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6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太平洋南部的大洋王国
    李福寿冷静的坐观世界风云变幻,知道该来的还是会来的,英国人或者法国人能够允许花旗国占领菲律宾,但大洋王国不行。
    西太平洋地区事务,没有大洋王国点头,谁都甭想乱来。
    从1897年5月份之后,大洋王国通过外交渠道不断的给伦敦送去重量级情报,有花旗国总统麦金利的谈话备忘录,海军部长西奥多…罗斯福的私信,甚至还有一份花簱国驻香港远东舰队的作战计划。
    但是这些在伦敦都没引起多大的反响,这让李福寿清醒的认识到;
    出于对大洋王国的忌惮,伦敦有意的扶持扶桑国,目的不单纯是对抗沙俄南下战略,还有遏制大洋王国在远东地区影响力的企图。
    非如此,不能解释在自身战舰建造任务极其繁忙的情况下,大英帝国仅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又重新武装了扶桑联合舰队,给其装备的最新锐的舰炮和新型蒸汽轮机动力。
    非如此,不能解释英国在“广州事件”中的立场。
    非如此,不能解释其纵容花旗国在吕宋岛的扩张野心。
    既然如此,大洋王国也应该有自己不依赖英国的独立政策。
    李福寿并不害怕同英国闹掰了,如今的大洋王国工农业经济高速发展,商贸繁荣,科学教育文化齐头并进,已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地区性力量。
    截止1897年末
    大洋王国澳洲本土完成了近代工业化,并且赶上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以婆罗洲,香格里拉和莫桑比克为主的海外州先后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一只脚已经踏在工业化的门槛里面。
    从世界范围来看
    花旗国工业产值在1860年占世界的15%,居第四位,合19.07亿美元。
    英国28.08亿美元,法国20。92亿美元,德国19。95亿美元,大洋王国是0。
    到1897年,美国占世界第一位,合121。98亿美元,增加了6倍。英国为54.63亿美元,增长1倍缺点儿,德国41.57亿美元,增长2倍,法国33亿美元,增长1。5倍,大洋王国为26。66亿美元。
    1876—1896年二十年间,花旗国发展速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达到6.3%。
    在同样的时间里,大洋王国平均发展速度达到了11。3%,为全球工业化国家最高速度。
    尤其是近年以来
    香格里拉发展出以制烟,制糖,食品加工业,采矿业,天然橡胶和内河船舶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迅速从农业化进入半工业化。
    莫桑比克发展出以棉花种植,特色干果为主的经济作物,并依托此大力发展棉纺织业,印染和制衣业,初步开启工业化进程。
    婆罗洲则以石油大化工为先导,特色天然橡胶,蔗糖,香料种植园经济为主力,以比前两者更加迅猛的姿态进入工业化进程,未来前景极其光明。
    这一切欣欣向荣发展的景象,奠定了大洋王国充足的底气。
    以花旗国为例;
    南北战争前的1859年,其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8%,
    11年后,1870年,花旗国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64.4%,工农业产值已经掉了个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全面进入工业化进程。
    至1889年,花旗国工业已占工农业产值的77.5%,形成为以轻工业为主的工农业国家,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钢铁工业和木材加工业是近代花旗国的四大部门,占全国工业产值的54%。
    与之相比较,大洋王国几乎走出了相似的经济发展历程。
    1885年,大洋王国(不含南方州)统计数据显示,澳洲本土及包含香格里拉,婆罗洲,莫桑比克在内的工业产值,占据工农业总产值的39。2%。
    12年后,这一数字急剧增长到64。9%,农业产值占据27。4%,商业运输业产值占据7。7%。
    这一统计说明
    大洋王国已经补上了第一次革命浪潮的缺失,赶上了第二次工业化革命进程,工业化进程在世界列强中仅次于美英德法等国,高于意大利、奥匈帝国和沙俄。
    国民经济排在美英德法、奥匈之后,排在世界第6位,工业化进程更是碾压法国和奥匈帝国,显示出更强劲的实力。
    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已经有大洋王国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军事建设方面
    大洋王国实行了类似于德意志帝国的义务兵与后备役兵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在役陆军员额16。3万人(含皇室禁卫军2。6万人)。
    陆军部除了拥有8个齐装满员的甲级常备师团外,还有13个乙级师编制和若干守备师。
    在陆军编制中
    乙级师团可以称之为框架师,仅保留一个满编团战力,其他的框架团以军官和资深军士为主,日常训练进修,轮流带兵。
    海军部势力在近年来得到相当大的扩展,众所瞩目的大都会级战列舰已经入役“红河谷”“布里斯班”号两艘。
    排水量更大,战斗力更强的16000吨“松江”号于1897年末下水,预计将于1898年10月栖装完毕,正式服役。
    后续的“墨尔本”号正在船台上建造,预计将于1898年7月下水,1899年上半年栖装完毕,正式入役。
    此外还有“北仑”号与“天权”号相继开工,将陆续于世纪末建成服役,以6艘强大战列舰的阵容迎接新世纪。
    除此之外
    海军部呈交的通用巡洋舰建造计划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是以中小城市命名的“虎门”级巡洋舰,首舰“虎门”号。
