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般来说
    千万年淤积了无数草木腐叶的低地沼泽地区,营养物质极其丰富,开垦出来就是最好的良田,亩产量比一般的田地高上许多。
    码头建设组则开始拓宽加固简易木质栈桥,内河码头建设比海港码头建设简单的多,不用担心海潮和海边酸雾侵蚀,加固的木质栈桥可以用上许多年。
    重点是拓宽加固以适应安装码头调运设备的需要,栈桥上要留出充足的空间,给予马车,牛车和拖拉机往来运输便利,加厚木板就足以满足需要了。
    关键是码头建设组要在港区建设库房,以适应后期源源不断增加的物资需求,不管是面粉、粮食还是其他物资,都需要良好的储存环境,堆放在帐篷里不是长久之计。
    勘测组兵分几路,向东、向西、向南深入到丛林中,他们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为烧荒组规划下一步烧荒地区,进行有序的烧荒工作。
    一方面要勘测桥梁,道路地形,为下一步建设桥梁和道路打好基础,这也是申请建设经费的主要依据。
    另一方面则是要规划村庄,为移民迁入提供依据。
    打个比方;
    玉衡镇计划6月份陆续到达2000名移民,那么按照平均400人一个行政村计算,最少要规划出5个村级规模的开垦地区(森林和难以开垦的山地除外)。
    要不然等到移民抵达,没有合适烧荒过后的土地能够开垦,难道就白白养着吗?
    这可是2000多人,白养一天要花多少钱?
    一旦出现这样的严重失误,可以说是玉衡镇建设指挥部的严重失职,同样也是勘测组的严重失职,这会在履历上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关系到今后升职,加薪和发展,没有谁敢于掉以轻心。
    所以,勘测组是由建设指挥部两名副指挥带队,每一队都有20多名武装民兵随行护卫,各种防范热带疾病的药物准备充足,先一步深入丛林中进行勘测。
    玉衡镇的一切都在有序推进中,清水河流域七星镇开发计划进入到高速大发展的中段,如今红堡财力充沛,资金和人才的重点倾斜大大加快了区域开发进程,呈现出齐头并进火热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402章清乡
    在河湾码头上
    第二批移民和物资已经抵达,这一批移民有1000多人,同行还有大量的粮食,面粉,茶叶和数千只鸡鸭鹅,200多头大肥猪,4台码头装卸机械以及20台拖拉机。
    在大肥猪凄厉的惨叫声中,新移民满怀憧憬的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放眼看去四周一片葱郁青翠,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草木的芬芳,让人心醉。
    玉衡镇的建设开发按照既定的步骤展开,进入到火热大建设中去,未来美好前景值得期待。
    婆罗洲
    塞穆达
    这里是中加里曼丹省重镇,在塞穆达到桑皮特80多公里长的广阔区域内,星罗棋布点缀着规模不等的数百家荷兰白人种植园,这里原本拥有多达30余万土著人口。
    在帕朗卡拉亚和其他地区,也分布着数目众多的土著人口和一些种植园,是该地区主要经济地区。
    以塞穆达,桑皮特和帕朗卡拉亚为主的三角洲地区,是整个中加里曼丹省开发历史最久,最成熟,也是拥有人口和良田最多的地区,绝大部分白人种植园主都集中于此。
    但是战争后,这一切都改变了。
    昆士兰人被描绘成凶残魔鬼,这在荷兰白人后裔种植园主中引起了极大恐慌,纷纷携家带口出逃。
