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我在梦想中所说的,建立一个华夏同胞无忧无虑的乐园,强大而自信,富饶而又美好,实现安居乐业的美景。
    我们无法让四万万人享此太平,但只要锲而不舍的努力,可以让数百上千万同胞过上好日子。
    这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移民,所以我想让你来主持这个庞大而又琐碎的工作,从人力财力和各方面给予全面支持,你有没有信心?”
    “卑职一定兢兢业业完成老爷所托,绝不敢有丝毫懈怠。”朱伟的回答掷地有声。
    “好……”
    李福寿一拍大腿叫了声好,心情激动的站起身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一边思索,一边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从今天起;
    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广济堂,属于诺曼底进出口公司平行的机构,由你出任大掌柜,负责统筹整个大清国移民事宜。
    你就坐镇沪海,此次带来的马车用过之后全都留给你,相中的人手也都留给你。
    广济堂应该在威海卫,天津卫,沪海,宁波,羊城开立分支机构,以赈济灾民,收养孤儿,少年流浪儿童为主,年龄可以往下放宽到9至10岁,向上不超过16岁,具体标准由你掌握。
    考虑到成年人思想观念已经形成,轻易不可能改变陈腐的观念,暮气深重,所以我考虑主要以9~16岁的少年儿童为主,这个计划就命名为“雏鹰计划”。
    红河谷宁愿多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也要从小培养少年儿童,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发展观,成为红河谷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
    雏鹰计划中
    所有赴澳少年的费用都由我专门拨款承担,大规模建立学校和食宿体系,全军事化管理,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此事我会电令范阿生立刻着手开始筹备,准备接收来自大陆的难民少年儿童。
    项目前期
    我会拨款10万英镑,建立由南到北不低于30家广济堂,从澳洲调派精干人手负责掌控,表面上负责人统一安排洋人担任,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我还会给你准备一笔资金,用于买通当地官府听之任之,不会横加阻拦。
    所有“雏鹰计划”收养的儿童中,要求身体健康,耳聪目明,不得有残疾和其他隐疾,因为我们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没有办法养一些残疾儿童。
    你要知道
    在总量限定的情况下,相同的资金和精力我们可以收养更多的健康儿童,对残疾儿童的仁慈,就是对健康儿童的残忍,这一点至关重要。”
    朱伟神情认真的点点头,然后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将老爷交代的话完全的记载下来,至于残疾儿童的交代就不用谢了,牢记在心里就好。
    他额头上大块的淤青不但没有半点滑稽的味道,反而带着宗教仪式般的神圣感觉。
    李福寿背着双手在书房里踱步,想到哪里说道哪里;
    “雏鹰计划只是移民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闽粤地区大量愿意移民的人口,大多是遭了灾祸或者或者实在活不下去,广济堂负责遴选其中身强力壮的家庭,整体移民澳洲。
    这部分人群嘛,就叫做“精卫计划”吧!
    精卫计划中的一名要求依然是年轻力壮,人口有男有女搭配合理,以家庭整体迁移为主。
    具体的船票运费标准还是以10英镑每人核算,这项费用不得减少,不得核免,以维持19世纪联合航运公司合理的运转利润,维护公司股东利益。
    避免因为利益纠纷坏了大事儿,这就有违我们的初衷。
    精卫计划中的移民家庭负债前往澳洲以后,可以作为红河谷农牧产业的底层力量,慢慢积累起人口优势。
    整个家庭不管多少人,10个人就是100英镑,15个人就是150英镑,相关移民借贷资金由汇通银行借出,年息10。
    抵达澳洲之后,进入红河谷牧场工作,用薪金偿还前往澳洲的船票路费,直至清偿完毕为止。
    精壮男人按照壮劳力计算,老人妇女按照半个壮劳力计算,付给的酬劳要略低于普通牧场工人,形成真正的收入差距,鼓励精卫计划移民的家庭努力清偿欠债。
    毕竟,汇通银行正常运转需要合理利润,能够用市场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必把这副重担扛在肩上。”
    朱伟运笔如飞,将老爷的话记载在随身的小本子上,他听到这里抬起头来问;“老爷,雏鹰计划中的少年儿童是否全都免费呢?若是其中不成才的如何办理?”
    “哦,按照市场规律行事。”
    李福寿走到窗前,看着大街上川流不息的大清国人,沉吟了一下说道;
    “所有雏鹰计划中的少年儿童,一律免费培养到16岁,对于学习成绩差,性格愚钝,顽劣,不服管教之类少年,全部打发出去务工,自食其力,毕竟工厂也需要大量有知识的工人。
    这个比例嘛,就定在二八好了。
    八成打发出去自食其力,一切奖惩制度遵照红河谷律令执行,没有宽容,没有法外施恩,没有另眼相待。
    剩下精挑细选的两成精英,继续进行初级以上的免费培养,进入二年制高中部学习,直至18岁再次遴选。
    比例依然定在二八开。
    遴选出来的两成品学兼优的学子,选择优秀的进入欧美留洋,剩下的进入红河谷学院深造,希望成为像你们一样的栋梁之材。”
    “明白了。”
    朱伟停下手中的笔,看着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的李福寿,窗外映入阳光播撒在他的脸上熠熠发光,似乎给李福寿高大形象涂抹上了一层神圣光彩,在朱伟心中留下永久的深刻印象。
    许多年后回味此事
    朱伟依然能够感受到当时五体投地的膜拜心情,那是崇敬的升华,转化为不折不扣的脑残粉。
    “老爷,我们1879年移民计划定在多少人?”