    为了适应世界各国海军战舰越造越大的趋势,该级舰的排水量放大到6200吨至6500吨,注重远洋航行能力,注重经济性。
    正是拥有这些强有力的支持,李福寿现在可以公开对伦敦说“不”,他知道英国的远东政策需要大洋王国的鼎力支持,在南非问题上也需要大洋王国。
    伦敦自然对于大洋王国的发展一清二楚,以牧港海战,越国和“广州事件”为开端,不信任的种子茁壮发芽成长。
    在愈演愈激烈的美国和西班牙之争中,伦敦保持了相当暧昧的态度,对外交渠道传送过去的重要情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非常好的诠释了伦敦的复杂态度。
    到了1897年末
    年迈的维多利亚女王已垂垂老矣,她从1837年6月上台执政已超过一甲子光阴,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耳聋眼花,记忆力衰退严重。
    向来看不惯李福寿的王储爱德华就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属于英国的澳洲被人偷走了。
    这种极不负责任并严重伤害两国感情的话,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如今却公然出现在伦敦上流圈子里,显示出在世纪末伦敦上流圈的不确定性。
    对于这种愚蠢的论调,李福寿不屑一顾。
    当一条蠢狗汪汪叫嚣的时候,你不可能有样学样,那无疑自贱身份。


第748章动荡的1898年
    历史运行到19世纪末,带着对新世纪的憧憬和野望,世界老牌列强和新兴强国难免躁动起来,表现在非洲,就是新一轮的殖民狂潮。
    进入世纪末的这个时候,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在非洲大肆圈地,英国试图实现从开普敦到开罗的两c计划,圈占殖民地占据非洲大陆总面积的22。4%。
    试图借此延续大英帝国20世纪的百年荣耀,占有更多的劳动力,土地和人口,滋养着“日不落帝国”。
    法兰西国胃口更大,已经圈占了非洲大陆总面积的31。2%,全都属于法属非洲殖民地。
    后来者德国在非洲占据7。9%,还不及大洋王国的8。6%(莫桑比克加上索马里)和比利时的  8。25%,至于美国,一心盘算着眼面前的西属中美洲和亚洲殖民地,暂时没工夫搭理非洲。
    与此同时
    欧美各国列强将瓜分的目标投向了远东,沙俄在《三国干涉还辽》后,理直气壮的就占据了东三省。
    1896年,俄国以迫日还辽有功,同清政府签署中俄密约。后来,密约泄露,列强争相迫使清朝划出势力范围、租界与租借地。
    俄国租下旅顺与大连两港口,德国则强占胶州湾,理由是酬功,大洋王国同样联合德国和法国干涉还台,因此毫不客气的租借广州湾。
    反正各国列强都去瓜分,大洋王国动作慢的话连渣都不剩,考虑到大陆移民是大洋王国的立国之基,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基础,为避免再次受到清廷政策左右,被别人从后面打闷棍,所以,设立租界势在必行。
    1898年初
    大洋王国租借“广州湾”
    光绪二十三年12月6日(1898年1月12日),大洋王国向清廷提出“租借”广州湾(今广东湛江)的要求,并于次年元月初二(1898年2月7日)派出军舰在广东雷州府遂溪县的海头汛(今湛江市霞山区沿海)武装登陆,接管了海头炮台。
    对此,清政府完全不敢有异议,立马派官员与大洋王国划定租界,将湛江大片地区划定为大洋王国租界,为期99年。
    中德订立《胶澳租界条约》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月十四日,清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与德使海靖在北京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亦称《德租胶澳专条》)。
    共三端十款,主要内容是:
    德国租借胶州湾,租期九十九年。
    德国军队可以在胶州湾沿岸百里以内自由通行。
    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胶济铁路,并享有铁路沿线三十里内的矿产开采权。
    德国获有承办山东各项工程的优先权。通过这一条约,德国不仅得以租借胶州湾,而且把山东全省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进入1898年后,中美洲形势宛如烈火烹油,逐渐向失控的方向发展。
    西属中美洲殖民地总督瓦莱里亚诺·维勒尔…尼古拉乌在古巴残酷镇压起义。这是个完全冷酷无情的人,他强迫50多万古巴人从家里搬出来,把他们丢进破旧简陋没有卫生设备的集中营居住。
    大约有20万古巴人死在集中营中,而维勒尔…尼古拉乌得到了“屠夫”的头衔。
    血腥镇压招致了更多的起义和反抗,古巴和波多黎各局势动荡,更引来北方大国花旗国的关注。
    花旗国1896年4月6日两院通过共同决议,批准对古巴反叛者的正式认可,如今的立场更是完全站到了起义者的一边,对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齐齐声讨,不时的发出开战的强硬声音。
    花旗国海军部宣布,新锐战列舰“缅因”号将于近日启程,前往古巴哈瓦那进行友好访问。
    在南非
    高傲的英国人再也无法忍布尔人的无视,对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这两个国家视若眼中钉,越境武装袭击事件频频发生,造成双方多人死伤,地区形势也骤然紧张起来。
    时至今日
    英国南非公司领地扩张到刚果边境,英非洲湖区公司侵占了尼亚萨兰,这样就使英国在南非的殖民地联成一气。
    英开普共和国总理罗兹叫嚣,英国人要征服全世界,在非洲实现所谓“开普敦—开罗”计划,把英属的南北非洲联成一体。
    到90年代中,在罗兹的计划面前,唯一的障碍就是布尔人的两个共和国——德兰斯瓦尔和奥兰治。罗兹一面组织约翰内斯堡的英国移民从内部颠覆德兰斯瓦尔共和国总统克鲁格的统治,一面从外部准备武装袭击。
    1896年“詹森远征”失败后,罗兹消停了一年时间,从1897年中后期开始,又不断派党羽从西部向德兰斯瓦尔共和国进行渗透,颠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