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策。
    沿赞比西河一直深入内陆的宽阔道路被命名为中央大道,目前规划长度770公里,一直抵达西北省的高原地区,这是远征军加强对内陆统治区控制的重要工程,必须按时在今年内完成。
    除此之外
    自赞比西省首府科利马内向南和向北还有两条通衢大道,向南方进入南方省腹地,被命名为“南方大道”,规划长度671公里,向南一直延伸到斯威士兰地区,与英国统治的南非接壤。
    向北进入北方省内陆地区,被命名为“北方大道”,规划长度约为820公里,一直延伸到北方德占区边界。
    再加上中央大道,一共三条公路干线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
    以赞比西省首府科利马内为中心点,向外放射组成一个米字形的公路网络,联通整个莫桑比克地区各省份,为移民殖拓做好前期交通设施建设。
    从军事上看,这三条公路干线可以让非洲远征军快速挺进内陆,扫除一切反抗和动乱,维持对莫桑比克地区的绝对殖民统治,其意义十分重大。
    从经济上看;
    这三条公路干线建成之后,不但有利于商品流通,而且有利于拓殖工作深入到内陆腹地,建立起一个又一个村庄和乡镇,将这片海外领土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正是基于此
    远征军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公路干线建设上,今年计划招募的黑人劳工已经达到7~8万人,待到今年底中央公路建成之后,明年南方大道和北方大道将会同时开工建设,所需的黑人劳工数字将会翻番,再加上城镇建设所需劳工,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由于近段时间大肆抓捕黑人劳工,引起了当地土著部落极大的恐慌情绪,很多部落集体向内陆沙漠戈壁地区迁徙,导致该地区人口数量急剧。
    据远征军数据初步匡算,除了已经强行征募的黑人劳工,整个莫桑比克地区黑人土著数量已经不足百万人,而且很多大中型部落逃到偏僻的区域,这给下一步的征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但那是远征军总部该头疼的事儿,李栓柱用不着烦那个神,他看着码头押解和清洗消毒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心中颇感满意,转身对着负责码头的上尉军官问道;“劳工征集工作不能松懈,码头方面是怎么安排的?”
    “报告团座,如今劳工征集主要依靠蚊级快艇沿赞比西河上溯,深入内陆,因此受限于快艇数量和柴油储备,如今河口镇码头拥有六艘蚊级快艇,尚有61桶柴油储备,若是6艘快艇高强度出击,只能维持两周时间,因此目前采取的是4艘出击,两艘维护的轮换方案,预计能够维持20天左右的时间,若是近期没有柴油物资补充,那么快艇出击的频率还要进一步降低,势必影响到劳工征集工作进行。”
    “嗯,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回去以后打报告上远征军申请再要一批柴油,否则将影响到劳工征集。”
    李栓柱深有感触的点点头,澳洲本身不产石油,所需的石油产品都是从美国进口,万里迢迢运送到莫桑比克地区几乎横跨了大半个地球,原本不值钱的柴油也变得价值高昂。
    这是非洲拓殖很少有机械参与的真正原因,柴油是极其重要的军事物资,舍不得用在基础工程建设上,能够用人力的尽量不用机械,已经成为普遍共识。
    红堡拨付的经费毕竟有限,一个便士要掰成两半儿用,相对于便宜近乎免费的劳动力,昂贵的柴油,煤油不但储存运输麻烦,而且数量稀少,是最重要的军事物资之一。
    “这艘轮船的物资什么时候能够卸完?”
    “报告团座,卑职命令劳工营分成两班昼夜不停运送,预计还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够彻底清空货物。”
    “尽快安排吧,下一步给你增加人手,一定要将码头装卸的效率提高起来,远洋货船不能在港口停留太长时间,航运公司方面对此已经牢骚满腹,要顾及到他们的观感。”
    “卑职遵命,一定以提高效率为重心,团座……卑职有一个不情之情,请团座大人考虑,能否从这一批水泥钢材中给我们留下一点,作为加固码头装卸机械的建材,还有栈桥表面也需要铺装一下,只能大大的增强码头装卸效率。”
    “这个……请示远征军总部以后再说吧。”
    李栓柱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这些万里迢迢运送来的水泥钢材是用来砌筑中央大道沿途的桥梁涵洞,别看这里地处非洲,但是莫桑比克地区水草丰美,溪流纵横,需要建设的桥梁涵洞可不少。
    初步匡算一下,大大小小约有200余座。
    这些都需要用到水泥钢材,使用这批物资的权力属于道路建设兵团,科勒上校可不是个好说话的人,一贯严谨不知变通,指望从他的手中截留一批水泥钢材难度非常大,近乎不可能。
    李栓柱自问没这个面子,说不得只有打书面报告去司令官大人出面调济些,反正也不是用在自己身上,都是为了殖民非洲大业着想。
    码头边,刚刚返回的4艘快艇经过清洗焕然一新,准备明天再次出发。
    士兵们从快艇上抬下来大筐的肉食,都是在返程时猎杀的野生动物,有鹿肉和十几只非洲瞪羚,在快艇上都已经打理好了,将野生动物的内脏和四肢包括头部全部割除丢入水中,只留下大块大块的肉,足够大家美美的吃上一顿野味。
    大块的肉炖香蕉泥,是非洲特有的吃法,味道极其独特。