    李福寿心中计算了一下说道;“按照红河谷目前的承受能力,正需要大量的人手拓展牧场边界,雏鹰计划就定在4万人规模,以后逐年增加。
    预计这项计划包括跨洋运输费用,建立学校,安排全年的食宿和军事训练等等,即便精打细算使用,每年将会耗费不少于55万英镑。
    另外加上广济堂所需,每年耗费不低于3~4万英镑,两者相加,差不多一座毛纺厂的利润全要投入进去。
    “精卫计划”要好一些,大部分都是人员开支,每年不会超过1万英镑,计划移民不低于10万,越多越好,总体还有部分盈利。
    但这个代价是值得的,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红河谷需要更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思想更活跃,接受新事物新东西的能力更强,未来的发展界限更宽,是真正助力红河谷腾飞的基础。
    为了实现该计划
    澳洲十九世纪联合航运公司将会在今年订造4艘5000吨级快速货轮,预计下半年就可以交付,专门用于运行大陆到澳洲的航线。
    截止到明年底
    快速货轮计划增长到12艘,拥有每年移民达到30~40万的运输能力,加上粤东南地区,香港和其他南洋地区的自由移民,人口增长规模完全可以期待。”
    李福寿雄心勃勃的大手一挥,勾画出宏伟蓝图,点燃了朱伟心中的无限钦佩之情,他唰的一声站起来,两只脚干脆的一磕站的笔直;“请老爷放心,朱伟一定不负所托完成重任。”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啊,好……”
    李福寿仰天大笑起来,笑的是那么欢畅惬意,用力的拍了拍朱伟的肩膀说道;“资金今天就划拨到账,放手去干吧。”
    “明白,绝不敢有辱使命。”
    “好……”


第93章唯血脉论
    休息一天之后
    到底是年轻人恢复能力强,远渡重洋的疲累尽去,重新满血复活。
    外滩码头上
    二百名穿着深灰色野外工作服的少年整齐列队,每个人身后都背着一个方形包裹,左侧水壶,右侧短刀,全身捆扎的干净利索,正准备徒步远行。
    此次“泰山”轮将在沪海停留十余日,这些优秀学子将会践行校长所号召的“读千卷书,行万里路”活动,深入到民间田头进行社会调研,考察民间疾苦,反思社会问题,拿出具有相当质量的调研报告。
    高大上一些称作调研报告,通俗的说就是命题作文。
    指望这些年轻的学子写出什么具有深刻内涵的调研报告,完全就是扯淡,基本上不大可能。
    除非年轻的身体里也入驻一个老妖精似的的灵魂,能够洞察向前300年,向后150年。
    目的是启发学员们主动思考社会现状,结合自身体会和经历,更加深切认识到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那个……饮水不忘掘井人。
    “报告校长,学员队徒步远行野营拉练准备完毕,应到210人,实到210人,是否可以开始请您指示?”
    “出发。”
    李福寿一声令下,码头上一连串的口令响起来,学员队列整齐有序的出发了,随行教官走在队伍后方。
    每一个学员经过的时候,都深深的向李福寿行注目礼,李福寿同样回报以鼓励的微笑。
    只要稍有空闲
    李福寿就会前往护卫队军营或者附属中学探望,与手下这些年轻人打成一片,这是他最为看重的核心力量。
    少年强,则华夏强。
    学员队由教官带领奔向浙北和苏南各地,沿途记录所见所闻,通过长途跋涉的野外拉练磨练意志,开阔眼界,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泰山”轮在前往欧洲的漫长旅程中,还将分别停靠印度加尔各答,奥匈帝国伊斯坦布尔进行补给,时间5~7天不等,学员队同样会进行远足拉练。
    这也是李福寿考察计划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考察欧洲地区,此行从东亚到南洋一路停靠,最终抵达欧洲伦敦,身后会撒下一连串网点布局。
    每一个重要节点都会配置大功率电台,留下汇通银行和诺曼底进出口公司联合组成的工作组,形成遍布欧亚的更绵密网络,也是国际商品贸易的渠道。
    顶着大英帝国的威名,这些纯粹商务性的布置没有什么人不开眼来阻拦。
    “老爷,有个疑问憋在我心里面很久了,不吐不快,不知道能不能请老爷指点迷津。”侯广德小心翼翼的趋前。
    李福寿收回眺望的目光,从范仲斋,侯广德,田山,吴学文四名秘书脸上掠过,见他们有同样的不解,淡声说道;“尽管道来。”
    “老爷,朱伟昨天下午从我们这里挑了十多个出色人手,今天已经出发前往宁波组建广济堂分号,我们几个在一起也议论过,为何老爷要在5个通商口岸加上威海卫和天津卫布置广济堂分号,这样做岂不是牵扯的精力更大,耗费的资源和金钱更多?”侯广德停顿了一下,说出了几个人共同的意见;。
    “若人力,财力集中一地或两地,我们私下觉得效果可能更好。”
    “这个问题问的好。”
    李福寿点了点头,目光看着远处几名德国军人,还有叶琳娜小姐和菲奥娜小姐一行人正在马车边聊天,等待一起前往李福寿的家乡……距此约百余公里的苏州府。
    李福寿收回目光,说道;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化发源之地,民风淳朴,素重信义,是很好的移民来源,齐鲁大地向来是孔孟之邦,以仁义孝悌著称于世,江浙两省是华夏鱼米之乡,人民勤劳而聪颖,粤赣等地山多地少,人口矛盾比其他地方更为尖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