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真的,就算闭上眼在六部主事郎官里胡乱抽签,也不至于一个史书有传的人都抽不到吧?
  秦德威恍恍惚惚的放下名单,很诚恳的对夏言说:
  “虽然我对这几位并不相识,但既然承蒙大宗伯如此看重选拔,必定皆为可大用之才也!”
  说完这句话,秦德威觉得自己更成熟了,多跟高层次官场人物打交道,果然涨情商。
  不过秦德威还是忍不住说:“与其推荐这几个,还不如把徐阶召回来。”
  万一您老人家还是被严嵩干翻了,徐阶还能替你报报仇,网文里都这么说的。
  夏言摇了摇头说:“首辅张孚敬对徐阶恨意仍在,徐阶想回来,绝对过不了首辅这关,等以后再找机会吧。”
  十年前徐阶以探花入翰林,逼格清贵的很,然后直接顶撞当时还叫张璁的张孚敬,于是就被贬出京师,去地方做官了。
  说到这里,秦德威就纳了闷,这位张孚敬(璁)也是个神人啊。
  此人官都做到首辅了,但秦德威穿越以来所接触到的,或者所听到的历史名人,除了大礼议功臣外,很多人对张孚敬的态度不是鄙夷就是言语顶撞。
  真不知人缘怎么混的,张首辅这份到处被看不起的待遇,堪比长了嘲讽脸的网文主角了!
  就这样,嘉靖皇帝这两年还怀疑过张孚敬擅权,扶持夏言与张孚敬对着干,也难怪张孚敬总是气得想撂挑子。
  所以翟銮目睹这些,才会产生了一丢丢的小野心吧?
  秦德威又感到困了,便主动问道:“老大人接下来又当如何?还需要在下出力否?”
  夏言叹道:“经过你这连番打击,八才子只怕不会轻易与你照面了。接下来老夫尽快推动一次廷推,先看看各方风向,再做针对。”
  廷推就是朝廷公推人选的一种方式,一般内阁大学士为了避免专擅嫌疑,不会参加这种外朝的人事廷推,所以夏师傅比较有把握。
  秦德威提醒道:“最好霍韬进京之前,能敲定此事,免得徒生波折。”
  随后秦德威就离开了,回到武功胡同住处。
  这时候夜色很深了,有个冯家仆役开了院门,对秦德威禀报说:“今日有个徐氏姐弟过来找你,道是你的故旧。”
  秦德威连忙问道:“人呢?”
  仆役答道:“他们本来一直等着你,但等到夜深了,外人实在不便留下,才无奈离去。
  不过他们留了话,说明早再过来。”
  他乡遇故交,秦德威还是很兴奋的。
  再怎么也是陪伴自己熬过了一年半多枯燥学习时光的女友兼女家教,如果没有她,还未必能考中秀才。
  不知为何晚上还做了点有颜色的梦,也许是很久不近女色的缘故,身体状态比较亢奋。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点儿没变
  次日上午,秦德威心神不宁时,冯家把门的仆役过来禀报说,“昨日徐氏姐弟又来了。”
  他急急从侧院迎了出去,果然看到徐妙璇和徐妙璟姐弟立在前院。
  整整一年没见,徐妙璇一点变化都没有,还是布衣荆钗,十分简朴。
  只是衣服宽大了些,大概是到京后新做的,不像原来那么紧促了。
  所以秦德威一眼看去,目测不出大小有变化没……
  有别人在场,也不好意思投怀送抱测试一下大小,只能招呼一声:“璇大姐往里面请!”
  徐妙璇习惯性的伸出手,想摸摸秦德威的头,发现个头已经不合适了,便感慨道:“你长高了。”
  前院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秦德威拉着徐妙璇就往自己住的侧院里走。
  徐妙璟提着一个沉甸甸的粗布包裹,在后面叫道:“还有我!”
  秦德威对着正院喊了一声:“冯行可!”