    每个士兵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莫桑比克这片广袤的丰美土地受到上帝的祝福,野生动物成群结队数不胜数,角马群甚至能够达到上万的规模,数百只的野牛群也不稀奇,大象,长颈鹿和犀牛更是随处可见,悠然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莫桑比克出产的香蕉品种众多,有红的,黄的,黑的,绿的,大片的野生香蕉林不但动物喜爱采食,也是当地非洲土著部落主食,没有之一。
    硕大的饭蕉甜味不足,质感相当硬,煮熟之后吃在嘴里感觉有点像红薯,是当地黑人土著的主食,饿了到香蕉林里掰几根就行了。
    红皮蕉因果皮呈暗红色而得名,在莫桑比克经常能看到这种野生香蕉林,个头小小、矮矮胖胖,拿在手中滚圆的非常舒服。
    这种红香蕉味道很好,甜中带点儿浆果味。口感绵软,吃起来就像奶油一样,若是用红香蕉拿来做冰淇淋或者奶昔,简直不要太好吃,
    莫桑比克还有一种犀牛角蕉,这种香蕉听名字就知道长得像犀牛角那样,外形弯曲细长,个头很大,一根香蕉就重达2到3斤,十分霸气。
    犀牛角蕉既能生吃也能煮着吃,一根香蕉就足够2名壮汉食用,用来果腹再好也不过了。
    正是由于物产丰富,再加上从白人种植园得到大量粮食储备,远征军才用不着担心粮食不足,可以大规模的征发黑人劳工修筑公路。
    在这里只要稍微动动手,丰衣足食根本不是问题。


第494章法国人的关切
    执行完任务的连队在码头上整队完毕,抬着大筐小筐的肉食兴高采烈的向河口镇走去,他们是今天晚上镇上最受欢迎的人,为军中袍泽带来新鲜的肉食,有权优先享用豪放的葡萄牙姑娘,美酒佳肴,痛痛快快的醉一场。
    李栓柱带来新的连队接替了他们,陆续爬上4艘蚊式快艇,准备出航执行任务,除了清剿零星叛乱分子之外,主要任务依然是强行征募黑人劳工,多多益善。
    在医疗条件极为简陋的莫桑比克,只有军人才能得到珍贵的药物全力救治,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药品完全靠外界输入,数量非常有限,建筑工地上的黑人土著很难享受得到,因而在繁重的劳动下死亡率很高。
    需要不断的补充劳动力,维持当前的建设进度。
    李栓柱带着团部几名参谋副官骑在马上,跟随返回的部队徐徐前进,傍晚时分,赞比西河边的凉风吹来,气温约莫在20来度的样子,凉风习习,舒爽宜人。
    河口镇通向恩佐小镇已经修成了一条宽敞的沙石大道,道路两边栽种着行道树,笔直的延伸向远方,将两个相距不远的小镇连接在一起。
    相比较两个多月前,河口镇上的木楼又多了100多座,完善的下水设施已经完全建成,镇子里面的暗渠通到镇外就变成了明沟,通向附近的一条河流。
    海外华人的商业触角非常灵敏,跟随着补给船抵达河口镇上开设了许多商铺,酒肆青楼,给这座新兴城镇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氛围。
    小镇上多了许多葡萄牙裔白人面孔,以女性为主,她们中的很多人在几个月前的武装冲突中失去了丈夫或者父亲,事后追究中因为涉嫌参与武装叛乱,农庄和种植园迅速抄没,很多葡萄牙裔男人被投入苦役营改造,这些女人则变得一无所有,她们是殖民战争的受害者。
    为了生活下去,恩佐小镇和其它地方的葡萄牙女人蜂拥而至,让河口镇变得畸形得繁荣起来。
    这是一个以华人和白人为主的城镇,还可以看到一些阿拉伯和黑人面孔,阿拉伯商人的嗅觉同样灵敏,为这里带来了很多来自西亚的特产,黑人则是一些当地部落酋长,很容易的被美酒和柔软的丝绸衣服收买,如今成为远征军统治莫桑比克的帮凶和得力臂助。
    在漫长的道路施工工地上,凶狠的黑人监工是永恒的风景线。
    拉拢一方对付另一方,是欧洲殖民者谙熟的手段,如今非洲远征军用起来也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李栓柱一行军官骑马返回小镇上,沿途经过的路人纷纷恭敬的侧身站立,双手抱拳作揖施礼,以示恭顺,这其中有华人、白人,黑人还有阿拉伯人,人种杂乱的感觉稍稍有那么些违和。
    在海外华人看来
    这是蛮夷诸藩仰慕中华文化,四海宾服的鲜明例证,当今时代的华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以天朝上国自居,信心是绝不缺乏的。
    “乔治,刚刚经过的就是此地的最高长官吗?”一身白色西装打扮的巴特兹好奇的询问同伴,他是来自留尼汪岛的法国殖民地官员,佯做商人来到这里,重点是评估昆士兰人的殖民野心。
    “你说的没错,李中校虽然年轻,但是经历过很多场战争,因为表现优异才能够提拔到现在这个位置上,他是一名真正的军人。”
    乔治是一名法国走私商人,将非洲的象牙和犀牛角贩卖到远东,然后将印度的大麻,茶叶香料和可可贩卖到非洲,只要挣钱他什么都做,也包括向莫桑比克港输送黑火药,对当地的情况相当了解。
    “怎么,你对他有兴趣吗?”
    “只是好奇罢了,一位年轻而出色的军官,在非洲这块荒芜的土地上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我想这是个很有趣的命题。”
    “我并不关心这些。”乔治耸耸肩漫步在街道上,看着沿街生意火爆的商铺若有所思,想了一下说道;“也许我应该定下心来在这里开一家贸易商行,经营法国葡萄酒和干奶酪,或许再加上咖啡和红茶什么的,生意应该很不错,这些昆士兰人抢劫了葡萄牙农庄主数百年的积累,手里可不缺钱,对了,我们应该逛一逛这里的酒吧,那里可有不少火爆的葡萄牙女人。”
    “你说的是那些土著葡萄牙裔白人吗?”
    “宾果,没错,我保证你会喜欢的。”
    “愿上帝保佑这些可怜的葡萄牙女人,她们遇到了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