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被大陆封锁,再坚固的堡垒也撑不住。
    遥那当初,葡萄牙人为什么会选择这座小岛,历时70余年,不惜耗费工本的兴建规模宏大的圣赛巴斯蒂安城堡?
    要知道在莫桑比克海海峡中,地理位置更好,面积更大的岛屿比比皆是。
    位于赞比西河河口的哈坎巴岛,面积约340平方公里,不但拥有广阔的农牧地块,而且有两个小渔村,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供葡萄牙人长期坚守下去。
    距此不远的第一群岛和第二群岛的主岛面积也不小,面积约在四五十平方公里左右,同样能够提供很大的回旋空间。
    还有位于马普托海湾对面的伊尼亚卡岛,面积约52平方公里,由一个宽500米(1600英尺)的潮汐水道将两个岬角隔开。
    该岛南北长约12公里,宽7公里,人口约千余人,最高点是该岛东北部的伊尼亚卡山,海拔104米。
    岛屿中部地区有大片耕地,北布覆盖森林,东部为苔藓带,西部海岸是沙丘,萨科湾北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为红树林覆盖,景色秀丽气候宜人。
    1864年,葡萄牙人在伊尼亚卡岛上建立一座灯塔,这里除了拥有大面积农耕地块之外,周边海域有海鳗,梭鱼,鲹,石斑鱼,蝎子鱼,蝴蝶鱼,河豚鱼,鹦鹉鱼和海马等丰富海产品,夏天可以看见鲸鲨,蝠鲼,座头鲸和宽吻海豚,还有数以万计的海龟来到岛上产卵,这都是丰富的蛋白质来源,可以提供长期坚守下去所需食物。
    可葡萄牙人为啥偏偏都不选,只选面积极小的莫桑比克岛大兴土木建造整个东非海岸最大的城堡……塞巴斯蒂安城堡?
    原因很简单
    这里是葡萄牙航海先驱瓦斯科…达迦马首先登陆的地方,在总督府门口建有达迦马全身青铜塑像,足以说明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在葡萄牙的崇高威望,已经成为那个向外殖民扩张大航海时代的精神图腾。
    瓦斯科…达迦马被称之为圣徒,这在天主教氛围浓郁的葡萄牙意义非凡,莫桑比克岛因而被赋予了非同一般的神圣意义,是他们的骄傲,也是辉煌历史中的标志性人物。
    且不论这些昔日辉煌,实际情况就是3万多葡萄牙人拥挤在这个小岛上,而且绝大多数龟缩在石头之城里,将整个东非海岸最大的圣塞巴斯蒂安城堡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污物排泄场,屎尿横流,臭不可闻,物资匮乏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用作茧自缚来比喻再好也不过了,这就是悲惨的现实。
    非洲远征军雄心勃勃的调来280毫米长身管巨炮,调来两列火车头,并且征发黑人劳工修建铁道线,准备给盘踞在莫桑比克岛上的葡萄牙人一个狠招。
    可是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时,葡萄牙人已经要举旗投降了。
    司令官莫如峰这一拳打在了空处,说不难受是假的;
    别让我瞧不起,好歹你也多撑一段时间哈?
    我这铁路线也修了,大炮也调来了,就差两个火车头,你说投降了……咱不带这么玩儿的。
    葡萄牙人也是一肚子苦水,哥……真的撑不住啊!
    无论葡萄牙人是否投降,沿赞比西河南岸修建的单线铁路依然要修建,铁路线不但可以沟通沿河重要城镇货物运输,而且铁甲列车炮可以对侵入该地区的敌方舰艇造成严重威胁。
    若与岛屿上的防御要塞有机结合,那么将形成互相支援的双重火力覆盖体系,一个静一个动,将赞比西河流域防御的固若金汤,牢不可摧。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铁路线依然在修建中,只等两列火车头运到后便可以投入使用。
    由于莫桑比克岛战事临近尾声,远征军得以重新调整军力,炮兵团重新修整以后入驻莫桑比克岛,二团和四团的机动兵力用于围剿非洲土著武装,彻底平定偏远地区动荡局面。
    战斗的胜负无需多说,对于部队最大的考验就是凭着两条腿赶路,在高原山地反复清剿,耗时日久是难免的。
    处理完公事
    营帐外面已经传来浓郁的烤肉香味,勾引李福寿的腹中馋虫躁动不安,他合上手中的文件丢在折叠桌上,站起身来,举步向外行去。
    “喂,启山兄弟,你刚刚从篝火堆那边过来,他们这是烤的羚羊还是狮子肉啊,怎么那么香?我的口水都忍不住了。”
    “嗯,都有,别心急哈,有的是你吃的。”
    “听说烤狮子肉是大补的,有没有这个说法?”
