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澳洲风云1876-第9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拿起茶杯饮了一口,目光环顾众人,最后落在了陆军元帅莫如峰的身上,开口继续说道;“如峰元帅,这只是我的一已浅见,主要是不想第2集团军承担太大压力,毕竟咱们是去帮忙的而不是打主力,用不着与德军死磕。但具体如何行事,还要看你们陆军参谋总部方面的意见。”
    “启禀陛下,陆军参谋总部综合当前东线战场形势,以及第2集团军司令段祺祥上将的作战计划,依然以固守基辅地区为目标,暂时不考虑撤退至克里米亚半岛。”莫如峰元帅站起身来抱拳施礼,语气坚定的说道;
    “参谋总部做出这样的决定,理由有三;
    第一,第2集团军司令段祺祥上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向来行事慎密,代表第2集团军请战愿望强烈。
    不战而退,将会极大的挫伤第2集团军官兵高昂的士气,并非上策。
    第二,基辅作为整个乌克兰地区和俄国西部工业,经济和交通中心,道路四通八达,位于乌克兰大平原上,非常有利于帝国远征军装甲兵团快速突击,纵深分割穿插,充分发挥战斗力。
    基辅城市防御基础好,防御要塞建造坚固,能够抵御大口径火炮的正面轰击。派遣少部分兵力就可以完成固守,从而腾出手来组织机动兵团,对入侵之敌实施打击。
    第三,第2集团军在驻守基辅期间,收容了大量俄军部队,其官兵编制较为完整,再补充了部分步兵武器和火炮之后,作战能力完全可以信任。
    沙俄军队士兵并非熊包软蛋,受制于后勤供给力量的严重不足,两个人才有一杆老式步枪,一天只能吃一顿黑面包,有时甚至这样的后勤也达不到。
    第2集团军在收容沙俄部队之后,加强了对其后勤供给,虽然不能说吃的多好,但是每天两顿饱饭还是可以供应的,还有少许的香烟和巧克力供应军官。
    在对沙俄军队武器进行补充之后,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经过审慎评判
    西线战场上的白俄军队较为精锐,虽然大部分都是文盲,战技粗糙,连排协同作战能力差,但这是训练的原因。
    这些白俄士兵身体强壮,作战勇猛,就像骡子一样能够忍受恶劣的待遇和环境,俄军后勤供给不上时,连续饿上两三天还能打仗,这在其他部队简直难以想象。
    段祺祥上将有信心率领这些沙俄士兵,击退任何进入西乌克兰地区的同盟国军队,唯一的条件就是要加强后勤供给,让这些沙俄士兵不再饿肚子。”
    “现在收拢了多少沙俄士兵?”
    “根据第2集团军最新汇报;总数约在57~58万人之间,一些组织混乱的散兵游勇他们没有收,给点粮食打发回国了。现在这些白俄军队挑的都是精锐,战斗力可以信任。”
    “若后勤供应充足,还能收拢多少士兵?”
    “若是仅挑选精锐的话,当前乌克兰地区约有260多万俄军,至少也可以再挑出几十万人来。”
    “那没问题,让第2集团军多收拢一些前沙俄军队,为应付今后东线战场的复杂局面做准备,后勤上面加强对东线战场的供给,参谋总部应该配合内阁有关部门做出妥当安排。”李福寿改变了主意。
    李福寿的初衷是保存实力,毕竟士兵们都是华人子弟,帝国公民,他可不愿意在东线战场上折损太多。
    但东线的第2集团军战意满满,不愿意不战而退,这对视荣誉为生命的军人而言,实在难以忍受。
    而且参谋总部陈述的三个理由确实很有道理,第2集团军收拢的白俄士兵是极好的炮灰,军队士气高昂,地理条件有利于充分发挥战斗力,完全有信心硬碰硬打一仗。
    李福寿从善如流,转而支持陆军参谋总部的意见。
    大洋帝国这样的工业强国打仗相当豪气,地面上的炮兵轰,空中的飞机炸,铁甲洪流乌泱泱的淹没敌军,作战方式领先于时代。
    缺点就是资金耗费多,对后勤供应依赖性强,白刃战水平不高。
    帝国军队打短兵相接的堑壕战时,标准的做法是先甩手榴弹炸一通,然后冲过去用03式轻机枪扫两梭子子弹,最后再用刺刀解决残余敌人。
    以俄日两国为代表的战斗方式就寒酸的多,一般子弹打了几十发就没有了,动辄白刃冲锋,规模大的成千上万都有。
    所以在日俄战争中,常常看见双方白刃拼杀,这在大洋帝国军队的作战方式中极少看到,军队也不提倡。
    这不能说大洋帝国士兵勇敢精神不足,只能说步兵战术理念的区别,工业国和农业国实力的差异,没有足够的炮弹子弹供应,只能用人命往里面填。
    收拢了近60万白俄士兵,第2集团军麾下总兵力达到96万余人,很有信心在东线战场打出光彩来,与德国人别别苗头。
    如今在东线战场上
    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联军总数约310余万,德军有55~80万之间,数量最多不超过百万。
    德军数字为何有如此大的起伏呢?
