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9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洋帝国履行了让新西兰人回家的诺言,首先就要求两个半新西兰师解除一线战斗任务; 留在安全的大后方休整,准备乘船返回新西兰。
    这两个半新西兰师共计4。74万人,如今剩下的只有不足万人,其中许多都是伤愈归队的官兵,甚至留下了永远的残疾。
    好了,属于他们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大洋帝国率先调动驻北美军队,第1批三个师共计7。32万人,陆续从西雅图,波特兰等地登船,预计将于一月后抵达英国。
    中途将分别在巴拿马和亚索尔群岛休整,抵达英国以后,还要进行适应环境的恢复训练和休整,这个时间最少一个半月。
    也就是说
    大洋帝国的第一批军队投入到欧洲西线战场,最早也得在12月上旬,这些部队可不是炮灰,不能够拿出去就用。
    根据计划;
    在16年底之前,大洋帝国远征军将会陆续向欧洲开拔,总数不低于28万人,含装甲虎骑兵师,装甲狼骑兵师这两支全装甲主力部队。
    大洋帝国辛辛苦苦攒了十几年家底,也就打造了6支装甲师,这一下子送到欧洲西线战场两支装甲师; 可谓下了死力气。
    至于英法等国心心念念的皇家陆军荣誉第一装甲师,号称“魔鬼师”的皇家禁卫军第4装甲师,赫然都列在第2批赴欧参战部队名单中,具体投放在西线战场还是东线战场待定。
    因为大洋帝国两支重型装甲师全都投放在西线战场,已经引起了沙俄尼古拉二世极大的不满,若是再不给东线战场加一支重型装甲师,沙俄随时都会撂挑子。
    面对德军的沉重压力,老毛子吃不住劲儿。
    截止16年下半年
    沙俄军队在东线战场已经葬送了640万军队(含伤亡,被俘和逃散),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沙俄帝国真是把吃奶的劲儿都用出来了,总共汇集了1540万大军。
    如今剩下的兵力不足900万,其中1/3士兵还没有步枪,40%的官兵得饿着肚子打仗,素以“欧洲粮仓”著称的东乌克兰发生大规模饥荒,涉及2300多万民众,圣彼得堡面临的情况已经极其艰难。
    沙俄国内各种暴动不断,工农活动非常活跃,反压迫反饥饿争取公平权益活动此起彼伏,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哪怕是瞎子也能看得出来,克里姆林宫现在屁股就是坐在火山上,随时有可能被国内积蓄的矛盾炸的粉身碎骨。
    在大洋帝国宣战后
    沙俄尼古拉二世给大洋帝国皇帝李福寿发来了紧急信件,第1件事就要求联姻,第2件事就是要求2亿金洋紧急贷款,以粮食米面油和300万支步枪及数量惊人的弹药等物资发放。
    现在沙俄就像嗷嗷待哺的鸟儿一样,看着大洋帝国就像是溺水者的救命稻草,对于物资几乎有无穷无尽的需求。
    问题在于
    即便以大洋帝国强盛的生产力,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能够出口缓解沙俄的物资也很有限,工业品可以多一些,食品那可真不多。
    澳洲本土
    梦幻城堡之仙居殿
    “阿立,你看我从什么地方能看得出来像个冤大头?”
    李福寿颇有些苦恼的挠了挠头,主持国政这么多年,他这种动作倒是很少见。
    既然加入协约国了,就不能像以前那种做生意的态度对待盟国,大家一个战壕里作战,总不能过于斤斤计较吧?
    “嘿嘿嘿……”
    张立首相干笑了几声,这话可不好回答,他只能这样掩饰过去。
    帝国物资调配政策早有一定之规;
    那就是以我为主,在充分满足大洋帝国民众及军队需求之外,保有一定的战略储备量前提下,多余的物质优先供应英日法美意等国。
    优先程度也是英、日、法、美、意这样排列,沙俄排在很靠后的位置,而且要黄金现付,没钱不发货。
    英国是大腿,也是多少年的宗主国和亲密盟友,而且家大业大,底子雄厚,那是一定要保证物资供应的,毫无疑问排位第一。
    世界大战进行到第3个年头,英伦三岛都没出现饥荒和严重的物资短缺,是与大洋帝国的鼎力支持分不开的。
    最好的肉罐头,鱼罐头,面粉奶油,香烟,,汽车,自行车,飞机,坦克,步枪火炮,舰艇都优先供应大不列颠王国,这没啥说的。
    一分钱一分货,人家出高价为啥不给人家?