    “那当然大补啦,你想想狮子可是草原之王,这玩意儿就跟老虎差不多,说不定还是亲戚呢,吃了以后绝对补身,到了六七十岁以后耳不聋眼不花,身轻如燕。”
    “乖乖……这么神啊,那我一会可要多吃几块肉。”
    “老弟,我劝你可别吃太多,这玩意儿吃了火大,当心流鼻血啊!”
    “没关系,机会难得嘛。”
    听到营帐门口执勤的哨兵对话,李福寿微微一笑走了出来,士兵立刻站直了身体举手敬礼。
    “把哨位撤了吧,到前面吃饭去。”他随口吩咐一句。
    “是。”
    此时的营地十余堆篝火上,炙烤着大块的肉,煮着大锅的鲜美鱼汤,火红的篝火照亮欢乐的笑脸,那是幸福满足的笑容。
    士兵们小心的翻烧野味,肉排的表面烤的滋滋冒油,金黄透亮,散发着浓郁的肉香味,撒上盐巴香料后香味飘荡开来,勾引得人食指大动。
    湖边岩石上铺着一块白熊皮,李福寿在这里坐了下来,夫人顾柳烟亲手给他端来一碗鱼汤,他笑着接过来说道;“谢谢夫人,来……一起尝尝这湖中鱼儿是何等鲜美。”
    “我也有的呢。”
    顾柳烟应了一声,顺从的在他身边坐下来,手下人端来大碗鱼汤和烤肉,还有鱼子酱和烤面饼,面饼在篝火上烤过之后,外表金黄内里柔软,既可以蘸着鱼汤吃也可以夹鱼子酱吃,随行携带方便,是考察队的主粮。
    喝着鲜美的鱼汤,李福寿禁不住赞叹道;“这汤真是鲜美可口,用不着放多余的调料,只放一些盐和胡椒粉即可,回味悠长啊!鱼肉滑嫩可口,真的蛮不错的。”
    “老爷喜欢,那就多吃一点。”
    顾柳烟嫣然一笑,篝火映照在美丽的脸庞上分外动人。
    她知道老爷手中的鱼汤也好,烤肉也好都没那么简单,鱼肉选取的是最细嫩可口的鱼脑肉,鱼鳃嫩肉,辅以少量无刺鱼腹肉由大厨精心烹制而成,肉串也当然是选取最可口的部分,咬一口外焦里嫩,香味浓郁。
    至于士兵和考察队员们只能自己动手烤了,煮鱼汤也是大锅烩,远没有如此讲究。
    好在食材都非常新鲜,数量充足,大家伙全都吃得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不亦乐乎。
    有人在篝火边唱起了《祝酒歌》,雄浑苍凉的歌声回荡在马拉维湖边的旷野上,给这里带来一抹遥远东方的意境,回味隽永。


第522章再现腾笼换鸟
    十余天后
    马拉维湖最北端的威远堡,这里是由400多名移民和一个连士兵驻守的新移民点,还有约1600余名黑人土著劳工,负责在这里修建道路,采伐林木修建威远堡一周的木质栅栏,房屋村舍。
    这些黑人土著劳工都是散居在马拉维湖附近的土著部落,被士兵们沿途掳掠而来,在其他新兴屯堡也有类似黑人劳工辅助,强迫其承担了最为繁重的基础设施劳动,可以大大的加快移民点建设。
    考察团一行抵达时,威远堡已经建成一圈长230余米,宽60余米的环形木栅栏墙,可容纳1500余人居住,挤挤2000人也没问题,这些木栅栏墙都是由4米多高树木建成,去掉枝桠,顶部削尖,下部一米多埋入土中,密密匝匝依次排列而成。
    木墙里端有三角支撑柱,沿着木墙上端建有巡逻步道,士兵们可以站在上面巡逻,也可以依托木墙战斗。
    平日里有这一圈环形木栅栏墙拱卫,就不用担心凶猛野兽侵袭,非洲能够伤人的野兽太多太多,别说狮子鬣狗,就是犀牛,长颈鹿大象这些野生动物也都性情暴躁,没有一个是好相与。
    “这个位置选的不错,处于群山尽头的狭窄山谷中,前方就是开阔的坦桑尼亚大平原,利用地形扼守山谷通道,确实是很不错。”
