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澳洲风云1876-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昆士兰独特的海军需求,“青龙”号重巡洋舰首先追求的就是高航速,大航程,注重官兵远洋航行的舒适性,所以每一位水兵都有一张自己的床铺,在当今时代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由于该舰充裕的排水量,所以重甲防护达到并略微超过万吨级战列舰水准(大英帝国一等铁甲战列舰标准),并且采用水线下多隔层抗沉设计,防御力惊人。
唯一不足之处是3座280毫米双联装主舰炮口径严重偏小,火力偏弱,这成为当今欧洲各强国舆论调侃的槽点,被英国《泰晤士报》称作是“落后时代的可怜虫”。
德国人调侃这是“巨舰扛着小炮”,显示出“昆士兰人谨小慎微的心态,或者干脆只是想少花点钱”。
这样的主炮口径装备确实不容于时代潮流,显得格格不入。
要知道;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一级战列舰主炮口径普遍已经达到340毫米,德国略逊一筹,5000吨以上主力战舰火炮口径普遍305毫米,海洋争锋讲究的是大舰巨炮,命中一发即给予敌人重创。
德国出口满清国的“镇远”和“定远”两艘7600吨战舰装备的就是双联装305毫米重炮,前后各一座。
英国排水量440吨的伦道尔浅水重炮舰装备的就是一门280毫米重炮,除了炮管短一些,没有更先进的液压复进技术和半自动液压装填技术,其他的“青龙”号重巡洋舰主炮别无二致。
但是,“青龙”号重巡洋舰真的这么逊吗?
在海域广阔的南太地区,青龙号重巡洋舰是可以排入战列线进行对轰的狠角色,由于采用新型液压复进技术,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倾泻更猛烈的火力。
主炮口径比他大的没它跑得快,主炮口径比它小的没它装甲厚,这是一款标准的远洋运输线游击舰,在战时会对敌方运输线形成严重威胁,同样对包括二级和三级铁甲战列舰在内的护航舰只形成严重威胁。
在红山造船厂船坞内
可以看见两艘巨舰正在建造中,一艘稍大一些,是为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登基50周年献礼,建造的万吨级“威严”级三艘后续舰之一。
一艘稍小一些,是“青龙”级重巡洋舰的第二艘姐妹舰“白虎”号,同样是8800吨级重巡洋舰,因为舰艉增设了两艘160吨火炮快艇,预计建成后排水量将超过9000吨。
看着江北一字排开的造船厂高大的厂房,李栓柱心中涌动着自豪的情绪,耳边回响起校长大人在军事会议上的战略论述,心中深以为然。
昆士兰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将昆士兰工业制成品远销到世界各地,建立起轻重工业并举,特色农牧业为基础的外向型经济体,参与国际竞争。
围绕这一政策核心
军队建设将以海岸警备队扩张为主,重点建设“拳头部队”(包含4艘“青龙”级重巡洋舰,六艘2200吨海鸥二型改)为主的机动舰队,重点建设以“蚊”级巡逻艇为主的海岸巡逻舰队,在看好门、守好家的基础上威慑敌人,保护远洋运输航线,维护昆士兰对外利益。
国民警备队现阶段任务以防御为主,苦练内功,严明军纪,震慑并制止任何南方分裂势力行动,维护澳洲统一大市场利益。
“少校先生,这里的工业化程度真是让人惊奇,自从离开法国马赛港之后,我还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看见过如此多的现代化船舶。”
“夫人,澳洲盛产铁矿和金矿,具有发展钢铁制造业的先天条件,造船业就是代表性产业。”
“哦……没劲儿,看着这些没有一点艺术性的冰冷大家伙真是让人扫兴,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浪漫的诗歌和艺术,优美的旋律以及薄如蝉翼的丝织品,他们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女人发出咏叹调一样的感慨,李栓柱不动声色的皱了下眉头,但是却顺着她的口气说道;“我同意您的观点,夫人,蒸汽工业带来的机器产品粗暴而直接,远没有精巧的艺术品和纺织品那么吸引人。”
“哦……天呐,您也这么看?”
“正是如此。”
李栓柱的回答引起索菲亚夫人的强烈好感,她开始滔滔不绝的埋怨丈夫弗朗索瓦缺乏情趣,整天沉迷于油污的机械造物,简直让人难以忍受云云。
从她的口中,李栓柱知道弗朗索瓦先生正是重型拖拉机设计师之一,目前在龙锦公路上实验通用公司的新型拖拉机产品,已经有数月之久了。
显然,若是愿意的话,这可能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李栓柱对此兴趣缺缺,随着客轮进入繁华的红河谷市范围,很多旅客陆续的走到船舷边欣赏岸上鳞次栉比的高楼景色,这其中也有不少军官。
李栓柱的目光瞥到段祺瑞和其他几位熟悉的军官,于是便歉意的笑着说道;“抱歉夫人,今天和您的谈话非常开心,但是我不得不离开了,我的同伴可能有点事情要谈。”
“是那些军官吗?”索菲亚回首看见几位年轻的军官,双方远远的颌首致意,显得极有礼貌。
“是的。”
“那好吧,今天是一次愉快的聊天。”
“我也这样认为,失陪了,夫人。”
李栓柱微微欠身施礼,然后离开栏杆边大步迎向同伴,简单打了声招呼之后,便把段祺瑞扯到一边去。
“栓柱兄,有事吗?”段祺瑞嘴角噙着笑意,目光有意的看向不远处一抹倩影。
就差恭喜李栓柱交上了桃花运,真是事业美人双丰收。
这种事在华裔中虽然不多,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前任副州长兼移民署长韦克斯福德先生就有十几位漂亮的情人,日子过的荒淫奢靡,这几乎是众所皆知的事情。
“咳咳,别瞎想。”
李栓柱略有些尴尬的干咳两声,他并不觉得自己有魅力吸引女人,也没有进行一场风花雪月浪漫邂逅的打算,反而神情严肃起来说道;“通知一下安全处的人,对这个女人进行一次暗中甄别,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同伴和意图?”
