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澳洲风云1876-第8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点,实施同盟国关于坚决有力手段打击敌人共识,对沿途工厂予以摧毁,多余粮食焚烧销毁,严禁任何跨区商业活动,建立有效掌控机制,适当扩大仆从军规模,以适应当前严峻的斗争形势。
第四点,东线兵团应派出一支偏师,配合帝国皇家舰队对纽约对东部沿岸重要港口实施打击,摧毁其造船设施和码头,进一步施加压力。
这是“秋风扫落叶作战计划”的总体方案,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东线兵团的具体任务和具体分工……”
这场亢长的军事会议一直开到了日暮时分,李建洋上校听的昏昏欲睡,他也记不得其中许多细分的计划,因为这不关他事。
手底下拢共只有60多个英国兵,在这动辄上百万军队会战的超大型战役中能干啥?
如今在北美战场上,只有芝加哥方向囤积了超过50万重兵,其他地方都没有多少兵力,费城6万多,纽约也就在8~9万人,其他的城市3万2万或者几千,反正兵力都不多。
至于说家里备有枪支的城市居民,是否会在远征军打入城市后放冷枪,那就没法统计了。
所以,副参谋长廖家春少将才会将此次规模宏大的“秋风扫落叶”作战计划,定位为“奠定北美战争的胜利总基调”,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提法。
此战过后
北美战场就不存在美军大规模重兵集团,米国佬再想要集结出如此规模的重兵集团,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是由现实情况决定,因为现在北方缺粮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总统先生束手无策。
米国北方十四州被称之为“米国的工厂”,在米国南北战争之前,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这14州中,他们也是被称之为自由州的“解放黑奴主要势力”,以工厂主和大资本家为代表。
南北战争之前,南方十四州被称之为“米国的粮仓和牧场”,如今依然是。
这里盛产棉花,小麦谷物和一切农牧产品,城市规模普遍偏小,到处充满了田园情调,南方遍布大大小小的各种农场和牧场,使用黑人奴隶非常普遍,这就是南方的“蓄奴州”。
帝国远征军登陆并占领的弗吉尼亚州就是南方蓄奴州之一,也是南北方对抗的第一线,在帝国远征军占领这里之后,截断了南北方的粮食,谷物,棉花和其他农业物资的运输渠道。
南方的粮食无法运抵北方,已经在北方产生严重影响,很多城市都闹起了粮荒,饿死人的情况开始出现并迅速蔓延,不是个好兆头。
人类不使用工业品可以生存,但不吃饭一定活不了。
即便是躲在纽约指挥的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也无法解决这一难题,更不可能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聚集大军,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909年的冬季,必然极其寒冷。
第942章东施效颦
“尊敬的司令官阁下,我能和您单独谈谈吗?”军事会议结束后,李建洋上校主动上前叫住了霍小虎上将。
霍小虎上将微愣了一下,目光在这位年轻的英军上校身上停留些许,嘴角洋溢出淡淡笑意,说道;“当然可以,年轻的上校先生,你可以和我共进晚餐,顺便谈一谈你的事。”
“多谢司令官阁下,我非常荣幸。”
晚间,白宫2楼小餐厅。
铺着白色桌布的餐桌上,摆放着精美的冷餐食物,还有一荤一素两个小炒,一碗汤和一盘白面馒头,旁边放着红酒和白酒,非常奇怪的组合。
霍小虎上将招手让李建洋上校坐下,笑着说道;“司令部里的厨子也是北方人,他知道我的爱好喜欢吃面,但是对鱼子酱,奶酪这些东西不感冒,所以你尽管随意,挑自己爱吃的就行,用不着顾忌,想喝点也随意。”
“多谢司令官阁下,我不喝酒,吃点就行了。”
“行,开动吧。”
霍小虎上将拿起馒头撕了一条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儿的嚼着,拿起筷子吃了两口以后说道;“认真说起来,我还是你的世伯,二十几年前征服莫桑比克的时候,我率领军队驻扎在西安,那时候就结识了你的父亲李勇,确实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很有头脑。”
“那我就冒昧喊您一声世伯吧?”李建洋神情谦逊的表示。
自家人知自家事儿,他的父亲李勇原本是伯爵府亲卫军官,军衔不过中尉而已,因为经营走私业务很快就退出了现役。后来挂了一个民兵团预备役中校的职务; 属实做不得数。
霍小虎上将可是从龙之臣,征服莫桑比克时期已经是准将军衔; 现在的李元帅不过是他当时手下的一个团长而已; 说与李勇是旧识,那是大大抬举。
“帝国贵族的第2代中有几个特别出色的人物; 李元帅家的李孝祖算一个,老段家的段长江算一个,你也算一个,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我很欣赏。”
“多谢世伯看重,建洋惭愧。”
“用不着谦虚; 你的事儿在上层不算什么秘密; 丘吉尔是一个很有能力; 很有想法的海军部大臣; 以海军部大臣的身份研究用于陆地的巡洋坦克; 在不务正业这方面可谓是拔尖儿的人物。”
霍小虎上将以世伯的身份打开话题; 端起汤喝了一口,又吃了几口菜; 继续说道;“不用细想,也能猜到你找我有啥事儿; 是不是想去奥马哈?”
