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德威就答道:“在下最近正读春秋,看郑伯克段于鄢,故有感尔。”


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攻开始!
  王廷相目送小学生离去,不得不说,这是个非常奇特的少年人,每次遇上都能给自己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上次他悍然单挑以本地文坛盟主顾璘为首的文学团伙,和文征明互相调戏的有来有往不相上下就不提了,就拿这次来说,又完全不是一般套路。
  如果换成正常人来求救,肯定先阐述一下情势之危急,甚至会危言耸听夸大几分,然后请自己速速出手,摆平事端。
  但这小学生居然就是轻描淡写说了几句情况,然后明里暗里的讽刺完自己东家。
  最后画风突然一转,就只找自己这堂堂的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索要一个微不足道的书手名额。
  还有闲心跟自己扯了一通两万里外的西番掌故……想到这里,王廷相脑中莫名出现了一句话:“莫不是在消遣洒家?”
  第二天,秦德威一大早就跑到兵部门厅蹲守。值班书吏见这厮昨日居然真能被大司马接见,便客气了许多,还给了一杯茶。
  又是等到了午后,才有个差役带着南京会同馆的书手凭照和火印木牌出现,核对过后交给了秦德威。
  此刻秦德威摇身一变,身份上就是南京兵部衙门下属某事业单位的一名临时工了,主要工作是撰写西番述略。
  限期两月交稿,并交还凭照和火印木牌,期间每月发给银一两米一石。
  王廷相办事很严谨,即便是使用书手这等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也要做到合规合矩,有章有法,不浪费朝廷一粒禄米。
  秦德威重获衙门身份后,宛如新生,便又敢上街晃荡了。趁着今天还有时间,直奔县衙而去。
  在预料之中的被拦住,他通报过后,才见到知县。
  等从县衙出来,天色已经近乎傍晚,秦德威就回了家,自此再次闭门不出!
  又过两日,夜晚,柳叶街无名园,凉亭。
  还是新安会馆程总管和南京户部的胡侍郎相对而坐,认真而谨慎的进行最后的情况核实,对手可是有背景的地方正印官,不能不加倍小心。
  施文明站在凉亭外,汇报着自己所知的情况:“冯县尊这两日没有外出拜访过人,也没有给其他官员写过书信,一切异常都不曾有。”
  胡侍郎点点头,对程总管道:“说明此人真的是毫无觉察,可以动手了。不然若都如此严苛较真,你们的钱业取不到三分以上利,如何赚钱!”
  其实严格说起来,秦德威和冯知县并没有扫荡全部行业的想法,这种事情就像是其他地下产业,永远扫不干净的。
  秦德威思路就是严打思路,抓几个判一批,短时间制造出足够的影响而已。
  但年轻人锐气太盛,把老人们吓到了,虽然可能存在误会误判,可是说这些也没用了。
  随后施文明又汇报道:“那日秦德威与冯知县翻脸后,据我所知,便与冯知县没有往来。听说是在家专心攻读春秋经,准备明年道试。”
  胡侍郎阴狠的说:“年轻人受不得气,稍加激怒就负气使性,就算偶有得意,也是忘形而不自知!今次就让他原形毕露,明白明白世事道理!”
  程总管没说话,只诧异的看了眼老友,感觉他对秦德威的痛恨更甚于冯知县。
  最后胡侍郎对施文明指示道:“反攻开始!你先行动!”
  却说钱业公所愿意加钱认购源丰号那两千县衙官股,这在冯知县看来是件好事,有三点好处。
  一来可以提早将库银收回,落袋为安,省得总是担心亏空负责。二来能够让官银获利,增加县库收入,这也是自己一大政绩。
  三来能充实源丰号本金,同时又让源丰号与同行钱业建立起关系,公私两便,何乐不为?
  就是与钱业公所就细节问题谈判,需要派个自己人去,毕竟源丰号涉及自家隐私,不便让外人代理,而且冯知县本人更不合适亲自出面。
  这时候,这几天没事就跑过来刷存在的老乡施文明自告奋勇,愿意跑腿去谈,冯知县就委托施文明去了。
  最后结果很好,施文明也是有本事的人,促使钱业公所一些同行联手出四千两,购买源丰号那两千县衙官股,比原先预定的还多了一千。
  当初县衙只出了二千库银入源丰号的股,没想到转手就卖了四千两,管县库的户房书吏不禁一起赞美大老爷英明神武。
  钱业公所在施文明带领下,直接将银子存到源丰号,然后送了银票到县库。
  兹事重大,冯知县也不敢轻忽,亲自看着四千两银票入库,并嘱咐库吏尽快兑换成现银,还当众表彰了最大功臣施文明。
  到此仍没有什么异常,但是此后就是风云突变,令人目不暇接。
  全城钱业公所十二家同业东主,突然联名向南京都察院控告江宁县知县冯恩!罪名是勒逼敲诈商家巨额钱财,数额高达四千两!
  南京都察院里似乎有人早有准备,当即发了驾贴,派出专差御史赶赴江宁县县衙。毕竟涉及到南都地面父母官,事情重大不可轻忽。
  专差御史先直奔江宁县库盘点,然后又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本该入库的四千两,居然只有二千两在库,其余二千两疑似被知县贪赃!
  于是专差御史便封了县库、大印、架阁库、户房,又勒令知县冯恩不许出衙,居内待勘。
  前文说到过,在大明体制下知县也是朝廷命官,由朝廷直接任命和罢免,其他官员对知县是没有人事权利的。
  但在非常时期,得到授权的御史可以进县衙对知县进行勘察,以清理积弊。
  当然最后结果还是要上奏朝廷处置,专差御史又不是钦差御史,对官员只有监察权,没有处置权。
  这次江宁知县冯恩遭遇的就是专差御史驾临勘察,而且事起突然,简直猝不及防,完全没有任何准备。
  涉嫌罪名要一件一件核实,专差御史张大人坐镇江宁县衙,翻过相关文字案卷后,便传了话。
  次日借用县衙大堂问讯(不是审问)知县冯恩,同时又传唤那十二家钱业东主、施文明等相关人物到堂对质。


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是不是没坐过堂?
