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7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今后还需要大洋皇家海军操这份心,指望大清国和俄国都靠不住,上赶子给别人送菜。
    内阁首相范仲斋子爵在皇室秘书的带领下,进入东阁内,神情恭敬的施礼请安;“微臣参见陛下。”
    “仲斋兄,来,看茶,坐下叙话。”
    “多谢陛下。”
    首相范仲斋在锦凳上坐下,看着陛下若有所思的脸庞,心知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远东海参崴大海战,当真是石破天惊,搅动亚洲格局动荡不安。
    “仲斋兄,当前远东日俄战争的走向,你是如何看?”
    不出所料,李福寿果然问到了这一问题,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想听听内阁方面的意见。
    首相范仲斋双手恭了一下,词句谨慎的回答道;
    “回禀陛下;
    此事内阁近来议了一下,并且听取了陆军部和海军部的专门分析汇报,基本上形成了一致意见。
    那就是经过一年半的血腥日俄战争,如今形势日渐明了,如今日方不但占据着绝大部分的优势,而且已经把优势转换成不可逆胜势,沙俄想要翻盘极难,近乎不可能。
    如今双方都已精疲力竭,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徒耗人命,糜费金钱,于大势无补,反而招惹更大的羞辱。
    因此内阁众臣认为,这场战争该到了结束的时候。”
    “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说到这里,李福寿停顿了一下,拿出手中的一份电报看了看,然后顺着桌子向前推了一下,示意首相范仲斋过目;“这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发给我的远洋电报,字里行间透露着不甘之意,如今沙俄依然以每个月3万人的速度向远东增兵,想要将战争继续下去。”
    “这……他想寻得帝国等方面的支持?”首相范仲斋很快浏览了一遍,神情颇为惊奇的说道。
    “呵呵呵……尼古拉二世也不蠢,他用今后小鬼子称霸远东地区的不利局势,希望劝服我趟这一趟浑水,也是想瞎了心。”
    电报上
    沙皇尼古拉二世从民族和战略角度两方面,尽力陈述扶桑小鬼子独霸远东之弊端,字里行间将自己描述成为正义使者和反抗扶桑扩张主义的先锋,描绘了好大一幅美好图景,就是东北三省联与君共治之……
    反正就是拿清庭的东北三省作为画饼,引诱大洋帝国上钩。
    洋洋洒洒数千言,蛊惑人心。
    这并非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妄想,因为在甲午战后,大洋帝国曾经借着牧港之港一举端掉了扶桑联合舰队精锐力量,而且还曾经炮轰长崎,武力威慑东京湾,生生从扶桑人手中划走一大块战争赔款,还有拿走了台澎地区,与沙俄帝国南北呼应让小鬼子吃了个大亏。
    如今正是双方打的精疲力竭之时,大洋帝国军队这时候插手进来,势必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瞬间逆转局势,其中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可惜,他对上的是李福寿,李福寿对整个神州大地全都是贤者时间,连富裕的东南各省都不会插手,更不可能跑到远东与日俄两国去争什么?
    所以李福寿才会说他想瞎了心,压根儿不可能的事儿。
    “仲斋兄,你通过外交部与则双方使节交涉,试探坐下来进行和谈的可能性,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行止。”李福寿吩咐了几句后,想了一下,又接着说到;“沙俄方面应该没什么问题,没有我们的支持他们打不下去了,现在沙俄国内的革命暴动风起云涌,局势有失控的可能,打与不打并不是尼古拉二世能够说的算。
    反而是小鬼子方面有些麻烦,自明治维新以来,他们一向与花旗国走得很近,国际调停恐怕更寄希望于白人出手,这样显得更有面子一点,也更能够彰显战胜国的荣耀。
    咱不能惯着他,该摔打的时候还要摔打摔打。
    就把尼古拉二世这封密电透露给扶桑小鬼子,让他们自己考虑去吧!
    如果能撑得住,从长春,哈尔滨一直打到海参崴,那么大洋帝国乐见其成,否则就老老实实的坐下来谈判,别特么想那些有的没的。
    要是嫌远东不热闹,大洋帝国不介意加把火。”
    “微臣遵旨。”范仲斋是出类拔萃的英才,闻弦歌而知雅意。
    日俄战争打到如今这种程度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纵然再起纷争,都是小规模的摩擦和战斗,双方皆无力发动大规模会战,纯属瞎耽误工夫。
    能够在大洋帝国主持下展开会谈,达成停战决定,这一方面可以突出澳洲国际地位,一方面可以左右逢源拿好处,将利益最大化。
    想来在又打又压之下,应该没啥问题吧?


第858章略微差一些
    复盘整个日俄战争,陆地部队争夺暂且不谈,仅以海上争霸而言,运气始终贯穿在扶桑国联合舰队左右,仿佛天照大神保佑一般,非常之神奇。
    1904年4月13日,俄方遭遇日俄战争开战以来最大的挫折,新上任不久,公认为俄国海军最出色的将领马卡洛夫海军中将乘坐的战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雷沉设,马卡洛夫海军中将不幸殒命。
    此次事件,对俄国太平洋舰队打击极大。
    此后8月10日黄海海战中,突围的俄舰队在黄海海面遭遇东乡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的拦截,从而爆发了黄海海战。
    战斗中,一发305毫米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太子”号战列舰的司令塔,继任司令官维佐弗特少将被击毙,失去了指挥军心涣散,大多数俄舰又被逐回旅顺港。
    而在1905年6月2日凌晨的海参崴大海战中,舰队司令官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乘坐的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战列舰,遭受到日舰三轮炮火打击便重创,致使整个舰队失去指挥达一个小时另50分钟之久,这正是最关键决定胜负的时间。
    俄国舰队的失利有其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
    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在帮助扶桑人,原本在沙俄舰队突破宗谷海峡形势一片大好之后,可舰队司令官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又出昏招,率领庞大舰队一头撞上封锁线的日方舰队。
    顽强的历史惯性以自己的方式纠错,让人无可奈何。
    什么叫一手王炸打得稀碎,平庸而又愚蠢的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很好的演绎了这一点。
    哪怕是夜间派出一只小舰队引诱扶桑人注意力,舰队主力趁着夜色掩护从另一侧冲入海参崴港,这种简单计策都可以保存9成以上的主力舰队,到时候该头疼的就是扶桑国了。
    因为扶桑国联合舰队中最具威胁的就是3艘1。5万吨“敷岛”级战列舰(初濑号战列舰已经触雷沉没)和二艘“富士”级战列舰,在夜间视线不良的情况下,顾得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更不敢分兵作战,这给了沙俄舰队各个击破的机会。
    自己率领的舰队什么水平没点逼数,既然打不过就完全没有必要硬杠,那岂不是蠢到家了吗?
