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澳洲风云1876-第7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旅顺港。
日第二军随后攻击旅顺的战斗,遭到了俄军的顽强阻击,双方展开了惨烈的白刃血战,进攻的日军被数次反击下去,遭受重大损失。
进攻士兵的尸体铺满了山野,炮火和血色笼罩这片土地,第二军在进攻遇挫之后,不得不暂停下来等待援军。
扶桑国陆军第1、2、3、4军各路登陆后,于1904年6月20日建立“满洲军总司令部”,以大山岩元帅任
总司令,统一指挥各部。
在将近1个月的时间内,日方积极准备对旅顺的第2次进攻,专门编组了执行这项任务的第3军(第2军已奉命北上),任命乃木希典为军长。
此人甲午战争时担任旅长,曾一举攻克旅顺,对该地区熟门熟路,是第二次踏上这片土地。
第3军所配备的火炮大部分是攻城炮,准备用猛烈的炮火开路,强力撕开一条口子,为日军打开胜利之门。
在日军准备旅顺战役的时候,沙俄军队也没闲着,开始集结重兵向旅顺靠近,准备死守这一命运攸关的战略要地,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沙皇尼古拉二世高度关注远东战况,指示远东俄罗斯陆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发动攻势,责成他“对旅顺的命运负责”。
他警告库罗帕特金说道:
如丢掉旅顺,将是新的最沉重的打击,不仅有损于俄罗斯在远东的政治军事威望,而且有损于在近东、中亚和欧洲的政治军事威望。
无疑,俄罗斯的敌人将利用这一点尽可能使我们为难,而朋友则将把俄罗斯视为软弱的同盟者而加以抛弃。
在沙皇严令之下,库罗帕特金派出1个军(施塔克尔堡指挥的西伯利亚第1军)南下支援旅顺。
1904年6月14~15日,该军在得利寺、瓦房店地区与日第2军遭遇,俄军一败涂地,狼狈退却。
从此旅顺与东北俄军主力的联系被完全切断,成为一座孤城。
日军为进攻旅顺,必须确保后方的安全,使它不致遭到集结于辽阳以南地区俄军重兵集团的打击。
因此,在1904年6月下旬,第1、第2、第4(从大孤山登陆)3个军开始向辽阳方向移动,企图牵制俄军于该地,为第三军攻击旅顺创造条件。
就在这时候
从英国远道而来的李建洋中尉携带娇妻美眷,来到了刚刚遭受战乱的大连,在一所尚属完好的民宅中安顿下来,然后前往英国军事观察团报道。
此时的大连是个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小城市,入眼看去,到处都是明清式的木楼建筑,中心街道是铺砌着石板的道路,因为年深日久,被踩踏的光滑凹凸。
英国军事观察团设在一座富商宅院中,这里是传统的中式庭院布局,门口有持枪的包头阿三士兵警戒,李建洋回了个军礼就施施然的进去了。
迎面是一座照壁,转过来就是主厅了。
李建洋到这里的时候正在举行酒会,主厅和回廊里到处都是各国军官,除了身穿英军和日军军官制服的军人之外,还有德、美、洋、法、意等国军官,一眼看过去有数十人之多,手拿着酒杯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边聊天,显得很热闹。
“噢,中尉先生,请到这里来。”
招呼他的是联络官乔治上尉,他热情的把李建洋介绍给英国军事观察团长福克斯少将,福克斯少将是位个子极高的苏格兰人,神情严谨,不拘言笑。
简单寒暄几句之后
福克斯少将便端着酒杯离开了,走到一边与大洋帝国军事观察团长段祺瑞中将聊天,在他的心目中;
一个小小的中尉哪怕是贵族出身,也不值得重视。
“别理他,少将先生是一个非常刻板的军人,只要不违反军纪,他还是不错的人。”联络官乔治上尉很有话唠的潜质,不需要李建洋询问,便滔滔不绝的主动介绍起来,帮着他认识各国军事观察团成员。
另一边
福克斯少将正在与段祺瑞中将聊天,简单说了几句天气之后,直接切入正题;
“中将阁下,据我所知,贵军重新进行了整编,重点加强了炮兵配备,并且在辎重团中配备了大量骡马畜力,这是为了应对高烈度地面战争准备的吗?”
“是的,将军阁下,你也看到了扶桑人在进攻中咄咄逼人的势头,我们应该对此有所准备。”
“呵呵呵……确实如此,这些矮个子的倭人就像一群嗜血的狼,对战斗的狂热让人感到惊奇,白刃冲锋中毫不畏惧人高马大的俄国人,真是让人感到困惑不解,是什么支撑他们舍身忘死的战斗,哪怕肚子被捅穿了也要给敌人造成伤害?”
“东方有句谚语;叫做穷山恶水出刁民。”段祺瑞中将风度很好的双手一摊,做出无奈的表情;“这些扶桑人穷的什么都没有,只有野狗一样的贱命,一个饭团加点咸菜就可以驱使他们卖命,这在英国做不到,在大洋帝国也做不到,所以我们要准备更多的火力去打击,这就是整编军队的初衷。”
“宾果,我非常赞同您的意见,尊敬的中将阁下。”福克斯少将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转头看了看那些只到他胸口的扶桑军官,眼中的高傲鄙夷之色丝毫不加掩饰。
扶桑就是英国人放出去撕咬的一条狗,主人对于狗是不需要尊重的。
“出于善意中将阁下,我不得不提醒您英日同盟的存在,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日子里,英日两国始终将保持同盟的关系,我觉得扶桑人不可能远渡重洋打到澳洲大陆,也许贵军的反应过激。”
“狗也许不会咬人,但准备一根打狗棍是必要的,不是吗?”