    李福寿站在巡逻步道上向远方眺望,被高耸山势阻挡的山口外就是广阔平原,在坦桑尼亚地区境内,属于德属东非所有,
    按照划界谈判既定目标,从威远堡向北10公里以内的区域,都应该属于昆士兰海外领地。
    当然了,多一点少一点都可以。
    这玩意儿以前没有明确的界限,一切都要靠谈,只要德国东非公司与昆士兰你情我愿,那么就可以把双方边界确定下来。
    李栓柱中校是负责考察团安全的指挥官,他亦步亦趋的陪伴李福寿的身边,回答道;“根据驻地连长的汇报,经过反复考虑,相比较前出坦桑尼亚大平原设立据点,在山谷要道设立据点更为妥当,能够依托山势建成连绵防线,形成有利于我的态势。”
    “嗯,这是很有眼光的选择。”
    “多谢伯爵大人夸奖,卑职率人考察过附近地形,依然有几处山谷通道可以直插威远堡后方,我们的移民还是太少了,若把这几处山谷通道都占住,那么就可以形成坚固的防御线。”
    “呵呵呵……不着急,慢慢来。”
    李福寿眯缝着眼睛看向远方,在流出山谷的河流旁边,距此地约3公里,有几座灰色帐篷,帐篷边拴着二十几匹马,那里是德国东非公司闻讯赶来的人。
    其中有十几名骑兵,剩下的都是德国东非公司雇员,还有负责交涉的菲舍尔先生,一个颇为傲慢的德国佬。
    德国人察觉昆士兰方面的动作之后,立马便派遣这一支小队前来交涉,驻扎在对面不远处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似乎以此显示自己的存在。
    这样做并非无用功,德国人在精明的利用规则为自己牟取利益,同时在试探昆士兰人的底线。
    “派两只班级规模的小队伍,向北前出20~30公里远,在河流湖泊边缘扎营,试探德国人的反应。”
    “遵命,伯爵大人。”
    “另外这座木城寨建的小了,安排人在木城寨南方一千米处,再建一道横向木栅栏连接两边山谷,以此作为平民市镇活动区域,原先的城寨完全军用,二者泾渭分明。”
    “遵命,伯爵大人,我马上就安排人去办。”
    “嗯,去吧。”
    李福寿随口吩咐了一句,看着李栓柱敬礼之后迅速转身离去,行事做派显得雷厉风行,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之处,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位年轻的中校军官虚岁25,忠诚可靠,意志坚定,是年轻军官中的佼佼者。
    出生于雏鹰学校的年轻军官,如今普遍在中尉,上尉这一层次,能够迈入校级军官门槛的极少,李栓柱是其中军衔最高的,可见其必有过人之处。
    科赫上校被停职审查,不可避免的影响到非洲远征军的运作和下一步机构分置计划,提拔几名高级军官势在必行。
    李栓柱就在提拔名单的前列,有心再给他压压担子。
    抽点时间巡查领地,李福寿感觉到大有必要,相比较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地图,亲身感受海外领地的广袤印象尤其深刻,这里富饶美丽的平原山川,宜人的气候,让他对非洲的感觉大为改观。
    不同于黄沙漫漫的索马里地区,桑比克森林覆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