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说英国的海军学院,德国的炮兵学院,以英法德等国为代表的综合性科技大学,都应该派出优秀的学子前去深造,汲取世界科技发展的精华。
    澳洲作为一个人口不多的偏远之地,本土市场极为有限,不可能全面发展涵盖工农业的科技树。
    李福寿曾对此做过专门研究,结合澳洲后世的经验做出决策,重点发展三个方面,远洋航运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钢铁制造及造船业。
    作为孤悬海外的大陆,发展远洋航运业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将会通过航运搭起无数条通向海外的桥梁,密切与世界之间的联系。
    农业方面重点发展农牧业,以奶牛和优质绵羊为主,辅以适当的小麦和水稻生产,农副产品经过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出口海内外市场。
    工业方面完全舍弃轻工业,利用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钢铁业,铁矿石和焦炭出口以及蒸汽动力机械产业。
    这三个方面发展好了,足以支撑上千万人口的未来发展,并且为红河谷带来广阔的利润空间。
    红河谷当前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丰富的资源与科技结合,迅速绽放出无穷经济活力。
    也正是在这种前提下,红河谷才有底气引入大量华裔人口,借助人力和资源的优势将经济发展这把火烧得更旺。
    19世纪联合航运公司发展到16艘远洋船舶,在红山船厂还有六艘进度不同的5000吨级货轮正在建造中,预期将于明年初陆续交付。
    下一步,来自英法等国的优秀船舶设计师,正在设计一型12,000吨级远洋散货轮,这在当今时代是罕有的万吨远洋货轮。
    所以要造的这么大,是出于19世纪联合航运公司的炼焦煤和铁矿石出口所需,还有大量的谷物和农副产品,都是单位价值低而数量大的大宗商品。
    从澳洲出航前往北美或者是东亚,一个航次动辄上万公里之遥,大吨位万吨巨轮能够节省下来的费用极其可观。
    如今建造万吨巨轮在技术上不存在问题,关键是远洋货轮最看重的经济性和适航性,还是船舶设计师的重点考量方向。
    在舰船设计方面,英国人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也拥有最多经验丰富的舰船设计师。
    1862年下水的英国战列舰米诺陶级“阿金考特”号(Agincourt),标准排水量10812吨,舰身尺寸为长128米,深18。2米,宽85米。
    从这个尺寸可以看出,阿金考特号战列舰就是一个圆墩墩的大胖子,航速十分感人,只有10。2节。
    主要武备4门9英寸229mm线膛前装炮,24门7英寸178mm线膛前装炮,阿金考特号全部火炮都排为一个装甲的长炮列,该舰是已建造过的最长的单螺旋桨军舰之一。
    当今时代
    横跨大西洋的邮轮竞争主要在英国的冠达,白星和英曼三家公司之间展开,竞争最快速度抵达的“蓝丝带奖”,这意味着实力和荣誉。
    因此,超过万吨的邮轮在大西洋上速度能够飙出25节这一惊人数字,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战舰。
    英国的冠达邮轮系列凭借260万英镑的政府贷款,推出了巨型邮轮鲁西塔尼亚号和毛里塔尼亚号。
    这两艘万吨巨轮首次配置了蒸汽涡轮发动机,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
    据《纽约时报》报道;
    为了达到25节(46。25公里/小时)的持续航速,卢西塔尼亚号共有68个熔炉进料装置,6个动力锅炉,52000平方英尺的供暖面,轮船动力增加了3万马力。
    若没有使用蒸汽涡轮机,那么至少需要三台2万马力的蒸汽发动机,总功率达到6万马力以上。
