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5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做不但要承担商业信誉的损失和经济利益损失,而且会影响与上述国家的关系,得不偿失。
    第二是顾忌到大洋王国的因素,这些世界著名公司出于慎重起见,均感觉不宜向南方联邦提供新锐火炮,老式火炮要多少有多少,新锐火炮则不行。
    且不谈专利技术掌握在蔚蓝色武器公司手中,单纯考虑一下火炮是干啥用的,就知道事情远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卖出火炮总是要打死人的,结下了血仇,以后澳洲市场还要不要了?
    依照大洋王国国王李福寿那种睚呲必报的霸道性格,指望他很快就忘掉旧怨,怎么看都不靠谱儿。
    倒不是说怕谁,而是没必要掺合这一摊子破事。
    商人都是精于计算的,卖几十门炮而已,充其量几百门陆军野战炮,撑死了也就是一二十万英镑的生意,实在不值得大动干戈。
    陆军野战炮大部分都是小炮,40毫米口径60毫米口径,75毫米口径,95毫米口径或者是105毫米口径,主流都是这些炮,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
    昂贵的是海军炮,一座双联装305毫米舰炮动辄二、三万英镑,一艘铁甲战力舰就可以装备三座双联装主炮,再加上十几门大口径副炮及其他附属设施,一笔单子价值就超过10万英镑。
    南澳大利亚自由联邦可是没有海军的,自然也就不会建造昂贵的铁甲战舰,大洋王国可不同,拥有在整个南太平洋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力量,那妥妥是一个现实中的大客户呢!
    所以,南方联邦被逼无奈只能跑到花旗国去翻库存,毕竟在南北战争时期,花旗国南北双方共装备了八万多门火炮,就算大部分都回炉熔铸了,多少还能剩下来一点。
    此外,南方联邦孤注一掷的大规模招兵买马,战争说到最后拼的还是人,在这方面他们很有底气。
    大洋王国人多了不起吗?
    只不过是1000多万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罢了,真正能打的没几个。
    就在南方联邦抹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大洋王国也没闲着,国王李福寿坐镇前线先后发布了4条重量级的政令;
    第一条,在大洋王国及其所属海外领地内,全面征缴战争特别税收,开通便捷捐款渠道,鼓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所有民众齐心协力打好保家卫国的这一战。
    第二条,实行战时特别法,举凡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造混乱,蛊惑人心,传播恐慌信息,鼓动不臣之心者皆从重从快惩治,没收家财,处以十年苦役以上重刑云云。
    第三条,发起第三期募兵,征召员额定为40万人,举凡受到征召不愿从军者,抄没家财,处以五年以上苦役……
    第四条,自即日起全面转入战时体制,所有物资生产优先供应军备所需,允许军队紧急征募车马牛羊,建筑等作战所需,允许紧急征募民伕,民众损失可以抵扣历年应缴税款云云。
    这4条杀气腾腾的重量级政令一经颁布,将原本就紧张的战争氛围推向高潮,后方工厂全力运转起来,尽最大努力支援前线充足物资。
    李福寿如今也看开了,不再斤斤计算内库房的那点儿小钱,也不再刻意控制战争动员规模,一切以支援前线为要,一切以打赢战争为首,有的钱当花还是要花的。
    若是输掉了这场战争,对于新生的大洋王国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将会彻底动摇王国根基,动摇民众信心,更会引来一众贪婪的猎食巨鳄,纷至沓来瓜分这块美味蛋糕。
    此次御驾亲征之前,从欧洲传来的消息更加坚定了李福寿尽快破局的决心,这场南北战争不能拖的时间太长,迟则有变!
    从欧洲传来的消息一好两坏;
    好消息是外交大臣唐昭仪通过努力,混入了维多利亚女王陛下亲自出席的皇家秋季马球赛中,将国王李福寿密信亲手呈递给女王陛下,为澳洲战事赢得一丝喘息之机。
    按照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传统,维多利亚女王陛下作为国家元首并不参与实际的政策制定,但是历任首相每周都会定期前往白金汉宫拜谒女王陛下。
    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实力达到了巅峰,女王陛下对英国内政外交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虽然白金汉宫没有对密信做出任何反应,但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所谓;好事不成双,坏事不单行,坏事则有两宗;
    第一件
    现在的伦敦和欧洲出现一种论调,那就是“黄祸论”,
    这种论调最初出现于13世纪的蒙古西征,后来消泯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旧事重提源于花旗国,在1882年出台排华法案之后,加州甚至出现了专门残害华人的沙地党,其首领奇尼亚到处宣称东方人是“黄祸”,起到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如今这种恶劣论调传到了欧洲,9成有人在其中推波助澜,这显然对大洋王国极为不利,容易引起白人世界的敌视。
    针对这种情况
    李福寿命令驻欧情治机构立刻加强影响舆论界工作,支持和收买有影响力的社会人士公然驳斥这种荒谬论调,将坏影响降低到最低。
    第二件
    现任英国外交部政务次官的约翰劳伦斯巴尔德伯爵上蹿下跳,通过公开场合指责李福寿是个野心勃勃的祸害,将澳洲从白人的手中夺走,其意当诛。
    这个混蛋是李福寿在伦敦最大的敌人,当初担任新南威尔士州总督的时候就处处与李福寿作对,是南澳大利亚自由联邦的后台之一,也是一个顽固的白人保守派。
    在这种时候