“比喻非常恰当,我理解了。”
“将军先生,从此前的战斗中,我能够看出日军强烈的侵略性,也许随着一场又一场胜利的累积,他们有可能膨胀到目空一切的程度,反噬主人也是有可能的,不得不防啊!”
“谢谢您的良言忠告,大英帝国对此还是拥有充分的信心,若扶桑是个大陆军事强国,可能伦敦对此还比较棘手,但他偏偏是个贫瘠的岛国……”
说到这里
福克斯少将意味深长的笑了,其意尽在其中。
段褀瑞原本就是个聪明绝顶的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同样也笑了起来。
扶桑确实表现出了强大军力,这能怎样?
你的陆军能够与欧洲闻之色变的沙俄军队拼的尸山血海一样,能够武装起数百万士兵又能怎样?
该还的贷款一个便士都不能少,叫你向东不准向西,叫你咬谁就去咬谁,必须要有做走狗的自觉性。
否则,大英帝国可以分分钟教扶桑国做人,连一个饭团都吃不上。
在纵横七海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面前,随时能够把扶桑岛国封锁成一座孤岛,不需要打,他自己就崩溃了。
这就是强大海军的威力,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脑后生反骨的时候,去看一看停泊在英国朴次茅斯海峡里的强大舰队,再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应该会清醒一些。
第821章绵薄之力
段祺瑞中将与福克斯少将的高谈阔论,并没刻意压低声音,站在附近的日军将官都能听得到,这让他们脸色变得铁青,旋即勉强挤出笑容。
没办法,这两个都得罪不起。
日俄战争正在进行中,沙俄重兵集团的实力没有受到大的损伤,扶桑军队也没完全的把握能够拿到最终胜利,一切都是未知。
开战以来
沙俄以每个月2万余人的速度,向远东地区投放兵力,修建中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每个月只能开行2~3辆列车,更多的增援兵力只能依靠着徒步前进,最少需要走3~4个月才能抵达远东前线。
到那时,意味着更严峻的挑战。
扶桑国内已经实行了兵力动员,但是在远东战场兵力依然不占上风,满洲军总司令部只能在进攻方向集结重兵,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
扶桑国总人口约4400万。战时可动员200余万后备兵员(日俄战争中实际上动员了118。5万人)。
在战争初期,扶桑陆军总兵力约37。5万人(1140门炮),其中25万人可用于扶桑列岛以外作战,如今已派出了8成之多,留守在本土的只有两个现役师团。
除了朝鲜境内的3万军队之外,其他全部集中于东北三省战场,总兵力接近17万。
反观沙俄军队,随着战争开始后大举向远东增兵,沙俄军队的规模已接近22万至23万之间,还在以每个月2万余人的速度增加,形势不容乐观。
“蒸汽压路机”绰号可不是玩儿的,沙俄人口已经高达1。4亿人,常备兵力超过百万,还有400万后备役军人可以动员,战争潜力远大于扶桑国。
唯一制约沙俄兵力投入的就是前往远东漫长的道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尚未竣工,成为制约沙俄战争潜力的瓶颈,也是扶桑国能够赢得战争的唯一机会。
各个击破,速战速决。
这一作战思想贯穿了日军战斗的全过程,不计较死伤,一路狂攻猛打,以白刃战对白刃战,以攻击代替防御,用士兵的累累尸骨铺就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成为扶桑军方高层的共识。
在各国军事观察团中,以英国和大洋帝国人数最多,英国非常重视这一场远东地区日俄两强战争,派出了由27名军官组成的观察团。
大洋帝国仅比英国军事观察团少一人,26名军官。
第三就是德国,11名军官,美国五名军官,意大利四名军官,法国只有两名军官到场,这是因为法国的身份比较微妙,既是俄国的盟国,又是英国的盟国,在这场战争中竟然保持中立。
李建洋的身份让他很快在这群人当中混熟了,英国军官团自然不必说,大洋帝国军官团也有很多熟人,不少人都曾经去过南非。
“这位是吴保利上校,这位是李忠上校,这两位上校先生率领的都是装甲坦克团,是大洋帝国的王牌部队,你们可以好好亲近一下。”乔治上尉介绍道。
李建洋军衔低,连忙主动见礼;“我是虎门子爵李勇的大公子李建洋,见过两位长官,在南非的时候,我有幸聆听段长官的教诲,并且,有幸结识了同样是装甲坦克部队长官的卞长官。”
“哦,那是自己人呐。”吴宝利上校听了后,与李忠上校两人相视而笑。
南非他们俩都没去,去的是师兄卞春松准将。
如今卞春松准将在皇家黄埔步兵学院担任副教育长,潜心著书立说,出版的《装甲坦克战术概论》《步坦一体协同战术》等重要著作,在军事学院校级以上军官高级研修班中,是进修的高级课程教材,对于外界秘而不宣,保密等级很高。
因为在坦克前沿战术中的探索成就,卞春松准将多次受到陆军参谋总部和军事学院嘉奖,晋升少将有望。
作为他的师弟,吴宝利上校与有荣焉,所以听到李建洋中尉提及师兄,立马觉得亲切了不少,笑吟吟的说道;“虎父无犬子,令尊可是传奇性的人物,也是军中的老前辈,哦……对了,我的家族在黎牙实比地区建了两座水泥厂,还投资了一个烟草种植园,托李爵士的福,收益很不错啊,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一家人。”
“家父这个军中老前辈可不敢当,说来惭愧,他老人家常常会说;当初没有坚守本心,走上了一条歪路子。”
“哈哈哈哈……如果有这么好的歪路子,你也介绍给我走一走。”吴宝利上校年轻时是个性格跳脱的人,如今人到中年依然豁达,他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