    其次就是扶桑,出于牵制和全面遏制米国战略角度考虑,扶桑优先度很高,同样也是最好满足的国家,陆军武器只需要步枪和弹药,加上少量的火炮和炮弹,粮食什么便宜给什么,不挑,能填饱肚子就行。
    扶桑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借的多了还不起,而且大洋帝国的债也赖不了,要求很有分寸,这一点让李福寿比较满意。
    到沙俄这地方,这可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凭借大洋帝国农业产量肯定满足不了巨大的缺口,这就让人头疼了。
    皇室联姻没问题,沙皇尼古拉二世有4个女儿及阿列克谢一个儿子,4个女儿都是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大公,分别是大女儿奥尔加,二女儿塔吉亚娜,三女儿玛利亚,四女儿阿娜斯塔西亚,尚未婚配。
    其中大女儿奥尔加22岁,已经与欧洲王室议婚了,因为战争耽搁下来了,这个不考虑。
    二女儿塔吉亚娜和三女儿玛利娅都是十六七岁的花样年龄,联姻就是这两个女大公,想要嫁入大洋帝国皇室。
    这个李福寿也同意了,反正他的皇子皇孙多,只要不是皇太子一脉,别说2个,20个也能消化得了。
    “那个……英法两国首脑先后都发来密函,请求对沙俄全力救助,看样子不出血是不行了。”李福寿也没指望从张立首相那里得到答案,自言自语的说了几句,然后下定决心说道;
    “行吧,沙俄宫廷还是有几个能人的,老毛子的要价正好卡在腰眼上,给吧有些肉疼,不给吧又说不过去,那边的情况确实糟糕。
    这样吧
    这笔物资提价折算,政府方面出一半,内务府方面出一半,尽量多给些工业品,少给些食品,毕竟粮食我们也不富裕。
    交付期尽量拖一拖,也不要一下子就给完了。
    我知道沙俄就是无底洞,给完了还会来要,最起码要应付到明年上半年。
    实在不行的话,应付到明年第1季度也行。”
    李福寿拍板做了决定,这样的话压力要轻的多。
    2亿金洋的物资提价计算,沙俄方面能够拿到价值1亿金洋的物资就不错了,由于金洋汇率坚挺,从原本1块金洋兑换3美元,上升到1块金洋兑换3。2美元水平。
    这笔物资大概价值3。2亿美元,内务府承担一半的话,也就是5000万金洋,这笔钱挤一挤还是有的。
    按月陆续拨付,每个月大概是1000万金洋左右,这是同盟必须要支付的代价。
    对于这样的安排,张立首相自然没有异议;“回禀圣上,政府方面财政还算宽裕,这笔拨款还是拿得出来的。”
    “那就好。”
    解决了这个麻烦问题,李福寿与内阁诸臣议了一会,大致定下来战争动员后的一些重要事务,这才放下心来。
    政府财政方面这些年还是很有钱的,米国“羊毛战争”赔款,每年都会如数进入财政池子,用于大规模基建,公共开支和政府性投资,包括参股骨干企业分红。
    这笔钱可以拿20年,政府财政年年有大额盈余,并且有实力投资更多的骨干企业,拿到更多分红,形成了很好的良性循环。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吸血米国的基础上。
    这就像一根粗大的输血管,从米国身上不断的抽取赖以发展的充沛动力,令米国虚弱,大量资金注入到大洋帝国社会中来,推动社会飞速进步。
    世界战争爆发以来
    世界各国黄金储备加速向大洋帝国流入,几乎每隔一两个月,都有运输黄金的舰船抵达,充实帝国黄金储备。
    所以说,大洋帝国政府是真有钱,真富裕,半点不带虚假的。


第1063章出征
    正式宣战之后
    大洋帝国经济向战时体制转变,普通人并无太大的感觉,蔓延欧亚非的战火影响不到澳洲本土和海外州,街道上依然繁华热闹,只不过多了些穿军装的军人。
    第一次战争动员主要体现在扩大了征兵训练计划,将由100万扩展至185万军队,新兵招募按季度实施。
    剔除6月份提前征募30万新兵,9月份和12月份将再度征募30万和25万,分散在帝国数十个训练基地,进行长达6个月的严格军事训练,从而完成第一次战争动员计划。
    按照这样的动员计划
    第一次战争动员后陆续抵达欧洲的远征军,将在17年一季度后分批登陆法国,加入到对德军作战序列中去。
    英法俄主要协约国对这样的动员速度明显不满意,希望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倍甚至两倍,他们需要更强有力的支援。
    “别理他们,按照我们既定的步骤武装士兵,这个方面帝国走的是精兵策略,而不是堆人数。”李福寿与招来的李栓柱元帅,正在商议参战事宜。
    他翻了翻御案上的一些来函,挑出几张向前一推说道;“你看看吧,这都是想要你去指挥战役旳请求,有法国的霞飞将军还有意大利人和俄国人。”
    “意大利人和俄国人就算了,他们的部队我可指挥不了,不解决后勤和战斗意志问题,估计神仙来了也白扯,别看西线战斗特别残酷,问题反而简单些。”李栓柱元帅说了一句“恕罪”,将这几份信函接过去看了下,略一考虑后说道;
    “圣上,帝国远征军想要打出荣耀,打出威风,打出耀眼战绩,军队必须要统一指挥并且拿到部分战役方向的独立决策权。
    无论是投入在凡尔登还是索姆河地区,即便无法主导整个战役,也要拿到部分作战方向的真正决策权,这一点尤其重要。
    军心,士气,斗志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往往在相峙最艰难的时候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影响战役胜败。
    世界大战进行到如今已经三年了,欧洲战场上的英法德等国军队,可以说打疲了,拖油了,能够活下来的都是老油条。
    战斗经验丰富,却被残酷的炮火硝烟磨去了棱角,少了一份锐气。
    我们独立成军,而不是撒胡椒面一样分散配属给英法盟军主力,是帝国远征军能不能打出彩的关键所在。
    在这方面
    微臣恭请圣上一定要坚持住独立作战,独立成军的立场,而不是把我们的远征军拆散了用,泯然于众矣!”
    “可以。”李福寿没有犹豫,就点头答应下来。
    政策大方向由各国首脑确定,例如英,法盟军在西线对抗德国人,俄国人率领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希腊等国在东线战场,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联军。
    凡尔登战线主要是法国人力抗德国进攻,英国远征军辅助。
    索姆河战线以英国远征军第三和第四集团军为主力,法国第六集团军辅助进攻。
    大洋帝国远征军赴欧参战,必须要有个准确的定位,独立扛起一个方向上的战役,这需要协约国首脑事先约定。
    “这么说,你属意将远征军投入西线战场?”
    “是的,无论欧洲东线和西线都是平原战场,从本质上来说没什么不同。但是帝国军队机械化程度和装甲程度高,需要更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才能够发挥出充分的战斗力,而这在东线战场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