    什么叫猪队友,这就是啊!
    1905年6月27日
    在大洋帝国的极力斡旋之下,日俄双方高级谈判代表抵达布里斯班,开始就结束当前的日俄战争和恢复远东地区平静,举行切实谈判。
    在谈判的第一天,双方就因为巨大分歧而谈崩了。
    按照西方战争后谈判的惯例,战胜一方有权向战败方索取战争赔偿,扶桑国曾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满清国得手,从最初入侵台湾的50万两白银,到甲午战后的7000万两白银,再到《辛丑条约》中的4。5亿两白银(含数10年利息约为9亿两),每一次扶桑小鬼子都能从中得手,赚的脑满肠肥。
    这一次也不例外,日方谈判代表趾高气扬的进入会场,极其无理的提出了40亿的赔偿,开出了一长串的要求,索要大片领土和东北三省利益,结果被沙俄直接拒绝了。
    大明宫内
    “陛下,您不知道……当俄方谈判代表断然拒绝日方所有不合理要求,硬邦邦地抛下“赔款一个卢比也没有,不服再战”这样的硬话,日方谈判代表的脸都绿了。”外交大臣唐昭仪忍不住笑得非常开心。
    李福寿神态雍容的笑了,轻轻的敲了敲桌面说道;“这些世界列强没有一个好相与,尤其是北方老毛子,又穷又硬,贪婪成性,想要敲到沙俄的竹杠可不容易呀!”
    “那可不嘛……赢了战争却拿不到赔款,估计桂太郎内阁该头疼了吧?”
    “所以日俄战争带给我们的教训很深刻,在合适的时间发动一场合适的战争,以达到利益最大化,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必须从世界地缘政治和战略角度考虑,而不能仅凭自身好恶,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是最鲜明的例证,我记得,他的头上还有一道被扶桑浪人砍开的刀疤吧?”
    “是的,陛下,沙皇尼古拉二世从内心里厌恶扶桑人,他和德皇威廉二世是欧洲推动“黄祸论”的主角,其目标不但指向大洋帝国,而且也指向扶桑,我方对此一直保持高度警惕。”
    “这是两个狂人,不能用正常思维去对待,为了经济利益考虑表面上虚与委蛇,暂不和他们做意气之争。”
    “明白了,陛下,外交工作将围绕您的指示去做。”唐昭仪恭敬的回答。
    众所周知
    相对于扶桑国,沙俄是不折不扣的世界性大国,幅员极其辽阔,人口是他的三倍,军队人数是他的5倍,军费开支是他的10倍,虽然在日俄战争前线损失巨大,但这并没有动摇沙俄帝国的根本,依然有继续打下去的雄厚本钱。
    沙俄帝国的实力主要在庞大的陆军,而陆军实力的9成都集中在欧洲和高加索地区,精锐军队和善战的将领也都集中在该地区。
    “欧洲宪兵”绰号可不是玩儿的,沙俄近百年来就没有停下过战争的脚步,从反法联盟,克里米亚战争到第10次俄工战争,欧洲几乎每一场浩大的战争都有沙俄帝国的身影,不缺少能征善战的将军和英勇的军队。
    在远东的军队,只能说是二线部队。
    这一场日俄战争,还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所以沙俄有底气断然拒绝扶桑小鬼子的勒索,宁愿把这笔钱投入到武装军队中,也不便宜给扶桑人。
    反观扶桑国,由于穷兵黩武的实行“甲午战后经营”,军费开支超过财政开支的5成以上,并且大量借入外国贷款发展军备,这一战令其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国家经济面临崩溃的局面。
    再打下去,国民经济不堪重负,那可就彻底完犊子了。
    所以,扶桑国急于从沙俄勒索一笔巨额战争赔款,以缓解当前危急的财政状态,避免经济遭受重创。
    没想到沙俄的态度如此强硬,当真是傻了眼。
    沙俄之所以愿意坐下来谈,当前的日俄战场前线一片糜烂,难以挽回是一方面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于尼古拉二世一意孤行引发的这场战争,在国际社会中受到普遍孤立,不但英美两国站在扶桑国的一边,盟友法国也坐山观虎斗,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参与远东争霸。
    世界列强普遍反感沙俄军队大举南下的企图,对于所谓的“黄俄罗斯计划”更是不感冒,满清国是欧洲列强的乐园,而不是沙俄帝国的禁娈。
    世界各国舆论对沙俄冷嘲热讽,再加上1905年沙俄国内爆发了大规模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群众运动,导致军心不稳,社会浮动,严重影响了向远东前线输送军队和物资。
    真要继续打的话,沙俄前线军队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