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澳洲风云1876-第7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俄战争中大量使用的手榴弹,手拋雷,陆军部相关项目组也在进行制式化研发,将会陆续装备部队。
当今帝国陆军没有面临切实的威胁,但是未来有可能在远东,北美和欧洲大规模用兵,虽然没有明确,但其中任何一种战场,都是高烈度大规模战争,其规模不亚于日俄战争。
因此未雨绸缪,立足于未来打一场高烈度大规模的战争,以赢得世界尊重的国际地位,扬国威于异域之外。
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准备着,听候陛下召唤。
招之能战,战之能胜,方能不辜负陛下和国民的殷切期盼。
百舸争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个世界并不平静,建功立业的机会多的是,就看大家能不能抓得住了。”
这番慷慨激昂的话音刚落,再次迎来一片如雷般的掌声,将军们和科研人员浑身热血沸腾,那是渴盼建功立业的万丈豪情。
野外测试场上
在众多期待的目光中,三辆t2坦克原型车先后启动起来,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冒出浓浓的黑烟,经过十分钟的热车之后,即将开启的第一项就是跑圈。
跑圈项目涵盖单向桥,凹凸路,泥泞路,壕沟,矮墙,涉水路障等等复杂的设置,是考验一台坦克综合野外通过能力的项目,尤其对坦克底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预备……出发。”一声令下
三辆T…2坦克原型车仿佛出笼的猛虎一般,巨大的车身猛地一震,便撒开欢儿来的飞驰起来。
第868章150辆
一三辆T…2坦克在试验场风驰电掣的跑了起来,所过之处掀起一片烟尘,发动机强劲的轰鸣声伴随着钢铁履带撞击的声音,仿佛是一曲激昂的乐章,令人心潮澎湃。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若说最熟悉坦克装备,当属荣誉大红一师师长卞春松少校,他拿着望远镜紧紧盯着试验场里飞速前进的坦克,双手竟然有些微微的颤抖。
在性能强劲的扭杆悬挂加持之下,重达27。2吨的T…2坦克在原野上狂飙出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强劲的履带转动之下,将泥泞的沙石向后抛飞数10米远,一路奔驰向前。
无论是壕沟,凹凸路,积水泥泞道路全都无法阻止这个钢铁巨物的狂奔,5对负重轮均匀的承担了行驶中巨大的瞬间冲击力,然后将压力均匀地传递到宽幅履带上,表现极其耀眼。
在向前行驶中,坦克炮塔还可以进行左右自如的转动。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T…2坦克的底盘设计获得巨大成功,成熟度极高。
在跨越障碍时车体有大范围的俯仰,却极少有侧倾状态,说明坦克重量分配的非常科学,重心较低,有利于在停车之后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总体而言,这是一次非常出色的成功设计,超越了陆军部下达的设计指标。
在当今世界装甲兵领域,卞春松少将是不折不扣的权威,他亲自撰写的装甲兵教程和战术是高级军官进修教材,只有上校以上的军官集训才能够接触得到,保密层级非常高。
纵观世界范围内
自从1890年澳洲南北战争中,率先出现了野狼轻型坦克并取得了耀眼的战果,坦克装甲车已经领先于原来时代展现在世人面前。
但是坦克装甲车的发展并没有受到欧洲陆军强国的重视,发展相当缓慢,受到重视的程度也不高,究其原因;还是装备成本太高了。
当今时代
并非武器先进就能够得到各国陆军的青睐,马克辛重机枪问世数十年来,依然不是欧洲陆军装备的主流,就是因为这种重机枪射速太快,太浪费子弹,效费比不高。
这种认知不但停留在沙俄,扶桑,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些比较落后的列强中,而且在顽固坚持传统的英国,向来高傲自大的法国,比较咸鱼的花旗国陆军部队中,也是主流认知。
他们宁愿装备单打一步枪,也不愿意接受连发步枪,原因同样是太浪费子弹。
能够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为啥要“嘟嘟嘟”的猛射狂扫呢?
子弹不需要花钱买吗?
唯一的例外是德国陆军,开始高度重视重机枪的使用,并且在部队广泛的开始装备,并且为此积累高基数的弹药量。
坦克装甲车面临的是同样的境遇,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好玩意儿,但是在是否研发和装备的问题上,态度莫衷一是。
归根结底是这个时代人命不值钱,装备一个骑兵师的钱可以装备5个步兵师,装备一个坦克师的钱可以装备6个骑兵师(特指猎豹中型坦克,装备T…2坦克费用更要高上数倍),耗费实在太大。
欧洲家底薄一点的工业国都装备不起,更别提步枪都配备不齐的沙俄这些国家了,如此昂贵的玩意儿,那真是想都不敢想。
明明每名士兵可以发一杆步枪就解决的事,非要劳师动众干啥?
