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狂怒的指着斜对面叫道:“狗杂种!我誓杀汝!”
  秦德威毫不示弱的怼了回来:“那我先杀你全家!”
  另一间牢房里的冯老爷痛苦的捂上了耳朵,这一老一少两人真踏马的幼稚!
  杀来杀去的口嗨有屁用!最后吵得谁也睡不好!
  秦德威一边背着《春秋左传》,一边对着斜对面的张延龄破口大骂,一直骂到了外面天光大亮。
  这时候牢房门口打开了,新上任的刑部尚书王廷相再次现身于天牢中。
  秦德威和张延龄停止了对峙,齐齐充满期待的看向王老大人,都想从王老大人这里听到好消息。
  不过王大司寇看起来心事重重,愁眉不展,不太像有好消息的模样。
  张延龄的牢房比较靠近大门口,对着王廷相问道:“王大人可有话对我说?”
  王廷相看也不看张延龄,径自继续向前走,一直走到秦德威牢房这里。
  然后老大人隔着铁栅栏看着秦德威,欲言又止。
  对面牢房的冯老爷很熟悉这种感觉,很高情商的帮腔说:“浚川公你想垂询什么,就尽管开口吧!
  子曰不耻下问!秦德威为人最好为人师了,从来不吝于赐教别人!”
  冯恩不说话还好,等他一说完话,王廷相更觉得张不开嘴了。
  秦德威知道,王廷相是个做事精明干练的人,从朝廷到地方又回朝廷,久历宦海数十年,一般公事根本难不住他。
  所以秦德威敢断定,如果王廷相真是来想问什么,必定是张延龄案。
  想至此,他便主动问道:“王公到此,可否是想垂询晚辈,杀不杀张延龄?”
  王廷相艰难的点了点头,“正有此意,想听听你的看法。”
  他这刑部尚书要给张延龄出一份判决,然后上奏给皇帝。
  关键就在于判不判死刑,所以简称为“杀不杀”也没错,这既是个律法问题,又是个政治问题,很难判决。
  秦德威毫不犹豫的说:“没什么可纠结的,杀!”
  斜对面牢房张延龄听得清清楚楚,破口大骂道:“贱婢养的杂种!胆敢欺我!”
  秦德威指着张延龄叫嚣回去:“你尽管骂!昨晚说了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
  张延龄气势汹汹得吼道:“我若要死,定先杀你!”
  秦德威厉声喝道:“张延龄你听好了!四十年前,我们复古派前辈盟主李崆峒公险些死在你们张家手里!
  此仇此恨不共戴天,今日我这复古派晚辈撞见你,还能怕了你不成!”
  王廷相恍恍惚惚,莫非走错片场了?
  这里难道不是庙堂政治的重要取景地天牢吗,怎么听着跟江湖棍党恩怨情仇似的?
  更熟悉秦德威的冯老爷听到这里,突然恍然大悟。
  他一直想不明白,秦德威骂了一晚上张延龄,满嘴杀气腾腾的到底图什么?
  原来他根本上还是为了装逼啊,不愧是自己生平所见的逼王之王!
  弘治七年时,复古派的已故文坛盟主李梦阳那时还年轻,看不惯张家为非作歹,与张家斗法,文的武的都用了。
  然后李梦阳被皇帝下了天牢,在牢里又险些被张家暗害挂掉。
  然后李梦阳的仕途开始遭受重挫,一辈子也没当上高官,不得不去干文坛盟主了。
  冯老爷非常小人之心的猜测,秦德威的思路,就是拼命把自己和李梦阳套在一起说?
  这时候清醒过来的王廷相,又想起一个疑惑不解的问题,自己进来以后,似乎连案情都没讲呢!
  所以秦德威应该什么事实都不清楚!
  那他怎么就敢直接下断语杀人?这踏马的还能更离谱,还能更敷衍,还能更草率吗!


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并不想懂那么多
  王廷相忍无可忍,喝止还在叫骂张延龄的秦德威道:“你先闭嘴!”
