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4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席尔瓦将军,这些话你最好说给里斯本宫庭那些大人物去听,我希望回去以后迎接的我不是臭鸡蛋和烂叶子,将军先生,我们丢掉了占据近400年的莫桑比克。”
    “您觉得里斯本会怎么做,暴跳如雷的把我们送上绞刑架吗?”
    “不排除这种可能。”
    “阁下,我不这样认为,葡萄牙在丢掉最重要的殖民地巴西之后,已经沦为欧洲二流角色,如今只不过是又丢掉了原本不属于我们的一块非洲地盘,我们应该承认现实,接受挫败,想一想我们的强大邻居西班牙帝国,你很快会看到西班牙人保不住他们的中美洲殖民地和古巴,或许还要再加上波多黎各或者吕宋,只能回到欧洲舔舐着身上的伤口,这个世界变得比16世纪危险得多,我们必须承认昔日的荣光已经远去,接受这个现实。”
    “你是说……美国?”前总督贝尔纳多…费尔南德斯咀嚼出席尔瓦将军话中的含义,若有所思的问道。
    “有可能再加上这一位,年轻而又野心勃勃的昆士兰伯爵。”席尔瓦将军甩了下头,正好看见昆士兰伯爵大人望过来,两人目光相对,席尔瓦将军连忙脸上浮起笑意,举起手中的酒杯说道;“赞美您的慷慨,尊贵的昆士兰伯爵大人,我不得不说您的风彩照人,就像高空中俯瞰比利牛斯山脉的雄鹰一般。”
    “谢谢您的赞美,将军先生。”李福寿动作优雅的举杯示意喝了一小口。
    席尔瓦将军连忙遥敬一下,也喝了一口,转过头来看前总督贝尔纳多…费尔南德斯脸色不善,于是低声解释了一句;“按照传统,纵然战败也不能有失风度。”
    “将军先生我不得不提醒你,他是异教徒。”
    “不会吧,英国佬会允许一个贵族信奉其他宗教吗?”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英国女王陛下同时戴着印度女皇的皇冠,在印度殖民地土邦王公数十上百人,全都是信奉印度教或者伊思蓝教的异教徒,不照样得到女王陛下恩泽,殖民地贵族没有那么严格的,英国人从来就不看重这个,他们看重的是利益。”
    “哦……上帝啊,这些该死的清教徒。”
    两人很快的咒骂英国佬这一问题上达成一致,开始各种挑毛病,竟然聊得相当火热。
    在盛大宴会的另一边
    卡那封伯爵彬彬有礼的对顾柳烟说道;“美丽的伯爵夫人,我不得不借用勋爵大人一会,聊一些相当枯燥无味的话题,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准许。”
    “您请便,伯爵大人。”
    “实在太感谢您了,我非常荣幸能够出席今天这一场盛大宴会,这让我感到宾至如归,再次感谢伯爵夫人的周到安排。”
    “请不要客气,伯爵阁下,在这里就像自己家里一样随意。”顾柳烟优雅的回应,然后转身离开了。
    她知道男人有一些私密话题要谈,女人不适合在场。


第524章伦敦高难度外交操作
    李福寿与卡那封伯爵默契的来到一处偏厅,侍者奉上香槟和精美的糕点后悄然退下,转身把门关起来,留下这两位大人物单独会谈。
    寒暄片刻,切入正题。
    “李,兰德金矿的发现引来大量英国资本,可是他们在约翰内斯堡的处境并不好,那些该死的布尔人想方设法排挤我们,伦敦这两年接二连三的改组内阁,没有一个持续明晢可操作的南非政策,对于英国商人利益受到侵害的可耻行为,总是拿不出一个强硬有效的政策出来,我对此感到非常失望。”
    卡那封伯爵是标准的白人右翼保守派,他与昆士兰伯爵的关系源于利益,曾为澳洲产品进入加拿大出力甚多,自然也得到了不菲的回报。
