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澳洲风云1876-第7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仅仅是沧海一粟,迅速发展起来的澳洲电气化企业,走出国门展开了兼并行动,特斯拉电气公司兼并了英国曼彻斯特电力设备公司。
该公司是一家老牌火力发电站设备公司,但是在德美等强劲对手的竞争下,已陷入年年亏损状态,不得已寻求出售。
特斯拉电气公司计划用自身交流电技术改良火力发电设备, 让这一家老牌公司重新焕发生机。
随着工业的发展,电气化全面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澳洲如今越来越依赖火力发电站输送充沛电力,以支持经济高速运转。
仅1898和1899两年,
澳洲就进口了17。套火力发电厂设备,以德、美两国火力发电站设备为主,收购英国曼彻斯特电力设备公司,能够有效利用其员工成熟的发电站设备生产经验,迅速切入该领域,抢占部分国内市场。
成套火力发电厂设备,并非仅仅局限于交流输变电设备,还包含火力发电设计安装,焚煤燃烧设备,冷凝设备,冷却塔,高压蒸汽管道生产和安装,蒸汽轮机生产和安装,鼓风设备,循环泵设备等等技术细节,最后才是交流电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
这一行业专业性极强,特斯拉电气公司兼并英国老牌电力设备公司,可以立刻获得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及专业技术,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头,拉近了与行业顶尖电力成套设备公司之间的差距,从电站到电网,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交流电解决方案。
当然了,英国曼彻斯特电力公司现有的技术,已经落后美德等先进国家一代以上,属于市场淘汰的落后火力发电设备,需要改进革新的地方还有很多。
但毕竟不是白手起家,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追赶并接近先进水平大有希望。
第787章要不要发展潜艇?
除了以上的两大工业门类之外,最让人感到头疼的就是机床工业的发展,在该领域,澳洲需要从一片空白开始追赶。
资本雄厚的皇室家族基金已经开始物色适当的并购对象,准备采取兼并的方式从而获得一个较高的起点,培育国内机床工业发展。
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是很有难度。
欧美工业技术先进国家愿意卖机床,但不愿意卖生产机床的重点企业,谁都知道这是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杀鸡取卵的傻事儿可不能干。
相比较机械行业,能够生产工业母机和较高水平镗床、铣床、冲床、磨床的大企业,在各自国家都属于前沿科技,是重点保护对象,欧美列强国家不会傻到把这种高科技企业都卖掉,一定会极力保护。
哪怕生产经营不善,也会在国内寻找买家。
总结24年来社会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成就,让人欣喜的看到巨大的进步,同时又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待今后一一改进。
大明宫,勤政殿
李福寿合上厚厚的统计案卷,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经历二十四载含辛茹苦发展,如今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走在正确发展的轨道上。
这离不开全国上下数万名行政人员辛勤工作,从基层税务人员到警务人员到中上层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尚算廉洁高效的行政制度,责权清晰,有政府制定的监督机制,廉政部门,司法部门共同维护这个行政体系的健康,并且接受公民监督,议会制约。
如今看起来
这一套行政机制运行的相当不错,廉政部门每年查处的贪腐渎职,违纪违法案件数百宗,情节严重移交司法部门一百多起,内部开除,记过处分占大多数,属于轻微违纪。
皇室秘书处长官张立带着辛长君老伯爵走进殿内,李福寿闻声站了起来,见到辛长君伯爵欲大礼参拜,连忙上前两步扶住,笑着言道;“长君兄,你我君臣不需如此多礼。”
“谢陛下隆恩。”
“来,坐下叙话。”
君臣双方坐定,寒暄几句后。
辛长君脸色有些沉重的说道;“陛下,我在墨舟老弟病榻前看望过,情况不容乐观,他在非洲期间曾经得过疟疾,伤了根本,恐怕命不久矣!”
“天不假年,奈何?”李福寿闻言也唏嘘不已。
吴墨舟是最早跟随自己的高级官员之一,这20多年来辛苦奔劳,为皇室松江直属领地和非洲莫桑比克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是一位实至名归的能臣。
可惜虽然有皇室医生诊疗,但却无法挽回沉重病势,眼见着余日无多了。
“善后事宜,墨舟有什么遗愿吗?”
“回禀陛下,主要就是承爵事宜,墨舟属意由长子吴承恩袭爵,封地采邑尽归长子所有,次子吴承德,三子吴承欢各获部分产业,分派的已经清楚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主持,他家里的那些庶出子女闹不起来。”
“嗯,如此甚好。”
对于这种家事儿,李福寿也不好过多置喙,爱咋分就咋分吧,反正一碗水端平是绝对不可能的,矛盾绝对少不了的。
又聊了会儿,话题讲道首相范仲斋出访英法德奥等国,沙俄又发来正式国事访问邀约事宜。
“去就去一趟吧,反正圣彼得堡也不远,尼古拉二世与我素有旧谊,仲斋去一趟维护两国邦谊,亦在情理之中。”
“陛下,英国人可能不会太高兴,他们向来警惕我们与沙俄走得近。”
“别管他们,我们的外交政策虽然是建立在于英国亲密联盟的基础上,但不代表什么事都要听伦敦瞎咋呼,发展与世界各国友好睦邻关系,同样也是国家的利益所在。我们与沙俄没有直接利害冲突,完全可以表现的超然一点。”
“陛下圣明。”辛长君非常认可的点了点头,然后脸色不忿的说道;“在贵族院里,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上蹿下跳,说什么帝国要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是跟着英国人后面闻鸡起舞,我看这个老混蛋纯粹是唯恐天下不乱。”
“呵呵……兼听则明,偏听则信,他也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嘛!”
