件层出不穷,令南方各州的皇家骑警疲于应付。
    事实上,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红河谷在用这种强势的态度对抗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对其施加巨大压力,迫使南方各州同意沿海铁路南延线方案(自北仑港向南方一直抵达墨尔本)。
    极少有人能够站在整个社会分工的角度,看待羊毛垄断卡特尔的弊处,这是资本初级发展阶段人们眼光的局限性,认为存在即合理。
    即便偶尔有这样的正确声音冒出,很快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消失不见,消失在沸反盈天的舆论大潮中,或者不慎死于非命,或是找到了更为丰厚的工作,或者明智的紧紧闭上了嘴巴。
    在资本主义积累初级阶段,每个毛孔都渗透出肮脏的血液,羊毛垄断卡特尔自然也不可能避免。
    作为澳洲支柱性产业之一,整个羊毛利益链条上,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上百万人的就业和收入,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体系。
    从南方各州白人开设密如蛛网的羊毛收购站开始,从马车运输到轮船运输,从码头装卸人员,仓库从业人员到贸易商,从维持治安的皇家骑警和镇长,税收专员,政府职员等等,以及他们身后的家人,这个群体总数量达到十几万人之众,都是羊毛利益链条上的一份子。
    出于自身利益所致,羊毛收购商当然希望原料价格越低越好,贸易商同样如此。
    这股势力结合垄断价格话语权的红河谷羊毛卡特尔,只要轻轻的一压,整个澳洲的羊毛价格便应声而倒。
    受到损害的是包括红河谷在内的广大农场主,牵扯到近30万人口,全都成为被剥削和压迫的群体。
    以红河谷牧场为例,麾下从事牧业的人口超过7。7万人,大多数都是来自大陆的移民人口,需要通过三年免费劳动偿还移民贷款,相应的成本比雇用白人牛仔低得多。
    即便如此,红河谷牧场一年整体亏损依然超过13。66万英镑,是难得全行业亏损的部门。
    红河谷牧场内的务工人员属于雇用工,是否亏损与他们关系不大,考核的指标是人均羊毛产量,利润率不在其内。
    问题在于
    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