    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绝大部分种植园以低得可怜的价格转手,主要接盘方来自于昆士兰的大银行和实力机构,还有少数英资财团。
    在一处土著村庄里
    加里曼丹二师某团一支小股部队正在执行清乡任务,中尉连长胡大川头上带着澳式宽檐军帽,在手上的任务地图中,用笔划去了这个村庄的名字。
    可以看见
    地图上已经有十多个村庄和附近种植园被划去,连接成一大片,代表着该区域反复梳理过多次,清乡工作已经彻底完成。
    这支部队是凌晨时分突袭村庄,将以往清乡中逃入密林中的数名土著青壮男子逮捕,顺带还有十余名年轻土著妇女,分别关押在村庄的土屋中。
    自从荷兰人战败之后撤离此地,原本大批的土著仆从军队或在战争中被歼灭,或俘虏,或逃亡四散,流落在各处乡间土著村庄中,惶惶不可终日。
    这些土著青壮男子都有曾经攻击的嫌疑,由于双方语言不通,只有极少的一些早先华人移民可以担任翻译,而且属于2把刀那种不忍直视的水平,因此军队采取了宁抓错莫放过的策略,从少年到青壮年通通抓起来。
    这其中肯定有抓错的,但是限于条件无法分辨甄别,只能算自己倒霉了。
    这些土著战俘的最终去处是各处矿场,有锦鲤铜金矿,红山煤矿和铁矿等等大型矿场,作为矿奴用汗水和劳动洗刷曾经犯过的罪过,到了这些地方,就不用奢望有朝一日能囫囵个儿出来了。
    至于年轻土著妇女则是顺带的,罪名是同情、帮助土著战犯藏匿,或是其直系亲属什么的,反正双方的语言不通,那个啥……宁抓错、勿放过。
    澳洲和香格里拉岛对年轻土著妇女有很大需求,塞穆达就有很多做人口生意的商人,等在旅社里挥舞着钞票直接收购,有多少要多少。
    胡大川暗暗叹了口气;
    该结束了,现在的清乡工作临近尾声,从土著乡村和白人种植园都抓不到什么战俘了,只剩下一些没人要的年老体弱之流,将由后续的民政人员负责归拢遣送,集中安排到土著保留地中任其自生自灭。
    根据师部部署;
    军队也将脱离具体的军事行动回归军营,休整训练,只是在每个村庄留下一个班的士兵,用于安全警卫和训练地方民兵,为期三个月。
    三个月后,村庄的安全保卫将由地方民兵负责。
    那些躲藏在密林中残余的土著男女,等待他们的只有无尽的绝望……
    用不了多久
    大批华裔移民就会蜂拥而至,占据土著村庄和种植园,这里将有统一的建设工作队推平土著的泥土茅草屋,给一家一户建设起凉爽舒适的木屋,免费发放农具,鸡崽鸭崽,帮助新移民适应并定居在这里。
    这些华裔移民作为雇佣农工来到这里,因为这附近很大一片区域都被红河谷实业总公司一口吞下,将会规划成大型烟叶种植园,橡胶种植园,蔗糖和香料种植园,集中连片上规模。
    这些华裔雇佣农工前来婆罗洲的船票平均每人约5英镑11先令,将统一由红河谷实业总公司支付,农工则需要工作两年偿还,双方在上船之前就签署了用工合同。
    华裔雇佣农工抵达之后,大多先居住在土著茅屋中,等待漂亮的村舍吊脚木屋建成,就可以申请一栋前有围栏后有院子的木屋村舍。
    当然了,这也不是免费的。
    建设工作队建成的村舍木屋一批批的交付,将由种植园管理人员按照雇工的表现打分,表现优异的可以率先通过住房申请,签署长期雇工合约。
    统一建设的村舍木屋一排四间,全都是吊脚平房结构,前方用竹篱笆围一个院子,约200余平方,后方同样用竹篱笆围一个院子,约百余平方,在院子后面还有一个旱厕,用竹墙区隔开。
    这样的村舍木屋一字排开,前方后方都是宽阔的道路,显得井然有序。
    红河谷实业总公司按照建设成本价出售给雇工,雇工从劳动报酬中逐月清偿,不计利息。
    这算是给长期雇工的优惠政策,等到这些长期雇工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就算彻底扎根在这片肥沃土地上了,撵都撵不走。