  这两天江宁县又热闹起来了,没想到刚看完钱业公所总管焦德秋锒铛入狱的热闹,新的一波又来了。
  堂堂的正印知县居然被钱业十二家同业联名反告了,据说还涉嫌贪赃之事,惊动了南京都察院派御史进驻县衙。
  又有坊间传言,又有经商徽人同仇敌忾,串联着要齐行叫歇,用罢工来抗议江宁县胡作非为。如果真出现这种局面,那可就是震动南都了!
  有人看得明白,钱业公所若无后台撑腰,怎敢联名反告县尊?真是风雨欲来之势,不知最后结局如何。
  这日江宁县大堂升堂,但坐在正中公案后面的却不是知县大老爷了,而是专差御史张大人。
  其实知县冯某人也在堂上,由于并非待罪之身,所以仍然有个坐位,在公案的左侧,屈居于张御史下首。
  此时冯知县的内心是苦涩的,仿佛有层层密网将自己罩住,憋得人喘不过气来;又好似陷入泥沼,浑身使不出力气,耍得一手好棍棒居然无用武之地。
  富家大户出身,一路有贵人扶持,始终顺风顺水的冯公子之前真没想到过,官场人心居然如此险恶!
  联名十二家钱业的东家也陆陆续续到齐,跪见过主审御史后,被开恩站在了公案的右侧,与冯知县相对而立。
  前文介绍过,县衙大堂也叫公堂,在这里审案一般都是公开的,所以才会有明镜高悬之说。
  当即就有些来县衙办事的人站在公堂外面,探头探脑的看热闹,就连县衙吏员、差役也有来观看的,毕竟今天这一出实在稀奇。
  于是冯知县的心情更苦涩了,往常他并不会在意别人看热闹,反正是他耍威风,不怕别人看。
  但现在自己成了被审的那个,人生实在是太踏马的难堪了。
  念及此处不禁就想吟诗一首,昔日堂上官,今是阶下囚,那人却不在,无语泪双流。
  在知县苦涩的视野中,突然见两个差役如狼似虎的把人群分开,然后又看到个小小身影从人群中闪现出来,不紧不慢的拾阶而上,一直走到了公堂外的月台。
  上次吵架后,有一段时间没见到了,仿佛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冯知县收回了目光,羞愧的低下了头。
  张御史显然也看到了出现在公堂外的少年,他来之前是做过功课的,知道这是个重点人物。
  只是此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张御史心里不由得犯嘀咕。
  在这案子发动之前,他们各项计划都很周详,有人专门负责收拾小学生秦德威,不让秦德威干扰到审案。
  没想到秦德威还没被收拾,就先出现了在这里,这也许是个变数。但也无所谓,大势之下,若干小小变数无足轻重,改变不了大局。
  反正此子也蹦跶不了多久,一会儿自然有人来收拾他!
  秦德威站在堂外,向着里面高声道:“童生秦德威,特来作状师,替冯县尊应对问讯!”
  京城这种地方,不怕事的刁民很多,顿时公堂外人群哄笑,有人叫道:“小秦先生你又来做状师了!”
  又有人叫:“别人亲眼看到,你说要在家闭门不出考秀才!”
  秦德威恶狠狠的回头:“读书人的事,你们懂个屁!”
  神踏马状师!这时候也能有状师吗?张御史决定先给个下马威,拍案大喝道:“堂下之人无礼之极!为何不跪下回话!”
  秦德威愕然抬头,质疑道:“这位御史老爷你是不是没坐过堂审过案?在下是个双案首童生!”
  张御史冷哼道:“童生又如何?又不是功名,哪有见官不拜之礼遇!”
  秦德威又答话道:“论理童生确实没有功名,但勉强也算是半个读书人身份了!
  在公堂上,一般懂事的官员出于勉励读书的心意,都会特别关照童生免跪,更别说在下这样的双案首。
  所以这位御史老爷你为了自家官声着想,还是别要硬逼在下这双案首跪着回话了,不然传了出去,未免有凌虐读书人之讥。”
  张御史总感觉自己被讽刺了,又喝道:“好个刁嘴的小儿,左右何在……”
  秦德威想起什么,突然又叫道:“对了,在下年纪未满十五,大明律例公堂之上不得加以拷讯!”
  没几句话,张御史就被气得上头,叱责道:“滚下去!这里不用状师!”
  秦德威露出奇怪的眼神:“这位御史老爷,您是不是真的没坐过堂审过案?用不用状师也不是御史老爷你说了算的。
  你坐的地方不是都察院,是县衙公堂,冯县尊也不是待罪之身。你坐在公案后面,难道不知道应该怎么对待体面人?”
  不等张御史再次发火,秦德威又赶紧科普道:“举人以上的体面人,或者是妇人之类涉及名节的人物,被公堂传唤问话时,是可以派人代替回话的!
  这就是官府给予体面人的待遇,冯县尊难道不比举人体面?只要他有意愿,难道不可以找个人代替回话?”
  张御史:“……”
  踏马的案子都不想审了,吵架怎么才能吵过这个杀千刀的小学生?
  公堂外又是一阵哄笑声,故老相传,只要小秦先生上堂果然好看。
  秦德威站在公堂门外,遥遥对着冯知县叫道:“冯菜……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