“哥,没这么严重吧!”段祺瑞有些傻眼了。
“那就算防患于未然吧,毕竟龙门警备区辖地非常敏感,我们这些军官脑袋里都要有一根防范的红线,别整天想着天上掉馅饼的那些好事儿,我从十来岁出门讨饭起就压根儿不相信。”
“那……会不会是这个洋婆子对你心存好感?”
“扯淡呢,我长这么大,就没有受到一个大家小姐和女学生青睐,忽然来个洋婆子说有好感,而且男人还几个月不在家,可能性无限接近于0。”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好像有些问题,客轮上就有安全处的人员,我马上通知他们。”
“行,尽量暗中调查。”
“我知道了。”
第395章再造北部新松江
客轮从青龙市前往松江市的航程历时两天两夜,期间李拴柱多次与索菲亚夫人接触,能够感觉到这个女人热情有加,愈发相信自己的判断没错,这个洋婆子怀有目的接近自己。
安全处的暗中调查没什么结果,但是他们会持续跟进。
抵达松江市后
李栓柱和一众参加中高级军官培训的同事率先前往黄埔陆军官校报到,分配宿舍,领取生活用品,等待所有人到齐之后便开始6个月紧张的学习生活。
至于这一段艳遇,他早就抛诸脑后了。
3月底
来自伦敦的大英帝国殖民部调停小组姗姗来迟,第一站便抵达悉尼,由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方面接待,并进行相应的调研和调停工作。
殖民部调停小组把第一站选在悉尼,李福寿对此不置可否,也没有兴趣跑到新南威尔士州看那些人的脸色,只是派遣吴墨舟先生为私人代表,共同参与联合小组工作。
李福寿知道;
指望来自伦敦的旧官僚秉持一颗公心纯属做梦,这在100年后也做不到,每一个来自伦敦的官僚都充满了傲慢与偏见,带着极大的优越感审视殖民地,以白人利益优先。
不过这没关系
殖民部大臣格列佛勋爵先生已经接受了来自昆士兰的善意,想必调停小组的各位官僚先生同样会如此。
自古以来金钱开道无往而不利,李福寿深信这一点。
眼下最重要的是全面建设工作,从昆士兰州北部到婆罗洲,从清水河流域到锦鲤矿务局,在白虎制币厂源源不断的金钱支持下,深入建设大幕已经全面拉开了。
昆士兰北部,青岛镇。
这里已经变成一处大工地,在峡湾环抱的海湾内部,上千名建设工人正在沿着海岸线修建防波堤,建设永久性水泥混凝土码头栈桥,到处都是一片热闹的建设场景。
两山夹峙的狭窄通道被炸药拓展开,山体上露出大片大片灰白色岩体,一条通向青岛镇的宽阔大路已见雏形,炸山取下的不规则岩石用于修建堤坝和码头,石子,石灰用于铺路,片石用于修建房屋,半点也不浪费。
在原本仅有一条小街的青岛镇上,拓展出了更大的面积修建仓库区,商业区和住宅区,远方划出的一大块地皮用于修建毛纺厂为主的轻工业区。
如今这片大工地到处人头攒动,拖拉机和马车运载着堆满的货物往来其间,发动机的轰鸣伴随着人喊马嘶,当真十分热闹。
在镇口的一个工棚里
青岛镇长李思远和麦克老爹,赵启山一众人等头上戴着澳洲特有的宽沿牛仔毡帽,聚在一起商讨着青岛镇建设方案,讨论的相当热烈。
麦克老爹是原松树镇长,最早跟随伯爵大人的白人之一,也是青岛镇周边最大的私人牧场主,号召力不同凡响。
他被邀请为青岛镇建设顾问,为建设家乡出谋划策。
由于在中央大街连环刺杀案中的见义勇为表现,“菜刀4人组”的赵启山,麦广田,马力民和陆强被授予“荣誉好市民”称号,是相当高的荣誉。
这是由警务处推荐,昆士兰州自治公署严谨选拔并经伯爵大人批准的荣誉称号,每年颁授不超过10人,可以看作是太平绅士的弱化版,拥有招集民众维护本地治安,维护营商环境,评议政府建言献策的权利,俨然成为青岛镇私人牧场主中的领袖群体。
他们这几人同样是青岛港小股东,因而在这一轮建设热潮中各自担任重要角色。
赵启山是青岛港董事,港区建设筹备组副组长,麦广田是青岛镇道路建设组副组长,马力民是治安组长,陆强是后勤组长,统一归属青岛镇筹备扩建指挥部领导。
而这个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一职,则由青岛镇长李思远担任,副总指挥由红河谷实业总公司派遣的代表何家山担任,另一名副总指挥来自于十九世纪联合航运公司,名叫王海洋,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建设指挥者,他同时担任港区建设筹备组长,是赵启山的直属上级。
十九世纪联合航运公司是建设青岛港的大股东,伯爵大人通过对该公司和红河谷实业总公司注资,用于对昆士兰北部大开发提供强有力支持,并且通过这一轮大规模注资,进一步提高对下辖直属公司的股权占比。
市场的事情交由市场解决,是昆士兰一贯的方针。
工棚里,热烈的讨论正在进行中……
镇长李思远目光锐利的扫视了一下众人,举起手中的小棍在规划图上指指点点说道;
“诸位先生,根据州自治公署规划;
青岛镇在未来5年内,将会建设成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