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澳洲风云1876-第7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建洋叹了口气,回答道;“它影响了我的晚餐胃口,少校先生。”
“哦,上帝呀,你说的真好伙计,这场战争就仿佛一场拳拳到肉的拳击赛,扶桑人的好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意外的是……没想到俄国人输得这么惨。”
“俄军从精心构筑的阵地撤退很迅速,是唯一让人眼睛一亮的地方。”
“呵呵呵……我把它理解为讽刺。”
“不,少校先生,沙俄军队能够在敌人的攻击下有条不紊的撤出,没有造成大的混乱,这也需要很好的组织能力,可惜的是……他们丢弃了太多宝贵物资。”
“确实如此。”让…皮埃尔少校看着远处俄军营地堆积如山的物资,不由得咂了咂嘴,颇为遗憾的说道;“巨额的法郎贷款就这么白白浪费了,我会在自己的观战报告中重点提出这一点。俄军前线司令库罗帕特金上将扬言“宁死不从辽阳后退”,他欺骗了我们,预料中的精彩对决并没有出现,沙俄军队仅仅受到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损失,便哭爹喊娘的逃跑了,他是一个懦夫加上蠢货。”
“不得不说……在愚蠢的将领率领下,沙俄军队很难打胜仗。”李建洋有点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意味儿,皱着眉头评价道;“以优势兵力固守精心构筑的阵地,囤积了大量物资,结果轻轻的一戳就破,说实话,让…皮埃尔少校,你们的沙俄盟友表现并不靠谱。”
“听起来比较刺耳,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可悲事实。”让…皮埃尔少校无所谓的耸了下肩,法国人并不希望沙俄在远东投入过多的精力,在这儿碰个硬钉子也许是件好事儿;“我应该提醒你,亲爱的李上尉,这场战争并没有结束,数十万沙俄士兵正在前往远东的路途中,未来扶桑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希望他们能够把进攻的势头保持下去。也许用不了多久,沙俄军队就会发动大规模反击。”
“但愿如此,但我已经没有心情继续看下去了。”
李建洋拨转了马头,向着不远处日军集结的辽阳城方向行去。让…皮埃尔少校也没有兴趣看下去,双脚一磕马腹,驱策座骑小跑起来,跟上了前面的李建洋上尉。
辽阳城门口
一群日方高级军官站在城门边上,正在耻高气昂的接受记者拍照,背景是历经沧桑的辽阳城门。
英国驻日军司令部的代表扬?汉弥尔顿少将也在这里,他公开表示;“希望能亲自经历满洲战争伟大的最后一幕”。
汉弥尔顿少将对日军取得的胜利大为赞赏,他问大山岩元帅;“您是否满意日军行动的结果?”
大山岩不以为然说道;“不过尔尔,俄军撤退得太熟练了,我们没有机会扩大战果。”
“我还是要祝贺您元帅阁下,满洲战争现在处于正确的轨道上,一切看起来好极了,我们需要保持这样的昂扬进攻势头。”
“形势没有那么乐观,少将先生,俄国人的南满集团主力尚存,而他们的援兵源源不断的抵达,即便在战场上消灭了3万敌人,俄国人一个月就能补充完毕。”大山岩元帅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神色冷峻的说道;
“为了应对沙俄波罗的海舰队,我们必须尽量的囤积足够三个月的作战物资,并且将更多的部队输送上岸,以保证海上运输线被切断之后,面临的严峻局面。
当前,第3军被拖在旅顺要塞外围,致使我军兵力分散,这是相当被动的局面。
预计到年底
沙俄军队将增至40万人以上规模,而我军依然只能维持25万至27万左右,劣势明显。
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旅顺要塞之战,将第三军的兵力抽出来,与大军会合一处,集结重兵准备打一场奉天会战。
为此需要调集攻城重炮,击碎旅顺要塞的厚重防御,此为当务之急。”
“这我可以略尽绵薄之力。”汉弥尔顿少将表态的非常爽快,他考虑了一下说道;“我记得,大洋帝国的南北战争中使用了口径超过400毫米的重型臼炮,数量有数十门之多,我们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搞来这批重炮。”
大山岩元帅听了以后大喜过望,说道;“那就拜托了,前方军情紧急,如果能够尽早得到这批攻城重炮,我们有信心在半个月之内解决旅顺要塞。”
“元帅阁下,请静候佳音。”汉密尔顿少将神情矜持的笑了。
他是一名合格的职业军人,却并不是一名政治家,不知道大洋帝国与扶桑国之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事情远非他所说的那么简单。
这时候,一名摄像师手上举着镁光灯和德制莱卡相机走了过来,高声说道;“尊贵的元帅阁下还有将军,我是否有幸能为你们拍一张合影?”
“哦,没问题。”身材极高的汉密尔顿少将心情很好的整理了一下军装,站在身材矮小的大山岩元帅旁边,仿佛一个大人带着小孩子,非常具有喜感。
大山岩元帅双手驻着自己的军刀,黑着脸不说话,一副臭臭的神色。
看到这一幕,这名摄像师想死的心都有了。
天照大神啊!我这是做了什么孽?
第834章献策
英国人的请求不出意料的被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大洋帝国在日俄战争中保持友善中立,不会为任何一方提供杀戮武器,那怕是一把刀都不行。
自信满满的汉密尔顿少将接到回复电报之后,整个人仿佛被猛击一掌,呆立了半晌之后说道;“这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大洋帝国为战争中双方提供了大量物资,支持他们在这个远东斗兽场舍生忘死的搏杀,现在却用如此荒谬的理由拒绝提供帮助,难道是在把我们当成傻子吗?”