“世伯慧眼如炬; 建洋在您面前什么也都隐瞒不了; 我确实是这样想的。”李建洋放下筷子,两个手端端正正的扶着膝盖; 态度表现的非常端正,神情诚恳的说道;
“我从小跟着父亲在西亚闯荡; 常年接触雇佣兵这一行,对大大小小的战斗并不陌生; 可这都是野路子。
自从在英国皇家桑切斯特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又亲身经历并观摩了日俄战争的全过程,还有令人眼界大开的北美战争; 让我对军事指挥和战术有一些自身的想法,一直渴望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却没有机会。
在英国军队中
我这样的华裔身份会受到各种无形的限制,无法一线带兵,英国人也不会把整团的士兵交给我指挥。
这一次波澜壮阔的北美战争,我总算争取到了一次机会,所以希望与索马里部队会合; 至少在战争中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多一个闪光点; 那在英国皇家陆军中也多一份资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可不想做丘吉尔的佞幸之臣,总要让人看到我的长处; 不是靠着跪舔丘吉尔上位,那样的话我真的很难接受。”
“有这样的想法很好,世伯肯定支持你。”霍小虎上将想了一下; 问道;“索马里的那支军队现在到哪里了?”
“世伯,还滞留在旧金山。”
“哦,三千人是吗?”
“是的,一共3107人。”
“会骑马吗?有没有交通工具?”
“全都是最好的骑兵,可惜一匹马都没有,从索马里到旧金山的路途太遥远了,没有办法把战马带过来。”
“呵呵呵……小事儿,米国佬这里啥都不缺,更不缺战马,这样吧……属于英国的这3000人军队应该优先运输到奥马哈,这是盟国早就达成的共识,相关的骑兵配备就从西线兵团中拨出,毕竟英国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你这就算小小的借个势。”霍小虎上将立马拍板决定,在别人看来千难万难的事,到了他的这一个层次,也就是一句话。
“那就多谢世伯了,愚侄内心欣喜当真难以描述……”
“为英国军队开个后门儿,我想谁都不会有意见。”看着他的兴奋神情,霍小虎上将莞尔一笑,考虑了一下继续说道;“你暂时跟随西进主力兵团行动,在占领匹兹堡之后,我会安排一下轻型轰炸机带你飞过去,前往奥马哈与你的骑兵队提前会合,下面怎么做就看你自己的了。”
“世伯,大恩不言谢,请受小子一拜。”李建洋连忙站起身来侧行一步,长长的一揖到地。
霍小虎上将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嘱咐道;“世伯年龄大了,记性可不好,到时候提醒我一句,免得军中事务繁忙,把这茬忘了。”
“建洋谨记在心。”
“那就好,哈哈哈……我很期待你在战场上的表现,吃饭吧,一会儿都凉了。”
……
1909年8月27日
帝国远征军东线和西线兵团同时发动大规模战役,兵分多路出击,以雷霆万钧之势对周边城镇展开扫荡,战火迅速蔓延开来,令美国北方各州陷入空前的恐惧中。
为了执行“坚决有力”的指示,远征军对扫荡的城镇实行严厉甄别政策,无论是谁携带枪支一律做敌特处理,立时予以击毙。
举凡抵抗搜查者,煽动抵抗言论者,啸聚人群者,散播流言者,违抗远征军命令者立时予以击毙,工厂予以捣毁,物资予以收缴,对任何反抗予以严厉镇压。
大军所过之处一片哭爹喊娘之声,没有抵达的米国城镇笼罩在巨大恐惧中,再度掀起规模更大的难民潮,扶老携幼的举家向北方迁徙,这一次走的比以往更干净。
有些城镇聚集起来的抵抗力量,被装甲部队一冲即溃,随后便是漫山遍野的围剿,仿佛赶羊一般。
有些米军试图依托城镇反抗,往往被一把大火连人带城镇全都烧了个干净,这些城镇大部分都是木质建筑为主,没有华盛顿那样坚固的城市防御条件,东施效颦,焉能不败?
第943章两日可也
从1909年8月27日发起秋季战役开始,两路大军东西对进,历时23天一路风卷残云,终于在9月19日于辛辛那提顺利会师,实现了战前即定的两个目标。
第一,打通连接美国东西海岸4500公里铁路大通道,从东海岸诺福克港口装运的货物可以畅通无阻的向西一直抵达旧金山,经盐湖城中转后向北可以抵达西雅图,向南可以抵达洛杉矶,实现人员和货物的畅通运输。
第二,从战略上彻底将米国一分为二,更有利于进一步分化米国社会,加深原本的裂痕,促进更强烈的独立倾向。
刨除了独立州之外,现有战乱中的米国约6000余万人,北部十四州以工业和大城市为主的经济占据3/4人口,约有4500万至4600万人口。
北部各州也是当前战火涂炭地区,处处逢烟战火,难民潮此起彼伏,工业生产和农业在战争中遭受到严重破坏,因为粮食短缺而引起的饥荒越来越严重,情况糟糕透了。
南部州以农牧业和轻纺工业为主,约1260~1300万人口,这是帝国远征军着力安抚的地区,基本上没有盟国军队进入(除了远征军登陆的弗吉尼亚州),以大大小小农场和棉花种植园为特点的经济受到影响较小,基本没有波及。
在北部州被打的鼻青脸肿之际,南部各州明智的缩起了脖子做鸵鸟,在欧洲各国列强明里暗里的影响下,脱离美国联邦政府独立建国的呼声高涨,一浪接一浪。
这其中,独立建国呼声最高上的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东海岸边以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以下简称北卡),南卡罗莱纳州(以下简称南卡)三州之地为主的传统蓄奴州。
这三个南方州是白人移民最早抵达的地区之一,因为地处大西洋沿岸,交通便利,发展以出口棉花和纺织品为主的地方经济,种植园里大量雇佣黑人奴隶; 为种植园主赚取大量利润。
据记载;
在米国建国之初,上述三州年产棉花只有1700捆; 由于欧洲的需求非常强烈; 到了1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