    两人没有直接冲突利害关系,互相间处的挺不错,经常会有书信来往,就伦敦殖民地政策问题交换相互间的意见,是李福寿与伦敦保守派沟通的渠道之一。
    实际上,所有的英国贵族都是保守派,只不过有的属于极端保守派,有的属于开明保守派,对一些新生事物保持兴趣并愿意接触。
    与李福寿关系密切的维克多公爵家族和诺福克公爵家族就是属于开明保守派,更重视利益,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枝节不多做纠缠。
    “我想在明年盛典之前,伦敦对南非问题都不会做出有效回应,当前保守党内阁的首要政务就是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登基50周年盛典,所有的一切问题都要为之让步,保证盛典顺利成功的举办,彰显帝国19世纪辉煌成就。”李福寿淡淡的开口,深吸了一口雪茄烟后吐出来,继续说道;“那些布尔农民很清楚这些,所以表现得肆无忌惮。”
    “是的,我曾经强烈请求伦敦采用军事手段解决,结果陆军部大臣和财政大臣全都反对,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真是该死,我绝对无法容忍这些布尔农民挑衅大英帝国的威严,必须要强硬予以镇压。”
    “暂时恐怕不行,最少得等上几年。”
    “压制这些布尔人农民是很简单的事儿,用不着花费多少功夫,按照我的估计,全面摧毁两个布尔人国家大概需要6~7万兵力,花费约1000万英镑军费,伤亡三五百人,这也许在非洲其他地方不值得,但是南非不同,仅兰德金矿一年就出产价值超过二千万英镑金砂,足够伦敦做一次愉快的冒险。”
    “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卡那封伯爵阁下,可惜的是伦敦看起来持有不同意见,显得格外慎重。”
    “上帝呀,我都不知道他们在顾虑什么?”卡那封伯爵情绪有些激动的挥舞双手,做出质疑的姿势。
    每个人都有私心的,这是一个刚愎自用的白人贵族老头,他希望能够让南非彻底纳入英国版图,不是名义上的拥有,以此功勋获得更高的贵族爵位。
    卡那封伯爵曾经一力促成各自为政的加拿大各省加入联邦,统一成如今的加拿并加入英联邦,因此功勋荣获伯爵爵位。
    因此,他想在南非复制这一成功经历。
    喋喋不休的发泄一番之后,卡那封伯爵忽然转过头来,眼中冒着精光说道;“亲爱的李,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大贵族资本家之一,你拥有雄厚的财力和不错的军队,并且在东印度群岛狠狠的教训过荷兰人,把他们揍得怀疑人生。我有个不错的主意……不如我们联合起来自己干,我在南非戴比尔斯矿业公司拥有很强大的影响力,有把握能够说服这些股东,可以组织矿场护卫和雇佣兵加入这场轻松的征服之旅,唔……弄一支二千人的军队应该没问题,或许还可以更多,你如果愿意加入进来,我们就更有把握征服这些布尔农民……”
    “不……不……作为女王陛下谦卑的仆人,我的士兵不会越过莫桑比克进入南非,请原谅,这是我忠诚的信条。”李福寿断然回绝了这个看似诱人的提议。
    开什么玩笑?
    发动与布尔人的战争就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深坑,李福寿非常愿意怂恿卡拉封伯爵去试探一下,若提前引爆这个大雷,他正好乐得坐在一边吃瓜看戏。
    在原本的历史上
    引发第2次英布战争的导火线,就是英国矿业公司自大的组织一场远征,结果全军覆没的糗事儿。
    大英帝国那可不是好脾气,一瞧自己家孩子被欺负了那还了得?