  秦德威疑惑的看向王廷相,咱进这复古派,还是您老人家强拉进来的。
  现在咱正在为了复古派向老仇家叫阵,您老人家怎么还拦着?
  要不把您从复古派开除出去,那么复古派前辈全部退出文坛,以后大旗就由咱新一代秦德威扛起了?
  王廷相觉得自己好难,又叹口气说:“你连张延龄案的情况都不清楚,就怎敢妄下结论!”
  秦德威不解的反问道:“这种案子,事实如何很重要吗?”
  雾草!王廷相被噎住了,你秦德威也是当过状师的人,你竟然说案情事实不重要!
  秦德威随口批判道:“这几十年来,张家所作所为,人神共愤,谁人不知?
  为非作歹,陷害忠良,有没有?强取豪夺,草菅人命,有没有?侵占田土,私吞盐利,有没有?
  连我一个远在南京的小少年,都耳闻了不少,所以张家之事还有什么可说的!”
  王廷相也是带过兵上过阵的大臣,二话不说,顺手从旁边狱卒手里抄过棍棒。
  然后才和颜悦色的对秦德威说:“判案要讲究一个实证,我们这些判案的人,不能被情绪所左右,对不对?
  无论案情事实重不重要,你先听老夫讲完,行不行?”
  于是秦德威就只能耐心的听了,其实还是那句话,秦德威对张延龄案并不感兴趣。
  这案子说实话,秦德威不认为与自己有多大关系,有好处也轮不到他秦德威。
  他只是抱着雁过拔毛的心思,既然遇上了,就顺手从张延龄身上捞一把声望,没想着过深介入。
  王廷相根本不在乎张延龄就在另一间牢房里,直接就开始讲了目前大致案情经过。
  有个宛平县民孙某到刑部衙门告发张延龄,说张延龄当年侵吞自家田地,拘押并殴死其父孙铭。
  然后刑部请示嘉靖皇帝,皇上御批说,不必拘泥议亲议贵条例,若有重罪,严加处置绝不宽恕。
  然后刑部拷问张家的家奴,审明白确实有殴死孙铭之事。
  接着偶然又从张家家奴那里拷问另一桩人命案,张家有婢女偷窃家里金具赠送给外边僧人,张延龄连婢女带僧人一起打死焚尸体。
  所以张延龄案目前的表象,就是查实三条人命的罪行,于是就有张延龄被捕入狱。
  而王廷相作为刑部尚书,应该具结上奏了。
  秦德威百无聊赖的听完后,迅速给出了自己意见:“杀!”
  王廷相:“……”
  你秦德威能不能给点有建设性的意见?你别说你不知道张延龄他姐姐是谁!
  斜对面的张侯爷怒不可遏,又开始叫骂了。
  王廷相心烦的回头对张延龄大喝道:“我们正讨论你的狗命,你给本官闭嘴!”
  秦德威语意不明的说:“我们判案,难道不是只看案情本身?还要看案犯的姐姐是谁吗?
  民间传说了那么多包龙图的故事,包公杀皇亲国戚时,考虑过那些吗?”
  还能更幼稚一点吗,包龙图都拿出来说事了!王廷相只觉得秦德威今天一直在装傻。
  如果是别的少年,可能是真不懂政治,但秦德威能不懂吗?
  从皇上的御批来看,再结合皇上的性格,可以判断出皇上是想杀张延龄的。
  皇上为什么想杀张延龄,不是傻子都能猜到,就是为了报复张延龄的姐姐张太后。
  张太后又是什么人?孝宗皇帝的皇后,当初正是张太后和杨廷和等大臣一起选定了嘉靖皇帝来继承皇位。
  所谓大礼议,于死人而言,大臣希望嘉靖皇帝遵照礼法,既然继承了皇位这个家业就应该过继给孝宗,别让孝宗绝嗣;
  于活人而言,就是希望嘉靖皇帝认张太后为继母。
  但嘉靖皇帝强烈不愿意,坚持尊崇本生父母,只认张太后为伯母。
  于是大礼议后,皇帝和张太后变成了对立面。
  张太后固然拿嘉靖皇帝无可奈何,但嘉靖皇帝也不能对选择自己继承皇位的伯母皇太后怎么样。
  同时张太后娇纵惯了,在宫里还欺负过嘉靖皇帝的生母蒋太后。
  总而言之,在大臣心里,皇帝杀张延龄的动机十分恶劣,甚至还称得上忘恩负义的昏君行为。
  毕竟再怎么说,当年也是张太后把嘉靖皇帝从兴王府接过来,迎进了皇宫当皇帝的。
  而且张太后本该是嘉靖皇帝继母的!哪有儿子报复母亲的人伦道理!
