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澳洲风云1876-第9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最新发展的“公爵”级战列舰,已升级到9门406毫米主舰炮,保持了与大英帝国同步的装备速度,三联装炮塔设计更为先进,更为紧凑,防护力也更好。
同期发展的3。2万吨重巡,主舰炮采用三联装356毫米炮塔,前2后一配置,火力已经超越旧时代无畏级战列舰,是当之无愧的大洋决战型主力舰。
从海军计划可以看出,对“公爵”级战列舰和3。2万吨重巡高度重视,耍了个小聪明,保留了追加建造计划的选项。
这样一来
当海军部觉得有必要执行追加计划时,就不必再走一遍费时费力的议会表决程序,直接通过贵族院军备发展小组审议通过即可。
当初表决时,下议院议员鼓噪要拿掉额外选项,重病中的何方元帅专门写了一个条陈,上达御前,极力为皇家海军辩护。
李福寿没有直接干预,而是专门遣人将何方元帅的奏章送达下议院,公开宣讲,那些起初强烈反对的国会议员们哪里还不明白圣意?
于是乎,皇家海军十年发展计划提案,没有重大删减,便顺利通过了下议院表决。
李福寿如今执政很少亲自干预或者传达圣意,重大事项一般以廷议为主,基本达成一致后他再拍板,不在独断专行。
就像这份海军十年发展计划提案,若是下议院依旧否决追加选项,他也不会干预。
大不了过两年,海军部重新申请一份新的建造计划,帝国财政方面又不是没钱,反而富裕的很,添置必要的军备不会有太大阻力。
他是不想人为干预帝国的民主进程,开时代倒车,要将君主独裁逐渐向议会掌权过渡,赋予了政府内阁与议会更多的自主性。
如今的世界大战正酣,协约国军队在西亚和北非都活跃的很,打的奥斯曼帝国军队痛不欲生,节节败退,表现相当出色。
李福寿的关注点并不在这里,也没有在西伯利亚边疆区,始终都在北美。
当前的北美局势相当诡异,小规模冲突不断,但美日双方都保持了相当大的克制,大规模战争没有轻易开启。
旨在结束第2次美日战争的和谈打打停停,至今已大半年了,四度中断又四度重新开启谈判,双方又在紧锣密鼓的备战。
这就像两个已经交手数回合的高手,因为在前面都吃了亏,互相试探着没有发力,等待着最佳一招制敌的机会。
米国佬和扶桑人都清楚,若不然短时间击败对手,就给予大洋帝国上下其手的机会。
届时,战争的走向就无法由自己主导了。
弗吉尼亚共和国在耐心的等待机会,同时派遣大量人员进入佛罗里达以及哥伦比亚特别区等南方州,秘密串联分裂势力,鼓动合纵连横,伺机起事。
北美局势看似平静,其实潜流暗涌。
“恺之,你过来,北美近期有什么新动向?五大湖地区有动静吗?”,李福寿招手唤来秘书处长顾恺之,开口问道。
顾恺之连忙走了过来,双手施礼道;“启禀陛下,据微臣所知,安全局方面近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南方,发展秘密成员,策动高层,若是没有英德方面的配合,五大湖地区的进展不大。”
“羊毛战争时期,安全局不是在底特律埋了很多钉子吗?”
“是这样的陛下,五大湖地区及米国东部受惠于高速发展时期的红利。虽然有少部分分裂势力跳得很高,但是社会总体支持率偏低。只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多工人家庭不愿意跟着闹事。帝国方面在该地区底子较薄,相应的影响力也较小,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样啊,那有点可惜了。”李福寿惋惜的摇了摇头。
他上一辈子对米国佬的阴影太重,恨不得将米国人分成28瓣才好,如今的米国联邦在他眼中,还是有点大了。
要是北部再分裂几块,那就好了。
问题是米国毕竟独立了100多年,内部凝聚力也不差,现在基本上能捣鼓的都捣鼓散了。
剩下的北部和东部地区较为团结,达文…波特政府对分裂势力很警惕,打击力度不小,轻易的拆不开。
看来,还是要放狗咬人啊!
扶桑国近来有点太安逸了,那么多军队放在北美,不打仗干啥?
顾恺之秘书长看着圣上一只手扶着下巴开始琢磨,心中不由得为米国佬感到悲哀。
也许是命中犯克,当今圣上对米国人警惕心一直很重,如今的国家政策依然以遏制米国人为首。
限制其工业发展,打击其贸易渠道,限制其获得高技术,在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工领域全面竞争,帝国资本严重渗透米国金融和工业领域,不遗余力的扶持代言人。
帝国在弗吉尼亚始终驻有重兵,对米国至关重要的东部腹心之地造成实质上的严重威胁。
在交通四通八达,一望无际的米国东部大平原上,帝国军队的装甲洪流就是无解的难题,绝不是遭到严重阉割的米国陆军能够抗衡的强大力量。
如今的米国内忧外患严重,在国外有意扶持下南方分裂势力猖獗,工业生产萎缩,大洋帝国的工业品充斥市场,严重阻碍了米国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的重工业发展。
而在中部大平原上堪萨斯城,扶桑国屯兵66万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大举入侵。
弗吉尼亚共和国和南方联合共和国大动作,没有小动作频频,就是欺负米国联邦政府无暇他顾,行事越来越肆无忌惮。
在这些国内外势力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阴影始终笼罩着米国,这就是主导大洋帝国的独裁皇帝李福寿,处心积虑的算计米国佬,简直就是米国人的永世之敌。
李福寿心中可没有见好就收的想法,他正在盘算着给北美点一把火,让整个局势燃爆起来。
那个老话怎么讲的……
睡什么睡?起来嗨!