“陛下,您不知道,这个老混蛋利用自己军事小组长的身份,为一份开展潜艇装备的军事计划开了绿灯,计划从法德等国引入潜艇技术,装备海军舰队,结果气的海军部长耿宝贵上将破口大骂,发誓要阻止这项装备计划的进行,双方闹得乌烟瘴气。”
“哦,还有这事儿?”李福寿颇感兴趣的话问了一句。
“怎么没有啊!”辛长君看见陛下关注的眼神,顿时来了劲儿,于是乎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通。
其意无非是当今世界海军霸主英国从来不重视潜艇,也无疑大力发展潜艇,对于大国远洋海军而言;大舰巨炮才是王道,潜艇乃是小道耳。
正是基于如此的理念,海军部方面对这项军事法案怨念深重,他们宁愿多建几艘驱逐舰,也不愿意要这种躲在海里面的小爬虫。
对,就是小爬虫。
这就是当今世界海军强国对潜艇的普遍看法,就是不入流的小爬虫。
辛长君如今是贵族院鸽派领袖,身兼外交、拨款与财税政策小组长,有权就相关问题召开议会答辩,内阁首相及相关部委大臣必须就相关问题,前往议会上院回答质询,权力非常大。
康拉德…阿登纳伯爵是贵族院鹰派领袖,身兼军事、工业发展政策小组长,也是个实权人物。
举凡是涉及陆海两军军备发展的计划及法案,康拉德…阿登纳伯爵都有权过问,没有他的点头,海军重要装备提案很难通过贵族院表决,更别提财政拨款了。
这一切的前提是~陛下没有明确表态。
辛长君与康拉德…阿登纳两个老家伙在贵族院斗的不亦乐乎,有妥协也有合作,算是发挥余热吧。
李福寿对他的告御状不置可否,心中却在盘算着耿宝贵上将已经54岁了,何方上将比他还大一岁,今年政府换届,应该让耿宝贵上将卸了海军部大臣职务,到贵族院去发挥余热,由何方上将担任海军部大臣一职。
之所以这么考虑,并不在于耿宝贵上将是大舰巨炮的坚决拥护者,而在于他拒绝接受海上军事科技新变化,顽固守旧,已经不能够适应新世纪海军发展。
20世纪初
新科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社会和军事带来影响都是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影响巨大。
作为海军部大臣,一定要有前瞻性的眼光,要勇于尝试新科技,不能因为潜艇技术现在是个小虫子就鄙视,那样在帝国海军部会造成什么影响?
上行下效,自然会形成一股鄙视新技术的恶劣风气。
掐指算来
如果不算花旗国南北战争时期木头壳子的“鹦鹉螺”号人力驱动潜艇,真正的机械动力潜艇技术探索,已经有接近40年的历史了。
1863年4月,法国成功建造了“潜水员”号潜艇,排水量达420吨,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完全由机械动力驱动的潜艇,也是当时最大的潜艇。
它能够下潜12米,模仿海豚的外形设计,造型非常漂亮,利用压缩空气机动力,可以在水下航行3个小时,水下航速为2。4节,这也是法国海军潜艇的开端,得到了“q00”的编号,此后法国海军的潜艇,都是q+数字的编号排序。
随后,法国1888年建造了排水量33吨的q1“电鳗”号潜艇,其不仅是最早一批的全电动潜艇,同时也是第一艘配备鱼雷的潜艇,装备有2枚355毫米鱼雷。
同一时期
英国在1886建造了使用蓄电池为动力,水下航速为6节的“鹦鹉螺”号潜艇。
这一时段的法国海军,虽然在不断的建造潜艇,不过整体还是在摸索的阶段,先后建造了q2、q3、q4,潜艇的排水量不断的放大,技术和经验也在不断的累积。
到1900年,法国海军正在建造中的q5“美人鱼”级潜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引起了世界各国海军的注意,这其中也包括大洋帝国海军,因此有了引进相关技术,发展实验潜艇的提案
法制美人鱼级拟建造了4艘,排水量为213吨,动力系统为三胀往复式蒸汽机和2台电动机,水面航速9。75节,水下航速5。8节,最大续航可以达到930海里(约1722公里),装备4具450毫米鱼雷,具备有限近海作战能力。
这些几十吨上百吨的潜艇,在崇尚大舰巨炮理念的海军部看来,岂不就是小虫子?
大洋帝国海军受英国海军影响极深,如今正在筹建的皇家布里斯班海军学院中,仅英籍教官就占据1/3强,曾经接受过英国海军正规教育的教官达到7成以上,其他的就是拥有美德法等国海军院校履历的教官,打上了鲜明的英国海军印记。
让这些崇尚骑士精神骄傲的海军军官钻进潜艇里,偷偷摸摸的躲在海里伏击敌方舰船,这种巨大的落差,还真不如杀了他们。
真正要发扬潜艇部队的战斗力,那还必须建立专门的潜艇专业,培训专门人才。
当然了,现在说这些太早了。
第788章两个疯子
辛长君老伯爵年近七旬,此次御前召对表现的很兴奋,说话唠叨个不停,直到小半天之后倦了些,这才停下来。
李福寿全程侧耳倾听,哪怕是废话,也没有表现出半点不耐,给予了老伯爵相当大的尊重。
送走老伯爵之后,秘书长张力悄然返身。
只见陛下一脸唏嘘的站在殿堂上,轻叹一声说道;“唉,长君兄也见老了,头发已经花白,耳朵还有些背,想当年,长君兄与我一起建设昆士兰伯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