    这两艘巨型邮轮速度领先世界,缺点同样明显,那就是燃煤消耗极高,极其不经济。
    当鲁西塔尼亚号在英国朴茨茅斯港起航时,宛如黑龙般的浓烟喷射而出,遮挡了午后的阳光,看起来似乎风暴将临,并且给所有在街上行走的绅士和淑女们送上了一场飘飘扬扬的煤屑雨。
    当这艘巨轮离开码头,天空上已经沉积厚厚的一层黑雾,最少还要一个小时才能重新看见阳光。
    在广阔的大西洋上高速疾驰时,三座高耸的烟囱里喷出的黑烟将近3。5英里长,仿佛恶魔在天空盘旋。
    这两种船型都不是李福寿想要的,他的要求是吃得少,拉得多,跑得快,动力系统要可靠耐操,要求不可谓不高。
    在12000吨远洋巨轮上,燃煤仓储存的燃煤至少要2000吨,若是能够减少一些,就能装载更多的货物。
    同样道理
    速度越快的远洋货轮,经济效益越高。
    这就对远洋货轮的船型提出了很高要求,也对船舶动力设备提出了很高要求,体现出了领先时代的发展眼光。


第68章谁是人渣
    “报告老爷,野狼比尔肯率领100多名匪徒再次侵入鬼头岭地区,是否予以剿灭,请您示下。”
    “哦,这个阴魂不散的恶棍又来了。”李福寿放下手中的文件,问道;“损失如何?”
    “回禀老爷,鬼头岭地区的流动驻牧点上报,匪徒大规模来袭,赶走了上千只羊,期间只是对空鸣枪威胁,并没有伤及我方的人。”
    “呵呵……有意思。”
    李福寿脸上并没有恼怒的神色,反而浮现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他细长的手指轻轻的敲打案桌,反复掂量利弊。
    “野狼”比尔肯匪帮是纵横澳洲大陆的一股悍匪,自从在肯尼斯金矿场见识了红河谷的手段之后,明智的选择避开风头。
    向南经过新南威尔士州,最终抵达维多利亚州,一路上犯案无数,可以说背负累累血债。
    一时间名声大噪,有很多穷凶极恶的马匪云集麾下,最多时达到300多人,这让其行事更加猖獗。
    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多次组织大规模的民兵武装围剿,最多时高达二千余人,涉及附近三十几个村镇梳网式排查,虽然打死打伤了很多匪徒,终究是让匪首“野狼”比尔肯逃掉了,由此可以见其狡诈之处。
    连番血战,白人民兵也付出了惨重伤亡。
    “野狼”比尔肯是很记仇的,吃过大亏以后往往会卷土重来,将一些白人民兵的家人和村镇屠戮殆尽,手段极其凶残。
    被逼无奈,维多利亚州被迫出动了包括330名皇家骑警在内的围剿骑兵,总数高达780人,其中有很多都是经验丰富的猎手,由麦克白上校亲自率领对重创之后200余人的比尔肯残匪一路穷追猛打。
    双方在崇山峻岭之间展开拉锯战,比尔肯匪帮经受数次重大损失后,不得不仓皇逃离维多利亚州,向北进入新南威尔士州躲避追捕。
    维多利亚州的围剿队伍继续一路追踪,并且与新南威尔士州地方民兵配合,在艾默特山谷堵住了只剩下80余人的比尔肯匪帮。
    一场血战之后,“野狼”比尔肯只带着几个心腹逃离,从此销声匿迹。
    几个月前
    青龙队麾下一名区队长耿万彪在鬼头岭地区发现“野狼”比尔肯等人的踪迹,汇报上来以后,李福寿安排龙骑卫出击,将其远远的向南驱逐出红河谷牧场范围,并没有狠下杀手。
    由于红河谷牧场向南都是新南威尔士州的管辖范围,李福寿与那群排华鸟人不对付,更没有心情帮他们解决麻烦,干脆驱逐了事。
    未曾想
    “野狼”比尔肯也是个妙人,从中琢磨出了些道道来,不再侵入红河谷牧场等领地,而是在附近牧场打擦边球。
    于是乎,新南威尔士州这一大片的牧场可就遭了殃了,在面积广达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比尔肯匪帮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对当地的牧场主更是狠下杀手,有杀错没放过,先后令数十家白人牧场主家毁人亡。
    附近穷凶极恶的匪徒就像闻到臭肉的苍蝇,很快又汇集起来兴风作浪,人数重新又达到200余人的规模。当真是把水草丰美的新南威尔士州大片牧场闹得乌烟瘴气。