  不能让皇帝如此胡作非为啊!不能坐视皇帝突破底线啊!
  从这个角度出发,大臣们极其不赞同杀张延龄,哪怕张延龄是个混蛋,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大义。
  秦德威长叹一口气,对王廷相说:“有的时候,我并不想懂那么多,我不知道老大人你来我这里,到底想问出什么。
  老大人你或许应该去问问,那些被张延龄搞得家破人亡的人们怎么看?
  那些被张延龄巧取豪夺的人们怎么看?那些被张延龄戕害的地下冤魂怎么看?
  你敢不敢去问问他们,要不要讲政治啊?要不要顾全大义?”
  王廷相沉默不语,陷入了天人交战的为难中。
  如果上奏杀张延龄,只怕被舆论非议为谄媚逢迎,助纣为虐倒行逆施。
  如果上奏不杀张延龄,那多半会被皇上迁怒,后果十分莫测,一个不好就罢官了。
  秦德威对此很同情,嘉靖朝的六部尚书里,第一难做的尚书其实就是刑部尚书,后来就是兵部尚书了。
  性格别扭的嘉靖皇帝总是弄出一些强人所难的案子,谁做刑部尚书谁倒霉。
  就拿原本历史上的嘉靖十二年来说,连续爆了冯恩案和张延龄案,在秦德威印象里,因为这俩案子换了两三个刑部尚书。
  斜对面牢房里的张延龄突然狂笑,“还想杀我?给我封侯赐下的丹书铁券,拿来抵命可也!若一块不够,我哥哥那里还有一块!”
  秦德威看张延龄不顺眼,便不耐烦的对王廷相说:“能不能直接在牢里弄死张延龄,然后报一个瘐死?
  这样不就皆大欢喜了吗?这算是你们大明天牢的祖传手艺了,狱卒应该都会。”
  张延龄的笑声嘎然而止,陷入了莫名的恐慌中。
  王廷相甩袖道:“老夫不做这样的事!”
  你秦德威还说不想懂那么多,我看你知道得已经太多了!
  秦德威指了指张延龄:“你他娘的老实点,别烦我!我要杀你太简单了,只看想不想而已!”


第三百五十六章 甩锅大法
  秦德威昨晚叫嚣“杀”,可能只是为了口嗨几嗓子,表现出复古派后起之秀对张家的无比憎恨。
  但刚才被强迫听了一遍无聊案情,秦德威发现,不知道哪只蝴蝶翅膀引发的变动,张延龄入狱案情与原本历史进程又有点不同。
  有些其他关键致命的人和事都还没牵扯进来,所以秦德威这次又说“杀”就不是口嗨了。
  他真有办法,知道致命点在哪里,但仍然懒得多事而已。
  但在王廷相看来,秦德威一直故意东拉西扯的,也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他只是想来询问下,有没有简单粗暴的办法,让自己摆脱目前困境。
  结果莫名其妙的被秦德威忽悠着,对道德与律法冲突困境进行了一次思考。
  至于什么让张延龄瘐死之类的,只当是玩笑话了,他王廷相绝对不是那样的人。
  王廷相也不兜圈子了,直接问道:“你肯定知道,老夫想问什么,为什么一直在回避?”
  “刑部尚书是您,不是我。”秦德威说:“我感觉老大人您还没有适应刑部尚书这个位置。
  手握司法审判之权,心中首先要有自己的行事准则。
  老大人你想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