“将军阁下,您的愤怒情绪可以理解,但这就是可笑的现实。”英国驻大清公使馆武官福克森中校耸了下肩,用其一贯高傲的口吻说道;“在无法改变这一切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去理解他,作为旁观者,总希望绳圈中的拳击手打的精彩激烈,谁都不愿意这时候递上一把刀,早早的就结束比赛。”
汉密尔顿少将放下手中的电报纸,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说道;“中校先生,你担任目前的职务有多长时间了?”
“呃……快三年了,您的意思是……”
“我看好你还能再做三年,你是一位先天具外交官气质的军人,这个职务很适合你。”
“将军阁下,您是否错误地理解我的意思?”
“不……门在后面,离开的时候请随手关上,谢谢!”
哈密尔顿少将挥手将灰溜溜的福克森中校撵走了,他对这个自以为幽默并且目空一切的白痴半点好感也欠奉,压根儿不留什么情面。
正在房间里整理文件的李建洋上尉与麦克少校互相对视了一眼,知道自己的老大现在心情不顺,下意识的都留了个心眼,可千万别像那个倒霉蛋一样去触霉头。
“麦克少校,请你给我来杯咖啡,谢谢。”
“乐意为您效劳,将军阁下。”麦克少校优雅的行了个贵族礼节,转身离开房间去煮咖啡了。
汉密尔顿少将心情烦躁的坐了下来,翻了翻面前的文件无心读下去,抬头问道;“李上尉,你是出生于大洋帝国的华裔,对于他们拒绝英国这个不算过分的要求,怎么看?”
“我认为这是一种中立国家游走在国际法边缘的擦边球行为,通过给日俄双方销售物资大获其利,他们显然很享受这种丰厚利益。”李建洋上尉放下手中的文件,神色严肃的想了一下,继续说道;“事实十分清楚,他们严格界定民用物资和军用物资的区别,一旦像英日联盟提供攻城重炮,这就是事实上的站队行为,不但损失大笔收益,而且无法游走于灰色边缘空间上下其手,严重妨碍其在远东的利益。”
“说的非常透彻,上尉先生,看来是我欠考虑了,这件事比想象中复杂的多。”哈密尔顿少将为自己轻率的答应感到后悔,但是在大山岩元帅面前夸下了海口,可不能翻脸不认账。
日军得不到攻城重炮,有可能在旅顺要塞的进攻中再次严重受挫,从而影响到整个日俄战争未来走向。
如此重大的错误,哈密尔顿少将可承担不起。
他重重的吐了一口气,将目光转向面前这个帅气的年轻军官,斟酌了下说道;“上尉先生,我知道你和新任殖民地部大臣次官丘吉尔关系密切,未来前景光明,而你的表现印证了我的判断,是一名善于思考,目光敏锐的年轻军官,面对这样的困境,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那是你的困境,可不是我的困境。
尽管在心中腹诽,可表面上李建洋不敢露出半点情绪,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认真考虑了一番之后,措辞严谨的回答道;
“尊敬的将军阁下;
您承诺给大山岩元帅的这批攻城重炮,无论通过什么方式都要弄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不但关系到英日同盟的牢固友谊,而且关系到将军阁下的颜面,关系到攻击旅顺要塞的胜败,半点也轻忽不得。
现在的问题就是从哪去弄?
想要砸开旅顺要塞厚厚的钢筋混凝土防御,必须要使用到大口径攻城臼炮,是那种一发炮弹就有1000磅的大家伙,威力才足够大。
大洋帝国仓库中确实有一批攻城重炮,最早源自于花旗国南北战争,曾经在攻克葛底斯堡战役中大显身手,花旗国内战后辗转来到了大洋帝国,曾经在攻克悉尼和墨尔本坚固筑垒要塞战斗中发挥重大作用。
这批重炮可能是整个太平洋地区,唯一能够找到的大口径攻城臼炮。
即便在花旗国,在那场40多年前发生的南北战争后,很多老式火炮都进了钢铁厂的熔炉,现在也很难见到踪影。
若是无法得到大洋帝国的这批攻城重炮,那么只能从自身想办法。
我记得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曾经使用过大口径臼炮轰击沙俄重兵防御的要塞,对其造成严重杀伤。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近50年,若运气好的话,这些攻城重炮应该还在哪个偏僻的陆军仓库里蒙尘。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查找档案,确定它们的位置,并且尽快把这批炮送到远东前线来。”
旅顺要塞驻守的俄军已经超过4万人,拥有655门火炮,并且有从太平洋舰队拆下来的大口径舰炮协防,加上厚厚的钢筋混凝土要塞,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当前条件下,陆军重炮移动和运输非常困难,扶桑陆军装备的最大口径火炮是210毫米榴弹炮,已经是极限了。
其发射的高爆炮弹重量约200磅,能够炸碎中小型混凝土碉堡,但是对大型要塞就无能为力了。
日军需要的是30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型臼炮,口径越大越好,威力越大越好,最好能一发入魂。
重型臼炮别看形状简单,这种超大口径的攻城重炮用途单一,数量极为稀少,铸造难度非常高,仅仅开模就需要很长时间,基本上只能在现有存货中想办法。
李建洋上尉的话,让汉密尔顿少将眼神逐渐亮了起来;对呀,怎么忘了这茬了?
克里米亚战争时间过去半个世纪,若不是李建洋上尉提醒,汉密尔顿少将真的想不起来英国陆军还有这些存货,他立刻兴奋的站了起来说道;“赶紧给国内发电报,让他们立刻查找档案,看看这批攻城重炮藏在哪儿了?”
“将军阁下,我建议还是由陆军部下文,我们远东军事观察团恐怕力度不足,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