    直接抹起袖子亲自下场,打了一场耗时三年多,投入50多万军队,花费超过2亿英镑巨额资金的昂贵战争,这是一场导致大英帝国由盛而衰的分水岭之战,双方死伤都高达数万人之众,极其惨烈血腥。
    李福寿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这可不是自己能够参与的战争。
    别看在南非是英国人与布尔人鏖战,其实大半个欧美社会全都卷进了这场战争,德国人积极输送军火和药品,荷兰,德国,法国,瑞士组织了大批志愿者参战,法国在欧洲摇旗呐喊,意大利人也不闲着,西班牙人甚至组织了医疗队赶往前线。
    否则,遭受到海陆封锁的布尔人怎么可能坚持那么久?
    在困境下坚持战斗,持续不断的给英国军队以重大杀伤,弹药从哪里来?物资从哪里来?医药品从哪里来?食物从哪里来?
    所以,无论卡那封伯爵如何劝说,李福寿坚决拒绝跳进南非这个火坑。
    他知道这个英国佬贵族没安好心,绝非一时兴起,甚至可能出言试探昆士兰是否有染指使南非局势的野心?
    因此李福寿态度非常坚决,卡那封伯爵只能遗憾的表示;
    英国对维护中南部非洲安全局势,负有天然的道义责任,而南非更是其中的焦点,希望昆士兰伯爵阁下慎重考虑自己的提议,这个提议依然有效。
    这个腔调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后世美国佬这一套都是跟伦敦学的,先把自己置于道义的制高点上,然后对世界局势和地区局势指指点点,举凡有不合心意的,动辄祭起制裁大棒或者战争威胁,甚至直接赤膊上阵,率领一干小弟上阵群殴,比如曾经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和现在的俄国……
    如今的大英帝国正处于维多利亚鼎盛时期,从伦敦到加尔各达都充斥着英国佬指点江山的高傲腔调,处处以世界霸主自居。
    这世界上几乎就没什么事儿英国佬不插手的,印度总督府认为自己负有维护印度洋地区安全天然的道义责任,海峡总督府则把自己的范围放在南太平洋地区,英国驻清朝公使康德则认为肩负着维护东亚安全责任,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傲慢,无药可医。
    1886年这阵子,世界局势并不平静。
    英国占领了阿富汗王国之后,取得了地缘战略上的先手优势,彻底断绝了沙俄南下温暖印度洋的战略企图。
    从战略上看是成功的,可是刚烈的阿富汗高地山民并不容易征服,频繁的袭击,不断爆发的起义让英国人疲于应付,不得不在阿富汗驻有大量兵力以维持占领,陆军兵力使用捉襟见肘。
    为了维护印度殖民地的侧翼安全,防止法国中南半岛势力蔓延到缅甸,英国又发起了第2次英缅战争,再击败缅甸王国抵抗之后,,战线又一次的拉长……
    除此之外
    1882年,英国单方面占领埃及,引爆了尖锐的英法矛盾,双方在苏伊士运河区囤积重兵对峙,处于既防范又合作的矛盾局面。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战斗力确实举世无双,但陆军实力就那么回事儿,还真吓唬不住法国人或者德国人,更别吓唬俄国人,这话反过来说才对。
    时至1886年8月,欧洲巴尔干地区的保加利亚危机愈演愈烈,列强矛盾不可避免的爆发出来,令战争阴霾重新汇聚在巴尔干地区上空,形势不容乐观。
    起因源于第10次俄土战争
    在第十次俄土战争中,俄军浴血奋战,20万沙俄将士命丧疆场,由于英国悍然干预,沙俄不得不咽下难以接受的《柏林条约》,吐出了大部分胜利果实。
    克里姆林宫因此心中埋下了深深的一根刺,几年后,俄国的怨妇情绪在保加利亚问题上爆发,与英国为首的西方势力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沙俄将保加利亚视为传统的东斯拉夫势力范围,强力压迫亲西方的保加利亚大公逊位,沙俄与英国在继任者问题上产生尖锐矛盾,迫于英国的强势,沙皇特使考尔巴斯未能达成保加利亚摄政当局推举出俄国中意的大公候选人目的,狼狈铩羽而归。
    如此一来便引发了“保加利亚危机”,简单说就是谈崩了,沙俄老毛子撂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