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7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李福寿向来注重分寸,即便是有权可以对议会发号施令,也从来不逾越半分。
    这导致议会势力逐渐壮大,隐隐与皇权及内阁分庭抗礼,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极大的增强了帝国议会的权利。
    很多人为之心中窃喜,却不敢浮于表面。
    没有人想到,这是李福寿刻意而为之。
    他就是在默默扶持议会势力的壮大,以前是贵族院,今后将是下院,在通过相关的议会法案之后,赋予议会多的自主权,实现权力制衡。
    作为开国君主,李福寿对整个帝国拥有毋庸置疑的统治力和崇高威望,有这个自信,哪怕是把权力都让出去,分分钟也能收回来,根本不在意些许权力流逝。
    何方上将的请求遭到皇帝陛下的断然拒绝,他神情不由的一愣,脸上浮现出悲凉的神色,深施一礼说道;“陛下,微臣德薄才浅,难堪大任,自请辞去海军部大臣一职归隐山林,自此不再问江湖事。”
    “何爱卿,你这又是何苦?”
    “臣请陛下体谅,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十万海军将士会指着微臣脊梁骨骂。我大洋帝国乃是海洋国家,强大的皇家海军是帝国之本,臣从军以来数十年兢兢业业,只为了不辜负陛下切切厚望,如今黔驴技穷,只能退位让贤了。”
    “何爱卿,你乃阁臣,举凡萌生退意应向首相提出辞呈,我这里只接受内阁总辞呈。”李福寿扳起脸来说了一句,然后神色又缓和下来,亲切的拉着何方上将的手并肩坐在锦凳上,贴心的说道;
    “男耕女织,春种秋收,四时皆有定序,岂可任意而为之?
    兄乃大才,莫非魔怔了不成?
    这其中的是非厉害想必不用我多说,兄已尽知,为何还做此逼宫糊涂之举?
    朝四暮三还是朝三暮四,差别乃是方式不同。
    如此举措可就大大的不妥了,莫非真要绝了你我君臣相宜数十年的情份不成?”
    “陛下,臣死罪也。”
    这番话说的醍醐灌顶,何方上将后背都出了一层冷汗,神情惶恐的就要大礼参拜,却被李福寿一把扶了起来;“莫要多礼,你我虽位属君臣,说句推心置腹的话,实乃同心同德一路走来的兄弟。俗礼就免了,今后可不要再犯糊涂了。”
    “微臣惭愧无地,只是这个朝四暮三之说?”显然,何方上将找到一些感觉,但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看到他这种懵圈的样子,李福寿不禁气的笑了,于是出言指点道;“海军部提交的驱逐舰方案屡遭议会否决,你们就不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吗?
    议会方面卡住拨款预算,海军部方面可以力呈已见,加强私下里沟通,采取各退一步的办法促成拨款法案通过。
    比如议会方面再三强调;七年计划期内,60艘驱逐舰拨款总额不得超过1500万金洋。
    海军部方面可以退让一步,提出七年计划期内,建造50艘驱逐舰,削减10艘驱逐舰的建造规模,但是坚持1500万金洋财政拨款不变,原有的指标性能不变。
    这样一来,拨款委员会就没有恰当的理由阻止法案通过。
    至于驱逐舰队规模不足,今后几年还可以提出其他的造舰方案,先把好处吃到嘴里再说,要是你们早一点开窍,现在驱逐舰已经开始装备皇家海军了。”
    李福寿说完恨其不争的瞪了他一眼,看到何方上将,神情从茫然到清醒然后转变为狂喜,就像变脸似的。
    还能这样操作?何方上将真的从来没想过。
    “多谢陛下指点迷津,臣明白了。”
    “不要瞎讲,我可没说什么,只是同意戏班子给你老母祝寿唱三天,此事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哎呀……您瞧瞧我这老糊涂,陛下确实什么都没说,这是微臣自己琢磨出来的点子。”
    “行了,别说了,御花园赐宴,长君兄与守道兄早已等着了,咱们君臣今天只谈风花雪月,不谈政事,随我一起赴宴去吧。”
    李福寿率先站起身来向前行去,何方上将喜滋滋的跟在后面,笑得合不拢嘴。
    每年军费开支占据政府开支的8%左右,上下不超过0。2个小数点,这就限定了军费开支的总体规模。
    海军部与议会拨款委员会之争,其实可以看做是陆海军之争,争的就是军费拨款,你的碗里多一点,我的碗里就少一点,帝国军费拨款有限,不存在大家都吃饱的情况。
    国家总体战略是全面发展经济,保持适度的军事威慑力量即可,体现在海军建设上就是以8艘主力战列舰的规模,应对扶桑国以6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为核心的“六六舰队”。
    何方上将作为皇家海军的当家人,现有的家当都是一年一年积累起来的,二十几年的发展才有如今的庞大规模,除了巨额人员维持费和训练费用之外,每年的海军装备费都要精打细算的用,今年添置几艘巡洋舰,明年添置几艘驱逐舰。
    贵族院领袖康拉德…阿登纳上将出生于陆军,对陆军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屁股当然坐在陆军一边了。
    以往十几年来,海陆军每年的军费拨款基本上是七三比例,海军七,陆军三,矛盾尚不尖锐。
    近些年来,随着造舰费用越来越昂贵,皇家海军规模越来越大,海军部拨款从七成逐渐上升到七成半甚至更多,留给陆军部的只剩下两成半甚至两成二三的样子,这怎么能行?