在欧洲军事理论界,对坦克这种新型装备也有一些前沿性的探讨,英国人把坦克分为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两种。
巡洋坦克就是用于摧城拔寨的重型坦克,装备中大口径野战炮,不要求机动性有多高,但是一定要毁伤能力强,装甲防御性高,用于对敌方防御严密的筑垒区域实施打击。
步兵坦克则是轻型坦克,可以伴随步兵进攻并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是加强步兵分队攻击力的手段之一。
而法国的军事理论界,则把坦克划分为侦察坦克,骑兵坦克和重型坦克三种,作用各不相同。
在法国军事理论界的前沿探讨中,认为轻型侦查坦克负责索敌侦查和压制小股轻装步兵,配合步兵主力部队战斗。就例如大洋帝国的野狼轻型坦克,装备重机枪履行侦查坦克的职能。
突破与渗透的任务就交由骑兵坦克来完成,这是更高一级的坦克,装备小口径火炮,拥有较强的战斗能力。
而掩护步兵的即是由披挂重装甲的重型坦克来完成,攻坚破障,作为步兵部队的尖刀使用。
上述的理论可以看出,英美两国都是把坦克作为步兵部队的从属装备,其目的也是为了配合步兵作战,而不是单独成军,作为一支独立的装甲打击力量来使用。
在这一点上,与大洋帝国使用装甲部队的诉求迴异。
大洋帝国在澳洲南北战争中率先使用了坦克装甲车,在李福寿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当时的坦克营,再加上大红一师前任师长李栓柱自掏腰包改造的装甲车集中使用,形成一支无坚不摧的装甲打击力量,在康士比高原会战中一举抵定乾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后,在悉尼之战和墨尔本之战中,坦克装甲部队都是集中使用而发挥了巨大威力,因而形成了大洋帝国陆军装甲部队独特的理念。
那就是装甲部队集中使用,独立成军,作为陆军中威力巨大的拳头部队,负责突破重点防御区域,参考重骑兵的作战理念,实行大纵深穿插分割和包围,对敌方重兵集团实施打击。
帝国陆军中的荣誉大红一师和皇家禁卫军第四师(坦克师)应运而生,就是这种坦克装甲兵理论的直接产物。
卞春松少将作为该领域理论权威和实践者,完善了相关的作战条例和战术理论建设,为坦克装甲兵建设补全了最后一块拼图。
从最初的野狼轻型坦克~到猎豹中型坦克~再到最新型的T…2坦克,都是为了适应陆军坦克理论而诞生的产物,在火力,机动力和防御力三大要素中,重点强调机动性和防御性,火力则放在第3位。
细思一下
大洋帝国海军和陆军主战装备的发展战略,竟然惊人的重合了,都是把速度和防御力放在前两位,而火力打击放在第3位。
这种惊人的巧合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内在的逻辑是凭借速度优势可以率先卡位,若打不过,最起码要跑得过,逃得掉。
防御力排在第2位就很好理解了,那就是扛揍。
火力并不要求有多高,对于陆军坦克装甲兵而言,过于坚固的目标可以用野战重炮和自行重炮来摧毁,而不必赶鸭子上架。
这与英国坦克装甲发展理论截然相反,英国的前沿军事理论中,认为巡洋坦克最起码要装备两门57毫米火炮,5~6挺机枪,由一个班的士兵操纵,从而成为改变战场面貌的大杀器。
当今世界各国,坦克装甲车的研发远远落后于理论,很多项目都停留在论证阶段,像大洋帝国这样高度重视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是因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大洋帝国拥有别的国家无法企及的优势。
首先,帝国上层高度重视坦克研发项目。
其次,由于国家地理位置的优势,陆军没有现实中的敌人,已经有15年没有参与战争,(1898年发生的洋西战争,是皇家禁卫军独自打的一场争夺殖民地战争,陆军没有参与),除了维持现有的装备和训练之外,皇家陆军拥有充沛的资金预算投入到坦克研发项目中去,为此每年耗费200多万金洋的高额研发资金,持续多年。
纵观欧洲购强国都没有这样好的条件,英国陆军在结束不久的第二次英布战争中被打的灰头土脸,财政拉下了巨大的亏空,而且要用兵全球,每一个英镑恨不得扳成两半来用。
沙俄和扶桑国就不谈了,陆军穷的都要当裤子。
法国为了维持欧洲力量均势,始终保持了人数高达80万的陆军部队,并且还要为沙俄买单,财政上捉襟见肘。
意大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属于半工业化半农业国家,没有条件列装昂贵的坦克装甲兵器,军事理论相对落后,属于有心无力的那种类型。
只有经济高速发展的德意志帝国有条件,有意愿研发坦克装甲车,但是他们保密做得很好,连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这些盟国都不清楚,到底有没有坦克科研项目。
剩下的咸鱼花旗国,全部陆军加起来只有两个师3万余人,其中一个还是骑兵师,由于处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中间的优越地理位置,周边地区全都是战五渣,同样没有现实中的威胁,当然不会花钱做无用功。
像大洋帝国这样有闲钱又有闲工夫的,当真绝无仅有。
一个多小时之后
试验场上,坦克依然在高速奔驰中,三辆原型车没有一辆掉链子,这样的可靠性已经让在场的陆军将官们非常满意。
莫如峰看了一下坐在身边的卞春松少将,眼角露出一丝微笑说道;“卞师长,你对T2坦克的性能还满意吗?”
“报告钧座,卑职已经情不自禁的想驾驭这台强大的坦克纵横战场,只要给我一个团T…2坦克,再配上两个团的猎豹坦克,我能够率领他们撕碎10万人的重兵集团,为您带来决定性胜利。”
“呵呵呵……有信心是好事儿,但是在T…2坦克最终定型之后,也无法大批量生产,这需要其他工业部门全力配合,而且还要看陆军部,每年能够拨付的装备资金数量,估计不会多啊!”
“钧座大人,卑职认为这种强大的陆军兵器装备宜早不宜迟,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哼,你这是吃的灯草灰,放的轻巧屁。”莫如峰上将不禁翻了个白眼,一句话就把卞春松堵了回去;“这坦克多贵啊?一台T2坦克价格约8万多金洋,这笔钱可以购买7000多支先进步枪,装备一个整师,可以购买600挺马克泌重机枪,我能够装备多少个团?”
“钧座,账不是这么算的,只有大规模生产装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