    后续还会有扩大版的村舍木屋和二层木楼,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至此,华裔雇佣农工就算正式拥有一个家了,可以娶媳妇也可以抢一个土著少女回家过日子,这种事在其他地方发生过,所有人睁一只眼闭只眼就当没见到,默许这种情况发生。
    然后,可以在庭院里养些鸡,养些鸭,还可以贷款买些猪仔耕牛,可以在村子周边开垦荒地,数量最高不超过1英亩(约6亩地),开垦的荒地经过种植园登记认证后,可以归属私人所有,不过每年得按章缴纳田亩税收。
    在完成种植园工作以后,可以耕耘自己的土地,用勤劳的汗水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繁衍生息。
    用不了几年
    这片土地上将彻底消泯荷兰殖民者的印记和土著人的印记,消泯动乱根源,消泯种族冲突矛盾,变成安宁祥和的华人村镇。
    由于婆罗洲拥有大片成熟的种植园和田地,因此移民,速度远远高于香格里拉州。
    从1882年6月份以后,就有大批华裔移民进入东加里曼丹省和南加里曼丹省,半年时间输入人口达17万之多,月均达2。8万人左右。
    进入1883年
    该地区移民速度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最高的月份达到了3。3万人之多,全年移民人口约32。7万,令婆罗洲占领区华裔移民人数超过50万(不含当地驻军)。
    特别是在停战协议签署之后,涌入中加里曼丹省的华裔移民成为新的热潮,每个月都有6~7船移民抵达塞穆达港,迅速填补土著空缺,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力量。
    预计这股移民热潮还将持续两至三年,在充分填补当地土著缺口之后,转而进行新的拓殖开发。
    作为基层军官,胡大川不清楚婆罗洲开发的具体计划,这里广袤的森林原野太多,地盘大到难以想象,想必会和香格里拉类似,抛出一个什么八星镇或者九星镇计划。
    “连长,伙房的午餐准备好了,早晨兄弟们逮到了两头猪,全都杀了炖肉吃,今天可是有鸡有鱼有肉,要不要来点酒?”连队警卫员兴冲冲的跑来报告,打断了胡大川的思绪。
    他眉毛一竖,颇感兴趣的说道;“不错啊,竟然还有两头猪?”
    “连长,一定是前几次清乡的漏网之鱼,肯定是那些刁蛮的土著藏在密林中,试图提供给反抗军,这就是最有力的罪证。”
    “唔,说的不错。”胡大川赞许的点点头,神情严肃的问道;“针对这些罪证,你们准备怎么做?”
    “连长,伙房的炊事班说了,猪肉剥皮拆骨已经全炖好了,中午兄弟们就消灭它,吃不完的带回去继续消灭,留两个大猪头就好啦。”
    “有道理,不过大猪头也别浪费了,用盐腌起来,过些天还可以改善伙食。”
    “明白了,连长。”
    警卫员严肃的举手敬礼,转身跑出去传达命令了,随后传来清脆的哨子声音,这是召集部队准备开饭了。
    胡大川人走出土著酋长的圆形茅草屋,举目向四周看了看,不远处的伙房里传来浓郁的肉香味,已经有十几名背着枪的士兵聚集起来,手里拿着钢质饭盒,嘻嘻哈哈的说笑着准备进餐。
    这是一个规模约千人的大型土著村庄,以土著酋长的圆形茅草屋和祭祀火塘为中心,呈放射性向四周扩展开,到处都是低矮的泥土茅草房,显得凌乱而没有秩序。
    如今这个村庄静悄悄的,只剩下不足百余人的老弱妇孺,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远处茅草屋边露出半截人腿,那是凌晨时分攻入村庄中,被击毙的反抗者尸骸。
    “石排长,为什么还有尸体没有清理?”胡大川冷声问道。
    “报告领导,我马上就去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