  冯行可出现在中路穿堂里,探头问道:“这两天不是休息吗?”
  秦德威指着徐妙璟,对冯行可说:“帮我陪陪客人,你们年轻人说说话。”
  徐妙璟:“……”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只比你小一岁好不好?
  徐妙璇接过粗布包裹,对弟弟说:“这位应当是当年冯知县家的公子,你也受过冯大人恩惠,不可失了礼数。”
  然后留了徐妙璟和冯行可在穿堂说话,徐妙璇和秦德威就进了侧院。
  这院只有两间房,一间大点的秦德威自用,一间给随从马二和段庆用。
  徐妙璇又进了房间,环视一圈道:“起居之处连书都不摆,看来你最近又不读书了。”
  这种感觉让秦德威十分温馨,恍惚又回到了前两年在家读书的时候。
  不禁笑道:“你还是你啊,一点都没变。自从我到了京城后,你是第一个关心我读不读书的。
  不过自从到了京城,时常早出晚归,暂时没有闲空读书。”
  徐妙璇将手里的粗布包裹放在八仙桌上,也不知装的是什么,发出了沉重的声音。
  然后道:“京城这种地方,尤其皇城内外,乃是天下最浮躁的地方,不是静心读书之处。
  而且这里也是最势利的地方。别人都只会想着利用你,谁会在意你的长远之道?”
  秦德威盯着粗布包裹,好奇的说:“你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你我之间还用如此客气,专门带着礼物?”
  徐妙璇解开了包裹,却见里面是一堆大小不同、不太规则的书本子。
  秦德威随手拿起一本来看,却发现是春秋讲解,还是手抄的。在看其它,除了春秋,还有一些四书的。
  看着看着,秦德威不禁恍恍惚惚,仿佛变成了放暑假却被送了一堆习题集的中小学生。
  徐妙璇指着本子解释说:“有位翰林学士当年受了家父活命之恩,一年来陆陆续续从他那里借了一些近年的讲义。
  然后我一本一本的抄录了一遍,对你用处应该很大。”
  秦德威顿时就感到,手里的本子突然变得份量十足。
  不但是因为徐妙璇的这份心意,还有就是这些学习资料本身也太珍贵了,而且也太实用了。
  翰林院的讲义是干什么?是给在经筵上给皇帝讲课用的,肯定是翰林院内部最精华的学术资料,一般不会外传。
  为什么又说实用?南直隶乡试主考官,按惯例都是从翰林院里选派,而会试的考官,很多也是从翰林院里选派。
  所以翰林院传出来的复习资料,对南直隶士子来说,能不实用吗?
  最起码在乡试上,可以让你揣摩着主考官的学术思路去答题,中举概率总能大上不少。
  秦德威不知说什么好,就问了一句:“哪位学士这么……开明?”
  徐妙璇答道:“张潮张学士,不知你听说过没有?”
  秦德威点点头,“听别人议论过,略有印象,是个老翰林了。”
  徐妙璇简单解释了几句:“当年张学士被廷杖完后,还是留在了翰林院,但也没升迁希望了。
  年久资深,一直就在翰林院管着事务,他也不在乎被惩处不惩处的,所以就将这些讲义外借给我了。”
  秦德威恍然,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
  嘉靖三年左顺门事件那次,去了二百多大臣哭门闹事,翰林院也去了一批人,甚至巨星杨慎还是带头大哥。
  然后闹得最厉害的翰林人物,比如三状元杨慎、舒芬、杨维聪被打完后都处理到外地去了。
  张潮虽然也去了,但当时有重病在身,没力气大闹,就没那么醒目。
  挨廷杖时,徐妙璇她父亲心生怜悯,轻轻放过了生着病的张潮。
  然后张潮因为“闹事态度温和”,就被留在翰林院稳定局面。
  不过张学士毕竟是参加过左顺门事件的人,在皇帝眼里属于有政治污点,所以不可能入阁了,就一直在翰林院里呆着。
  如今也是最资深管事老翰林,从正德六年到现在,已经在翰林院干了二十二年了。
  有点像五百年后秦德威见过的,各单位里那种在本行业特别资深、但又升不上去的常务副职。
  这样的人,是最不怕犯小错的,外泄一些讲义算什么。
  感受着徐妙璇的心意,秦德威忍不住就笑了。
  如今的南直隶提学官是徐爸爸放过的,翰林张学士也是徐爸爸放过的……
  于是秦德威忍不住暗搓搓的想道,当年徐爸爸掌刑时,是不是专门挑着清流或者才学之士放手?