    李福寿传统盟友维克斯公爵家族和诺福克公爵家族适时的保持缄默,不愿意再这种敏感问题上发表意见。
    他们在等待白金汉宫的明确信号,而这恰恰是最不可控的事儿。
    当前的南北战争越早结束,英国大规模介入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这意味着介入成本更高,对于向来崇尚利益为本的英国外交基本政策来说,足以令伦敦考虑介入成本是否划得来。
    毕竟大洋王国的最终目的是加入英联邦,而不是与女王陛下分庭抗礼,澳洲还是大英帝国光辉下的澳洲,只不过从殖民地地位转变为保护国地位,仅此而已,于大英帝国的荣耀无损。
    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加拿大暂且不说,印度的几十个土邦王国也不说,就说南非的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都是这种性质的独立国家,英联邦的一份子,再多一个大洋王国也没什么。
    一个是无法掌控的国际风云变化,一个是能够掌控的澳洲战争进程,两害相权取其轻,该怎么选择就显而易见了。
    李福寿愿意把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寄托在别人的美好和平愿望上,因此果断决定推动尽快打破僵局,避免事态向不可预测方向滑落,到时候更麻烦。


第633章11月11日
    下榻之处
    政情处长淡政正在汇报,李福寿听了之后总体感觉较为满意,随口鼓励了几句,然后叮嘱道;
    “目前情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启用潜藏多年的鼹鼠,一举获得南方联邦军何时开战的准确情报,为首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足堪嘉勉,仅这份价值巨大的情报就能媲美一个整编师。
    你部当前紧要之事
    除了尽力协助军方获取更多机密情报以外,还应该重视相关社会情报的收集,例如战争中表现狂热的种族分子,思想偏激危险的宗教分子,同情南方联邦的右翼分子,做好分类归档。
    有很多消息,战后用得到。”
    淡政听了之后浑身一震,知道这意味着战后将会有一波残酷的清洗,数以万计的人将会因此送命,政情处就是王国的一把锋利的刀。
    他随即反应过来,坚决的回答道;“谨遵陛下谕令,微臣立刻就着手去办,只是……”
    “只是什么?”
    “臣恭请陛下体察,政情处当前绝大部分人手都围绕着当前战争展开情报工作,海外能够抽调的人手也很有限,微臣唯恐辜负了陛下所托,万死难辞其咎……”
    “哦……确实是个问题。”李福寿皱着眉头考虑了一下,说道;“前方战事正急,黄埔陆军官校的学员现在一个也抽调不出来,全都有确切的去向了,各师团都在盯着呢。这样吧……我给你专门下个手谕,凭此前往雏鹰学校择优挑选600名年轻学生,立刻组建政情处行动队,专司肃奸清查行动之责。”
    “多谢陛下厚爱。”淡政又惊又喜的一揖到地。
    这可真是个意外的天降大礼包啊!
    政情处如今缺的就是执法权和武装行动人员,仿佛是瘸了一条腿,一些危险的行动只能由处里的行动好手担纲,必要的损失在所难免,损失这些情报精锐总是让人心痛不已。
    现在国王陛下松了金口,拥有了侦缉和执法权之后,又多了这么多人手,政情处势力必定大涨,笃定能够在统一的王国政府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要知道
    匆匆建立的大洋王国没有广封爵位,没有改组现有九司格局,一切都得到尘埃落定时方能论功行赏,封爵的封爵,升格的升格,受赏的受赏,所以各部门都憋足了劲儿期望表现一番。
    作为政情处当家人,淡政焉能不喜出望外?
    他的反应完全在李福寿预料之中,神情淡定的挥挥手让其退下了。
    李福寿如今考虑的更多是宏观层面的大事儿,当前大战未起,他已经开始考虑战后安排的问题了。
    战争后
    北方形势很快就能安定下来,但是南方恐怕要乱上一阵子,完全可以预料各种牛鬼蛇神总要粉墨登场表演一番,若不清洗干净,恐怕要乱上好久。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就好像搬了新家的住客,总要把屋子打扫干净才能住人,否则总会有些垃圾出来膈应人。
    李福寿满怀心思的走出书房,看着花园里鲜花争奇斗艳,传来一阵阵扑鼻的幽香,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抬头看去碧空澄净,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来,这一方世界静谧而祥和,连日来隆隆的枪炮声销声匿迹,如同平静而美好的寻常日子一般。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令人觉得份外美好。
    悠然的遥望天边,李福寿心中微微一叹;
    明儿个就是11月11日,康士比高原血腥大会战的开端,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将在这一天失去父亲亦或是丈夫,既然一切都无法避免,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儿臣等参见父王。”
    伴随着脆生生的童音,李思源,李思轩,李思元兄弟三人联手向前单膝跪拜。
    李福寿从思绪中醒转,回过头来眼含着淡淡和煦神情说道;“免礼,起身吧。”
    “谢父王。”
    兄弟三人站了起来,得益于父母亲的优秀基因,这三个都是外形俊朗小帅哥,举手投足有章有法,彰显出良好的贵族家庭教养。
    长子李思源已经11岁了,是个聪颖的少年,他的站立位置稍稍落后于嫡子李思元,李思轩半步,凸显出身份的不同。
    “今天都去哪里了?”李福寿问道。
    “回禀父王,儿臣今天都去了军营,看到了大炮和很多很多的士兵,哦……对了,还有非常威武的铁甲战车和坦克,我和大兄还骑了马,七弟胆子小就站在一边看着,中午是在军官食堂用餐。”三子李思元回答的中规中矩。
    相比普通人家同龄的孩子,出生于王室的三兄弟明显成熟的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