    这些年来随着帝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张,经济总量翻了一番,每年支付军费的财政拨款也翻了接近一番,按理说应该宽裕了。
    其实不然
    陆军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整编和扩编,军事实力强了,人员多了,开支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再加上新整编的甲级师普遍增强了火力,师级炮兵团装备了一个以122毫米火炮和152毫米火炮为代表的重炮营,两个95毫米炮兵营,再加上拖拽火炮所需的车辆,形成战斗力所需的训练,这都极大的增加了开支。
    说句不好听话,养一个重炮团比养10个步兵团都费钱。
    掐着手指头算算就知道了,一个炮兵营12门火炮,那么就需要12辆拖拽车,12辆弹药车,加上其他的备用车和辎重车,通讯车,营部指挥车,至少装备42辆三吨级货车。
    那么再加上团部警卫营所属车辆,一个炮兵团所需货车最少150~160辆,这是最低需求。一旦开动起来,油料和所需配件都需要钱,
    9个甲级师就是编制9个重炮团,再加上一个特别吃预算的坦克师(皇室禁卫军不算在内),皇家陆军的日子过得也是抖抖呵呵,恨不得一块银洋掰成两半来使,至今也就是将6个甲级师配备的重炮和车辆部署到位,还有三个甲级师望眼欲穿的等着装备。
    那么在军费拨款方面,难道不争一争吗?
    这谈不到孰是孰非,而是站在陆海两军将领的角度各自解读,属于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
    作为上位者,李福寿总不好厚此薄彼,这里面拿捏的尺度相当玄妙,所以和稀泥是最好的办法。
    军费比例是不可能增加的,国民经济发展到处都在要用钱,工业发展,科技扶持,文化发展,教育普及,卫生医疗下乡和城镇建设都要兼顾,财政预算的总盘子就那么多,内阁方面平衡起来也难呐!


第846章抢救性收购
    相比较空旷的大明宫,李福寿更喜欢住在梦幻城堡中,从这里远眺辉煌壮丽的红河谷市,心中油然升起浓浓的成就感。
    耗费巨资修建的大明宫,因为占地广大,殿堂众多,成为收纳来自神州海量珍品字画古玩的场所,除了举办朝会大典以外,另一个职能更像是博物院。
    八国联军攻破北平城后,位于北平城的诺曼底商行广开大门,收购联军官兵抱劫而来的一切珍玩、瓷器、书画、珠宝玉器以及古籍善本,直接给付英镑,马克,卢比,日元等硬通货,收到的好东西堆积成山。
    这些联军士兵也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反正一个皇室大内抢来的瓷瓶一英镑,一张画一英磅,一本书一先令,按照大小和多少适当增减,至于古董家具那就按体积来,完全配套的2~3英镑,不配套的几便士或一二个先令,基本上跟收破烂的价格差不多。
    联军士兵也不想带那么多东西返回国内,这种清朝的古物在欧洲不吃香,当然是钞票更好,方便又省事儿。
    所以,英法德俄等欧洲国家官兵抢劫来的古董珍玩,9成以上都被诺曼底商行收购了,换成了一大摞一大摞的钞票,每人都喜笑颜开,发了一笔横财。
    在这场侵略战争中
    八国联军士兵更像是不辞辛劳的土匪和搬运工,往来于皇宫大内和高官府邸,将无数的古董珍玩乃至家具,书籍和一切能卖的东西搜刮一空,9成以上都送到了诺曼底商行去兑换成钞票。
    少数军官们会留下一些值得珍藏的物品带回国内,作为此次东方远征的纪念品,至于太大太笨重的也是卖光了事,欧亚之间远隔万里,来回运输实在太费钱又费事了。
    唯一与众不同的是扶桑军队,作为东方文化圈中的一员,他们深知华夏古物的价值比废品高的多,所以少部分不便携带的卖给了诺曼底商行,比如古董家具,书籍,佛头,佛经,大型瓷器与天文仪器,剩下大部分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国内。
    连续两个多月时间
    诺曼底商行雇用的车队络绎不绝的往来于北平和天津港之间,每两天就有一艘5000吨的货轮发出,最终的目的地是澳洲本土红河谷市的一座军事基地。
    在这里,所有的物品都会被分门别类的重新登记甄别,一部分用于完善帝国博物馆藏品,一部分用于充实大明宫库藏,大部分存入军事基地库房中,一部分价值不高的流入市场,带动着澳洲本土大大小小的古玩店兴盛起来。
    物质富裕起来的中高层群体,开始追求更高的文化层次,收藏古籍善本,品鉴珍玩蔚然成风,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这几年,富裕起来的贵族豪门是古玩店的常客,也是各种大大小小拍卖会上的常客。
    他们为了心仪的拍品,不惜一掷千金,更是推动了澳洲本土市场收藏品发展,形成一个诺大市场。
    李福寿知道,在今后的数十年里大陆社会动荡,军阀混战,战争频频,所谓盛世珍宝,乱世黄金。
    所以,出于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的目的,抢救性收购大量的古玩珍宝,属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庚子国难战争过后,诺曼底商行在大陆的北平,天津,沪海,广州,武汉,威海等各国租界内都设置了收购古董的店面,作为一种常态化的经营存在,为澳洲本土古董市场源源不断的提供物品。
    这些古物与其流入欧美日等各国手中,不如输入澳洲本土,只有炎黄子孙才知道这些古董的价值,每一件物品都传承了沉甸甸的历史,汇集了先贤的智慧与创造,是华夏文化不可分割的精粹部分。
    进入1905年,李福寿也已经45岁了,基本奠定了大洋帝国的广阔疆域,实现了心中的恢弘蓝图,同时也子孙满堂,计有十二位皇子,九位公主,今后还将有更多的皇孙。
    子女多了,父爱难免就显得淡薄些。
    在这些皇子公主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平素里难得一见圣上,大多是在节假日里汇聚一堂给陛下请安,才能够得见圣颜,心中敬畏多于亲情。
    按照皇室规矩,成年皇子婚后需前往封地就藩,无正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