  这样想是不是有点小人之心……
  啪!秦德威的手被徐妙璇拍了一巴掌,秦德威惊诧的说:“你这又是干什么?”
  徐妙璇非常肯定的说:“看你笑得模样,极不正经,肯定没想好事。”
  秦德威珍重的收起这些本子,然后问起正经事情:“我听说了你和张家的事情,现在究竟如何?”
  徐妙璇轻轻叹口气,有点担心的问:“是不是有人找过你了?你怪我了吗?”
  秦德威豪言道:“我怎么会怪你啊?一个张家根本不放在我眼里!”
  徐妙璇故意问道:“那你想怎么办啊?”
  秦德威胸有成竹的说:“我料定,张家今年必败无疑!”
  又趁机抓住了徐妙璇的手:“要不咱们一起躲出京城,双宿双飞浪迹游历一番,再过几个月就没事了。”
  “呸!”徐妙璇红着脸说:“不必躲了,事情能解决的,不劳秦老爷费心了,不然我也不敢来见你啊。”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是主角
  听到这句,秦德威很好奇,忍不住就问:“你怎么解决?莫不是有人要对张家下手?”
  徐妙璇暗叹,不愧是小郎君,这种机敏嗅觉也是没谁了。
  大部分听到自己那句话后,第一反应多半是要问:“谁帮你?”
  而秦德威第一时间就能判断出,是有人要对张家下手了。
  “是的。”徐妙璇只能答道,再多也不能说了。
  对此秦德威并不奇怪,张家实在是块大肥肉,传说中京城最有钱的家族,家族势力又不可逆转的衰落。
  而京师里面卧虎藏龙,说不定就有什么人物瞄上张家了。就算没有穿越者知识,也能猜出张家目前处境。
  所以秦德威还是好奇:“那么到底是谁帮衬你挡住张家?”
  徐妙璇劝道:“你一个读书人,还是不要想着掺乎张家的事情了。”
  秦德威解释说:“我是担心你不知水深水浅,信错了人,导致后悔莫及!”
  徐妙璇纠结着说:“别人不让我告诉你。”
  秦德威有点不满的说:“还神神秘秘的,你这是帮着别人瞒我,分不清关系远近吗?”
  “此人与我也有点关系。”徐妙璇怕秦德威多想,含含糊糊的说:“当年此人与家父同殿为臣,与家父是有交情的。嘉靖三年那事时,家父是掌刑之一,而此人也是监刑之一。”
  秦德威:“……”
  徐爸爸到底留下了多少资源?当年还有多少这样的交情传下来?
  听听徐妙璇这说法,此神秘人物曾与徐爸爸这样的锦衣卫官同殿为臣,还是廷杖监刑,那身份八成就是一个太监啊。
  天子坐殿,贴身近侍就是太监和锦衣卫官,可不就是同殿为臣。至于监刑这种事,明显也是太监干的差事啊。
  只是秦德威和徐妙璇都不知道,这段拉近关系的说辞,都是某乾清宫管事兼御马监掌印瞎编的……
  不然的话,徐妙璇这种心思重的小姑娘,怎么会信任一个凭空出现的大太监呢?毕竟我大明是个人情社会啊。
  不明真相的秦德威还在琢磨,嘉靖三年就有资格伴君,现在敢打张家主意的太监,怎么也得是个司礼监太监或者某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