    这样的结果,李福寿虽然对受害者抱以极大同情,深表遗憾。
    但是内心不无窃喜,这是他愿意见到的局面。
    这些白人牧场主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人渣,不但是顽固的白人至上主义者,而且双手沾满了土著人的血腥,罪恶磐竹难书。
    澳大利亚土著人是生活在澳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民族,在欧洲人来到澳大利亚之前,这里存在着500多个土著部落,散落在整个澳洲大陆,人口数量达数十万之多。
    18世纪末,英国开始把澳洲东南沿海地区开辟罪犯流放地,流放地建立初期,英国政府无意向内陆扩张,禁止侵占土著人的狩猎地,要求同当地土著和平友好地相处。
    这种表面的和平并没有维持多久,工业革命带来了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最大的羊毛供应地,伴随着维多利亚州淘金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白人移民不断涌入。
    全副武装的殖民者为了争夺土地,无所顾忌地对当地土著人实施灭绝政策,这其中白人牧场主和雇用的牛仔是主力,每个人手上都沾满了土著人的鲜血。
    屠杀,强暴,非人虐待和其他令人发指的暴行,演绎了这一代人澳洲白人的罪恶。
    截止到1878年,土著人口数量急剧缩减,已不足10万人。
    在澳洲的上流社会,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为土著人的遭遇提供了一个解释;
    土著灭绝的命运,正是“适者生存”法则的生动体现。
    貌似科学的解释中,蕴含着让人不寒而栗的冰冷,那是对生命的漠视和对人权的无情践踏。
    在白人殖民者眼中;
    土著人最终灭绝是必然的,白人所能做的只是使这一过程少些痛苦。
    所以,将土著赶进保留地或布道所,任这个“低等”的种族自行消亡,不过是为土著种族提供的“临终关怀”罢了。
    对于澳洲土著人群来说,他们的待遇甚至不如黑人奴隶,死亡才是最终的解脱。
    这群渣滓,李福寿半点同情心也欠奉。
    所谓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恶人自有恶人磨。
    从这个角度看,谁是人渣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野狼”比尔肯就是上帝派出的惩罚之杖,把土著人曾经受过的苦难施加在白人牧场主身上,用鲜血为自己的罪恶过去赎罪。
    此外把大片的牧场空下来,也有利于红河谷方面的收购。
    南威尔士州对华人经营牧场严格限制,但这个难不倒李福寿,他有巨多的手段可以避开限制。
    比如,山谷镇里的白人酒鬼和赌徒,为了一瓶朗姆酒就可以拔枪杀人。
    只要付出10英镑,他们会很乐意别人用自己的身份购买一个牧场,然后在私下里过户到某个人名下,从中还可以赚一笔手续费。
    至于新南威尔士州方面,只需要买通殖民部某个档案员,悄无声息的把交易档案塞进最底层,让其随着岁月的推移,被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
    如今在整个澳洲
    除了李福寿这个声誉鹊起的大牧场主,没有其他华人能够步其后尘,就是因为白人方面的严防死守。
    三个月前
    维多利亚州一位华人牧场主遭到不明匪徒袭击,全家上下11口连同27名华人雇工全部被屠杀殆尽,此案一直悬而未决,最后记在了野狼比尔肯匪帮的名下。
    彼时,野狼比尔肯正在1500公里之外的鬼头岭地区。
    在这片蛮荒的澳洲大陆,只有强者才能生存。
    想到这里,,李福寿冷声下令;
    “传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