    这是因为德国处于内圈作战,可以利用国内发达的铁路交通来回调动军队,在东线战场发起攻势战役的时候,便调动西线战场的总预备队,增强攻击力量。
    打垮了俄军之后,再利用铁路线快速调回,打一个时间差。
    而在西线战场吃紧的时候,便调动东线德军支援,战斗方式非常灵活。
    从14年爆发战争至今,俄军总计动员了超过1600万军队,在战争中伤亡高达9347000余人,始终无法击败东线德国偏师,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俄军火炮严重匮乏,军工生产能力拖了后腿,这与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军队差距太大,所以一直被压着痛揍,兵员伤亡巨大。
    德国人也就是占了武器装备的优势,中线战场上的德军和奥匈帝国盟友共计拥有14400门大炮,陆军重炮上千门,弹药供给充足。
    相比较之下,,在战争爆发初期,俄国军队拥有959个炮兵连,计有7088门炮,其中只有40门重型炮,双方火力明显不在一个层次。
    举个例子
    东线战场1915年5月开始的戈利采…塔诺夫战役中,德军在战线后方架起了1500门大炮,其中250门是重炮,还包括曾在比利时攻城拔寨的“大贝尔莎”攻城炮,为这些大炮准备的高达300万发炮弹之多。
    反观俄军则是炮兵装备严重不足,平均每千人仅分配到2门大炮。这个比例甚至还不如一个世纪以前拿破仑军队的配炮比例。
    俄军的炮弹供应极为紧张,相比大炮更加供应不足。
    在进攻喀尔巴阡山口时,俄军炮兵部队就被严格限定每门炮每天只能发射3发炮弹。若哪个俄国军官敢于超过这个消耗数字,就要军法从事,掉脑袋都是轻的。
    戈利采…塔诺夫战役开始的第一天,德军1500门大炮狂轰8个小时,摧毁了对面俄第3集团军的所有大炮,使第3集团军无炮可用。
    第二天,德军炮兵再度发威,在4小时里打出了70万发炮弹,密集炮火覆盖了30多平方公里战场,炸的土石崩裂,山河变色。。
    俄第3集团军前沿阵地上的士兵们,每人要承受10发以上炮弹的轰击。
    在德军优势炮火打击,许多俄军士兵化为了炮灰,有的团级作战单位成建制地被消灭。
    在猛烈炮火中幸存下来的俄军士兵也被打懵了,面对冲上来的德军时,基本丧失抵抗力。
    俄第3、第8、第9集团军在拥有火力优势的强大德军面前,纷纷败下阵来,仓皇后撤。第8集团军放弃了喀尔巴阡山口,第9集团军放弃了华沙,连波兰都丟给了德国人,被打的一溃千里,伤亡惨重。
    此次战役中俄军伤亡140万人、被俘100万人,而德军伤亡仅有4万余人,差距悬殊到难以直视的程度,俄军缺乏大炮等重型武器是此次溃败的主因。
    德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世所周知,压倒性的炮火优势更是德军的制胜法宝,在东线战场上往往打出1:10甚至1:15的交换比(特指少数战役,综合交换比约为1:7。5),将千万俄军压的喘不过气来。
    回头再看看西线战场,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英法联军的炮火丝毫不逊色于德军,而且重炮数量更多,弹药储备更丰富,大型战役动辄炮火先轰上五六天。
    所以在西线战场,德军与英法等国的伤亡比在1:1。5至1:2之间,差距并不太大。
    在重火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这就体现出德军战斗技能更强悍,组织更严密,综合战斗力更高的特点。
    在索姆河战役末期
    德国军队吃够了大洋帝国“空地一体战”的苦头,即便躲在30多英呎深的战壕里,也避免不了被狂轰滥炸的悲惨命运,死伤枕籍,被打出了12:1的高战损比。
    这其中的差距就是火力,德军擅长,大洋帝国远征军更擅长,而且能够把空中火力与地面火力有机结合在一起,配合装甲力量攻破坚固防线,打的德国佬满头包。
    所以说,用火力欺负人没啥不光彩的地方,而这正是大洋帝国军队擅长的领域。


第1098章放权
    临湖水榭中
    谈了一会儿东线战事,李福寿与众臣又聊了一会儿国内经济建设方面的问题,想到哪说到哪儿,说是议政,其实更像是闲聊天儿。
    水榭之外乐曲悠扬,透过轻纱帷幕便是曼妙风景,细品精美茶点,纵论天下大事,当真好不惬意。
    “众爱卿,你们觉得这场战争还会持续多长时间?”
    “启奏圣上,微臣窃以为当今世界战争即将进入第5个年头,规模空前浩大,对社会和经济的伤害绝无仅有,疆域辽阔的俄罗斯帝国己经承受不住轰然垮塌,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规模的内战。沙俄遇到的困境,在交战各国中程度不同的存在,微臣预计明年三四季度可见分晓,最迟不会到后年一季度。”
    “财相大人此言甚为有理,不过还稍有保守,明年协约国方面准备的“摊牌行动”,将会打破同盟国胜利的幻想,彻底终结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灾难。从军事角度来看,明年底前有希望结束战争。”
    “对于元帅大人的判断,我倒有不同意见,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秉承了日耳曼人的不屈战斗精神,可不是这么容易被打败的,即便战争蔓延至德国领土,我也不认为一年之内可以解决战争,至少得两年。”
    “再打上两年,法国人就先拖垮了,帝国已经对同盟国实行全面禁运,他们撑不了那么长时间。”
    “此言不妥,同盟国在东线战场上取得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第2集团军只能困守乌克兰西部战场,这场仗还有的打。”
    “话说的轻巧,世界大战爆发至今,参战的国家高达36个,波及世界15亿人口,官方确认的伤亡人数就超过1500万。实际情况大家都知道,战争伤亡人数翻一倍也不止。仅以俄罗斯帝国为例,其在战前1。6亿人口,现在已经不足1。47亿,继续打下去人都要死光了,即便英法这样的老牌帝国也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消耗。”
    “综合来看,欧洲确实打不下去了,若非在东线战场取得优势,对最终胜利还抱有一点期望,同盟国方面的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早就分崩离析了。”
    “我赞同元帅的专业意见,明年底应该是战争见分晓的分水岭,拖不了多久。”
    “微臣附议。”
    “附议。”
    争论了会儿
    众臣大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