第1093章佛罗里达共和国
8月下旬
北美,加利福尼亚共和国
一名叛逃至此的日军军官中岛健三郎少佐,他随身携带了40多个胶卷,共计470多张照片揭露了日军虐待战俘惨绝人寰的暴行,震惊了北美,震惊了全世界。
这些照片大多拍摄于亚利桑那中部铜矿区,清晰的显示了衣衫褴褛的美军俘虏遭受残酷虐待情景,有堆满横七竖八尸骸的抛尸坑,有日军军官挥舞武士刀,斩下美军士兵头颅的照片,有纵容狼狗撕咬美军俘虏的照片,有遭受惩罚的美军俘虏俘虏被绑在树上,供日军练习突刺的照片……
内容极为翔实血腥,不堪入目。
日军在第2次美日战争中,通过迅雷不及掩耳的勐烈攻势先后占领了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和堪萨斯州大片土地,俘虏的美军数量极其惊人,连带盖洛普堡垒区美军伤兵,据估计总数超过53万之多。
但是日方并不承认这一数据,在正式场合表示只有20余万在押俘虏,这其中差距30多万人,到底谁说的是真话?
中岛健三郎少佐随身携带的照片资料,揭开了不为人知的黑幕一角,让很多局外人窥见了北美战争的残酷,人性中最丑陋的一幕。
北美第2次美日战争从15年9月延续至今,连头带尾已经整整24个月时间,进入了第3个年头。
这场长期战争将扶桑国拖的疲惫不堪,这也验证了达文…波特总统曾经说的话;
侵略者可以选择何时进攻,但什么时候结束战争,要米国人说了算。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联邦政府发动一切力量支援前线战争,丹佛战役中被摧毁的装甲部队又重新建立了起来,装备了2300多门大中口径火炮,武装了120余万米国民兵。
在战争准备中,米国得益于雄厚的工业基础做得更加充分,更加完善,物资也更加充足。
反观日方
在受到大洋帝国限制之后,扶桑人日子一度过得极为艰难,直到大规模输出铜矿资源和石油之后,经济窘迫情况才得以缓解,尚有余力进行北美殖民地建设。
而大规模开采铜矿,依赖的就是数10万美军俘虏,日以继夜非人的劳动强度,恶劣的生活状态,动辄砍杀惩罚,将这些美军俘虏折磨得形容枯藁,瘦的不成样子。
连续多年的残酷战争,让日军中高层军官变的更加残暴好杀,放纵对部下的约束,整个日军中充斥着一种凶戾的情绪。
尤其对藐视日军的米国牛仔,下手更加狠辣。
如今的日军中流行着“大洋帝国第一,大扶桑帝国皇军第二”的口头禅,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日军的狂妄自大。
“中岛健三郎事件”一经见诸新闻媒体,顿时引来了北美哗然,全世界震惊。
大洋帝国《世界日报》在头版头条,采用了一幅日军军官对米国战俘斩首的照片;
震惊!日方惨无人道的对待美军俘虏,米国联邦漠然视之。
《墨尔本观察家》报道;数十万美军俘虏身处炼狱,奇迹消失一大半。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一出战争中的悲剧,日军暴行应遭受谴责。
德国《法兰克福报》报道;协约国军队的残酷暴行,人类史上罕见。
而米国相关舆论媒体炸了,《纽约时报》用加粗的黑圈标示,表达难以言喻的愤怒心情;数十万同胞惨遭迫害,联邦政府为何无做为?
《费城星期日邮报》报道;被遗忘的数十万勇士,美利坚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底特律钢铁工人报》报道;遭受非人虐待的五十三万米国俘虏,身处炼狱!
……
舆论媒体的报道迅速引燃了米国民众沉寂已久的愤怒,随之而来在各城市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游行示威,规模最大的纽约游行人数甚至超过60万,游行人群充斥大街小巷,难以计数。
愤怒的民众冲击市政厅,国会和警察局,打砸烧毁车辆,抢劫店铺,混乱地区火光冲天,枪声不断,宛若小型的战场一般。
工业生产和社会秩序陷入严重瘫痪,达文…波特政府高层不得不狼狈的逃入附近的军事基地中躲避。
这番情景,彷佛陷入世界末日一样。
就在一片混乱中,弗吉尼亚共和国行动了。
弗吉尼亚共和国的两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师,在先导装甲营的率领下,趁夜架起浮桥,绕过美方口岸正面突入南方各州。
他们沿着宽敞平坦的大道星夜急驰,在当地分裂势力人士的引导下,只用了短短五天时间就控制了南方数州之地,解除了当地联邦军队武装,并且挑动南方各州独立。
如今的南方共计5个州级政府,分别是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田纳西州和哥伦比亚特区。
8月25日
亚拉巴马州宣布在一周之后举行全民公决,就是否脱离米国联邦,是否独立建国,是否加入弗吉尼亚共和国,是否加入南方联邦共和国等多个选项,举行全民公决。
8月26日
田纳西州,佐治亚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先后宣布在一周之后举行全民公决,议题同上。
8月28日
佛罗里达州宣布在一周之后举行全民公决,议题同上。
南方突如其来的变化,再次加剧了米国联邦的政治动荡,人们不满情绪山呼海啸一般的爆发出来,各城市里发生了数以百计的暴动。
人们的愤怒是有缘由的,在第2次美日战争中,奔赴前线的主力以东部和北部州米国民兵为主,占据数量8成以上。
而遭受日军触目惊人虐待的美军俘虏,同样占比极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